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自强;江峰;吴远星;杨峰
1 AD病人脑中的老年斑与乙酰胆碱酯酶 Alzheimer's Disease(简称AD)又称老年性痴呆,在发达国家被列为第四位死亡原因。这种病的典型症状是记忆损伤,随着病情恶化,会出现行为的紊乱和个性的变化。病理上的重要特征为出现老年斑、双股螺旋缠结纤丝以及神经元和突触的丢失。在AD病人的脑中会出现大量的β淀粉样肽并发生沉积,出现老年斑。在老年斑中除β淀粉样肽外,还有ApoE(apolipoprotein E)、硫酸肝素蛋白聚糖(heparin sulphate proteoglycan, HSPC)和AChE等。低浓度的β淀粉样肽具有重要的生理功能,能抑制胆碱能神经元摄取胆碱和抑制胆碱乙酰转移酶活性,使Ach合成减少,下调胆碱能神经元的功能。
作者:金其煌;张学军 刊期: 2001年第02期
目的:比较徒手和卵圆钳两种方法对产后立即放置(IPP1)宫内节育器(IUD)效果的影响。方法:将910例阴道分娩产妇(其中97.7%是首次分娩)随机分成两组,于胎盘娩出后10 min内放置TCu380A IUD,其中470例徒手放置(手放组),440例用卵圆钳放置(钳放组)。随访12个月,以生命表法计、χ2检验比较两种放置方法的脱落率、妊娠率、因症取出率等。结果:6和12个月的随访率分别为95.16%和92.64%。910例中未发生子宫穿孔和感染,仅手放组有1例带器妊娠。放置后主要停用原因是脱落,手放组与钳放组12个月的粗累积脱落率分别为15.86/100妇女和15.88/100妇女,因症(出血、疼痛)取出率分别为2.11/100妇女和1.57/100妇女,差异无显著性(P均>0.05)。结论:徒手放置或卵圆钳放置对IPP1的效果无明显影响;TCu380A IUD适合中国妇女产后立即放置。
作者:徐晋勋 刊期: 2001年第02期
目的:为减少宫内感染和先天畸形,我们设计了弓形虫病的产前监测程序。方法:采用ELISA法作为血清筛查的基本方法,绒毛、羊水和脐血用ELISA、PCR或小白鼠接种法进行监测。结果:筛查出1 192例监测对象,除271例拒绝监测外,无症状组509例,有先兆流产组113例,羊膜穿刺组299例。结论:本研究结果提示,只要按程序监测,先天性弓形虫病是可以控制的,但卫生宣教非常需要。
作者: 刊期: 2001年第02期
目的:提高对胸廓出口综合征的认识和诊断,熟悉医学影像学表现及有关的鉴别诊断。方法:总结和分析了16例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胸廓出口综合征的X线及CT影像。结果:本组16例,其中颈肋3例,肋骨畸形3例,第一肋骨肿瘤2例,第七颈椎横突过长2例,锁骨下淋巴结肿大3例,锁骨下肿瘤3例。压迫了臂丛神经,肋间神经及锁骨下动脉、静脉,引起颈、肩、臂和手、掌等部位的疼痛、无力、麻木和血液循环障碍以及一些特有的体症的征候群。结论:影像学检查对胸廓出口综合征的影像学表现有进一步认识,对临床表现的颈、肩、臂、手疼痛、无力、麻木的原因有更加确切的诊断和鉴别诊断的意义。
作者:熊谷英 刊期: 2001年第02期
急性冠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主要包括不稳定性心绞痛(UAP)、急性非Q波心肌梗死(NQMI)和Q波心肌梗死(QMI),约占冠心病人的30%~40%。动脉粥样硬化(AS)斑块的破裂导致冠脉内血栓形成被认为是大多数ACS发病的主要原因。此外,许多心源性猝死(SCD)的病例也与AS斑块破裂及其急性合并症有关。
作者:吴宗贵 刊期: 2001年第02期
应用彩色多普勒对127例小儿心肌炎患儿进行了心内结构及左室心功能测定并与同年龄正常小儿对照。研究结果提示小儿心肌炎与高血压、冠心病、心肌病等心脏疾患一样,表现为左心室舒张功能受损早于收缩功能受损。通过彩色多普勒对心功能测定,可及时为临床诊断、治疗及疗效观察提供客观、可靠的依据。
作者:王敦礼 刊期: 2001年第02期
制备犬蒸气吸入损伤模型,比较高频喷射通气时两种不同方向的喷射气流对呼吸、循环的不同影响,以了解气管内高频双向喷射通气机理。根据在呼气期增加气流的方向不同而分三种模式:模式一为对照组,呼气期不增加任何气流;模式二,为呼气期增加反向气流;模式三,呼气期增加正向气流。实验结果表明,模式二通气效果优于模式一,表现为CO2排出明显增加(P<0.01),PaCO2明显减少(P<0.01),其机理可能是由于死腔减少。模式三与模式一比较解剖死腔和生理死腔虽然也有所减少,但通气效果反而恶化,其原因可能与呼气未正压及功能残气增加有关。我们初步认为,对于已发生Ⅱ型呼衰的吸入性损伤,宜用高频(正反)双向喷射通气,不宜采用高频喷射通气+呼气未正压的通气方法。
作者:周世良 刊期: 2001年第02期
布-加氏综合征(Budo-Chiari Syndrome,BCS)传统的治疗方法是外科各种分流术。随着影像诊断技术的提高和完善,血管外科和介入性放射学的发展,治疗方法已有改进。我院自1991年11月起,在国内较早开展采用放射介入新技术,对Bus患者进行单球囊扩张术治疗,取得了满意的疗效。为了确保新技术护理质量与效果,作者从病人准备、物品准备与消毒法;术中患者体位、屏气配合、护理要点;术后导管冲洗、病情观察及预防并发症等护理总结了一套成功的护理经验。
作者:刘莲芳 刊期: 2001年第02期
神经细胞迁移的分子机理是需要神经生物学、发育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和分子生物学等多学科综合研究的一个有趣的问题。自1888年以来的大量研究表明,在胚胎发育期间和出生后,包括人在内的哺乳动物神经系统的大部分(如果不是所有)神经细胞都要经过迁移。我们在分子水平对细胞迁移的导向性问题进行了研究,我们在1999年发表的结果给出这样一个答案:脑内存在导向性分子,可以指导神经细胞的迁移方向;具体的发现是,一个叫Slit的分泌性蛋白质,对神经细胞有排斥性作用,从而指导神经细胞迁移的方向。这里我们概述这项研究的背景、结果和前景。
作者:饶毅 刊期: 2001年第02期
前言 充血性心力衰竭(congestive heart failure,CHF)是各种严重心血管疾病的终末阶段和重要的致死原因。患病率、病死率高,近10年呈稳定上升趋势。其病因传统观点认为,是由于心肌舒缩功能障碍导致血流动力学异常所致。现代的认识除血流动力学异常之外,更重要的是由于神经内分泌因素的激活造成基因表达异常,而引起一组超负荷的心肌损害临床综合征[1]。神经内分泌异常可致交感神经系统(SNS)兴奋,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AS)被激活,使去甲肾上腺素、副肾素及多巴胺等儿茶酚胺类物质增加,致血压上升,心率加快,心肌收缩力加强,外周血管收缩直至直接损害心肌,心肌灶性坏死纤维化导致心室重塑[1](心肌重量、心室容量增加和心室形态的变化),这是一种复杂的不断进展的过程,包括CHF的无症状期亦是如此,这是CHF的特征。所以,治疗CHF不仅应纠正血流动力学的异常,而且还必需干预神经内分泌的激活,延缓心室重塑和CHF的恶化进展。
作者:胡式珊 刊期: 2001年第02期
概述 恶性肿瘤严重威胁着人类的生命。药物治疗在恶性肿瘤的三大疗法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发展速度快。近几年来,肿瘤化疗取得了相当的进步,肿瘤患者生存时间明显延长,特别是对白血病,恶性淋巴瘤等的治疗有了突破,但对危害人类生命健康严重的、占恶性肿瘤90%以上的实体瘤的治疗未能达到满意的效果。药学家和肿瘤学家越来越深刻地认识到,要提高肿瘤治疗的疗效,必须从肿瘤发生发展的机理着手,才能取得新的突破性进展。近年来,分子肿瘤学、分子药理学的发展使肿瘤本质正在逐步阐明;大规模快速筛选、组合化学、基因工程等先进技术的发明和应用加速了药物开发进程;抗肿瘤药物的研究与开发已进入一个崭新的时代。
作者:丁健 刊期: 2001年第02期
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细胞凋亡(apoptosis)与心血管病的发生和发关系密切。目前,国内外对心血管细胞凋亡(血管内皮细胞、心肌细胞等)的研究已逐步深入。我院心内科自1996年起陆续建立羟自由基(HFR)诱导血管内皮细胞凋亡和心肌细胞凋亡的体外实验模型,并观察卡托普利的干预作用,以期探索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卡托普利对心血管细胞凋亡有否保护作用。在国内尚未见类似报道。本文将我们进行的两项实验研究综合报告如下。
作者:罗伟;姜醒华;程晓曙;苏海;吴清华;胡春松 刊期: 2001年第02期
有证据表明抑郁症可能伴有细胞介导的免疫激活。激活后产生的细胞具有很强的生物学活性,有可能在抑郁症的发病中起着重要作用。该研究通过检测抑郁症患者血清中免疫细胞激活后的产物IL-1β、IL-2、IL-6、TNF-α和IFN-γ水平,探讨抑郁症患者是否存在细胞介导的免疫激活,以及免疫激活后产生的细胞因子在抑郁症发病中的作用。研究对象为抑郁症患者,共23例。入组的抑郁症患者经详细询问病史,排除由器质性原因所致抑郁症。抑郁症诊断标准采用CCMD-2-R的标准。对照组为身体健康的员工。用酶联免疫法(ELISA法)检测血清IL-1β、IL-2、IL-6、TNF-α和IFN-γ水平,结果显示,抑郁症组血清IL-2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t=2.479,P<0.02),抑郁症组和正常对照组的IL-1β、IL-6、TNF-α和IFN-γ水平无显著差异(t分别为0.578,0.566,1.002和1.106,P>0.05)。结论:抑郁症患者血清IL-2水平升高,表明IL-2可能在抑郁症的发病中起一定作用;IL-1β、IL-6、TNF-α和IFN-γ在抑郁症的发病中似无明显作用。
作者:杨权 刊期: 2001年第02期
Swelling-induced Cl-currents were investigated in freshly prepared non-pigmented epithelial(NPE) and pigmented epithelial(PE) cells of the rabbit ciliary body using the whole-cell patch clamp technique. Exposure of both NPE and PE cells to hypotonic stress induced Cl-currents that exhibited outward rectification and were insensitive to Ca2+ . We found that swelling-induced Cl-currents in PE cell are observed shortly after isolation. The swelling-induced Cl-current show little or no inactivation at positive membrane voltages and was sensitive to 100 microM NPPB and 100 microM. Injection of cRNA encoded rabbit pICln into Xenopus oocytes produced an outwardly rectifying Cl-current displaying features consistent with the swelling-induced Cl-current in epithelium. pICln is ubiquitous in the ciliary epithelium. It participates in the equilibration of short term tonicity alterations, a phenomenon underlying mechanisms with larger and slower amplitudes for aqueous secretion by these cells.
作者:陈珊 刊期: 2001年第02期
目的:研究五黄油在烧伤创面中的应用。方法:用五黄油治疗烧伤病人53 652例。结果:五黄油对烧伤创面平均愈合时间:浅Ⅱ度创面7~12 d,深Ⅱ度创面20~21 d,Ⅲ度创面使焦痂软化、促进溶解,20~24 d脱痂。结论:五黄油具有活血化瘀、祛腐生肌、收敛、消炎止痛、促进上皮生长的作用,是较理想的烧伤创面外用药。
作者:苏子毅;毛远桂;曾元临;詹建华;李国辉;刘德伍;王文 刊期: 2001年第02期
女性青春期的生长发育和性成熟与下丘脑-垂体-性腺轴功能密切相关。国外在70年代对青春期激素的变化曾进行过较广泛的研究[1~8],国内这方面的调查研究报道甚少[9~11]。本协作组于1991年12月~1992年12月进行女性青春期生理心理状况的调查研究中,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了8~21岁正常健康汉族女童及少女995人(包括城市、乡村,已潮和未潮)血循环中的六种内分泌激素水平。现报道如下。
作者: 刊期: 2001年第02期
人工流产作为避孕失败后的补救措施,在控制人口数量方面是有一定的作用。但是伴随着人工流产、子宫穿孔、不全流产、出血和感染等并发症时有发生,有损于妇女的身心健康,给社会经济的发展也造成一定的影响。因此,人工流产一直是世界范围内的一个公共卫生和社会问题,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中国的人工流产率虽然逐年有所下降,但仍然处于一个较高的水平。避免意外妊娠、减低人工流产率一直是我国计划生育工作领域中的重点任务。据北京、上海两地1994年和1999年人工流产原因的大规模调查分析,无避孕措施的夫妻占37.0%和51.8%;在避孕方法失败中,外用药具占37.3%和33.8%,安全期失败占19.9%。紧急避孕是除了常规避孕方法以外,避孕意外妊娠降低人工流产率的主要方法之一。可以推测如果这些妇女具有紧急避孕的知识和自我保健的意识,如果我们计划生育和妇幼保健机构能及时提供优质的紧急避孕服务,那么这些意外妊娠人工流产应该是可以避免的。但是,在我国紧急避孕还未受到人们包括医生们的足够重视。据上海对l0 017例18~49岁妇女的调查,发现了解紧急避孕知识的妇女仅占28.2%;未婚者的知晓率明显低于已婚妇女;25岁以下的知晓率明显低于25岁以上的妇女。目前,国内已研制成功一些安全有效的紧急避孕药物和方法。加强大众传媒对紧急避孕的宣传,建立、健全紧急避孕服务网络,是当前急需解决的问题。
作者:程利南 刊期: 2001年第02期
成年青紫蓝兔一侧胫神经于窝上部切除5 mm,移植入8 mm长,经反复冰冻、融解5次的成年狗胫神经,将兔胫神经的近、远断端与植入的狗神经缝合。术后2、3、4、5、6周,将HRP注入距远端吻合部15 mm处的远段胫神经,动物存活4 d。于神经移植术后4、5、6周,在兔的L7、S1,2脊髓前角观察到HRP标记细胞。标记细胞为多极形、梭形;L7、S1,2脊神经节也观察到大、中、小型标记细胞。标记细胞数量随着神经移植术后存活期的延长而增加。术后2、3周兔的脊髓前角和脊神经节未见标记细胞。表明宿主的再生神经纤维能通过异种神经而长入远端;再生后的神经纤维已恢复了轴浆流;HRP能被逆行运输至神经元胞体;脊髓前角和脊神经节分别出现标记细胞,说明再生神经纤维中运动纤维和感觉纤维兼有之。
作者:丁文龙 刊期: 2001年第02期
采用不脱钙切片技术,配合四环素双标记和骨组织形态计量学及铝染色,研究了不同铝浓度在肾功能正常与肾功能不全时,对诱导性异位骨形成及矿化的影响。实验大鼠分5组:对照组(C);低剂量铝组(LDA);高剂量铝组(HDA);慢性肾功能不全组(CRF);慢性肾功能不全加高剂量铝组(CRF-HDA)。实验结果表明:LDA、CRF组与C组之间无明显差异(P>0.05)。HDA及CRF-HDA组骨组织内四环素荧光双标记线短、少,多为单标线,且粗细不一,增宽融合,表面有较多类骨质沉积,尤以CRF-HDA组为甚。提示高剂量铝可影响大鼠骨基质明胶诱导性异位骨形成,阻碍其矿化作用。尤其在慢性肾功能不全时,可加重此变化。
作者:王松鹤 刊期: 2001年第02期
目的:探讨雷公滕甲素对异种神经移植后神经再生的影响。方法:将日本大耳兔的神经移植于Wistar大鼠坐骨神经后,宿主服用雷公藤甲素。结果:大鼠存活4、8、12、16、24周,可见再生神经纤维长入移植神经并向远段坐骨神经生长。移植神经和远段神经内的再生神经纤维中有髓纤维和无髓纤维兼有之,大部分再生神经纤维聚集成束。术后12周的腓肠肌AChE呈阳性,并可见再生神经纤维与运动终板相连。12周以后的爪部皮下出现再生神经束,真皮层出现游离神经末梢。未服用雷公藤甲素的对照组因免疫排斥反应而神经不能再生。结论:雷公藤甲素在异种神经移植中具有免疫抑制作用。
作者:丁文龙 刊期: 2001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