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丽玲;贾龙梅;习卫民;汪健;房向东
气管切开术应用于正常的呼吸道被阻塞时,重建气道,改善呼吸.初气管切开常用于解除上呼吸道阻塞[1],以后又用于各种昏迷和高位截瘫的救治,近年来随着疾病方式的变化以及医学的发展,气管切开已被广泛应用于下呼吸道阻塞如严重肺部感染,外伤后昏迷呼吸困难,需要呼吸机治疗的各种原因的呼吸衰竭以及外科大手术或麻醉需要等等,气管切开已从单纯耳鼻喉科手术变为内外科、神经内外科、肿瘤科及口腔科等各临床科的一种重要的治疗和抢救手段.本文就近年来我院共行气管切开术261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借以对气管切开术进一步认识.
作者:艾红辉;孙建设;曾斌;詹志荣 刊期: 2006年第03期
目的研究 FIP200( FAK-family interacting protein of 200 kDa )对细胞外基质成份诱导的呼吸道上皮细胞粘附和迁移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通过纤连接蛋白(finbronectin,FN)诱导培养呼吸道上皮细胞的粘附迁移,以FIP200反义寡核苷酸(ODN)经脂质体转染细胞;以计数法测定细胞粘附率,以损伤实验测定细胞迁移速度,以Western blot 检测FIP200和FAK蛋白表达水平;以免疫共沉淀检测FIP200和FAK结合情况和FAK磷酸化程度.结果与40 mg/L FN组相比,经脂质体转染了FIP200反义寡核苷酸的气道上皮细胞粘附率和迁移速度明显增高,FIP200表达水平显著降低,FAK表达水平无明显变化,与FIP200结合的FAK显著降低, FAK酪氨酸磷酸化程度明显增高.结论内源性FIP200和FAK的结合抑制FAK的活化,从而抑制呼吸道上皮细胞的粘附和迁移,内源性FIP200作为FAK的抑制剂而存在;FN能够促使FAK和FIP200结合的解离而活化FAK,从而促进细胞粘附和迁移.
作者:许丽;杨应周;谭卫国;吴清芳;张玉华;罗育希 刊期: 2006年第03期
目的:探讨颅脑外伤并消化道出血的防治方法.方法:积极有效地治疗原发病,制酸和保护胃粘膜,加强支持疗法,补充和维持血容量,纠正失血性休克,改善周围循环,防止微循环障碍引起脏器功能紊乱,防止代谢性酸中毒.结果:23例颅脑伤并消化道出血患者存活21例,死亡2例.结论:通过早期综合治疗,对降低上消化道出血的发生有积极作用.
作者:欧阳义军 刊期: 2006年第03期
目的探讨亚临床甲减患者血清tHcy的变化及与血清总胆固醇、TSH、FT4水平的相关关系.方法应用酶免技术测定60例亚临床甲减患者与40例正常对照组血清tHcy的浓度,同时用生化和化学发光法测定血清总胆固醇和TSH、FT4水平,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亚临床甲减组血清tHcy水平高于正常对照组,且tHcy与胆固醇、TSH水平呈正相关,与FT4水平呈负相关.结论血清tHcy可作为亚临床甲减并发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对亚临床甲减预后的判断起一定指导作用,同时可能对判断甲状腺功能有辅助作用.
作者:薛冀苏;黄绵清;幸思忠;滕雅萍;谢珊 刊期: 2006年第03期
目的探讨髓室底穿孔较理想的修复材料.方法将146颗髓室底穿孔患牙随机分为LCH组(22颗)、LCR组(20颗)、HA组(20颗)、LGIC组(38颗)和CPC组(46颗), 均先行根管治疗,然后穿孔处分别采用LCH、LCR、HA、LGIC和CPC充填修复, 并作永久性充填,所有治疗牙均随访观察18~24月.结果 5组疗效差异具有极显著性(P《0.01),LGIC组和CPC组疗效均明显优于LCH组、HA组和LCR组(P《0.01),LGIC组和CPC组两者疗效差异无显著性(P》0.05);LCH组、HA组和LCR组三者间疗效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LGIC、CPC是修复髓室底穿孔较理想的修复材料.
作者:黄辉;邱嘉旋;杨辉;张晓希;文冰;蒋泽先 刊期: 2006年第03期
目的观察乌司他丁(UT)对多脏器功能不全综合症(MODS)患者日间连续性血液滤过(CVVH)后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 39例MODS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0例)和对照组(19例),除常规治疗外,治疗组于CVVH结束时予UT治疗,对照组予等量生理盐水治疗,观察两组的临床症状、APACHEⅡ评分,检测血清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变化.结果 CVVH治疗可使APACHEⅡ评分、CRP、IL-6和TNF-α显著下降(P<0.001),停止CVVH后上述指标显著升高(P<0.05);于CVVH结束时应用UT可抑制上述指标上升.结论 CVVH能很好地清除MODS的炎症因子,UT可抑制CVVH后炎症因子升高,两者联用可发挥协同作用.
作者:陈观生;李朝晖;缪东军;刘涛;梁文贤;许思亮 刊期: 2006年第03期
冠状动脉-肺动脉瘘(CPF)系指冠状动脉与肺动脉间的异常瘘道,是一种少见的先天性血管畸形.回顾分析我院采用超声心动图诊断不典型冠状动脉肺动脉瘘4例,漏诊3例.其中3例由冠状动脉造影证实,1例外科手术证实.现报告如下.
作者:陈莉;周爱云;刘淑军 刊期: 2006年第03期
目的探讨B型利钠肽(BNP)与肌钙蛋白I(cTnI)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的预后价值.方法采用竞争酶联免疫法和化学发光法分别测定入院即刻及发病第七天BNP和cTnI水平,记录主要心血管事件(MACE)的发生率.分析BNP和cTnI水平与发生MACE的相关性.结果 AMI患者入院即刻BNP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发病时间》10 h入院的AMI患者BNP水平明显高于发病时间≤10 h者(P《0.01);入院一周内死亡患者的BNP水平明显高于一周存活者(P《0.05).发生MACE的患者BNP水平明显高于未发生者(P《0.01);AMI患者发病第七天BNP水平(432.79±383.82 pg/mL)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第七天BNP≥432.79 pg/mL的AMI患者总MACE发生率明显高于BNP《432.79 pg/mL者(P《0.01).入院即刻cTnI≥52.5 ng/mL者总MACE发生率明显高于cTnI《52.5 ng/mL者(P《0.01).联合入院即刻及发病第七天BNP和cTnI检测,两者均阳性者MACE发生率明显升高(P《0.05).结论①入院即刻及发病第七天BNP水平具有预测预后的价值;②BNP水平越高,发生MACE危险性越高;③联合BNP、cTnI检测可进一步提高BNP对AMI患者的预测预后价值.
作者:游志刚;程晓曙 刊期: 2006年第03期
静脉输液作为临床常用的抢救治疗方法之一,尤其在小儿疾病的临床抢救治疗过程中更显重要.具体的输液过程中,常因小儿的年龄、病情、体重等所需剂量个体差异较大,因小儿剂量小,使用现有的输液器进行多种药物输液时,常因更换输液药物而将输液插头从一种配液瓶插入另一种配液瓶,这样使用起来很不方便,且不卫生,容易交叉感染,浪费药物,增加医患双方不必要的开支,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在原输液瓶上方增加一个输液插头,这样可同时或分别加两种不同药物而进行输液,经临床使用,其操作简单,使用方便,可减少护士工作量,同时又能有效预防交叉感,减少病人及医院开支,创造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现介绍如下:
作者:何莲花;孙庆宁 刊期: 2006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垂体后叶素联合硝酸甘油治疗大咯血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64例大咯血患者采用随机分为垂体后叶素联合硝酸甘油组(治疗组)34例和单用垂体后叶素组(对照组)30例,分别观察两组24小时及48小时内止血效果及药物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2.3%,对照组总有效率80.0%,两组总有效率相仿.而治疗组24 h内止血21例,占61.8%.对照组24 h内止血10例,占33.3%,两组间有显著差异性(P《0.05),另外治疗组较对照组不良反应明显减少,且症状较轻微.结论垂体后叶素联合硝酸甘油能迅速、有效、安全的治疗大咯血.
作者:刘林生;李多含 刊期: 2006年第03期
目的了解抗肿瘤药物对护理人员的职业危害情况.方法对在肿瘤科工作的56例从事护理工作的人员,按接触抗肿瘤药物的时间长短分为两组,观察其前后白细胞数减少、脱发、月经异常情况.结果接触抗肿瘤药物时间6~12个月者30例,其中白细胞数≦4.0×109/L的有7例占23.33%(7/30),有明显脱发的有6例占20.00%(6/30),月经异常的有6例占20.00%(6/30),时间24~36个月者26例,其中白细胞数≦4.0×109/L的有15例占57.70%(15/26),有明显脱发的有17例占65.38%(17/26),月经异常的有13例占50.00%(13/26),两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抗肿瘤药物对护士存有职业危害,时间越长危害越大,护士应增强自我保护的意识,加强防护,避免职业危害.
作者:熊建球;何虹;付荣华;胡龙华 刊期: 2006年第03期
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23例均经病理确诊患者,男性18例,女性5例,男女之比为3.6:1;中位年龄49岁(23~69岁),中位病程为4个月(1~10个月).临床表现为鼻塞17例(73.9%)流涕及鼻衄16例(69.6%),伴发热9例(39.1%),5例(21.7%)出现面部肿胀、麻木、头痛、视力下降等症状.
作者:冯龙;刘安文;李春来;兰琼玉;张玉红 刊期: 2006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尼莫地平治疗早发性脑血管痉挛,以降低迟发性脑血管痉挛,降低蛛网膜下腔出血病人的病死率,改善蛛网膜下腔出血病人预后.方法 58例经DSA证实有动脉瘤及早发性CVS,全麻下行动脉瘤GDC栓塞后,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3例采用微导管对载瘤痉挛动脉缓慢灌注尼莫地平针剂0.5 mg;随后静脉点滴尼莫地平 20 mg 1/日5~7 d;对照组25例给予除治疗组尼莫地平以外的相同治疗方法.结果治疗组的神经功能恢复、迟发性CVS发生率、头痛缓解、病死率、并发症、平均住院日等方面有显著差异.结论积极地对蛛网膜下腔出血早发性CVS治疗,可显著改善病人的预后.
作者:熊富先;黄圣排;袁水平;赖淑珍;黄继真 刊期: 2006年第03期
1 XPD基因生物体DNA和各种遗传物质,经常暴露在导致它结构受损的各种有害因素下,从而导致重要基因信息的丢失.为此,各种生物体也进化出了一系列不同的基因修复方式.通过基因修复,DNA的各种损害得到纠正.基因修复的重要性在一些因基因修复缺陷而引起的人类遗传性疾病中体现了出来.例如,着色性干皮病(xeroderma pigmentosum,XP)患者不能修复因紫外线导致的DNA损害.
作者:张凌云;罗忠金;张吉翔 刊期: 2006年第03期
目的调查162例子宫颈病变患者宫颈组织高危型HPV感染情况,探讨高危型HPV感染与宫颈病变的关系.方法采用第二代杂交捕获技术检测2003年11月~2005年9月在我院行LEEP治疗的162例住院患者宫颈高危型HPV感染情况,并与病理诊断和分级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62例宫颈病变患者,其中慢性宫颈炎32例,CIN Ⅰ42例,CIN Ⅱ54例,CIN Ⅲ34例.其高危型HPV感染率则分别为18.8%、61.9%、83.3%和85.3%.高度CIN的高危型HPV感染率明显高于低度CIN和慢性宫颈炎(P《0.05和0.001).结论高危型HPV感染与宫颈病变的发生、发展有关,并随病变程度的加重,感染率增高.
作者:舒宽勇;熊树华;肖仲清;李隆玉;黄山鹰;张燕玲;汪灿花 刊期: 2006年第03期
胰瘘不是一种独立的疾病,而是胰腺疾病、手术或创伤后的并发症,它在胰腺外科病人中的发生率8%~20%[1].我院1998年1月~2005年12月治疗胰瘘病人12例,总结分析胰瘘发生的原因及治疗体会,其临床资料分析如下.
作者:许剑峰;刘合春;胡秋灵;梅保华;欧阳霆;高崇茂 刊期: 2006年第03期
目的观察哌拉西林/他唑巴坦(PIP/TAZ)治疗肝硬化合并自发性腹膜炎(SBP)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30例患者在护肝、利尿、支持、对症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哌拉西林/他唑巴坦4.5g,q8h,静脉滴注;主要观察治疗前后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腹水常规以及药物的不良反应等.结果用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治疗肝硬化合并自发性腹膜炎的患者,总有效率可达83.33%,不良反应发生率6.67%.结论表明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可以有效地控制自发性腹膜炎患者的细菌感染,可以作为经验性治疗SBP的首选药物.
作者:杨亦德 刊期: 2006年第03期
肝、肾囊肿是常见的、多发的良性病变,可以是先天性的,也可以是后天性的.大多数病例是单发的,但有时也可以是多发的,大小不等,小的不足1 cm,大的直径达10 cm以上.壁薄为纤维组织,血供甚少,囊内有液体.先天性的肝、肾囊肿常合并存在.多数没有任何症状,部分患者因囊肿较大或压迫其附近器官而引起症状.以往多采用手术治疗,现多采用经皮穿刺硬化治疗的方法[1].为了更好地推广引进该项新技术,对比其优劣,现将32例肝、肾囊肿借助CT导引经皮穿刺硬化治疗作一总结.
作者:孙前谱;邵继满;卜军 刊期: 2006年第03期
目的评价伊立替康(CPT-11)联合顺铂和5FU治疗晚期胃癌的疗效与毒副反应.方法将50例晚期胃癌患者分成两组, 治疗组25例采用ICF方案:CPT-11 180 mg/m2静脉滴入90 min d1;顺铂70 mg/m2静脉滴入d1;5-FU 400mg/m2 持续静脉滴入d1-d5,每4周重复,至少两个周期;对照组25例采用CF方案:顺铂70 mg/m2 静脉滴入d1;5-FU 400 mg/m2 持续静脉滴入d1-d5,每4周重复至少两个周期 .结果所有病人均可评价. 治疗组有效率为52%,中位生存期为10.25个月, 一年生存率为44% ;对照组有效率为24%, 中位生存期为7.45个月, 一年生存率为16 % ,以上两者在有效率,总生存及一年生存率之间均有显著差异.治疗组在腹泻、骨髓抑制发生率方面明显高于对照组, 但经过相应处理后均能控制.结论伊立替康联合顺铂和5-FU治疗晚期胃癌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可以耐受,值得进一步研究和推广.
作者:熊华杰;况晶茹;胡迎宾 刊期: 2006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双侧上尿路结石致肾功能不全的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41例双侧上尿路结石致肾功能不全患者的诊治.其中一期手术25例,分期手术16例.结果 38例患者术后三周内Cr、BUN降至正常,5例血Cr、BUN分别稳定于132~386 μmol/L、BUN7.7~9.8 mmol/L.结论双侧上尿路结石引起的肾功能不全是泌尿外科的危重疾病,应早期诊断和及时处理,同时解除双侧梗阻,有效的防治并发症,较有利于双侧肾功能的恢复,应优先考虑.微创手术损伤小,并发症少,应作为首选治疗.对不能及时解除梗阻的,应采取有效的引流.
作者:闵志军;徐华;黄崇明;肖运政;郭德迎;陈巧莲 刊期: 2006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