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尧;傅芬
目的 研究瑞芬太尼、丙泊酚应用于高血流动力患者的麻醉效果.方法 采用瑞芬太尼、丙泊酚对高血流动力患者,进行全身麻醉诱导、维持和血压控制.结果 麻醉效果好,麻醉手术中生命体征较平稳,血压易控制在理想范围内,循环剧烈波动发生率低,术毕患者苏醒及时、完全,未发生严重并发症.结论 瑞芬太尼、丙泊酚应用于高血流动力患者的麻醉,使麻醉药物与血压控制融为一体,方法简便、效果确切、安全可靠.
作者:雷恩骏;唐淑新;徐琳;刘征宇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应用输液泵全自动控制外周动静脉同步换血治疗新生儿重度黄疸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30例重度黄疸新生儿在多功能心电监护仪监测下,外周静脉输血,速度2~3 mL/(kg·min),外周动脉抽血,均采用留置针头连接输液泵,抽血速度加上肝素生理盐水输液泵速度为排血速度,换血前后行血常规、血生化、血糖及血培养检查.结果 30例患儿换血前平均总胆红素(469.33±52.45)μmol/L,换血后(226.67±35.36)μmol/L(P<0.01),换出率是51.75%,平均换血量162 mL/kg,迅速改善了内环境.结论 应用输液泵全自动控制外周动静脉同步换血治疗新生儿重度黄疸的疗效肯定,不良反应少,方法简单、安全、实用.
作者:晏长红;江英;何玲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的 评价多层螺旋CT(multislice spiral computed tomography,MSCT)对气管支气管异物诊断的价值.方法 对54例怀疑为气管支气管异物的患者,实施螺旋CT平扫及三维重建,与支气管镜下手术情况对比,分析CT对支气管异物的显示情况及诊断价值.结果 54例患者均获清晰图像,45例异物部位与术中所见一致,异物咳出后检查3例,位移1例,假阴性5例.结论 螺旋CT及图像后处理技术在气管支气管异物诊断中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刘干辉;周立平;汪璟;陈振松;方先来;万志方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和KDR在前列腺癌(prostate cancer,PCa)中的表达及其与肿瘤Gleason 评分之间的关系.方法 20例前列腺癌组织[按Gleason评分,将≥7分者列为高Gleason 评分组(n=12);<7分者列为低Gleason评分组(n=8)]、良性前列腺增生(benign prostatic hyperplasia,BHP)15例,正常前列腺组织(normal prostate,NP)中VEGF、KDR的表达水平.结果 PCa中VEGF、KDR阳性表达率高于BPH及NP(P均<0.05),高Gleason评分组中VEGF、KDR阳性表达率(83.3%,91.7%)高于低Gleason评分组(37.5%、62.5%,P<0.05).结论 VEGF、KDR在前列腺癌中均为高表达,且与肿瘤的Gleason 评分密切有关.
作者:程汉波;冯亮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囊性听神经瘤的诊断与治疗.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4年12月-2007年12月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35例囊性听神经瘤的临床资料.结果 肿瘤全切除31例,次全切除4例.术后听力保留2例,面神经解剖保留30例,功能保留22例.无手术引起的死亡.结论 熟悉面听神经与肿瘤的病理解剖关系,熟练掌握显微手术技巧,囊性听神经瘤手术可以较好的保留面神经.
作者:李洛;李东海;汪阳;曾而明 刊期: 2009年第05期
在正畸治疗中,固定矫治器因其能够有效控制牙齿移动,故获得良好的矫治效果,在临床中得到广泛应用.但是因其粘固于牙齿表面,妨碍了刷牙及唾液流动等洁牙作用,致使附着在牙面及矫治器上的菌斑及食物残渣滞留,并形成菌斑盲区,不易清洁,从而改变了口腔内微生态环境,影响了牙龈健康.
作者:张琛玮;邵益森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缝隙连接在前列腺素F2a诱导离体脑血管收缩中的作用及其变化.方法 提取新西兰大白兔基底动脉后,用血管环张力实验检测各缝隙连接对基底动脉张力变化的作用;用血管条孵育实验检测基底动脉舒缩与缝隙连接蛋白表达变化之间的相互关系.结果 PGF2a呈浓度依赖性地诱导离体基底动脉收缩,缝隙连接阻断剂可呈浓度依赖性地抑制PGF2a诱导的基底动脉收缩;PGF2a可后使基底动脉平滑肌细胞中Cx43蛋白表达上调,缝隙连接阻断剂可有效地抑制PGF2a诱导的Cx43蛋白表达上调.结论 缝隙连接参与PGF2a诱导离体兔脑基底动脉的变化;缝隙连接蛋白的表达与离体兔基底动脉收缩的变化有密切关系.
作者:洪德全;洪涛;裘伟光 刊期: 2009年第05期
1 病例报告病例1,男,早产儿,出生后30 min于2007年1月18日15时50分入院.患儿系32周因母亲妊高症、子行剖宫产.生后30 min出现轻度呼吸困难、轻度三凹征,吸氧后青紫消失.入院后即行胸片检查.诊断:①早产儿;②新生儿肺透明膜病(HMD).
作者:杨兆建;孙鹏;徐晓明;徐华;龚洪翰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的 本实验通过对比CO2气腹和开腹手术对重症腹腔炎症大鼠术后TNF-α和IL-6的影响,来探讨CO2气腹的免疫保护作用.方法 雄性SD大鼠30只,随机分成3组,每组10只.Ⅰ组:开腹组;Ⅱ组:气腹组;Ⅲ组:重症腹腔炎症组.按Wichterman的盲肠结扎穿刺法制作大鼠重症腹腔炎症模型,进行开腹及气腹处理.分别于术前,术后8、24、48、72 h抽外周血测定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介素-6(IL-6).结果 Ⅰ组、Ⅱ组、Ⅲ组术前TNF-α、IL-6水平无差异.与Ⅰ组相比, Ⅱ组,Ⅲ组术后4个时间点TNF-α、IL-6显著降低(P<0.01).与Ⅲ组相比,Ⅰ组术后4个时间点TNF-α、IL-6均显著升高(P<0.01);Ⅱ组术后4个时间点也升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重症腹腔炎症状态下,CO2气腹减缓术后促炎性因子TNF-α和IL-6的升高,较开腹手术更好地保护了免疫功能.
作者:张小斌;王恺;李冬盛;邹书兵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大肠癌组织中pigment epithelium-derived factor(PEDF)和celluar FLICE-inhibitory protein(C-FLIP)的表达及其与大肠癌临床病理因素之间的关系以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45例大肠癌及15例癌旁组织内PEDF和C-FLIP的表达情况.结果 45例大肠癌中的PEDF和C-FLIP的表达率分别是:42%(19/45)和71%(32/45),15例癌旁正常组织中PEDF和C-FLIP的表达率分别为100%(15/15)和6.7%(1/15).PEDF的表达与肿瘤的浸润深度、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及临床分期呈负相关.C-FLIP的表达与肿瘤的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临床分期呈正相关.PEDF与C-FLIP表达呈负相关(P<0.05).结论 PEDF可抑制大肠癌的进展,C-FLIP在大肠癌的发生发展中起促进作用.联合检测PEDF和C-FLIP的表达水平,有助于判断病情,对患者的治疗及预后评估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作者:彭志洋;曾飞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的 研究强化精氨酸肠内营养对严重烧伤患者血常规、肝肾功能、空腹血糖、血脂的影响及胃肠道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方法 随机将30例严重烧伤患者随机分为强化精氨酸肠内营养组(A组)和标准肠内营养组(B组),A组16例接受强化精氨酸肠内营养治疗,B组14例接受标准肠内营养治疗,均连续使用14 d.观察患者血常规、肝功能、肾功能、空腹血糖、血脂的变化及胃肠道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①血常规:与用药前比较,A组患者用药14 d后血红蛋白、红细胞计数、白细胞计数均明显降低(P<0.05),中性粒细胞计数、淋巴细胞计数无明显变化.②肝肾功能、空腹血糖:A组与B组血清丙氨酸氨基转氨酶在用药14 d后[(45.63±29.49)U/L,(35.07±16.20)U/L]均显著高于用药前[(21.00±15.25)U/L,(22.14± 17.47)U/L](P<0.05);两组患者天门冬酸氨基转氨酶、结合胆红素、肌酐、尿素氮、空腹血糖在用药前后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③血脂: A组患者血清高密度脂蛋白用药14 d后[(0.92±0.34)mmol/L]显著高于用药前[(0.75±0.29)mmol/L](P<0.05) ,而B组用药7、14 d后与用药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用药7、14天后,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④胃肠道不良反应:A组患者胃肠道不良反应发生率(25.0%)与B组(21.4%)接近(P>0.05).结论 强化精氨酸肠内营养对严重烧伤患者血常规、肝功能、肾功能、空腹血糖、血脂的影响小,胃肠道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不失为一种安全的肠内营养制剂.
作者:徐成;郭光华;詹剑华;张红艳;张志安;王艳霞;方方;李国辉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卵巢交界性上皮肿瘤的临床病理诊断标准、肿瘤组织特殊形态结构及生物学行为特征.方法 收集66例卵巢上皮性交界性肿瘤的临床资料,分别观察上皮增生层次,筛孔状及微乳头状结构、细胞的异型性、分离的细胞簇、较少的核分裂数及微浸润等病理形态;肿瘤分期按国际妇产科联合会(FIGO)标准,Ⅰ期43例,Ⅱ期9例,Ⅲ期14例.结果 66例交界瘤,上皮细胞呈明显的复层增生的形态占80%(53/66),细胞核异型在轻-中以上,核分裂象≤3/10HPF,为75.8%(50/66),分离的细胞簇及复层增生占69.7%(46/66),呈微乳头及筛孔状结构占27.3%(18/66),伴微浸润18.1%(9/66).22例伴表面生长浆交瘤,14例出现腹膜种植,淋巴结受累9例;随访时间超过5年的患者5年生存率100%.结论 卵巢交界性肿瘤预后较好,淋巴结受累及腹膜种植灶不改变患者预后,对年轻的I期患者应尽可能保留其生育能力.
作者:舒宽勇;李隆玉;于晓红;魏宝秀;付秋风;秦斌娜;朱其舟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的 通过钙离子拮抗剂苯磺酸氨氯地平片在择期行支架置入术患者的术前运用,观察患者血清脑钠肽(BNP)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150例择期行支架置入术患者,75例服用钙离子拮抗剂苯磺酸氨氯地平片为研究组,75例不服用钙离子拮抗剂为对照组.测定血清BNP等指标.结果 血清BNP水平与钙离子拮抗剂术前运用相关.对照组BNP术前(225.6±21.5)ng/L、术后(192.8±18.9)ng/L;研究组 BNP术前(232.6±19.1)ng/L、术后(172.8±17.1)ng/L,治疗前2组对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2组对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钙离子拮抗剂苯磺酸氨氯地平片术前运用使血清BNP水平下降,可以改善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
作者:夏里丰;刘建修;王亮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自体骨髓干细胞(BMSC)移植治疗下肢动脉闭塞症的围手术期护理.方法 术中严格无菌操作进行围手术期的心理护理和患肢护理.结果 移植后患者症状均有不同程度改善,小腿疼痛缓解率为100%.缓解患者的冷冻感觉方面有效率为100%,间歇性跛行距离延长率为100%,保肢率为100%.结论 做好围手术期护理、完善术前护理:心理护理、饮食护理、疼痛护理、完善各项评估检查,用药护理和术后护理.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变化、给氧、患肢护理、预防感染、抗凝扩管、药物治疗、健康教育和患肢功能锻炼是治疗成功的关键因素.
作者:杨玉金;颜兴伟;郑春艳;余娇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的 比较舒芬太尼和芬太尼抑制双腔支气管插管心血管反应的效果.方法 拟施行胸外科择期手术需双腔支气管插管患者60 例,ASAⅠ-Ⅱ,随机分为2组:舒芬太尼组(SF组,0.3 μg/kg,n=30) 和芬太尼组(F组,3 μg/kg,n=30) .分别记录2组麻醉诱导前(T0) 、注药后插管前即刻(T1) 、双腔支气管插管后即刻(T2)、插管后1 min(T3) 、3 min(T4)和5 min(T5)各时点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值.结果 2组患者T0时SBP、DBP、HR组间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诱导后2组患者各项指标与后时比较均显著降低(P<0.05).插管后T2~T4各时点F组各指标与基础值比均明显升高(P<0.05),而SF组虽也升高但与基础值比无显著差异(P>0.05),组间比较T2 ~T4时点F组SBP、DBP、HR明显高于SF组(P<0.05).结论 舒芬太尼用于全麻诱导对双腔支气管插管引起的心血管反应抑制作用比芬太尼的效力强,插管期间患者血流动力更平稳.
作者:王玉 刊期: 2009年第05期
本科于2008年3月从1位烫伤患者的伤口感染分泌物中分离出1株阿伯丁沙门菌,报告如下.1 病例介绍患者,男,34岁,工人,主因右脚铁水烫伤3周.曾在当地医院外用药物治疗,就诊前两天出现局部红肿、疼痛而来本院.
作者:李梅芳;张凤杰;王建国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经动脉插管注入血管生成抑制剂YH-16和化疗栓塞联合应用对大鼠移植型肝癌的抑制作用.方法 取大鼠乳腺癌细胞株(Walker 256)转染至肝脏的荷瘤大鼠动物模型,随机分成4组,每组12只.各组具体治疗方案如下:A组:经肝动脉缓慢灌注生理盐水;B组:经肝动脉缓慢灌注超液化碘油;C组:经肝动脉缓慢灌注丝裂霉素+超液化碘油;D组:经肝动脉灌注丝裂霉素+超液化碘油+YH-16,术后10 d观察各组大鼠原发肿块大小并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肝肿瘤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和肿瘤微血管密度(MVD).结果 B、C、D 3组肝肿瘤的体积均小于A组(均P<0.05),而D组又小于B、C组(均P<0.05).B组VEGF的表达以及MVD计数明显大于A组(P<0.05),A、C2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组VEGF的表达及MVD计数均明显小于A、C2组(均P<0.05).结论 经肝动脉灌注血管生成抑制剂YH-16联合经动脉化疗栓塞能抑制移植型肝癌的生长,并对肿瘤组织的微血管数目和VEGF的表达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
作者:陈彬;王顺金;艾春红;吴建兵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血乳酸水平测定对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预后评价的意义.方法 选取2004年7月~2008年1月间在本院住院治疗的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62例进行对比研究,观察血乳酸水平对患者治疗疗效和预后的影响.结果 与升高组相比,正常组第3天APACHE Ⅱ评分、第5天白细胞计数和血清淀粉酶下降更为明显(P<0.05),禁食、腹痛、腹胀及住院天数均明显缩短(P<0.05), 并发症(指休克、ARDS、肾衰、胰性脑病及上消化道出血等)发生率和1年复发率显著降低(P<0.05).结论 血乳酸水平可作为相对独立的判断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预后的参考指标之一.
作者:曾琳;陈玲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粉尘螨-壳聚糖疫苗经鼻粘膜免疫治疗过敏性哮喘小鼠肝脏疗效及Bcl-2在肝脏所起的作用.方法 用粉尘螨(Dermatophagoides farinae,Der f)提取液致敏、激发BALB/c小鼠,建立哮喘模型.24只BALB/c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A组)、哮喘模型组(B组)、粉尘螨治疗组(C组)、粉尘螨-壳聚糖疫苗治疗组(D组).通过HE染色观察小鼠肝脏炎症变化;用免疫组化检测肝脏巨噬细胞Bcl-2的表达.结果 粉尘螨和粉尘螨-壳聚糖疫苗治疗组肝脏炎症病理变化较哮喘模型组明显减轻;哮喘模型组肝脏出现大量巨噬细胞Bcl-2阳性细胞,而两治疗组肝脏阳性细胞较哮喘模型组明显减少.结论 粉尘螨-壳聚糖疫苗对过敏性哮喘小鼠的肝脏炎症有治疗作用,效果较粉尘螨免疫治疗组更好,炎症细胞的凋亡在其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
作者:沈小英;朱清仙;曾慧红 刊期: 2009年第05期
近年来国内外研究表明,一氧化氮(NO)及一氧化氮合酶(NOS)与肿瘤的发生、发展、侵袭和转移密切相关[1-2].NO是生物体内一种结构简单的自由基气体,但其生物功能复杂,一氧化氮可作为介质、信使或细胞功能调节因子,调节循环、神经、免疫等系统的生理病理活动,如扩张血管、调节基因表达、调节神经信号传递、调节血管通透性、抑制血小板粘附聚集和白细胞趋化激活、增强免疫系统的防御功能等.
作者:何海蕾;唐维平 刊期: 2009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