学术投稿

钙离子拮抗剂在心肌缺血-再灌注中运用对血清脑钠肽的影响

夏里丰;刘建修;王亮

关键词:缺血-再灌注损伤, 脑钠肽, 钙离子拮抗剂
摘要:目的 通过钙离子拮抗剂苯磺酸氨氯地平片在择期行支架置入术患者的术前运用,观察患者血清脑钠肽(BNP)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150例择期行支架置入术患者,75例服用钙离子拮抗剂苯磺酸氨氯地平片为研究组,75例不服用钙离子拮抗剂为对照组.测定血清BNP等指标.结果 血清BNP水平与钙离子拮抗剂术前运用相关.对照组BNP术前(225.6±21.5)ng/L、术后(192.8±18.9)ng/L;研究组 BNP术前(232.6±19.1)ng/L、术后(172.8±17.1)ng/L,治疗前2组对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2组对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钙离子拮抗剂苯磺酸氨氯地平片术前运用使血清BNP水平下降,可以改善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
南昌大学学报(医学版)杂志相关文献
  • 卵巢黏液性及浆液性交界瘤的临床病理分析

    目的 探讨卵巢交界性上皮肿瘤的临床病理诊断标准、肿瘤组织特殊形态结构及生物学行为特征.方法 收集66例卵巢上皮性交界性肿瘤的临床资料,分别观察上皮增生层次,筛孔状及微乳头状结构、细胞的异型性、分离的细胞簇、较少的核分裂数及微浸润等病理形态;肿瘤分期按国际妇产科联合会(FIGO)标准,Ⅰ期43例,Ⅱ期9例,Ⅲ期14例.结果 66例交界瘤,上皮细胞呈明显的复层增生的形态占80%(53/66),细胞核异型在轻-中以上,核分裂象≤3/10HPF,为75.8%(50/66),分离的细胞簇及复层增生占69.7%(46/66),呈微乳头及筛孔状结构占27.3%(18/66),伴微浸润18.1%(9/66).22例伴表面生长浆交瘤,14例出现腹膜种植,淋巴结受累9例;随访时间超过5年的患者5年生存率100%.结论 卵巢交界性肿瘤预后较好,淋巴结受累及腹膜种植灶不改变患者预后,对年轻的I期患者应尽可能保留其生育能力.

    作者:舒宽勇;李隆玉;于晓红;魏宝秀;付秋风;秦斌娜;朱其舟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62例重症急性胰腺炎乳酸水平测定的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血乳酸水平测定对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预后评价的意义.方法 选取2004年7月~2008年1月间在本院住院治疗的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62例进行对比研究,观察血乳酸水平对患者治疗疗效和预后的影响.结果 与升高组相比,正常组第3天APACHE Ⅱ评分、第5天白细胞计数和血清淀粉酶下降更为明显(P<0.05),禁食、腹痛、腹胀及住院天数均明显缩短(P<0.05), 并发症(指休克、ARDS、肾衰、胰性脑病及上消化道出血等)发生率和1年复发率显著降低(P<0.05).结论 血乳酸水平可作为相对独立的判断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预后的参考指标之一.

    作者:曾琳;陈玲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谷氨酰胺合成酶在大鼠正常脊髓组织内的表达

    目的 探讨谷氨酰胺合成酶(GS)在大鼠正常脊髓组织内的表达.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脊髓组织内GS的表达.结果 GS在脊髓灰质(前角、后角)和白质(前索、后索)广泛呈点状散在分布,且主要在免疫阳性细胞胞体内表达,少量免役阳性细胞突起内也有表达.结论 GS在维持正常胞外谷氨酸浓度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也提示其在某些病理环境下能阻止或减缓神经元神经毒性死亡的进程.

    作者:周聪发;易智华;刘曾旭;万丽丹;潘爱华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正畸治疗与牙龈炎相关性的临床研究进展

    在正畸治疗中,固定矫治器因其能够有效控制牙齿移动,故获得良好的矫治效果,在临床中得到广泛应用.但是因其粘固于牙齿表面,妨碍了刷牙及唾液流动等洁牙作用,致使附着在牙面及矫治器上的菌斑及食物残渣滞留,并形成菌斑盲区,不易清洁,从而改变了口腔内微生态环境,影响了牙龈健康.

    作者:张琛玮;邵益森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原发性肝癌患病的糖尿病相关因素研究

    目的 分析糖尿病与原发性肝癌患病的关系,明确糖尿病(DM)相关因素对原发性肝癌发病的影响.方法 采用病例对照的方法分析同时期住院的原发性肝癌(n=256)与非肿瘤患者(n=652)与DM相关因素的关系及差异.对比分析2组患者的DM患病情况、DM家族史、原发性肝癌家族史、并发病情况、吸烟等生活行为以及血脂、血糖水平等方面的差异.结果 PHC组256例中患DM者75例,占29.2%,对照组656例中患DM者121例,占18.6%,OR值为1.679(95%CI:1.256-2.845),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07),提示有DM者患PHC的危险度增加.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年龄、性别、DM家族史、冠心病、高血压、吸烟及血脂未进入方程,对原发性肝癌患病未见显著影响;DM及原发性肝癌家族史对原发性肝癌家族患病具有显著影响.结论 DM与原发性肝癌患病存在相关性,DM增加了患原发性肝癌风险性,其是原发性肝癌患病的独立危险因素.

    作者:陈小菁;周凯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5-Aza-CdR体外诱导人肺癌细胞株p16基因去甲基化

    目的 观察人肺癌细胞株H719p16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状态,并探讨去甲基化制剂5-氮杂-2′-脱氧胞苷(5-Aza-CdR) 诱导H719细胞株高甲基化失活的pl6基因重新表达的可能性.方法 MSP法检测体外培养的人肺癌细胞株p16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状态,并应用不同浓度的5-Aza-CdR处理人肺癌细胞株H719,MSP法检测用药后细胞中p16基因的甲基化状态,并用RT-PCR方法及Western Blot方法检测用药前后细胞中p16基因mRNA和蛋白水平变化.结果 p16基因在人肺癌细胞株H719中启动子区呈甲基化状态,经过5-Aza-CdR处理后, p16基因启动子区呈去甲基化状态,并且其mRNA及蛋白恢复表达.结论 启动子区异常甲基化是人肺癌细胞株p16基因失活的可能原因, 5-Aza-CdR能逆转p16基因甲基化状态.

    作者:王群;刘季春;曾尚干;曾梁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应用组织芯片研究sialyl Lewisx和CD44v6在结肠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目的 应用组织芯片研究sialyl Lewisx和CD44v6在结肠癌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应用组织芯片技术和免疫组化技术,检测103例结肠癌组织中sialyl Lewisx和CD44v6的表达,并结合肿瘤的病理学指标和临床随访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结肠癌中sialyl Lewisx和CD44v6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3.5%和82.5%,且晚期结肠癌明显高于早、中期结肠癌(P<0.05);sialyl Lewisx和CD44v6表达具有一致性,且与结肠癌的临床分期、浸润程度、淋巴结及远处转移和预后有关(P<0.05) .结论 sialyl Lewisx和CD44v6的表达与结肠癌转移和患者生存期密切相关,联合检测sialyl Lewisx和CD44v6在结肠癌中的表达对于判断其恶性程度、预测生物学行为和评估患者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孙守毅;胡小云;张文昌;李里香;雷英;李从于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自体骨髓单个核细胞移植治疗慢性下肢缺血的研究进展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饮食结构和生活方式的不断改变,以及社会人口老年化趋势等因素,糖尿病足、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等慢性下肢缺血性疾病的发病率也与日俱增.

    作者:曾昭凡;唐新华;谷涌泉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800例动脉硬化与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的相关性分析

    目的 探讨动脉硬化与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的关系,为临床心脑血管病早期预防提供临床依据.方法 应用日本欧姆龙/科林公司生产的BP-203RPEⅡ(VP-1000)全自动动脉硬化检测仪,对800例健康体检人群及心血管科患者进行brachial-ankle artery(baPWV)测量,作为动脉硬化的评价指标,并进行心血管病危险因素调查,分析动脉硬化与心血管病危险因素的关系.结果 (1)baPWV增高与高血压直接相关(OR=6.528,95%CI=3.137-12.763,P<0.05);与吸烟(OR=6.446,95%=2.411-17.235)、高血脂(OR=4.694,95%=2.200-10.014)、性别(男性)(OR=3.100,95%CI=1.106-8.687) 高盐饮食、高龄密切相关(P<0.05);(2)随着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聚集,baPWV评价的动脉硬化的发生率明显增加.结论 心血管病危险因素对baPWV评价的动脉硬化均产生影响,但程度有所不同;baPWV可作为动脉硬化性疾病发病危险的早期评价指标.

    作者:吴志婷;葛郁芝;刘秋玲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VEGF/KDR在前列腺癌中的表达及其与肿瘤Gleason评分之间关系的研究

    目的 探讨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和KDR在前列腺癌(prostate cancer,PCa)中的表达及其与肿瘤Gleason 评分之间的关系.方法 20例前列腺癌组织[按Gleason评分,将≥7分者列为高Gleason 评分组(n=12);<7分者列为低Gleason评分组(n=8)]、良性前列腺增生(benign prostatic hyperplasia,BHP)15例,正常前列腺组织(normal prostate,NP)中VEGF、KDR的表达水平.结果 PCa中VEGF、KDR阳性表达率高于BPH及NP(P均<0.05),高Gleason评分组中VEGF、KDR阳性表达率(83.3%,91.7%)高于低Gleason评分组(37.5%、62.5%,P<0.05).结论 VEGF、KDR在前列腺癌中均为高表达,且与肿瘤的Gleason 评分密切有关.

    作者:程汉波;冯亮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多原发癌13例临床分析

    目的 观察多原发癌的诊断、发病病因、治疗和预后.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8年6月-2006年6月收治的13例多原发癌临床资料,并结合文献进行分析.结果 所有病例均有病理诊断,其中同时性多原发癌1例,异时性多原发癌12例,第1癌均按治疗原则接受手术治疗、放疗及化疗.第1癌治疗结果12例均完全缓解.发生第2癌与第一癌间隔时间:8~181个月,平均51.4个月.第2癌治疗原则同第1癌,随访的12例中生存时间11~49个月.结论 提高对多原发癌的认识,及时发现并注意与转移癌的鉴别,积极治疗,是提高多原发癌病人生存率的关键.

    作者:冯龙;甘克刚;郭武华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多层螺旋CT诊断气管支气管异物的价值

    目的 评价多层螺旋CT(multislice spiral computed tomography,MSCT)对气管支气管异物诊断的价值.方法 对54例怀疑为气管支气管异物的患者,实施螺旋CT平扫及三维重建,与支气管镜下手术情况对比,分析CT对支气管异物的显示情况及诊断价值.结果 54例患者均获清晰图像,45例异物部位与术中所见一致,异物咳出后检查3例,位移1例,假阴性5例.结论 螺旋CT及图像后处理技术在气管支气管异物诊断中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刘干辉;周立平;汪璟;陈振松;方先来;万志方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缝隙连接在前列腺素F2a诱导离体脑血管收缩中作用的研究

    目的 探讨缝隙连接在前列腺素F2a诱导离体脑血管收缩中的作用及其变化.方法 提取新西兰大白兔基底动脉后,用血管环张力实验检测各缝隙连接对基底动脉张力变化的作用;用血管条孵育实验检测基底动脉舒缩与缝隙连接蛋白表达变化之间的相互关系.结果 PGF2a呈浓度依赖性地诱导离体基底动脉收缩,缝隙连接阻断剂可呈浓度依赖性地抑制PGF2a诱导的基底动脉收缩;PGF2a可后使基底动脉平滑肌细胞中Cx43蛋白表达上调,缝隙连接阻断剂可有效地抑制PGF2a诱导的Cx43蛋白表达上调.结论 缝隙连接参与PGF2a诱导离体兔脑基底动脉的变化;缝隙连接蛋白的表达与离体兔基底动脉收缩的变化有密切关系.

    作者:洪德全;洪涛;裘伟光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脊髓型颈椎病术后临床疗效的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 探讨脊髓型颈椎病(CSM)患者术后临床疗效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九江学院附属医院2003年3月至2008年9月因脊髓型颈椎病施行手术并随访的患者62例,其中29例接受颈椎前路减压椎间髂骨植骨融合术,12例接受颈椎后路全椎板切除减压植骨内固定术,21例接受颈椎前后路联合减压植骨内固定术.术前及术后随访时摄颈椎侧位X线片,JOA(17分)法评估患者神经功能状况及术后疗效,并分析相关影响因素.结果 62例患者术前JOA评分5~12分,平均8.7分.术后2周JOA评分7~15分,平均l1.3分,平均改善率为31.3%.术后随访(平均随访时间12个月)JOA评分8~17分,平均13.8分,平均改善率为73.4%.前路手术患者融合率为91.7%.结论 手术治疗能有效改善CSM患者脊髓症状,其治疗效果受多种因素影响,病程和压迫程度是影响CSM术后早期恢复效果的显著因素,选择合适的手术方案、提高手术技巧也是提高CSM术后疗效的重要因素.

    作者:徐昊;万海武;万军;蒋宇平;江涛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三种原代大鼠肝细胞分离方法的比较

    目的 寻求一种高效、价廉的原代大鼠肝细胞分离方法.方法 采用组织块法、胶原酶原位灌流法、改良二步胶原酶灌流法对大鼠原代肝细胞进行分离.比较3种方法所获得的肝细胞的产率、存活率、纯度及胶原酶的用量.结果 组织块法、胶原酶原位灌流法、改良二步胶原酶灌流法所获得大鼠原代肝细胞的产量分别(0.21±0.11)、(1.87±0.51)、(1.94±0.55)×108/只大鼠;存活率分别为(54.34±8.21)%、(85.18±4.90)%、(90.34±4.46)%;肝细胞纯度分别为(68.80±10.30)%、(85.12±2.87)%、(91.84±30.3)%;胶原酶用量分别为(17.38±2.13)、(78.75±20.83)、(31.2±12.46)mg/只大鼠.结论 相比于组织块法和胶原酶原位灌流法,胶原酶二步灌流法为一种经济、高效的原代大鼠肝细胞分离方法.

    作者:张丽芳;王萍;胡晓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经瞳孔温热疗法联合玻璃体腔注射曲安奈德治疗兔脉络膜新生血管的实验研究

    目的 观察经瞳孔温热疗法(transpupillary thermatherapy,TTT)联合玻璃体腔注射曲安奈德治疗兔脉络膜新生血管的有效性、安全性.方法 用倍频532 nm激光建立兔脉络膜新生血管模型,然后对造模成功的8眼脉络膜新生血管的兔采用经瞳孔温热疗法联合玻璃体腔注射曲安奈德进行治疗,定期观察眼压与眼底情况.结果 联合治疗后3个月,眼压有2眼轻度升高,吲哚青绿造影示6眼渗漏完全消失.结论 经瞳孔温热疗法联合玻璃体腔注射曲安奈德可以有效、安全地治疗脉络膜新生血管.

    作者:王永波;石浔;石安娜;钱筱英;金昱;刘维锋;廖晓睫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4 018例颅脑创伤住院患者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目的 探讨颅脑创伤的发生规律和临床特征,为制定预防和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1996年1月-2005年12月收治的4 018例颅脑创伤住院患者的年龄、性别、职业、受伤时间、受伤原因和伤情等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男性多于女性,男女之比为2.72∶1;16~45岁为颅脑创伤的高危年龄,占48.61%;1月和10月为颅脑创伤发生的高峰期,受伤原因车祸伤常见,占47.09%;创伤类型中以轻型颅脑创伤多见,占68.96%.结论 颅脑创伤的发生在年龄、职业、时间的分布上存在一定的规律性,根据不同人群和职业特点,因地制宜的采取预防和干预措施,可有效降低发病率.

    作者:俞磊;况建国;夏亮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舒芬太尼和芬太尼抑制双腔支气管插管心血管反应效果比较

    目的 比较舒芬太尼和芬太尼抑制双腔支气管插管心血管反应的效果.方法 拟施行胸外科择期手术需双腔支气管插管患者60 例,ASAⅠ-Ⅱ,随机分为2组:舒芬太尼组(SF组,0.3 μg/kg,n=30) 和芬太尼组(F组,3 μg/kg,n=30) .分别记录2组麻醉诱导前(T0) 、注药后插管前即刻(T1) 、双腔支气管插管后即刻(T2)、插管后1 min(T3) 、3 min(T4)和5 min(T5)各时点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值.结果 2组患者T0时SBP、DBP、HR组间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诱导后2组患者各项指标与后时比较均显著降低(P<0.05).插管后T2~T4各时点F组各指标与基础值比均明显升高(P<0.05),而SF组虽也升高但与基础值比无显著差异(P>0.05),组间比较T2 ~T4时点F组SBP、DBP、HR明显高于SF组(P<0.05).结论 舒芬太尼用于全麻诱导对双腔支气管插管引起的心血管反应抑制作用比芬太尼的效力强,插管期间患者血流动力更平稳.

    作者:王玉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绝经后子宫肌瘤48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绝经后子宫肌瘤的临床病理特点及处理原则.方法 对本院1998年1月至2007年12月收治绝经后子宫肌瘤4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48例子宫肌瘤中合并恶性生殖道肿瘤14例,占29.2%,其中子宫内膜癌8例,卵巢癌3例,子宫内膜间质肉瘤2例,宫颈癌1例. 子宫肌瘤变性13例,占27.1%,其中玻璃样变性5例,黏液样变性4例,钙化2例,红色变性1例,脂肪变性1例.结论 绝经后子宫肌瘤合并恶性生殖道肿瘤及变性者明显升高.对于绝经后子宫肌瘤患者应定期妇科检查,适当放宽手术指征.

    作者:丁晓琴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早产儿喂养不耐受的临床分析

    目的 研究早产儿胃肠喂养的临床特点,分析喂养不耐受的相关因素,探讨有利于早产儿喂养成熟的策略.方法 选择东莞市横沥医院2007年1月-2008年12月住院的喂养不耐受早产儿26例作为研究组,随机选择同期非喂养不耐受早产儿28例作为对照组,比较喂养不耐受的相关因素.再按早开始(<3 d)和晚开始(≥3 d)胃肠喂养分成2组,比较有关临床因素.结果 喂养耐受和不耐受2组的胎龄、出生体质量、开奶日龄、达80 kcal/(kg·d)日龄、体质量开始增长日龄、恢复出生体质量日龄及住院天数差异有显著性(P<0.05).早喂养组和晚喂养组两组患儿黄疸持续时间、达80 kcal/(kg·d)日龄、经胃肠达80 kcal/(kg·d)日龄、达足量喂养日龄、体重开始增长日龄、恢复出生体重日龄和住院天数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 如果早产儿生命体征平稳,在出生3 d内应尽可能早地开始胃肠道喂养,早期微量喂养、缓慢加奶、谨慎禁食、有利于促进喂养耐受性.

    作者:杨嘉琛;朱绪亮;张俊;郑亚文;程卡米;李雪莲 刊期: 2009年第05期

南昌大学学报(医学版)杂志

南昌大学学报(医学版)杂志

主管:南昌大学

主办:南昌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