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慧玲;邬剑;张涛;付成显
脑血管病患者除有神经系统症状外,部分还具有一定的精神症状.脑血管病患者的抑郁症状可直接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为探讨脑血管病患者的抑郁特点,作者应用汉米尔顿抑郁量表(HAMD)、Zung氏抑郁自评量表(SDS)、Zung氏焦虑自评量表(SAS),对120例脑血管病患者进行评定,并与18例抑郁症患者比较.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景;李永丽;梁玉华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维生素E预防脑梗死的作用及其量效关系.方法 : 将Wistar大鼠48只,随机分为6组,1组(假手术组)、2组(持续缺血组)、3组(缺血再灌注组)、4、5、6组为维生素E灌胃组,剂量分别为2.5mg/kg、50mg/kg、300mg/kg,时间为4周.采用大脑中动脉线栓法制备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缺血2h ,再灌注4h后,眶动静脉取血、迅速断头取脑,测定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含量,脑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力及丙二醛(MDA)含量.结果: 与假手术组比较,持续缺血组与缺血再灌注组脑组织中的SOD,GSH-Px活力降低,MDA的含量增加(P<0.01或P<0.05),缺血再灌注组血浆NSE含量增加明显(P<0.01).与缺血再灌注组比较,中、高剂量组脑组织中的SOD, GSH-Px活力明显提高,MDA的含量及血浆NSE含量明显减少(P<0.01或P<0.05),其中中剂量组变化更明显,与高剂量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结论:①维生素E可减轻实验性脑梗死的脑组织损伤程度,有脑保护作用.②低剂量无效,中剂量作用优于高剂量.
作者:王璇;彭文君;陆晓红;王明礼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目的: 研究粘附分子(CD44v6)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IHC)染色技术检测101例非小细胞肺癌及20例肺良性病变组织CD44v6的表达水平并结合临床资料进行综合分析.结果: 在正常肺组织中CD44v6阳性率均在15%,经χ2检验,CD44v6在NSCLC组织和良性病变组织中,两组对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CD44v6的表达与组织学类型无关(P>0.05) ,CD44v6表达水平与NSCLC的TNM分期呈正相关,而与NSCLC组织分化程度无关,与淋巴结转移成正相关, CD44v6与原发灶大小无关, CD44v6的阳性表达与术后生存时间呈负相关(P<0.01).结论: CD44v6在NSCLC中的阳性表达可在一定程度上预示NSCLC具有较强的侵袭和转移能力,CD44v6可作为预测NSCLC患者术后复发转移情况及临床预后的生物学参考指标.
作者:林浩;杨永强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炎性乳腺癌的临床特点、治疗经验及预后因素.方法:对我院1987~2002年收治的48例炎性乳腺癌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按TNM分期,Ⅲb期37例,IV期11例,无特定的组织学类型,48例患者均接受综合治疗.结果:全组平均生存期34个月,2年生存率46.9%,5年生存率34.4%,Ⅲb期生存5年者11例,Ⅲb期1年内死亡者有7例,IV期中3例1年内死亡.结论:炎性乳腺癌恶性程度高,预后极差.其乳房皮肤红斑范围、术前对化疗药物的敏感性、腋窝淋巴结转移状况和局部血管受累情况以及分期等与预后有关,主张采用新辅助化疗-手术或局部放疗-辅助化疗的综合方法进行治疗.
作者:王璞良;文成革;张霖 刊期: 2005年第04期
自高校扩大招生以来,一直以精英教育为主的医学高等院校,在大量学生涌入后开始出现某些必须引起重视的问题.就我校高等医学教育而言,就面临如下几个难题:一是学生人数大幅度增加后教师数量相对明显不足;二是学生人数的迅速大量增加,使得教室、实验设备、网络设施、后勤保障处于一种超饱和状态,难以跟上需求.
作者:王淑秋;秦文波;张昆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目的: 研究0.125%左旋布比卡因行病人硬膜外自控镇痛(PCEA)临床效果,并于0.2%罗哌卡因比较.方法: 选择40例择期下腹部手术患者,ASAⅠ~Ⅱ级,采用随机双盲法分为两组: 左旋布比卡因组(L组,n=20)、罗哌卡因组(R组,n=20).两组术后分别采用0.125%左旋布比卡因、0.2%罗哌卡因复合小剂量吗啡(0.005%)和地塞米松10mg行病人自控硬膜外镇痛(PCEA),观察两组术后镇痛效果、运动阻滞程度和副作用的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术后视觉模拟评分(VAS)、改良Bromage评分和病人自评镇痛效果满意度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0.125%左旋布比卡因复合小剂量吗啡和地塞米松用于病人术后硬膜外自控镇痛可取得和罗派卡因同样的镇痛效果.
作者:高晓枫;罗德兴;林子波;易仁合;纪浩聪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西米替丁在辅助抗生素治疗伤寒中的疗效.方法:将我院收治的伤寒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给予西米替丁联合抗生素治疗,对照组给予单纯抗生素治疗.结果:两组药物治疗的显效率差别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显效率高于对照组;实验组明显缩短了伤寒患者胃肠道症状的时间.结论:西米替丁在辅助抗生素治疗伤寒中的疗效确切,可以减轻患者的痛苦.
作者:刘艳红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目的:评价单纯放射治疗与顺铂联合化疗治疗骨转移癌病人疼痛的疗效差别.方法:共收集95例晚期癌症伴骨转移患者.其中55例采用单纯放疗、40例采用放疗与化疗联合治疗.结果:单纯放疗组显效加有效42例,有效率84%;放化结合组显效加有效42例,总有效率93%.两组比较χ2=1.21,P>0.05.单纯放射组和放化疗联合组中度(2级)以上疼痛分别为35、37例,完全缓解分别为8、17例,两组比较χ2=4.97,P<0.05.结论:放射与化疗联合治疗恶性骨转移瘤所致骨性疼痛明显优于单纯放射治疗,可提高晚期病人生活质量.
作者:李景坤;史红艳 刊期: 2005年第04期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我国高等医学教育已从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转变.高校在这一转变过程中,存在着不少急需解决的问题,其中重要的是,要努力从教学环节上,实现从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的转变,力争提高授课质量.一名教师,要做到使每堂课的教学时间能够被充分、合理地利用,能够创设出一种有利思维的情境,使学生主动参与教学,积极思考,动口、动手,使教学富有探索性、激励性、创造性,就必须从优化课堂教学入手,提高授课质量,培养适应社会发展的高素质人才.下面就如何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授课质量,谈一下个人体会.
作者:马小茹;周成福;王淑湘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目的: 通过实验研究实消温度对VC二步发酵种子培养基pH值的影响,为VC生产提供依据.方法:检测不同温度下种子培养基的pH值,观察培养基液体的颜色.结果:温度对培养基的pH值影响.结论:确定了种子培养基的pH值,为批量生产提供依据.
作者:金锡然 刊期: 2005年第04期
免疫学是医学生公认的难度较大、内容抽象、知识网络性强、知识更新快的一门科学.该学科的特点是教学内容抽象,涉及多种医学学科的知识,如生物化学、分子遗传学、分子生物学、病理学等.
作者:王建杰;罗文哲;梁立春 刊期: 2005年第04期
淋巴管瘤是淋巴管发育畸形所形成的一种良性肿瘤.常见于儿童及青年.好发于舌、唇、颊及颈部.按其临床特征及组织结构可分为毛细管型,海绵状型及囊肿型.目前的治疗方法有外科切除,低温治疗,激光治疗,硬化剂注射等[1].尽管治疗的方法很多, 但都有其局限性.近来我们采用瘤内注射平阳霉素治疗舌淋巴管瘤16例取得了理想的效果.
作者:李德超;苗波;关健;李善昌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目的: 观察黄连素对2型糖尿病大鼠肾脏的保护作用.方法: 采用STZ诱导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给予黄连素0.1g/kg·d治疗12周,检测各组血糖、胰岛素、血脂、肾皮质丙二醛(MDA)含量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并观察尿白蛋白排泄量及肾组织病理改变.结果: 与糖尿病组相比,黄连素治疗组血糖、胰岛素、TG、TC、LDL-c均下降,而HDL-c升高;肾皮质SOD活性明显升高,MDA含量显著下降;尿白蛋白排泄量明显减少,肾脏组织病理改变明显减轻.结论: 黄连素可以明显改善2型糖尿病大鼠的肾脏损害,延缓糖尿病肾脏病变的发生和发展.
作者:司凤霞;杨殿生;王柏欣 刊期: 2005年第04期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主要由于肺发育不成熟,缺乏肺表面活性物质导致进行性肺不张,从而造成严重低氧血症和肺顺应性下降.本院于2002-01~2005-01在使用呼吸机基础上加用盐酸氨溴索治疗,现报道如下.
作者:苏建平;刘文静;刘春苓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目的:为了早期迅速纠正心脏瓣膜置换术后低血钾,我们针对40例病人术后均给予高浓度补钾,有效地防止了术后因低血钾引起的心律失常.方法:采用微量泵经锁骨下静脉推注氯化钾,浓度30‰,速度以1g/h为宜.结果:本组40例病人均在术后2~4h内血钾恢复到正常水平,无心律失常的发生.结论:早期高浓度补钾在心脏瓣膜置换术后应用有效地防止了术后低血钾引起的心律失常,使病人顺利度过危险期,起到一定的作用.
作者:马宝红;郭莉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生物的防卫功能是生命的基本属性之一.在生物体内防卫功能几乎无处不在,无时不有,从DNA分子的损伤修复到个体水平的防卫行为都在执行着生物的防卫功能.人体获得性防卫功能众多,有的已经广泛应用,有的有待于进一步开发.本文以疫苗、微生态和RNA干扰的新进展为例,分析开发生物获得性防卫功能的重大意义和存在问题.
作者:吕学诜;吕佳南;王建杰;王朝辉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目的:研究大鼠脑出血周边组织MMP-2、MMP-9的动态表达及其与脑水肿形成的关系.方法:①Wistar大鼠6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脑出血组,均分为(6h、24h、48h、72h、120h)5个时间点.②测定出血周边脑组织含水量、EB含量以及MMP-2/9蛋白表达.结果:①脑出血周边组织EB含量在24h迅速增高,48h达到高峰,显著高于对照组.②大鼠脑出血6h后含水量明显增高,72h达高峰,在6~120h内脑组织含水量与EB含量呈正相关.③对照组有极少量MMP-2阳性细胞表达;出血组中6h达高峰,各时点均显著高于对照组.④MMP-9在对照组极少量表达;出血组48h达高峰,在6~120h其表达与脑含水量和EB含量均呈正相关.结论:大鼠脑出血后MMP-2/9的释放与激活,是脑出血后早中期脑水肿形成的主要因素,导致BBB通透性增加而形成血管源性脑水肿.
作者:何琳琳;王复新;王璇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胎盘组织一氧化氮合酶含量和血清中血管紧张素转化酶(ACE)活性改变在妊高征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 选择轻、中、重度妊高征病人各10例为实验组,正常妊娠妇女30例为对照组,用马尿酸微量比色法检测血清中ACE活性,采用免疫组化ABC法分析妊高征胎盘组织中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NOS)含量的变化情况.结果:①妊高征组ACE活性明显高于对照组; ②妊高征患者胎盘中eNOS含量显著低于正常足月孕者(P<0.05),且轻度妊高征患者胎盘eNOS含量显著高于中度及重度患者(P<0.05).结论:血清ACE活性升高与妊高征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正常足月孕胎盘和妊高征患者胎盘绒毛血管内皮细胞中均存在eNOS抗原,妊高征患者胎盘中含量的减少与其发病有关.
作者:孙盛梅;周德娟;杨微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结合当前医药类高校实验教学改革的发展趋势,分析了我校化学与药学院实验中心运行体制与实验教学改革发展要求不相适应的问题,提出了改革的具体思路和措施.
作者:杨治伟;刘翠娟;慎爱民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目的:研究睡安口服液对小鼠的镇静作用.方法:通过抖笼换能器法,设置睡安口服液组与对照组,以活动曲线研究睡安口服液对Wistar种系小鼠的镇静作用.结果:对照组在给药前后有大波、中波出现,睡安口服液组可使小鼠活动明显减少,灌胃后20min大波完全消失,中波大部分消失,小波也减少.结论:说明该制剂镇静作用显著.
作者:于莲;任恒鑫 刊期: 2005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