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东波;肖伟民;潘桂常;曾峰;胡国洪
目的 研究高容量血液滤过(HVHF)对内毒素诱导休克犬循环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健康杂种雄性犬16条,经中心静脉30 min注入内毒素(LPS)650 μg/kg,诱导犬内毒素休克模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n=8)行假治疗,治疗组(n=8)行HVHF治疗.监测HVHF治疗0、1、2、3、4 h时HR、mAP、PAP、CVP、PAWP、CO值并计算PVR、SVR值.结果 ①静脉注入LPS后mAP、CO、HR逐步下降,而PAP、PAWP、CVP、PVR、SVR逐步上升,当mAP比基础值下降20%以上时认为模型成立.成模时各指标与基础值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0.01),两组同时点比较差异统计学无意义(P>0.05).②HVHF治疗3 h后,治疗组mAP、CO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2 h后治疗组PAP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HR、PAWP保持稳定(P>0.05);对照组4 h HR下降(P<0.05),PAWP上升(P<0.05).两组比较,治疗组3 h后HR高于对照(P<0.01);PAWP两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PVR下降(P<0.01),对照组上升(P<0.05).两组比较,治疗2 h后治疗组PVR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 HVHF能有效地改善内毒素诱导休克犬的循环功能,HVHF是感染性休克有效的治疗手段之一.
作者:钱克俭;江榕;朱峰;曾振国;吕农华 刊期: 2006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卵巢上皮性癌组织中环氧合酶2(COX-2)与Survivin的表达以及与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Elivision染色法检测COX-2、Survivin蛋白在60例卵巢上皮性癌组织、20例正常卵巢、20例良性卵巢上皮性肿瘤及20例交界性卵巢上皮性肿瘤中的表达.结果 COX-2、Survivin蛋白在正常卵巢、良性卵巢上皮性肿瘤、交界性卵巢上皮性肿瘤组织及卵巢上皮性癌组织中的表达差异有高度显著性(P<0.05).COX-2表达与卵巢上皮性癌患者盆腹腔淋巴结有无转移呈显著相关性(P<0.05).Survivin基因表达与卵巢上皮性癌的病理类型有相关性(P<0.05)、Survivin基因表达与淋巴结转移有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 COX-2、Survivin蛋白在卵巢上皮性癌中高表达,并在卵巢上皮性癌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说明卵巢上皮性癌的发生非单一基因作用,而是多基因协同作用.
作者:夏爽;傅芬 刊期: 2006年第06期
目的 研究Aβ-结合性酒精脱氢酶蛋白(ABAD)在缺氧性细胞中的表达及其对细胞缺氧性损害的保护作用,以探讨急性缺氧性疾病的治疗新方法.方法 ①观测缺氧状态下细胞Aβ-结合性酒精脱氢酶蛋白表达水平的变化:体外培养的COS-1细胞置于缺氧箱诱导缺氧1~16 h(氧浓度控制1%~2%),收集细胞,裂解,离心得到蛋白提取液,同时用TRIzol方法提取总RNA;Northern blot法检测正常和缺氧状态下细胞ABAD mRNA的表达水平;15 μg总RNA于10%甲醛变性琼脂糖凝胶电泳分离并转移至尼龙膜,采用QuikHyb快速杂交系统与α-32P标记的全长ABAD cDNA探针杂交,杂交膜于-80℃放射自显影18 h;Western blot检测正常和缺氧状态下细胞ABAD蛋白的表达水平:20 μg蛋白样品于SDS-NuPAGE胶电泳分离,电转移使样品印迹至尼龙膜上,后者依次与鼠抗人ABAD单克隆抗体(一抗)和兔抗鼠抗体(二抗)孵育,用化学发光法显示印迹条带;②观测上调ABAD表达对细胞缺氧性损害的影响:采用逆转录PCR(RT-PCR)方法,扩增ABAD全长编码序列,PCR产物直接克隆至pcDNA3表达质粒中,构建ABAD-pcDNA3表达质粒;将1 μg pcDNA3-ABAD表达质粒DNA用Lipofectmine 2000转染剂转染至COS-1细胞株,培养36 h.正常对照组则以1 μg pcDNA3空载体转染;转染后细胞按上述方法进行缺氧处理,收集细胞,裂解,采用DNA片段化检测试剂盒定量检测ABAD正常表达和高表达条件下缺氧诱导的细胞死亡事件.结果 与正常表达组相比,ABAD mRNA及蛋白水平均于缺氧后1 h开始下降,4~8 h后显著降低,至16 h表达几乎完全消失;提高ABAD的表达可明显降低缺氧所致的DNA片段化水平(P<0.05).结论 ABAD是缺氧高度敏感性蛋白,同时又是一个对缺氧性损害有明显保护作用的蛋白.因此,它可望成为急性缺血缺氧性疾病临床监测的一个新指标,并具有潜在治疗应用价值.
作者:王朝东;吴晓牧;胡国柱;柳喆;徐红薇;Shi Du-yan 刊期: 2006年第06期
目的 建立人血浆中盐酸氨溴索浓度的HPLC-MS方法,用以测定健康志愿者口服盐酸氨溴索颗粒后的血药浓度,估算受试制剂和参比制剂的药代动力学参数,评价两种制剂的生物等效性和相对生物利用度.方法 血浆中加入内标红霉素后,乙醚提取,HPLC-MS分离-分析.色谱系统:Phenomenex Luna CN 柱 150 mm×2.0 mm I.D. 3 μm,甲醇∶水(含0.1%甲酸)=46∶54为流动相,流速0.2 mL/min,柱温30℃.质谱检测方式:SIM.结果 盐酸氨溴索线性范围为3.125~800 ng/mL,低检测浓度为3.125 ng/mL,提取回收率78.374%~93.130%.测定22名健康志愿者单剂量交叉口服盐酸氨溴索颗粒(受试制剂)及盐酸氨溴索片(参比制剂)90 mg后的血药浓度经时过程,受试制剂和参比制剂的主要药代动力学参数:Cmax294.075 ng/mL和297.870 ng/mL;Tmax 1.705 ng/mL和1.523 ng/mL;t1/28.646 h和9.495 h,无显著差异;受试制剂的相对生物利用度为(103.2±38.4)%.结论 本法专属、准确、灵敏.统计学结果表明受试制剂和参比制剂生物等效.
作者:陈琳;高署;李俊杰;冯鸣燕;周阳海;杨杲岚 刊期: 2006年第06期
目的 介绍半月板囊肿的发病情况、临床表现、诊断及关节镜治疗方法.方法 6例患者均使用关节镜进行探查和治疗,囊肿行刨吸,半月板酌情行全切、次全切或半月板修复术.结果 6例患者随访3~14个月,均无膝关节不适主诉.结论 半月板囊肿是一种少见的膝关节疾患,MRI检查是诊断的主要依据,关节镜治疗是较好的治疗方法.
作者:高志增 刊期: 2006年第06期
目的 调查分析 2003~2004年麻醉药品在我省各家医疗机构的使用情况,了解麻醉性镇痛药品的临床应用情况及用药趋势.方法 对我省南华医药有限公司微机管理系统提供的2003 ~2004年向全省各家医院供应麻醉性镇痛药品的品种、数量通过DDDs析方法和药物经济学分析方法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03~2004年我省麻醉性镇痛药的使用主要以哌替啶和吗啡制剂为主,并且都有逐年上升的趋势,但与国际麻醉药品管制局提供的标准有较大差距;其中我省吗啡类制剂的使用比例虽然排在第二位但使用量相当低,而传统止痛制剂度冷丁却依据占据着相当大的一部分,芬太尼制剂的DDDs是高的,其余的基本与用量情况相符合;用药金额中芬太尼注射液高.结论 我省麻醉性镇痛药量逐年提高,但与国际上规定的标准还是有很大差距,根据卫生部关于麻醉性镇痛药规范管理精神,为大限度减轻癌痛患者的痛苦,提高其生活质量,对麻醉性镇痛药使用上药开放,管理上要严格.
作者:赵晓琴;欧阳爱军 刊期: 2006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妊娠晚期胎心监护对临床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280例胎心监护非应激性试验(NST)异常孕妇为观察组, 抽取同期270例胎心监护(NST)正常孕妇作为对照组,分析两组孕妇妊娠合并症的发生率,胎心率监测结果及围产儿死亡率.结果 观察组孕妇妊娠合并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新生儿窒息和低体重儿的发生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羊水污染和围产儿死亡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NST是妊娠晚期产前胎儿电子监护的有效方法可提前筛选预测胎儿宫内窘迫,为临床做出前瞻性诊断,改善围产儿预后.
作者:王惠欣 刊期: 2006年第06期
目的 通过观察脑电双频指数(bispectral index,BIS)在丙泊酚静脉麻醉胃肠镜中的应用,探讨其在指导临床用药、提高麻醉质量及减少麻醉并发症等方面的意义.方法 68例拟在丙泊酚静脉麻醉下行胃肠镜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脑电双频指数组(BIS组,n=35)和未用脑电双频指数组(对照组,n=33).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在麻醉前、手术中(胃肠镜操作开始后5 min)和手术后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呼吸(R)、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平均手术时间,丙泊酚用量,麻醉苏醒时间以及术后麻醉并发症的发生数.结果 麻醉期间两组患者均无明显不适感觉,术毕全部患者都顺利唤醒.两组间比较,手术时间无明显差异(P>0.05),患者术前、术中和术后MAP、HR、R、SpO2均无明显差异(P>0.05);BIS组的丙泊酚用量麻醉苏醒时间,麻醉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丙泊酚静脉麻醉胃肠镜中,通过BIS监测麻醉深度下,可避免盲目使用丙泊酚的相对过量,缩短麻醉苏醒时间,显著减少并发症,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彭艺;朱晓红;胡芳宝;董丽萍;龚连红;黄婧妮 刊期: 2006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及其抑制因子-2(TIMP-2)在甲状腺癌中的表达及其与甲状腺癌生物学行为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对55例甲状腺癌组织,20例甲状腺瘤组织,5例癌旁正常甲状腺组织MMP-2、TIMP-2进行检测,并进行χ2检验及等级相关分析.结果 免疫组化结果显示MMP-2、TIMP-2蛋白在甲状腺癌中表达极显著高于癌旁正常甲状腺组织和甲状腺瘤组织(P<0.01).MMP-2蛋白表达率随甲状腺癌临床分期递增,肿瘤浸润程度的升高,淋巴结转移发生而上调.TIMP-2蛋白表达率随甲状腺癌临床分期递增,肿瘤浸润程度的升高,淋巴结转移发生而下调.结论 MMP-2和TIMP-2蛋白的表达与甲状腺癌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情况,肿瘤浸润程度有密切关系.检测甲状腺癌组织中MMP-2和TIMP-2蛋白的表达,尤其是测定MMP-2、TIMP-2比率,对判断甲状腺癌侵袭与转移,估计其预后有一定意义.
作者:熊隆信;孙明生;徐志红 刊期: 2006年第06期
目的 总结再次肝移植治疗缺血性胆管铸型症的经验.方法 对1例肝移植术后15个月并发缺血性胆管铸型症患者实施再次肝移植,分析该例患者的临床过程、手术及病理发现并结合文献探讨该并发症的病因、病理及临床特点.结果 患者顺利康复出院,随访6个月,肝功能完全正常.结论 肝动脉供血障碍是胆管铸型症的重要病因,胆管组织全层坏死是其病理特点,临床表现为术后远期进行性黄疸,再次肝移植是有效的治疗方法.
作者:黄长文;傅华群 刊期: 2006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异丙酚配伍曲马多在人工流产中的效果.方法 :门诊要求行人工流产患者450例,随机分为3组,各组均为150例.A组静脉注射异丙酚 2.5 mg/kg;B组静脉注射曲马多50 mg,3~5 min后注射异丙酚2.5 mg/kg;C组静脉注射曲马多100 mg, 异丙酚注射量同B组.观察3组患者诱导时间、异丙酚用量、手术时间、苏醒时间,BP、HR、SpO2变化及术中,术后反应.结果 3组患者麻醉诱导时间、苏醒时间及异丙酚总量均无明显差异(P>0.05),三组患者术中生命体征变化以SpO2明显,各组术中均较术前,术后降低,差异非常显著(P<0.01).提示异丙酚对呼吸系统有抑制作用.结论 异丙酚配伍曲马多用于人流手术麻醉可加强镇痛效果,不增加副作用,但不能减少异丙酚用量.
作者:陈文玲;袁巧玲;潘凌云;刘岚 刊期: 2006年第06期
目的 评价经(鼻)面罩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BiPAP)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并Ⅱ型呼吸衰竭昏迷患者的疗效.方法 应用(鼻)面罩BiPAP呼吸机对10例COPDⅡ型呼吸衰竭昏迷患者进行机械通气治疗,观察通气前后的临床表现及血气分析,并与8例行常规药物治疗的患者进行比较.结果 无创通气组动脉血pH、PaCO2在通气后有明显改善(P<0.001),好转8例(8/10,80.0%),药物治疗组好转5例(5/8,62.5%),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 经(鼻)面罩BiPAP通气治疗对COPDⅡ型呼吸衰竭昏迷患者有效,昏迷并不是经(鼻)面罩BiPAP通气的禁忌证.
作者:陈乐蓉;邹禄如 刊期: 2006年第06期
目的 了解我国近视散光患者眼高阶像差的分布,瞳孔直径、近视、散光度数对高阶像差的影响.方法 像差数据由哈特曼-夏克Hartmann-Shack原理设计的Zywave波前像差仪对不同瞳孔直径的近视眼进行测量,共对103眼准分子激光手术前的近视散光情况进行检查,提取当瞳孔直径为5.0 mm、6.0 mm时高阶像差的均方根(RMS)值,根据近视和散光的度数高低分组对比研究分析.结果 随着瞳孔的增大,高阶像差相应增加.6.0 mm瞳孔下,同一眼内3~5阶像差的RMS值呈递减趋势.在低度和中度近视患者中,各高阶像差和屈光度无明显相关性;在高度近视患者中,高阶像差随着近视度数的增加而增加.彗差和球差均与屈光度有明显的相关性.高阶像差随着散光度数的增加而增加.彗差和散光度有明显的相关性,但球差和散光度无明显的相关性.结论 高阶像差在个体中存在较大差异,瞳孔增大时球差和慧差比率增加,散光影响球差和慧差, 瞳孔直径、近视和散光程度对高阶像差有明显的影响.
作者:易敬林;柴勇;许小毛;周水莲 刊期: 2006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内毒素(LPS)血症对Clara细胞的影响.方法 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染色、透射电镜分析,观察内毒素血症大鼠Clara细胞数量和形态学方面的变化.结果 静脉注射LPS后0.5 h肺开始出现急性肺损伤(ALI)病理改变,表现为肺小动脉充血,肺泡隔水肿,肺泡隔出现以中性粒细胞(PMN)为主的炎性细胞浸润,随着时间的推移,肺损伤程度逐渐加重,于6 h达重,6 h后逐渐恢复.内毒素致伤后1 h大鼠Clara细胞数量开始明显减少,6 h达少,24 h后逐渐恢复.LPS致伤后24 h,Clara细胞的超微结构明显受损.结论 内毒素血症可引起Clara细胞受损,Clara细胞可能是LPS在肺内的作用靶点,Clara细胞受损可能是LPS诱导急性肺损伤的早期事件.
作者:罗佛全;傅华群 刊期: 2006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中药生津剂在头颈部放疗中对唾液pH值的影响.方法 将33位因头颈部肿瘤而放疗的患者(均为首程放疗)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n=16)中药生津剂加放疗和对照组(n=17单纯放疗).检测其放疗前及放疗不同剂量(20、40、60 Gy)时的唾液pH值.本生津剂方剂组成为:饮剂,党参、玄参、丹参、天冬、麦冬、甘草;漱剂,银花、菊花、山楂.结果 随着放疗剂量的增加,两组患者唾液pH值均降低,在放疗至20、40 Gy时,两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当放疗至60 Gy时,则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本中药生津剂不能改变唾液pH值的变化.
作者:蒋李懿;高海;黄国莲;张世凡;蒋泽先 刊期: 2006年第06期
1 临床资料患儿,男,3岁,无明显不适,查体:心脏杂音,胸骨左缘第3肋间可闻及三级收缩期杂音,P2稍亢进,T 37.2℃,心率90次/min,血压90/68 mmHg,神清,呼吸平,口唇无发绀,心率齐.心电图:右室肥大;CR:右房、右室大,提示充血类先天性心脏病.
作者:俞波 刊期: 2006年第06期
目的 观察口服多美康(咪唑安定)氯胺酮合剂用于小儿麻醉诱导对患者术后个性习惯的改变.方法 80例ASAⅠ~Ⅱ级行中小手术患儿,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0例.A组:口服多美康0.5 mg/kg+氯胺酮3 mg/kg;B组:口服多美康0.8 mg/kg+氯胺酮3 mg/kg.观察术后个性习惯的改变.结果 两组患儿睡眠状态各时间点与术前以及两组间比较有显著意义,饮食习惯第1天与术前以及两组间比较有显著意义余时间点比较无意义.结论 口服多美康具有拮抗氯胺酮的精神症状作用,且随着药物剂量的增加,其抗精神症状作用加强.
作者:朱小萍;张红艳;高素清 刊期: 2006年第06期
目的 观察花边莲(HBL)提取液对人胃腺癌SGC-7901细胞凋亡和增殖的影响.方法 采用细胞增殖抑制试验(MTT法)、荧光显微镜观察及流式细胞仪检测等方法观察了SGC-7901细胞的形态变化、细胞凋亡率及细胞周期变化.结果 HBL对人胃腺癌SGC-7901细胞增殖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且呈剂量依赖性;在形态上具有凋亡细胞的形态特征;与对照组比较,HBL处理48 h后,各组胃腺癌SGC-7901细胞均出现亚二倍体峰(Sub-G1),细胞凋亡率与HBL呈剂量依赖性,并使细胞阻滞于S期.结论 HBL可诱导胃腺癌SGC-7901细胞凋亡、对SGC-7901细胞增殖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其机制可能与细胞阻滞于S期有关.
作者:余波;涂硕;刘卓琦;杨晓红;吴剑;余乐涵;万福生 刊期: 2006年第06期
通常认为哺乳动物心肌细胞是终末分化细胞[1,2],不能再生.心肌细胞坏死后,心脏纤维组织增生,心室重塑,心功能下降,终发展成慢性心力衰竭.再灌注治疗,不能修复及逆转已坏死的心肌细胞,慢性心衰患者的远期生存率低,预后差.
作者:徐信群;魏云峰 刊期: 2006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基因多态性与哮喘发病之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PCR-RFLP)结合琼脂糖凝胶电泳方法,检测60例哮喘患者与30例健康对照者基因型.结果 哮喘组基因型分布与健康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异(P<0.05);哮喘组与健康对照组T等位基因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TGF-β1启动子C-509T多态性与哮喘发病可能有一定的相关性.
作者:夏武;周世良;许萍;李平;王福新 刊期: 2006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