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颅脑外伤合并消化道出血23例分析

欧阳义军

关键词:颅脑外伤, 消化道出血, 并发症
摘要:目的:探讨颅脑外伤并消化道出血的防治方法.方法:积极有效地治疗原发病,制酸和保护胃粘膜,加强支持疗法,补充和维持血容量,纠正失血性休克,改善周围循环,防止微循环障碍引起脏器功能紊乱,防止代谢性酸中毒.结果:23例颅脑伤并消化道出血患者存活21例,死亡2例.结论:通过早期综合治疗,对降低上消化道出血的发生有积极作用.
南昌大学学报(医学版)杂志相关文献
  • 妊娠合并急腹症130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和总结妊娠合并急腹症的临床经验.方法回顾分析我院1998~ 2005年收住的130例妊娠合并急腹症的诊断和治疗.结果 130例妊娠合并急腹症患者,平均年龄27.5岁;其中阑尾炎52例;卵巢肿瘤蒂扭转28例;急性胰腺炎20例;急性胆囊炎16例;肠梗阻8例;泌尿系结石4例;子宫破裂2例.所有病例无孕产妇死亡, 4例发生了流产或胎儿死亡.结论尽管妊娠合并急腹症的诊断有一定的难度,但熟练掌握妊娠期生理变化,内外科共同参与,提高妊娠急腹症的鉴别诊断认识等均有助于作出正确诊断.对以阑尾炎和卵巢肿瘤蒂扭转等疾病以手术治疗为主;其它急腹症则以内科保守治疗为主.

    作者:胡春玲;俞钢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胰瘘的内科治疗及疗效分析

    胰瘘不是一种独立的疾病,而是胰腺疾病、手术或创伤后的并发症,它在胰腺外科病人中的发生率8%~20%[1].我院1998年1月~2005年12月治疗胰瘘病人12例,总结分析胰瘘发生的原因及治疗体会,其临床资料分析如下.

    作者:许剑峰;刘合春;胡秋灵;梅保华;欧阳霆;高崇茂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子宫内膜异位大鼠腹腔液对精子功能影响及补肾活血法作用的探讨

    目的了解大鼠子宫内膜异位症动物模型腹腔液对精子功能的影响及不同中药治疗的改善作用.方法取造模成功子宫内膜异位大鼠24只分为4组,取正常大鼠6只,分别取腹腔液,其中3组造模成功大鼠给活血化瘀、补肾活血、单纯补肾药物治疗后取腹腔液,将腹腔液与正常精液标本混合孵育后,计数其A级直线向前活动率及总活动率,置低渗液中计数其总肿胀率.结果与正常大鼠组相比,造模成功组腹腔液孵育后精子A级直线向前活动率及总活动率、总肿胀率均呈明显下降(P《0.05,P《0.05,P《0.01),经不同中药治疗后,补肾活血组上述指标基本恢复正常,与正常大鼠组相比均无显著差异(P》0.05,P》0.05,P》0.05).结论子宫内膜异位症大鼠腹腔液对精子功能有显著影响,而补肾活血中药则有一定治疗作用.

    作者:杨敏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眼科治疗中顽固性呃逆与急性低血钠关系的研究与分析

    目的探讨急性低血钠与顽固性呃逆之间的关系.方法对12例顽固性呃逆患者测定其治疗前后的血钠值,并先后以非补钠(维生素B1、B6中脘、内关、足三里穴位注射及氯丙嗪稀释静脉注射)和补钠的方法进行自身对照治疗,比较疗效.结果 12例均有急性低血钠[(120.10±2.40 mmol/L)].其中66.67%为重度低血钠,33.33%为中度低血钠.补钠治疗治愈率83.33%,总有效率100%.非补钠治疗治愈率0%,总有效率66.67%.二者治愈率、总有效率比较差异均有高度显著性(P值均《0.01).结论急性低血钠可致顽固性呃逆,补钠治疗疗效显著.

    作者:朱福婺;张宝荣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tTG在脑胶质瘤中的表达及其与微血管密度和细胞增殖的关系

    目的探讨组织型转谷氨酰胺酶(tTG)、微血管密度(MVD)及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与脑胶质瘤病理分级的关系,分析tTG与MVD和PCNA的相关性.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55例脑胶质瘤和10例正常脑组织标本中tTG、PCNA的表达与MVD.结果随着脑胶质瘤病理级别的升高,tTG、MVD及PCNA的表达率逐渐升高,各级之间有显著差异.tTG的表达与MVD及PCNA的表达均呈正相关.结论①tTG蛋白的高表达可能有助于脑胶质瘤的血管形成和生长及促进肿瘤细胞的增殖.②tTG,MVD和PCNA可作为评价脑胶质瘤病理生物学行为的客观指标,联合检测能更准确反映脑胶质瘤的病理特征,对病人预后判断也有一定的价值.

    作者:刘浩;廖达光;张天一;李昌琪;王知非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鼻(鼻型)NK/T细胞淋巴瘤23例临床分析

    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23例均经病理确诊患者,男性18例,女性5例,男女之比为3.6:1;中位年龄49岁(23~69岁),中位病程为4个月(1~10个月).临床表现为鼻塞17例(73.9%)流涕及鼻衄16例(69.6%),伴发热9例(39.1%),5例(21.7%)出现面部肿胀、麻木、头痛、视力下降等症状.

    作者:冯龙;刘安文;李春来;兰琼玉;张玉红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探讨固定性斜视优化处理

    传统的水平肌后退及缩短,一方面不能完全矫正较大度数的固定性斜视,另一方面术后眼位很快回退,可能系内直肌纤维化进一步发展而外直肌力量不足以抵抗其向内挛缩所致.如行多条肌肉手术,这样易导致术后眼前段缺血[1]及眼球运动受限.现在需要探讨的是一种理想的治疗固定性斜视的方法,那就需要术后眼位稳定,眼球固定良好,而且手术并发证和后遗证较少.

    作者:邵毅;裴重刚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56例子宫角妊娠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子宫角妊娠的临床特征和诊治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56例子宫角妊娠的临床资料.结果:56例子宫角妊娠中,49例有明确停经史,7例为人工流产或药物流产后阴道出血无明确停经史,阴道出血21例,下腹痛22例,休克6例.B超检查55例,其中发现宫角妊娠36例,术前误诊12例(21%),其中4例误诊为异位妊娠,7例误诊为不全流产,1例误诊为先兆流产.11例行化疗,3例化疗失败后改行手术.15例在B超监视下行清宫术,2例在腹腔镜监视下行清宫术.19例行剖腹手术,其中9例术中见子宫角妊娠破裂,行子宫角楔切术,另有1例子宫角妊娠破裂出血难以控制行次全子宫切除术,9例未破裂行子宫角孕囊剔除术,这9例中有5例术中病灶局部注射MTX.12行腹腔镜手术,其中9例行子宫角楔切术,包括套扎切除和电凝切除,其余3例行子宫角部孕囊剔除术并局部注射MTX.全部手术病例术中顺利.结论子宫角妊娠症状复杂,早期较易误诊,容易发生子宫角部破裂大出血危及患者生命,故宜早期诊断,及早治疗,B超诊断水平的不断提高有助于早期诊治,腹腔镜微创手术的广泛开展进一步促进了子宫角妊娠的早期诊治,且微创手术对患者创伤小,恢复快,明显改善了患者的预后.

    作者:张琦;徐美容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B型利钠肽检测及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B型利钠肽(BNP)与肌钙蛋白I(cTnI)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的预后价值.方法采用竞争酶联免疫法和化学发光法分别测定入院即刻及发病第七天BNP和cTnI水平,记录主要心血管事件(MACE)的发生率.分析BNP和cTnI水平与发生MACE的相关性.结果 AMI患者入院即刻BNP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发病时间》10 h入院的AMI患者BNP水平明显高于发病时间≤10 h者(P《0.01);入院一周内死亡患者的BNP水平明显高于一周存活者(P《0.05).发生MACE的患者BNP水平明显高于未发生者(P《0.01);AMI患者发病第七天BNP水平(432.79±383.82 pg/mL)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第七天BNP≥432.79 pg/mL的AMI患者总MACE发生率明显高于BNP《432.79 pg/mL者(P《0.01).入院即刻cTnI≥52.5 ng/mL者总MACE发生率明显高于cTnI《52.5 ng/mL者(P《0.01).联合入院即刻及发病第七天BNP和cTnI检测,两者均阳性者MACE发生率明显升高(P《0.05).结论①入院即刻及发病第七天BNP水平具有预测预后的价值;②BNP水平越高,发生MACE危险性越高;③联合BNP、cTnI检测可进一步提高BNP对AMI患者的预测预后价值.

    作者:游志刚;程晓曙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复合先天性心脏病的介入治疗

    目的探讨经导管途径治疗复合先天性心脏病的可行性及近期疗效.方法 2004年2月至2005年10月经导管采用室间隔缺损封堵器、动脉导管未闭封堵器、房间隔缺损封堵器及球囊扩张对9例(男6例,女3例)复杂先天性心脏病(室间隔缺损+房间隔缺损3 例、室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3例、房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2例、房间隔缺损+肺动脉瓣狭窄1例)患者进行治疗.患者年龄4~25(12.5±6.7)岁.在透视及超声监视下通过建立轨道释放封堵器或球囊扩张肺动脉瓣,并分别于术后1、3、6月进行随访.结果 9例患者封堵器置入成功.术后即刻超声及造影显示完全封堵8例,微量残余分流1例,10 min后造影显示分流消失.术后出现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1例,但无心肌受损表现,余无其他严重并发症.结论采用经导管途径治疗部分复合先天性心脏病是安全有效的、近期效果良好,但远期效果有待更大规模的临床观察.

    作者:熊宁;王强;杨尚凌;倪建毛;吴姗燕;曾海珍;侯新明;朱东声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XPD基因多态性与肺癌

    1 XPD基因生物体DNA和各种遗传物质,经常暴露在导致它结构受损的各种有害因素下,从而导致重要基因信息的丢失.为此,各种生物体也进化出了一系列不同的基因修复方式.通过基因修复,DNA的各种损害得到纠正.基因修复的重要性在一些因基因修复缺陷而引起的人类遗传性疾病中体现了出来.例如,着色性干皮病(xeroderma pigmentosum,XP)患者不能修复因紫外线导致的DNA损害.

    作者:张凌云;罗忠金;张吉翔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种植支抗在压低后磨牙中的应用

    目的了解自攻型微型钛钉种植体作支抗压低过度伸长后牙,以便义齿修复的临床可行性.方法选取12名缺牙时间3年以上,对牙合牙伸长而要求修复的患者,所有患者均只有一个牙齿伸长,平均伸长2.8 mm.在伸长牙的近中舌(颚)侧和远中颊侧各植入一种植体.用橡皮链挂在颊、舌(颚)侧的种植体上,并由近中舌到远中颊斜跨过伸长患牙的牙合面.利用橡皮链的弹性产生一个持久的下压力,压低伸长的患牙.结果全部12例患者均得到满意效果,平均压低3 mm,平均压低时间为4个月.结论微型种植体支抗可以有效的压低单个伸长后牙,且对邻牙无不良影响,在目前压低手段有限的情况下,不失为压低伸长后牙的良好方法之一.

    作者:胡晓聪;常新;黄月燕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双侧上尿路结石致肾功能不全的治疗

    目的探讨双侧上尿路结石致肾功能不全的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41例双侧上尿路结石致肾功能不全患者的诊治.其中一期手术25例,分期手术16例.结果 38例患者术后三周内Cr、BUN降至正常,5例血Cr、BUN分别稳定于132~386 μmol/L、BUN7.7~9.8 mmol/L.结论双侧上尿路结石引起的肾功能不全是泌尿外科的危重疾病,应早期诊断和及时处理,同时解除双侧梗阻,有效的防治并发症,较有利于双侧肾功能的恢复,应优先考虑.微创手术损伤小,并发症少,应作为首选治疗.对不能及时解除梗阻的,应采取有效的引流.

    作者:闵志军;徐华;黄崇明;肖运政;郭德迎;陈巧莲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丙泊酚复合不同方法用于人工流产的临床观察

    丙泊酚作为一种短效静脉麻醉药,起效快,可控性好,苏醒迅速而平稳,已广泛用于门诊无痛人流术.但其镇痛弱,维持时间短,存在过敏及呼吸循环抑制的不良反应,门诊手术抢救设备一般比较简单,因此存在安全隐患.我们现在对异丙酚复合不同方法的效果及不良反应进行了观察,现报道如下.

    作者:邓群;张琦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乌榄叶水提物对大鼠血压和心率的实验研究

    目的观察乌榄叶水提物对不同状态下大鼠血压和心率的影响.方法采用颈总动脉插管法,通过MedLab生物信号采集处理系统,股静脉给药,观察记录乌榄叶水提物对正常大鼠和夹闭颈总动脉升压大鼠的血压和心率的影响.结果乌榄叶水提物对正常大鼠和夹闭颈总动脉升压大鼠的收缩压和舒张压都有快速、短效的降压作用,血压下降以后者更为明显.降压效果和持续时间随着药物剂量的增加而加大、延长.另外乌榄叶水提物有明显的减慢心率的作用.结论具有降压和减慢心率的药效作用,并有一定的药物量效关系;降压效果与大鼠基础血压相关.

    作者:梁燕玲;董艳芬;罗艳;罗集鹏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浅-中-浅低温高钾氧合血对心肌保护的临床分析

    目的通过临床随机对照试验,比较浅-中-浅低温高钾氧合血与高钾氧合冷血对心肌保护的作用.方法将20例心脏瓣膜病患者,随机分成两组:采用自配含5%KCI的停跳液与氧合血按1∶50左右比例配成浅-中-浅低温高钾氧合血经冠状动脉顺行灌注(实验组),氧合血与St Thomas停搏液按4∶1混合成高钾氧合冷血经冠状动脉顺行灌注(对照组).观察体外循环时间,升主动脉阻闭时间,自动复跳率、强心药使用时间、机械通气时间、ICU停留时间.结果两组在观察体外循环时间,升主动脉阻闭时间无差别(P》0.05),自动复跳率实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强心药使用时间、机械通气时间、ICU停留时间方面,实验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心肌保护方面浅-中-浅低温高钾氧合血优于高钾氧合冷血.

    作者:刘世国;方向明;丁国友;刘振玉;柴长春;王占科;胡扬涛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重症监护病房感染阴沟肠杆菌的耐药性及基因型分析

    目的了解我院重症监护病房(ICU)医院感染阴沟肠杆菌的耐药谱及分子流行病学特征,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基因分型采用优化反应体系的随机扩增多态性DNA(RAPD)法,耐药分析选用K-B法.结果 RAPD分型将28株阴沟肠杆菌分为11种株型,耐药谱则将其分为12种不同的耐药型.结论基因分型和耐药分析显示ICU有多重耐药的阴沟肠杆菌株爆发流行现象,它为控制阴沟肠杆菌的医院内感染、追踪传染原、切断传播途径提供遗传学信息,指导临床医生选用敏感有效的抗生素.

    作者:戴春梅;陈辉;袁金玲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乌司他丁对MODS患者CVVH后炎症因子的影响

    目的观察乌司他丁(UT)对多脏器功能不全综合症(MODS)患者日间连续性血液滤过(CVVH)后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 39例MODS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0例)和对照组(19例),除常规治疗外,治疗组于CVVH结束时予UT治疗,对照组予等量生理盐水治疗,观察两组的临床症状、APACHEⅡ评分,检测血清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变化.结果 CVVH治疗可使APACHEⅡ评分、CRP、IL-6和TNF-α显著下降(P<0.001),停止CVVH后上述指标显著升高(P<0.05);于CVVH结束时应用UT可抑制上述指标上升.结论 CVVH能很好地清除MODS的炎症因子,UT可抑制CVVH后炎症因子升高,两者联用可发挥协同作用.

    作者:陈观生;李朝晖;缪东军;刘涛;梁文贤;许思亮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下斜肌边缘切开治疗上斜肌麻痹疗效分析

    目的观察下斜肌边缘切开治疗麻痹所致的垂直斜视的疗效.方法对21例上斜麻痹所致的垂直斜视行下斜肌边缘切开术治疗.对垂直斜视>25△的患者,同时行同侧上直肌后涉.结果 21例患者中,18例单纯边缘切开,17例眼位及代偿头位矫正,1例欠矫,3 例下缘肌边切开,同时行上直肌后涉者,代偿头位得到满意矫正.结论上斜肌麻痹所致的垂直斜视,通过单纯的下斜肌边缘切开或联合上直肌后涉手术可使眼位及代偿头位得到满意的矫正,是一种简便可行的手术方法.

    作者:付新元;裴重刚;钟修梁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FIP200对呼吸道上皮细胞细胞粘附迁移的影响

    目的研究 FIP200( FAK-family interacting protein of 200 kDa )对细胞外基质成份诱导的呼吸道上皮细胞粘附和迁移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通过纤连接蛋白(finbronectin,FN)诱导培养呼吸道上皮细胞的粘附迁移,以FIP200反义寡核苷酸(ODN)经脂质体转染细胞;以计数法测定细胞粘附率,以损伤实验测定细胞迁移速度,以Western blot 检测FIP200和FAK蛋白表达水平;以免疫共沉淀检测FIP200和FAK结合情况和FAK磷酸化程度.结果与40 mg/L FN组相比,经脂质体转染了FIP200反义寡核苷酸的气道上皮细胞粘附率和迁移速度明显增高,FIP200表达水平显著降低,FAK表达水平无明显变化,与FIP200结合的FAK显著降低, FAK酪氨酸磷酸化程度明显增高.结论内源性FIP200和FAK的结合抑制FAK的活化,从而抑制呼吸道上皮细胞的粘附和迁移,内源性FIP200作为FAK的抑制剂而存在;FN能够促使FAK和FIP200结合的解离而活化FAK,从而促进细胞粘附和迁移.

    作者:许丽;杨应周;谭卫国;吴清芳;张玉华;罗育希 刊期: 2006年第03期

南昌大学学报(医学版)杂志

南昌大学学报(医学版)杂志

主管:南昌大学

主办:南昌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