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原发性肝癌患病的糖尿病相关因素研究

陈小菁;周凯

关键词:原发性肝癌, 糖尿病, 流行病学, 危险因素
摘要:目的 分析糖尿病与原发性肝癌患病的关系,明确糖尿病(DM)相关因素对原发性肝癌发病的影响.方法 采用病例对照的方法分析同时期住院的原发性肝癌(n=256)与非肿瘤患者(n=652)与DM相关因素的关系及差异.对比分析2组患者的DM患病情况、DM家族史、原发性肝癌家族史、并发病情况、吸烟等生活行为以及血脂、血糖水平等方面的差异.结果 PHC组256例中患DM者75例,占29.2%,对照组656例中患DM者121例,占18.6%,OR值为1.679(95%CI:1.256-2.845),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07),提示有DM者患PHC的危险度增加.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年龄、性别、DM家族史、冠心病、高血压、吸烟及血脂未进入方程,对原发性肝癌患病未见显著影响;DM及原发性肝癌家族史对原发性肝癌家族患病具有显著影响.结论 DM与原发性肝癌患病存在相关性,DM增加了患原发性肝癌风险性,其是原发性肝癌患病的独立危险因素.
南昌大学学报(医学版)杂志相关文献
  • 脊髓型颈椎病术后临床疗效的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 探讨脊髓型颈椎病(CSM)患者术后临床疗效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九江学院附属医院2003年3月至2008年9月因脊髓型颈椎病施行手术并随访的患者62例,其中29例接受颈椎前路减压椎间髂骨植骨融合术,12例接受颈椎后路全椎板切除减压植骨内固定术,21例接受颈椎前后路联合减压植骨内固定术.术前及术后随访时摄颈椎侧位X线片,JOA(17分)法评估患者神经功能状况及术后疗效,并分析相关影响因素.结果 62例患者术前JOA评分5~12分,平均8.7分.术后2周JOA评分7~15分,平均l1.3分,平均改善率为31.3%.术后随访(平均随访时间12个月)JOA评分8~17分,平均13.8分,平均改善率为73.4%.前路手术患者融合率为91.7%.结论 手术治疗能有效改善CSM患者脊髓症状,其治疗效果受多种因素影响,病程和压迫程度是影响CSM术后早期恢复效果的显著因素,选择合适的手术方案、提高手术技巧也是提高CSM术后疗效的重要因素.

    作者:徐昊;万海武;万军;蒋宇平;江涛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治疗下肢动脉闭塞症的围手术期护理

    目的 探讨自体骨髓干细胞(BMSC)移植治疗下肢动脉闭塞症的围手术期护理.方法 术中严格无菌操作进行围手术期的心理护理和患肢护理.结果 移植后患者症状均有不同程度改善,小腿疼痛缓解率为100%.缓解患者的冷冻感觉方面有效率为100%,间歇性跛行距离延长率为100%,保肢率为100%.结论 做好围手术期护理、完善术前护理:心理护理、饮食护理、疼痛护理、完善各项评估检查,用药护理和术后护理.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变化、给氧、患肢护理、预防感染、抗凝扩管、药物治疗、健康教育和患肢功能锻炼是治疗成功的关键因素.

    作者:杨玉金;颜兴伟;郑春艳;余娇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绝经后子宫肌瘤48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绝经后子宫肌瘤的临床病理特点及处理原则.方法 对本院1998年1月至2007年12月收治绝经后子宫肌瘤4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48例子宫肌瘤中合并恶性生殖道肿瘤14例,占29.2%,其中子宫内膜癌8例,卵巢癌3例,子宫内膜间质肉瘤2例,宫颈癌1例. 子宫肌瘤变性13例,占27.1%,其中玻璃样变性5例,黏液样变性4例,钙化2例,红色变性1例,脂肪变性1例.结论 绝经后子宫肌瘤合并恶性生殖道肿瘤及变性者明显升高.对于绝经后子宫肌瘤患者应定期妇科检查,适当放宽手术指征.

    作者:丁晓琴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CO2气腹对重症腹腔炎症大鼠TNF-α和IL-6的影响

    目的 本实验通过对比CO2气腹和开腹手术对重症腹腔炎症大鼠术后TNF-α和IL-6的影响,来探讨CO2气腹的免疫保护作用.方法 雄性SD大鼠30只,随机分成3组,每组10只.Ⅰ组:开腹组;Ⅱ组:气腹组;Ⅲ组:重症腹腔炎症组.按Wichterman的盲肠结扎穿刺法制作大鼠重症腹腔炎症模型,进行开腹及气腹处理.分别于术前,术后8、24、48、72 h抽外周血测定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介素-6(IL-6).结果 Ⅰ组、Ⅱ组、Ⅲ组术前TNF-α、IL-6水平无差异.与Ⅰ组相比, Ⅱ组,Ⅲ组术后4个时间点TNF-α、IL-6显著降低(P<0.01).与Ⅲ组相比,Ⅰ组术后4个时间点TNF-α、IL-6均显著升高(P<0.01);Ⅱ组术后4个时间点也升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重症腹腔炎症状态下,CO2气腹减缓术后促炎性因子TNF-α和IL-6的升高,较开腹手术更好地保护了免疫功能.

    作者:张小斌;王恺;李冬盛;邹书兵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三种原代大鼠肝细胞分离方法的比较

    目的 寻求一种高效、价廉的原代大鼠肝细胞分离方法.方法 采用组织块法、胶原酶原位灌流法、改良二步胶原酶灌流法对大鼠原代肝细胞进行分离.比较3种方法所获得的肝细胞的产率、存活率、纯度及胶原酶的用量.结果 组织块法、胶原酶原位灌流法、改良二步胶原酶灌流法所获得大鼠原代肝细胞的产量分别(0.21±0.11)、(1.87±0.51)、(1.94±0.55)×108/只大鼠;存活率分别为(54.34±8.21)%、(85.18±4.90)%、(90.34±4.46)%;肝细胞纯度分别为(68.80±10.30)%、(85.12±2.87)%、(91.84±30.3)%;胶原酶用量分别为(17.38±2.13)、(78.75±20.83)、(31.2±12.46)mg/只大鼠.结论 相比于组织块法和胶原酶原位灌流法,胶原酶二步灌流法为一种经济、高效的原代大鼠肝细胞分离方法.

    作者:张丽芳;王萍;胡晓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4 018例颅脑创伤住院患者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目的 探讨颅脑创伤的发生规律和临床特征,为制定预防和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1996年1月-2005年12月收治的4 018例颅脑创伤住院患者的年龄、性别、职业、受伤时间、受伤原因和伤情等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男性多于女性,男女之比为2.72∶1;16~45岁为颅脑创伤的高危年龄,占48.61%;1月和10月为颅脑创伤发生的高峰期,受伤原因车祸伤常见,占47.09%;创伤类型中以轻型颅脑创伤多见,占68.96%.结论 颅脑创伤的发生在年龄、职业、时间的分布上存在一定的规律性,根据不同人群和职业特点,因地制宜的采取预防和干预措施,可有效降低发病率.

    作者:俞磊;况建国;夏亮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杯状举宫器联合Ligasure在免气腹腹腔镜下子宫全切除术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杯状举宫器联合Ligasure在免气腹腹腔镜下子宫全切除术中的临床应用.方法 有手术指征的子宫肌瘤56例,其中运用杯状举宫器联合Ligasure在免气腹腹腔镜下行子宫全切33例(实验组),用举宫棒联合双极电凝在免气腹腹腔镜下行同样手术23例(对照组),比较两种术式的临床应用效果.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肛门排气时间早,住院时间短,术后下床活动时间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实验组并发症少.结论 杯状举宫器联合Ligasure的免气腹腹腔镜手术是一种安全、可靠,适于临床广泛开展的手术方式.

    作者:尹春华;刘页玲;张萍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一氧化氮在肿瘤生长和转移中的研究进展

    近年来国内外研究表明,一氧化氮(NO)及一氧化氮合酶(NOS)与肿瘤的发生、发展、侵袭和转移密切相关[1-2].NO是生物体内一种结构简单的自由基气体,但其生物功能复杂,一氧化氮可作为介质、信使或细胞功能调节因子,调节循环、神经、免疫等系统的生理病理活动,如扩张血管、调节基因表达、调节神经信号传递、调节血管通透性、抑制血小板粘附聚集和白细胞趋化激活、增强免疫系统的防御功能等.

    作者:何海蕾;唐维平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800例动脉硬化与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的相关性分析

    目的 探讨动脉硬化与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的关系,为临床心脑血管病早期预防提供临床依据.方法 应用日本欧姆龙/科林公司生产的BP-203RPEⅡ(VP-1000)全自动动脉硬化检测仪,对800例健康体检人群及心血管科患者进行brachial-ankle artery(baPWV)测量,作为动脉硬化的评价指标,并进行心血管病危险因素调查,分析动脉硬化与心血管病危险因素的关系.结果 (1)baPWV增高与高血压直接相关(OR=6.528,95%CI=3.137-12.763,P<0.05);与吸烟(OR=6.446,95%=2.411-17.235)、高血脂(OR=4.694,95%=2.200-10.014)、性别(男性)(OR=3.100,95%CI=1.106-8.687) 高盐饮食、高龄密切相关(P<0.05);(2)随着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聚集,baPWV评价的动脉硬化的发生率明显增加.结论 心血管病危险因素对baPWV评价的动脉硬化均产生影响,但程度有所不同;baPWV可作为动脉硬化性疾病发病危险的早期评价指标.

    作者:吴志婷;葛郁芝;刘秋玲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谷氨酰胺合成酶在大鼠正常脊髓组织内的表达

    目的 探讨谷氨酰胺合成酶(GS)在大鼠正常脊髓组织内的表达.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脊髓组织内GS的表达.结果 GS在脊髓灰质(前角、后角)和白质(前索、后索)广泛呈点状散在分布,且主要在免疫阳性细胞胞体内表达,少量免役阳性细胞突起内也有表达.结论 GS在维持正常胞外谷氨酸浓度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也提示其在某些病理环境下能阻止或减缓神经元神经毒性死亡的进程.

    作者:周聪发;易智华;刘曾旭;万丽丹;潘爱华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原发性肝癌患病的糖尿病相关因素研究

    目的 分析糖尿病与原发性肝癌患病的关系,明确糖尿病(DM)相关因素对原发性肝癌发病的影响.方法 采用病例对照的方法分析同时期住院的原发性肝癌(n=256)与非肿瘤患者(n=652)与DM相关因素的关系及差异.对比分析2组患者的DM患病情况、DM家族史、原发性肝癌家族史、并发病情况、吸烟等生活行为以及血脂、血糖水平等方面的差异.结果 PHC组256例中患DM者75例,占29.2%,对照组656例中患DM者121例,占18.6%,OR值为1.679(95%CI:1.256-2.845),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07),提示有DM者患PHC的危险度增加.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年龄、性别、DM家族史、冠心病、高血压、吸烟及血脂未进入方程,对原发性肝癌患病未见显著影响;DM及原发性肝癌家族史对原发性肝癌家族患病具有显著影响.结论 DM与原发性肝癌患病存在相关性,DM增加了患原发性肝癌风险性,其是原发性肝癌患病的独立危险因素.

    作者:陈小菁;周凯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CXCR4蛋白、TNF-α蛋白、NF-κβ蛋白在上皮性卵巢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相关性

    目的 探讨正常卵巢、上皮性卵巢良性肿瘤和上皮性卵巢癌中CXCR4蛋白,TNF-α蛋白,NF-κβ蛋白的表达及其相关性.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ABC法检测10例正常卵巢表面上皮、40例上皮性卵巢癌原发灶和25例上皮性卵巢良性肿瘤中的CXCR4蛋白, TNF-α蛋白,NF-κβ p50蛋白表达.结果 (1)在上皮性卵巢癌中CXCR4蛋白,TNF-α蛋白,NF-κβ蛋白阳性表达率依次为70.0%,90.0%,77.5%,而在正常卵巢及上皮性卵巢良性肿瘤中3者的表达率明显低于上皮性卵巢癌,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2)CXCR4,TNF-α,NF-κβ 3者之间有明显相关性,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 通过TNF-α与NF-κβ蛋白结合并活化NF-κβ,使得促进CXCR4与SDF-1结合,在卵巢肿瘤发病中起一定作用.

    作者:陈尧;傅芬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卵巢黏液性及浆液性交界瘤的临床病理分析

    目的 探讨卵巢交界性上皮肿瘤的临床病理诊断标准、肿瘤组织特殊形态结构及生物学行为特征.方法 收集66例卵巢上皮性交界性肿瘤的临床资料,分别观察上皮增生层次,筛孔状及微乳头状结构、细胞的异型性、分离的细胞簇、较少的核分裂数及微浸润等病理形态;肿瘤分期按国际妇产科联合会(FIGO)标准,Ⅰ期43例,Ⅱ期9例,Ⅲ期14例.结果 66例交界瘤,上皮细胞呈明显的复层增生的形态占80%(53/66),细胞核异型在轻-中以上,核分裂象≤3/10HPF,为75.8%(50/66),分离的细胞簇及复层增生占69.7%(46/66),呈微乳头及筛孔状结构占27.3%(18/66),伴微浸润18.1%(9/66).22例伴表面生长浆交瘤,14例出现腹膜种植,淋巴结受累9例;随访时间超过5年的患者5年生存率100%.结论 卵巢交界性肿瘤预后较好,淋巴结受累及腹膜种植灶不改变患者预后,对年轻的I期患者应尽可能保留其生育能力.

    作者:舒宽勇;李隆玉;于晓红;魏宝秀;付秋风;秦斌娜;朱其舟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环孢素A血药浓度

    目的 建立一种简便可行的HPLC方法测定环孢素A的血浆药物浓度.方法 血样经多步处理后用BaiAn-C18柱(5 μm×250 mm×4.6 mm)分离;流动相为甲醇-已腈-水-异丙醇(25∶18∶57∶1.5,v/v);流速为1.0 mL/min;柱温为70 ℃;检测波长为λ=208 nm.结果 环胞素A(CsA)血药浓度在50~2 000 ng/mL范围内,标准曲线线性关系良好(r=0.998 0);环胞素A低检测浓度为50 ng/mL,方法绝对回收率为92.1%~95.7%,相对回收率为94.3%~99.8%,样品稳定性良好.结论 本法简便、快速、可行,对于移植术后环孢素A血药浓度检测,效果较好.

    作者:廖芸;沈友轩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5-Aza-CdR体外诱导人肺癌细胞株p16基因去甲基化

    目的 观察人肺癌细胞株H719p16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状态,并探讨去甲基化制剂5-氮杂-2′-脱氧胞苷(5-Aza-CdR) 诱导H719细胞株高甲基化失活的pl6基因重新表达的可能性.方法 MSP法检测体外培养的人肺癌细胞株p16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状态,并应用不同浓度的5-Aza-CdR处理人肺癌细胞株H719,MSP法检测用药后细胞中p16基因的甲基化状态,并用RT-PCR方法及Western Blot方法检测用药前后细胞中p16基因mRNA和蛋白水平变化.结果 p16基因在人肺癌细胞株H719中启动子区呈甲基化状态,经过5-Aza-CdR处理后, p16基因启动子区呈去甲基化状态,并且其mRNA及蛋白恢复表达.结论 启动子区异常甲基化是人肺癌细胞株p16基因失活的可能原因, 5-Aza-CdR能逆转p16基因甲基化状态.

    作者:王群;刘季春;曾尚干;曾梁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经瞳孔温热疗法联合玻璃体腔注射曲安奈德治疗兔脉络膜新生血管的实验研究

    目的 观察经瞳孔温热疗法(transpupillary thermatherapy,TTT)联合玻璃体腔注射曲安奈德治疗兔脉络膜新生血管的有效性、安全性.方法 用倍频532 nm激光建立兔脉络膜新生血管模型,然后对造模成功的8眼脉络膜新生血管的兔采用经瞳孔温热疗法联合玻璃体腔注射曲安奈德进行治疗,定期观察眼压与眼底情况.结果 联合治疗后3个月,眼压有2眼轻度升高,吲哚青绿造影示6眼渗漏完全消失.结论 经瞳孔温热疗法联合玻璃体腔注射曲安奈德可以有效、安全地治疗脉络膜新生血管.

    作者:王永波;石浔;石安娜;钱筱英;金昱;刘维锋;廖晓睫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瑞芬太尼、丙泊酚应用于高血流动力患者麻醉的临床研究

    目的 研究瑞芬太尼、丙泊酚应用于高血流动力患者的麻醉效果.方法 采用瑞芬太尼、丙泊酚对高血流动力患者,进行全身麻醉诱导、维持和血压控制.结果 麻醉效果好,麻醉手术中生命体征较平稳,血压易控制在理想范围内,循环剧烈波动发生率低,术毕患者苏醒及时、完全,未发生严重并发症.结论 瑞芬太尼、丙泊酚应用于高血流动力患者的麻醉,使麻醉药物与血压控制融为一体,方法简便、效果确切、安全可靠.

    作者:雷恩骏;唐淑新;徐琳;刘征宇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囊性听神经瘤的诊断和治疗

    目的 探讨囊性听神经瘤的诊断与治疗.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4年12月-2007年12月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35例囊性听神经瘤的临床资料.结果 肿瘤全切除31例,次全切除4例.术后听力保留2例,面神经解剖保留30例,功能保留22例.无手术引起的死亡.结论 熟悉面听神经与肿瘤的病理解剖关系,熟练掌握显微手术技巧,囊性听神经瘤手术可以较好的保留面神经.

    作者:李洛;李东海;汪阳;曾而明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新生儿肺透明膜病的X线诊断及固尔苏治疗后的影像学观察

    1 病例报告病例1,男,早产儿,出生后30 min于2007年1月18日15时50分入院.患儿系32周因母亲妊高症、子行剖宫产.生后30 min出现轻度呼吸困难、轻度三凹征,吸氧后青紫消失.入院后即行胸片检查.诊断:①早产儿;②新生儿肺透明膜病(HMD).

    作者:杨兆建;孙鹏;徐晓明;徐华;龚洪翰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小口径血管构建的回顾与展望

    临床上需要大量的小口径血管作为移植的替代物[1],人造材料(如涤纶、聚四氟乙烯)作为大口径血管移植替代物制造和应用中被成功使用.小口径血管的血流速度慢、血压低因此产生了一系列的问题,实践证明6 mm以下口径的小血管替代物无法获得满意的效果,主要存在急性血栓的形成、吻合处内膜增生、动脉瘤的形成、感染以及进展的动脉粥样硬化[2]等.

    作者:唐新华;黄玲;曾昭凡 刊期: 2009年第05期

南昌大学学报(医学版)杂志

南昌大学学报(医学版)杂志

主管:南昌大学

主办:南昌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