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华杰;况晶茹;胡迎宾
目的观察缺血再灌注后大鼠心肌细胞凋亡的特点及川芎嗪对其的影响.方法结扎冠状动脉左前降支45 min,再灌注180 min复制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IR)模型,川芎嗪保护组(IR+TMP)在结扎冠脉前30 min腹腔注射川芎嗪(20 mg/kg).以TUNEL法检测细胞凋亡率,免疫组化法分析Fas、FasL 、Capase-8及Capase-3蛋白表达,荧光分析法测定Capase-3活性.结果缺血再灌注组(IR)心肌细胞凋亡指数23.47±3.88较对照组0.41±0.03有显著性升高(P<0.01),Fas、FasL 、Capase-8、Capase-3蛋白及Capase-3活性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0.05).川芎嗪保护组(IR+TMP)心肌细胞凋亡指数1.81±0.25较IR组23.47±3.882有显著性降低(P<0.05),Fas、FasL 、Capase-8、Capase-3蛋白及Capase-3活性均显著性低于IR组(P均<0.01).结论缺血再灌注后心肌细胞凋亡数有明显的增多;川芎嗪对缺血再灌注后心肌细胞凋亡有较好的拮抗作用,其机制可能与降低Fas死亡受体通路的信号转导有关.
作者:余乐涵;赵小曼;李华;曾昭建;万福生 刊期: 2006年第03期
目的评价颅脑损伤并创伤失血性休克早期采用限制性液体复苏的治疗效果,以提高治愈率.方法总结2001年1月~2005年1月急诊收治的颅脑损伤并创伤出血性休克病人213例,对其颅脑损伤程度、休克程度、复苏开始时间、输入液量进行统计学分析,对比常规液体复苏组与限制性液体复苏组的治疗效果.结果常规液体复苏组平均输液量为(2532±656)mL,治愈率为63.3%,死亡率为36.7%;限制性液体复苏组平均输液量为(1565±524)mL,治愈率为76.5%,死亡率为23.5%.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颅脑损伤并创伤失血性休克采用限制性液体复苏方法救治可提高治愈率.
作者:黄强;陈自力;罗建梅 刊期: 2006年第03期
目的探讨经导管途径治疗复合先天性心脏病的可行性及近期疗效.方法 2004年2月至2005年10月经导管采用室间隔缺损封堵器、动脉导管未闭封堵器、房间隔缺损封堵器及球囊扩张对9例(男6例,女3例)复杂先天性心脏病(室间隔缺损+房间隔缺损3 例、室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3例、房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2例、房间隔缺损+肺动脉瓣狭窄1例)患者进行治疗.患者年龄4~25(12.5±6.7)岁.在透视及超声监视下通过建立轨道释放封堵器或球囊扩张肺动脉瓣,并分别于术后1、3、6月进行随访.结果 9例患者封堵器置入成功.术后即刻超声及造影显示完全封堵8例,微量残余分流1例,10 min后造影显示分流消失.术后出现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1例,但无心肌受损表现,余无其他严重并发症.结论采用经导管途径治疗部分复合先天性心脏病是安全有效的、近期效果良好,但远期效果有待更大规模的临床观察.
作者:熊宁;王强;杨尚凌;倪建毛;吴姗燕;曾海珍;侯新明;朱东声 刊期: 2006年第03期
目的用99TCm-甲氧基异丁基异腈(MIBI)门控心肌灌注断层显像评价心肌梗死患者骨髓干细胞移植术的效果.方法 18例心肌梗死患者,在骨髓干细胞移植术前行静息门控心肌灌注断层﹢硝酸甘油(NTG)介入心肌显像,术后2~3个月内复查门控静息心肌显像,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术后梗死心肌节段减少,病变区放射性核素分布明显填充.其平均计分值分别为术前(8.48±4.32)和术后(5.16±2.15), P《0.01,差异有显著性.左室射血分数平均增加15.2%.提示心肌梗死区术后有明显的新生心肌细胞,心功能得到部分改善.结论用门控心肌灌注断层显像评价心肌梗死患者骨髓干细胞移植术后的效果有明显临床价值.
作者:张青;杨晓青;关晏星;张庆;王梦洪;郑泽琪;彭景添 刊期: 2006年第03期
目的对经临床确诊为慢性感染的女性下生殖道分泌液,进行厌氧菌分离、培养,并就其致病性进行研究.方法取20例经临床确诊为慢性宫颈炎、阴道炎、宫腔感染、盆腔脓肿的病人阴道分泌物,经厌氧和有氧培养、分离,取对硝唑尼特高敏株进行鉴定,并接种于皮下注射环磷酰胺所致免疫力低下的小鼠阴道内.结果分离到兼性厌氧菌有10株,专性厌氧菌有4株;其中对硝唑尼特高敏1株,鉴定结果为E.coli大肠埃希氏菌;所有小鼠接种细菌后阴道分泌液明显增加,进行有氧和无氧培养有大量菌落形成,均为所接种的细菌;所有动物在接种细菌24~72 h内,相继死亡;病理检查炎症表现明显.结论分离的兼性厌氧菌在免疫力低下的小鼠阴道内可造成感染.
作者:汪利群;余克花;刘丹;黄欧平;何明 刊期: 2006年第03期
目的探讨亚临床甲减患者血清tHcy的变化及与血清总胆固醇、TSH、FT4水平的相关关系.方法应用酶免技术测定60例亚临床甲减患者与40例正常对照组血清tHcy的浓度,同时用生化和化学发光法测定血清总胆固醇和TSH、FT4水平,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亚临床甲减组血清tHcy水平高于正常对照组,且tHcy与胆固醇、TSH水平呈正相关,与FT4水平呈负相关.结论血清tHcy可作为亚临床甲减并发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对亚临床甲减预后的判断起一定指导作用,同时可能对判断甲状腺功能有辅助作用.
作者:薛冀苏;黄绵清;幸思忠;滕雅萍;谢珊 刊期: 2006年第03期
目的探讨重建钢板、钩钛钢板、形状记忆合金环抱式接骨板三种内固定方法治疗锁骨骨折的优缺点和适应症.方法自2000年1月至2005年6月我院共收治锁骨骨折患者55例.按Robinson分类:2B1型9例、2B2型27例、3A1型3例、3B2型16例,其中存在多发损伤11例.应用重建钢板固定22例,锁骨钩钛板固定17例,1/3管型钢板固定3例,形状记忆合金环抱式接骨板固定13例.根据骨愈合时间、愈合质量、肩关节功能等情况综合评价疗效.结果 55病例均有跟踪随访,随访时间为4~60个月,平均为21个月.骨折均愈合,时间2~5个月,平均3个月.2例出现畸形愈合,无感染或骨折不愈合.38例肩关节功能评价为优,17例为良.疗效评价:优31例,良18例,可6例,优良率88%.结论对于锁骨骨折,手术治疗能够使患者尽快恢复正常功能且未出现明显并发症,疗效满意.根据不同骨折类型选择相应的钢板固定能取得更好的疗效.
作者:丘宏伟;刘胜平;李远景;刘国强 刊期: 2006年第03期
目的了解大鼠子宫内膜异位症动物模型腹腔液对精子功能的影响及不同中药治疗的改善作用.方法取造模成功子宫内膜异位大鼠24只分为4组,取正常大鼠6只,分别取腹腔液,其中3组造模成功大鼠给活血化瘀、补肾活血、单纯补肾药物治疗后取腹腔液,将腹腔液与正常精液标本混合孵育后,计数其A级直线向前活动率及总活动率,置低渗液中计数其总肿胀率.结果与正常大鼠组相比,造模成功组腹腔液孵育后精子A级直线向前活动率及总活动率、总肿胀率均呈明显下降(P《0.05,P《0.05,P《0.01),经不同中药治疗后,补肾活血组上述指标基本恢复正常,与正常大鼠组相比均无显著差异(P》0.05,P》0.05,P》0.05).结论子宫内膜异位症大鼠腹腔液对精子功能有显著影响,而补肾活血中药则有一定治疗作用.
作者:杨敏 刊期: 2006年第03期
目的调查162例子宫颈病变患者宫颈组织高危型HPV感染情况,探讨高危型HPV感染与宫颈病变的关系.方法采用第二代杂交捕获技术检测2003年11月~2005年9月在我院行LEEP治疗的162例住院患者宫颈高危型HPV感染情况,并与病理诊断和分级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62例宫颈病变患者,其中慢性宫颈炎32例,CIN Ⅰ42例,CIN Ⅱ54例,CIN Ⅲ34例.其高危型HPV感染率则分别为18.8%、61.9%、83.3%和85.3%.高度CIN的高危型HPV感染率明显高于低度CIN和慢性宫颈炎(P《0.05和0.001).结论高危型HPV感染与宫颈病变的发生、发展有关,并随病变程度的加重,感染率增高.
作者:舒宽勇;熊树华;肖仲清;李隆玉;黄山鹰;张燕玲;汪灿花 刊期: 2006年第03期
目的通过临床随机对照试验,比较浅-中-浅低温高钾氧合血与高钾氧合冷血对心肌保护的作用.方法将20例心脏瓣膜病患者,随机分成两组:采用自配含5%KCI的停跳液与氧合血按1∶50左右比例配成浅-中-浅低温高钾氧合血经冠状动脉顺行灌注(实验组),氧合血与St Thomas停搏液按4∶1混合成高钾氧合冷血经冠状动脉顺行灌注(对照组).观察体外循环时间,升主动脉阻闭时间,自动复跳率、强心药使用时间、机械通气时间、ICU停留时间.结果两组在观察体外循环时间,升主动脉阻闭时间无差别(P》0.05),自动复跳率实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强心药使用时间、机械通气时间、ICU停留时间方面,实验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心肌保护方面浅-中-浅低温高钾氧合血优于高钾氧合冷血.
作者:刘世国;方向明;丁国友;刘振玉;柴长春;王占科;胡扬涛 刊期: 2006年第03期
目的观察肾病综合征、尿毒症患者血清生长激素(GH)水平.方法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30例肾病综合征患者、50例尿毒症患者、30例健康对照组血清GH浓度.结果肾病综合征患者血清GH浓度(2.63±1.00)ng/mL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5.48±0.96)ng/mL(P《0.05);尿毒症患者血清GH浓度(17.92±5.81)ng/mL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结论肾病综合征患者血清GH浓度明显降低;尿毒症患者虽然GH水平明显升高,但机体对其产生抵抗,故其GH水平存在相对不足.
作者:谭丽玲;贾龙梅;习卫民;汪健;房向东 刊期: 2006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和评价三种检测输卵管通畅性方法的准确性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我院200例输卵管性不孕的患者进行输卵管通液术、输卵管造影术及腹腔镜下通美蓝术的临床资料.结果三种检查方法的准确性分别为72.58%,85.68%和98.50%.结论判断输卵管是否通畅,输卵管通液简便易行,可作为初筛;输卵管造影可作为输卵管通畅性检测的常规检查;而腹腔镜下通美蓝术是当今输卵管通畅性检验的金标准,同时具有诊断和治疗价值.但腹腔镜还不能替代造影术,必要时二种方法可以互相补充,使诊断更为准确.
作者:曹华斌 刊期: 2006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子宫角妊娠的临床特征和诊治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56例子宫角妊娠的临床资料.结果:56例子宫角妊娠中,49例有明确停经史,7例为人工流产或药物流产后阴道出血无明确停经史,阴道出血21例,下腹痛22例,休克6例.B超检查55例,其中发现宫角妊娠36例,术前误诊12例(21%),其中4例误诊为异位妊娠,7例误诊为不全流产,1例误诊为先兆流产.11例行化疗,3例化疗失败后改行手术.15例在B超监视下行清宫术,2例在腹腔镜监视下行清宫术.19例行剖腹手术,其中9例术中见子宫角妊娠破裂,行子宫角楔切术,另有1例子宫角妊娠破裂出血难以控制行次全子宫切除术,9例未破裂行子宫角孕囊剔除术,这9例中有5例术中病灶局部注射MTX.12行腹腔镜手术,其中9例行子宫角楔切术,包括套扎切除和电凝切除,其余3例行子宫角部孕囊剔除术并局部注射MTX.全部手术病例术中顺利.结论子宫角妊娠症状复杂,早期较易误诊,容易发生子宫角部破裂大出血危及患者生命,故宜早期诊断,及早治疗,B超诊断水平的不断提高有助于早期诊治,腹腔镜微创手术的广泛开展进一步促进了子宫角妊娠的早期诊治,且微创手术对患者创伤小,恢复快,明显改善了患者的预后.
作者:张琦;徐美容 刊期: 2006年第03期
目的观察乌榄叶水提物对不同状态下大鼠血压和心率的影响.方法采用颈总动脉插管法,通过MedLab生物信号采集处理系统,股静脉给药,观察记录乌榄叶水提物对正常大鼠和夹闭颈总动脉升压大鼠的血压和心率的影响.结果乌榄叶水提物对正常大鼠和夹闭颈总动脉升压大鼠的收缩压和舒张压都有快速、短效的降压作用,血压下降以后者更为明显.降压效果和持续时间随着药物剂量的增加而加大、延长.另外乌榄叶水提物有明显的减慢心率的作用.结论具有降压和减慢心率的药效作用,并有一定的药物量效关系;降压效果与大鼠基础血压相关.
作者:梁燕玲;董艳芬;罗艳;罗集鹏 刊期: 2006年第03期
目的探讨胆道疾病合并肝硬化术中大出血经验及教训.方法 1990~2005年期间经治的11例胆道结石合并肝硬化患者术中大出血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结果肝硬化原因:慢性乙型肝炎9例,血吸虫肝硬化2例.手术方法:单纯胆囊切除7例,胆囊切除加胆道探查2例,脾切除,贲门血管离断术+附加胆囊切除2例(无痛型胆囊结石),手术时机:急诊手术3例,择期手术8例.出血部位:胆囊床出血5例,胆囊管周围曲张静脉4例,胆总管周围曲张静脉出血2例.出血量:1 300~6 800 mL,平均3 200 mL.止血方法:胆囊床缝合止血5例,压迫止血+缝扎6例.术后再出血诱发上消化道大出血及肝功能衰竭死亡2例.结论合并肝硬化的胆道手术的选择应该慎重,应该视为高风险手术,预防为重要,胆囊床出血应用大肝针平行胆管方向缝扎止血,胆管周围出血以压迫止血为主,看准出血部位再缝扎止血,必要是阻断肝门后缝扎止血.严重肝硬化有症状的胆囊结石手术可选择其他手术方式,如保胆取石.
作者:刘峰;陈范昶;曾小明;陈帆;余明主;钱红军 刊期: 2006年第03期
目的观察经皮深静脉穿刺置管后感染发生率.方法根据留管时间分为A、B、C 3组,根据插管部位有无烧伤创面分为甲、乙两组.术后定期做血培养监测,同时观察拔管时导管的感染发生情况,经统计学处理,A、B两组比较P》0.05,无显著性差异,但A、C两组之间比较P《0.05,有显著性差异.甲、乙两组比较,P《0.01,有高度显著性差异.结论留置管2周以内是安全的,超过2周以上,感染率逐渐上升.穿刺点有创面的术后感染率明显高于无创面者.
作者:牛亚明;李民;严国标;林倩君;王燕霞;朱春兰 刊期: 2006年第03期
目的评价Dentalis根充剂对窦形根尖周炎一次性充填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43颗窦形根尖周炎患牙,随机分为两组,其中127颗患牙用Dentalis糊剂进行一次性根管充填(实验组),116颗患牙用普通糊剂进行一次性根管充填(对照组),一年后观察疗效.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的有效率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Dentalis根充剂一次性治疗有窦型慢性根尖周炎不失为一种好的治疗方法,可以广泛推广使用.
作者:周伏保;陈海 刊期: 2006年第03期
目的了解我院重症监护病房(ICU)医院感染阴沟肠杆菌的耐药谱及分子流行病学特征,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基因分型采用优化反应体系的随机扩增多态性DNA(RAPD)法,耐药分析选用K-B法.结果 RAPD分型将28株阴沟肠杆菌分为11种株型,耐药谱则将其分为12种不同的耐药型.结论基因分型和耐药分析显示ICU有多重耐药的阴沟肠杆菌株爆发流行现象,它为控制阴沟肠杆菌的医院内感染、追踪传染原、切断传播途径提供遗传学信息,指导临床医生选用敏感有效的抗生素.
作者:戴春梅;陈辉;袁金玲 刊期: 2006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尼莫地平治疗早发性脑血管痉挛,以降低迟发性脑血管痉挛,降低蛛网膜下腔出血病人的病死率,改善蛛网膜下腔出血病人预后.方法 58例经DSA证实有动脉瘤及早发性CVS,全麻下行动脉瘤GDC栓塞后,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3例采用微导管对载瘤痉挛动脉缓慢灌注尼莫地平针剂0.5 mg;随后静脉点滴尼莫地平 20 mg 1/日5~7 d;对照组25例给予除治疗组尼莫地平以外的相同治疗方法.结果治疗组的神经功能恢复、迟发性CVS发生率、头痛缓解、病死率、并发症、平均住院日等方面有显著差异.结论积极地对蛛网膜下腔出血早发性CVS治疗,可显著改善病人的预后.
作者:熊富先;黄圣排;袁水平;赖淑珍;黄继真 刊期: 2006年第03期
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23例均经病理确诊患者,男性18例,女性5例,男女之比为3.6:1;中位年龄49岁(23~69岁),中位病程为4个月(1~10个月).临床表现为鼻塞17例(73.9%)流涕及鼻衄16例(69.6%),伴发热9例(39.1%),5例(21.7%)出现面部肿胀、麻木、头痛、视力下降等症状.
作者:冯龙;刘安文;李春来;兰琼玉;张玉红 刊期: 2006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