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青;杨晓青;关晏星;张庆;王梦洪;郑泽琪;彭景添
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23例均经病理确诊患者,男性18例,女性5例,男女之比为3.6:1;中位年龄49岁(23~69岁),中位病程为4个月(1~10个月).临床表现为鼻塞17例(73.9%)流涕及鼻衄16例(69.6%),伴发热9例(39.1%),5例(21.7%)出现面部肿胀、麻木、头痛、视力下降等症状.
作者:冯龙;刘安文;李春来;兰琼玉;张玉红 刊期: 2006年第03期
目的观察复方半枝莲胶囊体外抗肿瘤作用.方法采用活细胞计数法、MTT法、集落形成试验观察其对人肝癌细胞、人宫颈癌Hala细胞及人胃癌细胞的体外抑瘤作用.结果复方半枝莲胶囊对上述三种人癌细胞的生长增殖曲线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对三种人癌细胞降解MTT半数抑瘤浓度(IC50)分别为1.05 mg/mL、0.75 mg/mL、1.08 mg/mL;对三种人癌细胞的集落形成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大抑制率分别为45.16%、68.42%、45.31%.结论复方半枝莲胶囊体外具有明显的抗肿瘤活性.
作者:曾莉萍;林明宝;舒虹 刊期: 2006年第03期
目的观察小鼠在动情周期不同阶段腹腔注射(ip)内毒素(LPS)时卵巢一氧化氮(NO)和内皮素(ET)含量的变化及与血浆E2和P含量变化的关系.方法用阴道涂片法确定小鼠动情周期,分别用RIA法和分光光度法检于动情周期不同阶段ip LPS时卵巢NO、ET的变化及与E2和P变化的关系.结果卵巢NO含量分别于动情期(此时E2含量较高)、动情后期(此时P含量较高)及动情间期(此时E2和P含量均低)受LPS处理后均升高,但于动情间期的升高程度更加明显;卵巢ET含量分别于动情期和动情间期受LPS处理后升高,但于动情后期受LPS处理无明显变化. 结论内毒素诱导的NO、ET的升高与动情周期有关,E2或/和P能通过部分或完全拮抗内毒素诱导的NO或/和ET的升高,从而对内毒素导致的机体损伤产生保护性作用.
作者:郑月慧;戴育成;戴群;吴磊;郑莉萍;肖秋香;高凤兰 刊期: 2006年第03期
目的研究临床应用第二掌背动脉双轴点逆行岛状筋膜皮瓣的方法和疗效.方法利用第二掌背动脉远端穿支和进入掌背筋膜皮瓣近端的第二掌背动脉近端穿支附近的小血管分支,形成两个旋转点的第二掌背动脉双轴点逆行筋膜皮瓣,修复拇指、环指、小指背侧皮肤缺损各1例,示指、中指背侧皮肤缺损各2例,中指掌侧皮肤缺损2例.急诊手术7例,急诊延迟手术2例.结果 9例皮瓣全部成活,修复的手指外形满意,指关节伸屈同健侧.结论第二掌背动脉双轴点逆行岛状筋膜皮瓣旋转范围比第二掌背动脉岛状皮瓣大,可修复手较大范围内的创面.
作者:谢志新;曹代成;熊龙 刊期: 2006年第03期
目的评价伊立替康(CPT-11)联合顺铂和5FU治疗晚期胃癌的疗效与毒副反应.方法将50例晚期胃癌患者分成两组, 治疗组25例采用ICF方案:CPT-11 180 mg/m2静脉滴入90 min d1;顺铂70 mg/m2静脉滴入d1;5-FU 400mg/m2 持续静脉滴入d1-d5,每4周重复,至少两个周期;对照组25例采用CF方案:顺铂70 mg/m2 静脉滴入d1;5-FU 400 mg/m2 持续静脉滴入d1-d5,每4周重复至少两个周期 .结果所有病人均可评价. 治疗组有效率为52%,中位生存期为10.25个月, 一年生存率为44% ;对照组有效率为24%, 中位生存期为7.45个月, 一年生存率为16 % ,以上两者在有效率,总生存及一年生存率之间均有显著差异.治疗组在腹泻、骨髓抑制发生率方面明显高于对照组, 但经过相应处理后均能控制.结论伊立替康联合顺铂和5-FU治疗晚期胃癌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可以耐受,值得进一步研究和推广.
作者:熊华杰;况晶茹;胡迎宾 刊期: 2006年第03期
支气管哮喘(哮喘)是呼吸系统常见病,其发病机制较复杂,在某些环境因素作用遗传易感个体,通过Th2淋巴细胞,嗜酸性粒细胞,肥大细胞等释放的炎症介质及细胞因子作用于气道产生炎症及气道高反应.PGD2就是一种由激活的肥大细胞,嗜酸性粒细胞,Th2淋巴细胞等释放的炎症介质.本文就PGD2的结构,受体及其近年来对其与哮喘的关系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作者:余忠技;孙坚 刊期: 2006年第03期
目的评价SPARC术式治疗女性压力性尿失禁(stress urinary incontinence,SUI)的疗效.方法对10例女性压力性尿失禁患者进行SPARC术治疗,并对手术疗效进行随访.结果 10例患者手术后尿失禁均得到控制,经随访2~12个月均未出现尿失禁复发.手术时间约45 min,出血约20 mL.结论 SPARC术作为治疗女性压力性尿失禁安全有效的微创技术,具有创伤小,痛苦少,并发症轻微的优点,值得推广.
作者:吴旭东;李志坚;杨少鸿;颜小平;胡汪 刊期: 2006年第03期
目的通过建立Cox回归模型来探讨影响鼻咽癌患者的预后因素.方法对121例鼻咽癌患者进行回顾随访,确定结局变量及生存时限,建立Cox回归模型.结果临床分期、鼻咽残灶、颅神经损伤、颅底骨质破坏四个因素影响鼻咽癌患者预后.结论 Cox回归模型能较准确地分析影响鼻咽癌患者的预后因素,并能有效地控制混杂因素,为正确指导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作者:李梦军;曾晓星;谭洪文;周玲 刊期: 2006年第03期
目的探讨特殊类型(妊娠期间)上尿路结石并发肾绞痛有效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对临床53例妊娠期间肾绞痛发作患者,通过保守治疗和/或腔内手术干预进行综合诊治.结果 53例患者肾绞痛经解痉止痛输液等治疗基本能缓解,但对反复发作的肾绞痛行患侧双J管置入后均全部缓解.结论黄体酮、硫酸镁注射液对治疗妊娠期间肾绞痛发作既能舒张平滑肌解痉止痛同时又有保胎功效,临床效果可靠;对妊娠期间上尿路结石复发性肾绞痛的处理,行患侧输尿管双J管置入术具有相对侵袭创伤性小、疗效确切之优点.
作者:余明主;俞伟国;侯建国 刊期: 2006年第03期
肝、肾囊肿是常见的、多发的良性病变,可以是先天性的,也可以是后天性的.大多数病例是单发的,但有时也可以是多发的,大小不等,小的不足1 cm,大的直径达10 cm以上.壁薄为纤维组织,血供甚少,囊内有液体.先天性的肝、肾囊肿常合并存在.多数没有任何症状,部分患者因囊肿较大或压迫其附近器官而引起症状.以往多采用手术治疗,现多采用经皮穿刺硬化治疗的方法[1].为了更好地推广引进该项新技术,对比其优劣,现将32例肝、肾囊肿借助CT导引经皮穿刺硬化治疗作一总结.
作者:孙前谱;邵继满;卜军 刊期: 2006年第03期
目的用99TCm-甲氧基异丁基异腈(MIBI)门控心肌灌注断层显像评价心肌梗死患者骨髓干细胞移植术的效果.方法 18例心肌梗死患者,在骨髓干细胞移植术前行静息门控心肌灌注断层﹢硝酸甘油(NTG)介入心肌显像,术后2~3个月内复查门控静息心肌显像,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术后梗死心肌节段减少,病变区放射性核素分布明显填充.其平均计分值分别为术前(8.48±4.32)和术后(5.16±2.15), P《0.01,差异有显著性.左室射血分数平均增加15.2%.提示心肌梗死区术后有明显的新生心肌细胞,心功能得到部分改善.结论用门控心肌灌注断层显像评价心肌梗死患者骨髓干细胞移植术后的效果有明显临床价值.
作者:张青;杨晓青;关晏星;张庆;王梦洪;郑泽琪;彭景添 刊期: 2006年第03期
骨折愈合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受多种因素影响.随着现代分子生物学研究方法的深入,发现细胞因子在骨折愈合中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本文就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platelet-derived growth factor,PDGF)、骨保护素(osteoprotegerin,OPG)、破骨细胞活化因子RANKL ( receptor activator of NF-KB ligand,RANKL)在骨折愈合中的作用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作者:张冬根;张纲;谭颖徽;裘松波 刊期: 2006年第03期
目的从分子水平探讨PCOS患者发生胰岛素抵抗(IR)的分子生物学机制, 研究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脂肪组织肿瘤坏死因子受体II(TNFR2)mRNA的表达.方法采用RT-PCR技术结合内对(TNFR2)mRNA照,半定量检测PCOS及其对照组脂肪组织TNFR2mRNA的表达.结果 TNFR2mRNA的表达在 PCOS肥胖组(0.83± 0.13,P<0.001〉)和PCOS非肥胖组(0.63±0.14,P<0.05)均显著大于非肥胖对照组(0.50±0.15),且以PCOS肥胖组升高更为明显(P<0.001),PCOS肥胖组与肥胖对照组(0.87±0.11)相比则无显著性(P>0.05).结论高水平的肿瘤坏死因子a(TNFa)可通过上调TNFR2促进 PCOS者TNFa系统活性增强.PCOS两组肥胖组织 TNFR2mRNA的表达均较非肥胖对照组增强,且 PCOS肥胖组升高更为显著.
作者:魏明;甘文;樊有龙;邹叶青;熊玲娜;赖晓阳 刊期: 2006年第03期
目的探讨胆道疾病合并肝硬化术中大出血经验及教训.方法 1990~2005年期间经治的11例胆道结石合并肝硬化患者术中大出血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结果肝硬化原因:慢性乙型肝炎9例,血吸虫肝硬化2例.手术方法:单纯胆囊切除7例,胆囊切除加胆道探查2例,脾切除,贲门血管离断术+附加胆囊切除2例(无痛型胆囊结石),手术时机:急诊手术3例,择期手术8例.出血部位:胆囊床出血5例,胆囊管周围曲张静脉4例,胆总管周围曲张静脉出血2例.出血量:1 300~6 800 mL,平均3 200 mL.止血方法:胆囊床缝合止血5例,压迫止血+缝扎6例.术后再出血诱发上消化道大出血及肝功能衰竭死亡2例.结论合并肝硬化的胆道手术的选择应该慎重,应该视为高风险手术,预防为重要,胆囊床出血应用大肝针平行胆管方向缝扎止血,胆管周围出血以压迫止血为主,看准出血部位再缝扎止血,必要是阻断肝门后缝扎止血.严重肝硬化有症状的胆囊结石手术可选择其他手术方式,如保胆取石.
作者:刘峰;陈范昶;曾小明;陈帆;余明主;钱红军 刊期: 2006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垂体后叶素联合硝酸甘油治疗大咯血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64例大咯血患者采用随机分为垂体后叶素联合硝酸甘油组(治疗组)34例和单用垂体后叶素组(对照组)30例,分别观察两组24小时及48小时内止血效果及药物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2.3%,对照组总有效率80.0%,两组总有效率相仿.而治疗组24 h内止血21例,占61.8%.对照组24 h内止血10例,占33.3%,两组间有显著差异性(P《0.05),另外治疗组较对照组不良反应明显减少,且症状较轻微.结论垂体后叶素联合硝酸甘油能迅速、有效、安全的治疗大咯血.
作者:刘林生;李多含 刊期: 2006年第03期
目的观察下斜肌边缘切开治疗麻痹所致的垂直斜视的疗效.方法对21例上斜麻痹所致的垂直斜视行下斜肌边缘切开术治疗.对垂直斜视>25△的患者,同时行同侧上直肌后涉.结果 21例患者中,18例单纯边缘切开,17例眼位及代偿头位矫正,1例欠矫,3 例下缘肌边切开,同时行上直肌后涉者,代偿头位得到满意矫正.结论上斜肌麻痹所致的垂直斜视,通过单纯的下斜肌边缘切开或联合上直肌后涉手术可使眼位及代偿头位得到满意的矫正,是一种简便可行的手术方法.
作者:付新元;裴重刚;钟修梁 刊期: 2006年第03期
目的通过临床随机对照试验,比较浅-中-浅低温高钾氧合血与高钾氧合冷血对心肌保护的作用.方法将20例心脏瓣膜病患者,随机分成两组:采用自配含5%KCI的停跳液与氧合血按1∶50左右比例配成浅-中-浅低温高钾氧合血经冠状动脉顺行灌注(实验组),氧合血与St Thomas停搏液按4∶1混合成高钾氧合冷血经冠状动脉顺行灌注(对照组).观察体外循环时间,升主动脉阻闭时间,自动复跳率、强心药使用时间、机械通气时间、ICU停留时间.结果两组在观察体外循环时间,升主动脉阻闭时间无差别(P》0.05),自动复跳率实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强心药使用时间、机械通气时间、ICU停留时间方面,实验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心肌保护方面浅-中-浅低温高钾氧合血优于高钾氧合冷血.
作者:刘世国;方向明;丁国友;刘振玉;柴长春;王占科;胡扬涛 刊期: 2006年第03期
目的了解我院重症监护病房(ICU)医院感染阴沟肠杆菌的耐药谱及分子流行病学特征,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基因分型采用优化反应体系的随机扩增多态性DNA(RAPD)法,耐药分析选用K-B法.结果 RAPD分型将28株阴沟肠杆菌分为11种株型,耐药谱则将其分为12种不同的耐药型.结论基因分型和耐药分析显示ICU有多重耐药的阴沟肠杆菌株爆发流行现象,它为控制阴沟肠杆菌的医院内感染、追踪传染原、切断传播途径提供遗传学信息,指导临床医生选用敏感有效的抗生素.
作者:戴春梅;陈辉;袁金玲 刊期: 2006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通心络胶囊治疗前后,急性脑梗死患者认知功能的变化.方法对31例伴有认知功能障碍的急性脑梗死患者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通心络胶囊治疗,同时选用2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采用常规芗治疗作为对照,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和治疗4周后均进行认知功能测验,包括MMSE、视觉再认、图片回忆、数字广度和100倒数至1检查项目,根据治疗前后上述指标的分数变化情况来判定通心络胶囊对认知功能障碍的疗效.结果与治疗前相比,对照组的MMSE和视觉再认的分数有明显改善(均P《0.05);治疗组的MMSE、视觉再认、数字广度和100→1的分数均比治疗前有明显的改善(均P《0.05).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的MMSE、数字广度和100→1的分数经检验差异有显著性意义.结论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加上通心络胶囊治疗急性脑梗死能更有效改善患者的认知功能.说明通心络胶囊对急性脑梗死具有一定的治疗作用,可以作为急性期的协同用药,以提高临床疗效.
作者:马丽娜 刊期: 2006年第03期
目的研究 FIP200( FAK-family interacting protein of 200 kDa )对细胞外基质成份诱导的呼吸道上皮细胞粘附和迁移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通过纤连接蛋白(finbronectin,FN)诱导培养呼吸道上皮细胞的粘附迁移,以FIP200反义寡核苷酸(ODN)经脂质体转染细胞;以计数法测定细胞粘附率,以损伤实验测定细胞迁移速度,以Western blot 检测FIP200和FAK蛋白表达水平;以免疫共沉淀检测FIP200和FAK结合情况和FAK磷酸化程度.结果与40 mg/L FN组相比,经脂质体转染了FIP200反义寡核苷酸的气道上皮细胞粘附率和迁移速度明显增高,FIP200表达水平显著降低,FAK表达水平无明显变化,与FIP200结合的FAK显著降低, FAK酪氨酸磷酸化程度明显增高.结论内源性FIP200和FAK的结合抑制FAK的活化,从而抑制呼吸道上皮细胞的粘附和迁移,内源性FIP200作为FAK的抑制剂而存在;FN能够促使FAK和FIP200结合的解离而活化FAK,从而促进细胞粘附和迁移.
作者:许丽;杨应周;谭卫国;吴清芳;张玉华;罗育希 刊期: 2006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