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度;王毓璈;张弦;邱嘉旋
早在1984~1985年就证明唾液中含有传染性艾滋病病毒及其抗体,但迄今尚未见有关日本血吸虫病患者唾液中特异性抗体/抗原检测的报道。由于日本血吸虫病在江西省鄱阳湖附近各县、市流行仍较严重,我们选择鄱阳湖附近的新建县南山岛疫区,该疫区1995年采用Kato-katz法粪检5~60岁居民血吸虫卵阳性率14.72%(116/788)。我们的检验对象是1999年1月经Kato-katz法粪检日本血吸虫卵阳性者14例(女性4例,男性10例),年龄18~60岁,而对照组为正常人群,选自江西医学院本科二年大学生,来自非疫区,经体检健康,共10名,全为男性,年龄19~21岁。检测方法:晨起洗漱毕、空腹、7时许,采血液和唾液各2 ml,均经离心,取各自上清液进行间凝(IHA),由江西省寄生虫病研究所提供抗原,批号:980304,按说明书进行操作。酶标(ELISA)采用双抗体夹心法检测循环抗原,试剂盒由江西省寄生虫病研究所提供,按说明书操作。乳胶(PA)试剂是上海伊华医学科技公司提供,批号:980904,按说明书操作。上述检测由一人专门操作,进行唾液与血清的同步检测,所得阳性率结果:唾液间凝:71.42%、酶标:92.15%、乳胶:35.71%。血清间凝:50%、酶标:100%、乳胶:100%。而对照组经上述三种方法,同步检测唾液和血清中日本血吸虫特异性抗体/抗原全为阴性,从而显示:本文报道唾液中含有日本血吸虫的特异性抗体/抗原。由于采集唾液方法简便,且无创伤性,受检者易被接受,值得推广和应用。
作者:黄文长 刊期: 2001年第02期
Objective:In order to experience and contrast incidence rate of intection peritonitis. Exit-site infection,lunnitis, patients recover one's works,still living survival and withdraw rate from CAPD in particular on home PD of Subtropical Zone of China. Method:134 cases patients PD with CRF were from January 1,1981 to February 1998. We used three kinds of device and dialysate to complete CAPD. 134 patients into three groups according to PD device and form. Group Ⅰ: Non o-set 74 cases. Pat to use bottled dialysate/bag dialysate infusion abdominal cavity made by general emulsion tube/or once emulsion tube for CAPD. Group Ⅱ: 60 cases. Made by the o-set(Baxter H. Itd. USA).Group Ⅲ:45 cases. Made by o-set for on home PD. Result: The occur rate of infection peritonitis in Ⅰ,Ⅱ,Ⅲ Group were one/11.17,94.87 and 121.80 patient months. The infection rate of exit-site in Ⅰ,Ⅱ,Ⅲ Group were 18.91%,6.66%,6.66%. The lunnitis incidence rate in Ⅰ,Ⅱ,Ⅲ Group were 8.1%,3.33%, and 4.44%, respectively. The patients recover one's works in group Ⅰ almost come to nought, group Ⅱ 30% and 45.6% in group Ⅲ. Survival still living: Group Ⅰ 12.83. Group Ⅱ≥23.25. Group Ⅲ≥27 months and among them ≥36 months 7 cases (15.55%).About withdraw:Group Ⅰ average 2%/year. Group Ⅱ and Group Ⅲ 1.4%/year. The death rate of average year in Ⅰ and Ⅱ Group patients were 2.66% lower than of HD death rate 10%. Conclusion: o-set it's indeed a device of develop of PD and home PD, because the o-set able to most limit lower occur rate of intection peritonitis especially fit into home PD subtropical zone area.
作者:陈裕盛 刊期: 2001年第02期
急性冠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主要包括不稳定性心绞痛(UAP)、急性非Q波心肌梗死(NQMI)和Q波心肌梗死(QMI),约占冠心病人的30%~40%。动脉粥样硬化(AS)斑块的破裂导致冠脉内血栓形成被认为是大多数ACS发病的主要原因。此外,许多心源性猝死(SCD)的病例也与AS斑块破裂及其急性合并症有关。
作者:吴宗贵 刊期: 2001年第02期
目的:为探讨周期性内斜视的出现规律、斜视角的改变以及有关病因。方法:门诊患儿作睫状肌麻痹下放瞳检影、矫正屈光、眼底及注视性质检查、三梭镜斜视测定,转为恒定性内斜6个月以后行手术矫正眼位。结果:4例48 h为一周期,2例72h为一周期,1例周期不规则、斜视角不稳定且与情绪有关,6例6~18个月转为恒定性内斜视。患儿在斜视日无双眼视觉功能,正位眼日有较好的三级功能,好融合范围-4~+18=22°。本组病例在转变为恒定性内斜6~12个月后手术治疗效果满意。结论:每个病程的长短与视力、屈光、环境、精神及心理因素有关。治疗原则以手术矫正为主。
作者:鲁纯葆 刊期: 2001年第02期
制备犬蒸气吸入损伤模型,比较高频喷射通气时两种不同方向的喷射气流对呼吸、循环的不同影响,以了解气管内高频双向喷射通气机理。根据在呼气期增加气流的方向不同而分三种模式:模式一为对照组,呼气期不增加任何气流;模式二,为呼气期增加反向气流;模式三,呼气期增加正向气流。实验结果表明,模式二通气效果优于模式一,表现为CO2排出明显增加(P<0.01),PaCO2明显减少(P<0.01),其机理可能是由于死腔减少。模式三与模式一比较解剖死腔和生理死腔虽然也有所减少,但通气效果反而恶化,其原因可能与呼气未正压及功能残气增加有关。我们初步认为,对于已发生Ⅱ型呼衰的吸入性损伤,宜用高频(正反)双向喷射通气,不宜采用高频喷射通气+呼气未正压的通气方法。
作者:周世良 刊期: 2001年第02期
用盲法对成年非洲爪蟾视顶盖区的自发微突触后电流(mPSCs)进行全细胞膜片钳记录,观察到了突触后膜分别由AMPA受体和GABA受体介导的微兴奋性突触后电流(mEPSCs)和微抑制性突触后电流(mIPSCs),mIPSC的发放频率远高于mEPSC,GABA受体的阻断剂荷包牡丹碱(bicuculline,BM)却能使mEPSC的振幅增加。可能是由于成年期AMPA受体介导的兴奋性活动受到同处于突触后膜的抑制性CABA受体的制约。尽管因NMDA受体的效能大大下降而记录不到自发电流中的NMDA成分,但远高于生理浓度的外源性NMDA可以诱发去极化的宏电流,说明突触后膜的确仍有NMDA受体存在。而muscimol则能诱发超极化的宏电流,这也表明突触后膜上有GABA受体存在。估计各种受体的一系列变化,使关键期特有的可塑性随神经系统的成熟逐渐降低。
作者:蔡浩然 刊期: 2001年第02期
目的:研究老年人慢性硬脑膜下血肿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分析1990~1999年治疗的老年人慢性硬脑膜下血肿94例。结果:69%的患者是以进行性智力减退和神经功能障碍为主要临床表现,32%没有外伤史,男性占89%,全部由CT或MRI作出诊断并施行了钻孔引流手术。46%病人曾误诊为老年性痴呆,97%病人术后恢复良好。结论:老年慢性硬脑膜下血肿容易误诊为老年性痴呆,应及早作CT或MRI检查。
作者:江自强;江峰;吴远星;杨峰 刊期: 2001年第02期
为观察正常婴幼儿脑干听觉诱发电位情况,对20名婴儿、32名幼儿及26名成人在相同条件下进行脑干听觉诱发电位检测。测试各波出波率、潜伏期、各波间期、双耳波Ⅴ差和波Ⅰ~Ⅴ间期差。结果显示:3组的各波出波率以波Ⅴ出波率高。各波潜伏期、各波间期值及双耳波Ⅴ潜伏期差和波Ⅰ~Ⅴ间期差,婴、幼儿两组分别同成年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婴、幼儿两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婴、幼儿各波潜伏期同刺激强度的关系,与成人相同。脑干听觉诱发电位用于观察和评价听功能和中枢神经系统的发育、成熟是一种客观的、有价值的和可靠的检测手段。对于婴幼儿耳聋的早期发现和早期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但做为临床应用,还应同时参考其它有关的小儿听力学检测方法。
作者:徐中生 刊期: 2001年第02期
前言 众所周知,心肌细胞内的钙、钠、钾离子等阳离子的变化与心肌的兴奋收缩偶联及细胞膜的兴奋性有着深深的联系。然而,心肌细胞内的氯离子等阴离子的变化与心肌兴奋性的关联却长期以来被忽略。特别是心肌缺血时心肌细胞内的氯离子的变化依然不甚明了。近年来,随着人们对心肌细胞内的氯离子动态变化的兴趣的增加以及研究技术的发展,各种关于细胞外氯离子除去后,动物模型中心律失常的产生及其发展被有意减少的报告也不断出现[1,2]。
作者:赖仲方 刊期: 2001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小剂量环孢素A(CSA)治疗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CAA)的疗效及预测疗效的因素。方法:采用对照研究方法比较小剂量环孢素A和常规药物治疗CAA的疗效以及影响CSA疗效的因素。结果:CSA组在半年和一年内有效率(75%、79.2%)显著高于雄激素组(23.8%、38.1%),其疗效与患者外周血T细胞亚群、CSA体外干预试验有关。结论:(1)小剂量CSA治疗CAA比单用雄激素治疗疗效高、疗程短。(2)CSA体外干预试验可预测部分CAA的疗效。
作者:杨碧云;李慧慧;石庆之;曹瑞生;汤爱萍;华建媛 刊期: 2001年第02期
脓胸是常见病,青壮年多见,急性脓胸多数是继发于肺部感染,脓胸病人的病程愈长,胸膜愈易肥厚和纤维化,加上肺长期受压、萎缩,这些均可严重影响呼吸功能,治疗较困难,往往需要多次手术。我院自1977年5月~1983年5月共收脓胸83例,现分析如下:
作者:张美 刊期: 2001年第02期
常见于人和高等灵长类粪便中的人芽囊原虫[Blastocystis hominis (Brumpt 1912)],长期以来被误认为是一种无害的人酵母菌。究其原因,在于当时人们并不了解它存在着变形型(似阿米巴型)[1],只知道其空泡型在湿涂片中有一个圆球形、闪亮不透明、不产生运动的极似酵母菌的外貌;同时其二分裂的两个子细胞往往不等大而被解释为出芽生殖之故。对其致病性的认识也因病例不足,很少报道。现在知道,人芽囊原虫是一种人类常见的肠道致病原虫。
作者:吴国宏;苏水莲;曹镐禄;李娟;陈水亲 刊期: 2001年第02期
目的:建立一种新型的CpG岛胞嘧啶甲基化快速检测方法。方法:用亚硫酸氢钠处理DNA,再用链特异性聚合酶链式反应(PCR)对错配修复基因hMLH1启动子含CpG位点的靶序列进行扩增;利用变性高效液相色谱(DHPLC)在部分变性温度下测定靶序列的保留时间,并与亚硫酸氢钠-酶切法测定结果进行比较。结果:用DHPLC对结肠癌细胞株RKO和胃癌细胞株PACM82的hMLH1启动子进行测定,发现RKO细胞PCR产物的保留时间明显长于PACM82细胞(6.7 min比6.2 min)。RKO细胞PCR产物保留时间延长是亚硫酸氢钠处理后的模板中胞嘧啶和岛嘌呤含量较PACM82高所致。从此结果分析,可以判断出RKO的hMLH1启动子已甲基化,而PACM82细胞未甲基化。此结论与酶切法结果完全一致。结论:新方法可以快速检测CpG岛胞嘧啶甲基化。
作者:邓大君 刊期: 2001年第02期
目的:为探讨机械通气患者呼吸道感染和多器官功能衰竭(MSOF)与预后的关系。分析了30例机械通气患者下呼吸道分泌物细菌培养和耐药试验和MSOF与死亡的关系。结果显示:本组30例机械通气患者中有24例并发下呼吸道感染(80%)。从30例患者的下呼吸道分泌物中分离出72株病原菌,其中G-杆菌54株(75%),尤以铜绿假单孢菌为多(59%)。24例发生MSOF(80%)。16例患者死亡(53.3%)。混合菌感染组和单一菌感染组分别有11例和5例死亡(p=0.004 9),未感染组无一例死亡。MSOF组有16例死亡,单器官功能衰竭组无1例死亡(p=0.072 3)。由此可见,下呼吸道感染和MSOF在机械通气患者中十分常见;而且这两者都是引起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后讨论了机械通气在下呼吸道感染和MSOF发生中的作用。
作者:李景吾 刊期: 2001年第02期
目的:以探讨金水宝胶囊清除老年虚证者氧自由基及DNA损伤后修复作用。方法:将口服金水宝胶囊者列为治疗组,服淀粉胶囊者列为阴性药物对照组,对老年虚证氧自由基清除及DNA损伤后修复作用进行临床和实验研究。结果:治疗前青年组SOD活性明显高于老年虚证组,MDA含量两组相反(P<0.01);用药后老年虚证治疗组SOD活性升高,MDA含量降低(P<0.01)。对畏寒、头晕、腰膝酸软及夜尿频、耳鸣症状有较好的疗效。动物实验与临床观察一致。老年虚证组治疗前的非程序合成(UDS)水平明显低于青年组,而老年虚证治疗组与阴性对照组在用药前后的改变比较差异性有极显著意义(P<0.01);动物实验表明青年鼠组活体脾脏细胞姐妹染色单体互换(SCE)频率明显低于老龄鼠组,金水宝胶囊无诱发SCE的作用。结论:金水宝胶囊能提高清除氧自由基及DNA损伤后的修复能力。
作者:张志钧 刊期: 2001年第02期
应用彩色多普勒对127例小儿心肌炎患儿进行了心内结构及左室心功能测定并与同年龄正常小儿对照。研究结果提示小儿心肌炎与高血压、冠心病、心肌病等心脏疾患一样,表现为左心室舒张功能受损早于收缩功能受损。通过彩色多普勒对心功能测定,可及时为临床诊断、治疗及疗效观察提供客观、可靠的依据。
作者:王敦礼 刊期: 2001年第02期
目的:研究五黄油在烧伤创面中的应用。方法:用五黄油治疗烧伤病人53 652例。结果:五黄油对烧伤创面平均愈合时间:浅Ⅱ度创面7~12 d,深Ⅱ度创面20~21 d,Ⅲ度创面使焦痂软化、促进溶解,20~24 d脱痂。结论:五黄油具有活血化瘀、祛腐生肌、收敛、消炎止痛、促进上皮生长的作用,是较理想的烧伤创面外用药。
作者:苏子毅;毛远桂;曾元临;詹建华;李国辉;刘德伍;王文 刊期: 2001年第02期
目的:观察血液透析(HD)及腹膜透析(PD)尿毒症患者的红细胞生成素(EPO)药代动力学变化及其对疗效的影响。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血清EPO,对透析患者用EPO前后不同时间内血清及PD透出液中EPO含量进行检测。结果:尿毒症患者血清EPO基础水平同海南地区健康人相似(P>0.05),皮下注射EPO后24 h血清EPO浓度高,72 h后恢复至用药前水平;不同时期PD透出液对EPO清除极少。轻度与中、重度贫血患者血清EPO浓度无显著性差异(P均>0.05)。结论:尿毒症患者贫血的主要原因是EPO相对不足。不同透析方式对EPO的血清浓度无影响。PD对EPO的清除相对恒定,不影响用药后血清EPO峰值浓度。HD和PD患者出现对EPO治疗反应低下或抵抗时应从其他方面寻找原因。陈裕盛等:茶多酚对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脂质过氧化损伤的影响中西医结合实用临床急救,1999,6(4):160.
作者:陈裕盛 刊期: 2001年第02期
1 材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根据统一的诊断标准进行诊断[1],纳入本组临床研究具有各种合并症的迁延性淋病患者112例。其中男性88例(78.6%),女性24例(21.4%);已婚84例(75.0%),未婚28例(25.0%);年龄小者17岁,大67岁,平均年龄32.5±10.7岁;承认有不洁性生活史或冶游史者26例(23.2%),否认者86例(76.8%);发病时间短的3个月,长达12年,平均4.1±2.8年。
作者:高巨波 刊期: 2001年第02期
目的:超声测量法洛四联症患者主动脉、左室舒张末期内径,计算其比值,估测手术效果。方法:取左室长轴切面测量主动脉内径、左室舒张末期内径,计算两者比值,分析其与主动脉骑跨率、室间隔缺损、肺动脉瓣狭窄或伴右室流出道狭窄的关系,并与手术结果相对照。结果:70例手术病例均行彩超检查,研究结果表明:主动脉越宽,左室舒张末期内径越小,且两者比值越大,主动脉骑跨率越大,肺动脉瓣狭窄或伴右室流出道狭窄越严重,手术效果越差。结论:测量主动脉与左室舒张末期内径比值,是判断肺动脉发育情况、估计法洛四联症严重程度预测手术效果的一种简单有效的方法。
作者:李泉水;熊华花;熊文;许晓华;李沿江;刘燕娜;蔡建华 刊期: 2001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