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飞煜;王淑英;高德红
目的:观察狼疮性肾炎患者尿液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N-acetal-β-D-glucosaminidase, NAG)的变化,探讨其与狼疮活动度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56例狼疮性肾炎的临床资料.结果:其中52例狼疮性肾炎患者尿液NAG增高,敏感度92.8%,行肾组织病理检查38例中有26例为Ⅳ型狼疮性肾炎患者,其尿液NAG均见明显增高,治疗后随着狼疮活动的控制,尿液NAG明显下降(P<0.01).而活动度相对较低的Ⅱ型狼疮性肾炎,尿液NAG增高程度显著低于Ⅳ型狼疮性肾炎患者(P<0.01).结论尿液NAG的变化可以作为评价狼疮活动程度及治疗效果的一个指标.
作者:黄宝砖;袁伟杰;湛冯岚;傅鹏;张小英;王浩;姜晓宇;肖雨龙 刊期: 2002年第06期
硝酸甘油是一种扩张血管的药物,具有减少心肌耗氧量,减少心脏前后负荷,扩张冠状血管,改善心肌缺血,提高心脏功能的作用.自2000年9月以来,我科对入院17例急性心肌梗塞心绞痛、充血性心力衰竭的患者,用静脉点滴硝酸甘油的方法进行治疗,患者症状明显缓解梗塞范围缩小,心肌缺血改善心脑功能有所加强,治疗效果较为满意.但硝酸甘油具有挥发性,遇光易分解的性质.在短时间进入人体可引起低血压、冠脉灌注压过低、兴奋交感神经以致增快心率和增强收缩力,从而增加心肌耗氧量,因而可能加剧心绞痛症状(青光眼、低血压患者禁用)所以在临床使用过程中护理工作人员必须认真观察,加强护理.
作者:乔敏;张玉霞 刊期: 2002年第06期
目的:通过对引流量、创口愈合及引流液细菌培养的观察分析,确定佳引流时间.方法:78例手术均放置关节腔引流,分别记录12h、24h、48h的引流量,并根据引流量情况分为24h和48h拔管两组,记录两组创口愈合、引流管出口处渗血情况,分别对三个时段的引流液及引流管体内端进行细菌培养,然后,分析各项数据.结果:平均引流量:12h 289ml,24h 414ml;48h 520ml;12/24h引流量比为69.8%.24/48h引流量比为79.6%.引流量主要发生在24h之内.78例髋术后未发生过深部感染.引流口均自行闭合,大多数未出现明显渗血及渗液现象.留取的12h、24h、48h引流液培养均未见细菌生长;引流末端培养亦未见细菌生长.结论:我们认为对12~24h引流量超过200ml的病例,应再留置引流管12~24h,以免出现引流管口渗血、延迟愈合情况的发生.
作者:白福玉;王建军;张明海;闫英伟 刊期: 2002年第06期
真菌标本其目的主要在于真菌的形态结构完整性和着色清晰而又长久保持鲜艳,为了提高教学质量,我们将以往切割琼脂块先染色后加胶封片的作法改为:在载玻片上直接培养菌种染色封片同时进行,现报道如下.
作者:战玉秀;李素玮;王宏远 刊期: 2002年第06期
自1990-01~2001-10,我院共收治11例创伤膈肌破裂病人.均手术治疗,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周亚东;刘向 刊期: 2002年第06期
目的:测定复方甲硝唑含漱剂中甲硝唑的含量.方法:系数倍率法.结果:经回归得回归方程为:y=0.04x-0.0118,r=0.9995,线性范围为8~16μg/ml,平均回收率为100.29%,RSD为1.78%.结论:系数倍率法可消除附加剂的干扰,直接测定复方甲硝唑含漱剂中甲硝唑的含量,方便、实用、灵敏度和准确度好,适合于医院该制剂的质量监控.
作者:于莲;马晟利;苏瑾;郭守志 刊期: 2002年第06期
近年来,随着血液分析仪的广泛应用,不但提高了实验的精密度和准确度,而且给临床提供了许多不能用手工检测的诊断指标.为了建立高寒区成人静脉血细胞各参数的正常参考范围,我们于2002年3月到7月间,对黑河地区1280例健康成人进行调查,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李雅江;谷存国;潘宝山;张吉生 刊期: 2002年第06期
连续性肾脏替代疗法(CRRT)在很大程度上克服了传统血液净化技术的缺点,具有较稳定的血液动力学状态,使其在重症监护病房(ICU)重症急性肾衰(ARF),多脏器衰竭(MSOD)治疗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本文通过对我院8例CRRT患者的护理,对行CRRT病人的一般护理(病情观察、饮食、精神),CRRT护理(血管通路的保护,保持出入量的平衡、发热的预防及护理以及抗凝方法的护理),专科监护等方面进行了探讨.指出:通过有效.及时的护理,可使患者更好地配合治疗,改善患者状态.
作者:刘金凤;赵春红;蔡天蕊 刊期: 2002年第06期
患者,女,48岁,因发热、鼻塞、咽痛2d,门诊给予青霉素肌注,口服速效感冒片等药物治疗,疗效不佳.于1994年11月4日入院治疗.查体:T38.5℃,P86次/分,R20次/分,BP16/10kPa,神志清楚,口周无发绀,咽部充血,扁桃体I°肿大,无脓性分泌物.心肺正常,肝脾不大.化验检查:WBC9.6×109/L、N69%、L31%,胸透未见异常.
作者:周凤英 刊期: 2002年第06期
1 一般资料我科1992~2002年检出结肠黑变病患者共13例,女9例,男4例,年龄60岁以上10例,60岁以下3例.病史中均有习惯性便秘并长期口服泻药史(泻药其主要成分为大黄).便秘时服药病情得到缓解,但始终未能痊愈,故来我科进行检查.累及肠段:色素沉着累及全结肠9例,累及降、横、升结肠3例,累及直肠和乙状结肠1例.
作者:王艳凤;薛鸿鹏;杨宝玉 刊期: 2002年第06期
儿童先天性髋脱位是一种较常见的畸形,治疗方法很多,疗效不一.特别是对较大儿童髋脱位的治疗效果尚不满意.从1992~2002年我科采用不同术式治疗6~13岁的发育性髋脱位共计17例,21个髋关节,随访15例,19个髋关节的情况报道如下.
作者:黄丛春;蒋志学;辛胜 刊期: 2002年第06期
高尿酸血症是导致慢性肾小球疾病进展、肾功能恶化的危险因素之一,目前临床应用的降血尿酸药物大多对肾脏有损害作用,这就限制了临床长期使用,因血管紧张素II(Angll)受体拮抗剂有降血压、降尿蛋白、保护肾脏作用[1],但其对血尿酸有何影响尚少见报道,本文观察科索亚治疗伴高尿酸血症肾脏疾病患者的疗效,旨在探讨科索亚对高尿酸血症的影响.
作者:唐萍;李吉河;罗家琳;姜国红;陈晶;吕密凯;李吉英 刊期: 2002年第06期
随着社会生产建设和交通事业的发展,颅脑损伤的发病率有增高的趋势,尤其是在基层医院,颅脑损伤多见于工矿,交通事故,火器伤,锐器伤,钝器伤等,一般颅脑损伤分为:头皮损伤(scalp injury),颅骨损伤(skull injury)和脑损伤(brain inury),但往往颅脑损伤不是单一存在的,本文统计了我院1995~2000年度各类的颅脑损伤病例,随机抽取100名外伤性颅内血肿病人对其发病机制及GCS预后和远期生活质量进行评估和随访调查.
作者:焦贵银;司海英;吴颖 刊期: 2002年第06期
糖尿病神经原性膀胱是糖尿病植物神经病的一种,也是糖尿病神经并发症临床治疗难点之一.目前西医缺乏有效的治疗方法.笔者自1998年采用针灸、中药结合补肾为主治疗本病38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卢林;林岫 刊期: 2002年第06期
目的:本文旨在观察大鼠大脑中动脉栓塞/再灌注后动物的脑组织含水量、脑梗塞体积和脑组织的病理学变化.方法:采用插线法制作大鼠大脑中动脉栓塞/再灌注模型,并观察脑缺血/再灌注不同时点大鼠的神经病学评分(Kuluz法)、脑组织含水量(Hallenbeck法)、脑梗塞体积(Nedergaard法)、组织病理学变化(HE染色).结果:大脑中动脉栓塞3h、栓塞3h/再灌注24、48h时,损伤加重.结论:再灌注后脑组织损伤加重.
作者:王景涛;阮洋;陈廷玉;王守安;金维哲 刊期: 2002年第06期
目前对银屑病的各种治疗只能达到近期疗效,不能防止复发.其诊疗方法甚多,效果不一,为探讨其疗效,本院自2001-05~2001-12应用重庆华邦制药有限公司生产的0.1%迪维霜治疗银屑病新型高效药物,治疗寻常银屑病126例.取得满意的疗效,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裴丽英;李艳超;杨彤;郑国泰 刊期: 2002年第06期
目的:观察羟基磷灰石眼座的效果.方法:利用眼球破裂伤、眼内容物剜出后自体和异体巩膜包裹义眼座,分别行Ⅰ期和Ⅱ期植入手术.36例6月~24月追踪观察.结果:术后眼睑饱满,眼球活动自如,逼真,治愈率100%.羟基磷灰石是从特殊的珊瑚中分离出来的一种独特的内联多孔状基质,其来源丰富,无毒,无抗原性,无吸收性,是眼球内容物理想的充填物.
作者:谢新明;陶月 刊期: 2002年第06期
蛛网膜下腔出血是临床急症之一,是指各种原因出血血液流入蛛网膜下腔的统称.由于老年人脑萎缩,反应不敏感,所以临床症状不典型,而易误诊.现对我院既往收治的60例老年人蛛网膜下腔出血病例分析如下.
作者:刘永刚;李晓光;孙庆彬;高伟勤 刊期: 2002年第06期
目的:探讨中药四逆汤对失血性休克家兔肿瘤坏死因子的影响.方法:采用动物分组对照实验,测量不同状态下动物血浆肿瘤坏死因子的变化.结果:与休克前比较,休克组的家兔血浆肿瘤坏死因子水平各时段均明显提高(P<0.01),而治疗组仅在治疗后30min家兔肿瘤坏死因子水平均明显提高(P<0.05),而其他时段与休克前比较未见显著差异(P>0.05)其他时段与休克前比较,虽有升高但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间各时段比较,未见显著性差异(P>0.05).
作者:李守文;李晶;刘晓红;金玉珍 刊期: 2002年第06期
临床实习是护理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护士能力培养的重要阶段,是学生将书本理论知识向临床实践过渡的桥梁,如何安排好实习生.使理论与实践结合,培养高质量、德才兼备的护理人员,针对实习管理中出现的许多问趣,采取相应的对策,使学生能顺利完成实习,尽快走向工作岗位,现将有关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邵宇飞;姜艳;郑东佳 刊期: 2002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