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权
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细胞凋亡(apoptosis)与心血管病的发生和发关系密切。目前,国内外对心血管细胞凋亡(血管内皮细胞、心肌细胞等)的研究已逐步深入。我院心内科自1996年起陆续建立羟自由基(HFR)诱导血管内皮细胞凋亡和心肌细胞凋亡的体外实验模型,并观察卡托普利的干预作用,以期探索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卡托普利对心血管细胞凋亡有否保护作用。在国内尚未见类似报道。本文将我们进行的两项实验研究综合报告如下。
作者:罗伟;姜醒华;程晓曙;苏海;吴清华;胡春松 刊期: 2001年第02期
1 生命科学时代的到来 早在上世纪末,许多有识之士就高屋建瓴地预言,21世纪将是生命科学的世纪。我们已跨入21世纪,这预言已成为越来越多人的共识。 人类社会进入20世纪后,科学技术对人类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日益加速和明显。特别是在20世纪下半叶,科技浪潮迭起,把人类社会推向一个个崭新的时代。40~50年代,核能问世,核弹爆炸,世界各国竞相开发核能,可谓核能的时代。50~60年代,第一颗人造卫星升空,各国又把竞争的热点转向航天航空,可谓航空航天技术的时代。70~80年代后,电子信息热潮澎湃而起,信息时代持久而深刻地发展着。
作者:吴乐斌 刊期: 2001年第02期
慢性泪囊炎是眼科的常见病,尤多发于农村,治疗方法较多,目前国内外多采用泪囊鼻腔吻合术,该术疗效虽较好,但手术复杂,易出血,无法在农村及基层医院推广应用。郑传仁等[1]曾报告,用其新手术方法-鼻泪管阻塞钻切术治疗慢性泪囊炎,手术简单、安全、疗效较佳,可替代泪囊鼻腔吻合术。我们曾购买其有关器械,按其手术方法对慢性泪囊炎进行治疗,结果发现,其疗效与国内同道普遍反映的一样,并不十分理想,黄红深[2]重复使用该技术,其术后3个月的近期疗效为77%,术后一年的远期疗效为35%。我们原先的疗效观察亦与其近似。为了提高该技术的疗效,以期能在农村及基层医院推广应用,我们立题研究,在手术方法及器械、植入物方面进行了进一步的研究改良。大力开展了该项技术,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并在一些基层医院进行了推广应用,现报告如下。作者简介:罗兴中(1937-),男,62届毕业生,主任医师,教授。研究方向:慢性泪囊炎的治疗。
作者:罗兴中;贺雅琳;王凤飞;黄南翔;陈东 刊期: 2001年第02期
目的:应用内窥镜手术治疗蝶窦囊肿。方法:自1995年10月~1999年10月开展鼻内窥镜手术500余例,治疗蝶窦囊肿6例,男性4例,女性2例,年龄为27~62岁。主诉均为头痛、眼胀,其中有二例视力减退,视神经乳头水肿。CT提示为:蝶窦囊肿。手术采用表面麻醉,将鼻内窥镜(4例)或纤维鼻咽喉镜(2例),经前鼻孔插入鼻腔后部。在明视下,切除蝶窦及囊肿的前壁,约1.0 cm×1.5 cm。吸尽囊液,检查蝶窦各壁。结果:经内窥镜手术治疗的6例患者全部治愈,未发生并发症。随访一年未复发。结论:应用内窥镜手术治疗蝶窦囊肿,视野清晰,方法简单,操作安全,效果满意。
作者:文三立 刊期: 2001年第02期
CXCR3, know to be predominately expressed on memory/activated T lymphocytes,is a receptor for both γ IP-10 and Mig. We report a novel finding that CXCR3 is also expressed on GM-CSF-stimulated, but not freshly isolated, CD34+ hematopoietic progenitors from human cord blood. Freshly isolated CD34 + progenitors express low level CXCR3 mRNA, but this expression is highly up-regulated by GM-CSF detected using real time quantitative RT-PCR technique. γ IP-10 and Mig induced GM-CSF stimulated CD34+ progenitor chemotaxis via CXCR3 documented by the fact that anti-CXCR3 mAb blocks γ IP-10 and Mig-induced CD34+ progenitor chemotaxis. These chemotactic attracted CD34+ progenitors are colonyforming unit-ganulocyte macrophages. Besides induction to chemotaxis, γIP-10 and Mig also induce GM-CSF-stimulated CD34+ progenitor adhesion and aggregation via CXCR3,confirmed by the observation that anti-CXCR3 mAb blocks these functions of γIP-10 and Mig,but not of SDF-1α.γ IP-10 and Mig-induced integrin (CD49a and CD49b) up-regulation plays crucial role in adhesion of GM-CSF-stimulated CD34+ progenitors. Moreover,γ IP-10 and Mig stimulated CXCR3 redistribution and cellular polarization in GM-CSF-stimulated CD34+ progenitors. These results indicate that CXCR3-γ IP-10 and -Mig receptor-ligand pairs as well as the effects of GM-CSF on them may be especially important in cytokine/chemokine environment for the physiological and pathophysiological events of differentiation of CD34+ hematopoietic progenitors into lymphoid and myeloid stem cells, subsequently immune/infl mmatory cells. These processes are including transmigration, relocation,differentiation and maturation of CD34+ hematopoietic progenitors.
作者: 刊期: 2001年第02期
我院消化病研究小组多年来对90例碱性返流性胃炎进行系统研究,提高了辨证施治的治疗效果。1 临床资料 1)一般资料:90例中男62例,女28例;年龄30~48岁,平均为45.5岁。病程3~10年,平均为6.5年。 2)病例选择对象:符合下例条件中三条者,可诊为碱性返流性胃炎。①有碱性返流性胃炎之主要症状:胃脘部烧灼痛,泛吐苦水,胃中嘈杂,口干舌噪。②胃镜检查,可见十二指肠内容物返流入胃者。③钡餐胃肠X线检查,可见钡剂从球部倒流入胃者。④空腹胃液酸碱试验,空腹胃液pH>7。⑤胃脘疼痛,服用碱性药物不能止痛者。
作者:陈泽民 刊期: 2001年第02期
女性青春期的生长发育和性成熟与下丘脑-垂体-性腺轴功能密切相关。国外在70年代对青春期激素的变化曾进行过较广泛的研究[1~8],国内这方面的调查研究报道甚少[9~11]。本协作组于1991年12月~1992年12月进行女性青春期生理心理状况的调查研究中,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了8~21岁正常健康汉族女童及少女995人(包括城市、乡村,已潮和未潮)血循环中的六种内分泌激素水平。现报道如下。
作者: 刊期: 2001年第02期
前言 神经系统的正确功能有赖于神经元之间信号的精细传递和有序调控,其结构基础是神经突触所组成的网络结构。因此,突触的形成和维持是神经生物学一个重要的基本研究课题。神经信号的加工和调控需要受体分子在接受和传递信号的突触后膜中正确定位。突触前膜和突触后膜的对应性与重要信号分子在突触中的高度选择性聚集,保证了神经化学信号传递的进行。因此,突触后膜特化结构的形成是神经突触的发育机制研究的热点之一。
作者:黄杨中;梅林 刊期: 2001年第02期
采用不脱钙切片技术,配合四环素双标记和骨组织形态计量学及铝染色,研究了不同铝浓度在肾功能正常与肾功能不全时,对诱导性异位骨形成及矿化的影响。实验大鼠分5组:对照组(C);低剂量铝组(LDA);高剂量铝组(HDA);慢性肾功能不全组(CRF);慢性肾功能不全加高剂量铝组(CRF-HDA)。实验结果表明:LDA、CRF组与C组之间无明显差异(P>0.05)。HDA及CRF-HDA组骨组织内四环素荧光双标记线短、少,多为单标线,且粗细不一,增宽融合,表面有较多类骨质沉积,尤以CRF-HDA组为甚。提示高剂量铝可影响大鼠骨基质明胶诱导性异位骨形成,阻碍其矿化作用。尤其在慢性肾功能不全时,可加重此变化。
作者:王松鹤 刊期: 2001年第02期
有证据表明抑郁症可能伴有细胞介导的免疫激活。激活后产生的细胞具有很强的生物学活性,有可能在抑郁症的发病中起着重要作用。该研究通过检测抑郁症患者血清中免疫细胞激活后的产物IL-1β、IL-2、IL-6、TNF-α和IFN-γ水平,探讨抑郁症患者是否存在细胞介导的免疫激活,以及免疫激活后产生的细胞因子在抑郁症发病中的作用。研究对象为抑郁症患者,共23例。入组的抑郁症患者经详细询问病史,排除由器质性原因所致抑郁症。抑郁症诊断标准采用CCMD-2-R的标准。对照组为身体健康的员工。用酶联免疫法(ELISA法)检测血清IL-1β、IL-2、IL-6、TNF-α和IFN-γ水平,结果显示,抑郁症组血清IL-2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t=2.479,P<0.02),抑郁症组和正常对照组的IL-1β、IL-6、TNF-α和IFN-γ水平无显著差异(t分别为0.578,0.566,1.002和1.106,P>0.05)。结论:抑郁症患者血清IL-2水平升高,表明IL-2可能在抑郁症的发病中起一定作用;IL-1β、IL-6、TNF-α和IFN-γ在抑郁症的发病中似无明显作用。
作者:杨权 刊期: 2001年第02期
前言 众所周知,心肌细胞内的钙、钠、钾离子等阳离子的变化与心肌的兴奋收缩偶联及细胞膜的兴奋性有着深深的联系。然而,心肌细胞内的氯离子等阴离子的变化与心肌兴奋性的关联却长期以来被忽略。特别是心肌缺血时心肌细胞内的氯离子的变化依然不甚明了。近年来,随着人们对心肌细胞内的氯离子动态变化的兴趣的增加以及研究技术的发展,各种关于细胞外氯离子除去后,动物模型中心律失常的产生及其发展被有意减少的报告也不断出现[1,2]。
作者:赖仲方 刊期: 2001年第02期
早在1984~1985年就证明唾液中含有传染性艾滋病病毒及其抗体,但迄今尚未见有关日本血吸虫病患者唾液中特异性抗体/抗原检测的报道。由于日本血吸虫病在江西省鄱阳湖附近各县、市流行仍较严重,我们选择鄱阳湖附近的新建县南山岛疫区,该疫区1995年采用Kato-katz法粪检5~60岁居民血吸虫卵阳性率14.72%(116/788)。我们的检验对象是1999年1月经Kato-katz法粪检日本血吸虫卵阳性者14例(女性4例,男性10例),年龄18~60岁,而对照组为正常人群,选自江西医学院本科二年大学生,来自非疫区,经体检健康,共10名,全为男性,年龄19~21岁。检测方法:晨起洗漱毕、空腹、7时许,采血液和唾液各2 ml,均经离心,取各自上清液进行间凝(IHA),由江西省寄生虫病研究所提供抗原,批号:980304,按说明书进行操作。酶标(ELISA)采用双抗体夹心法检测循环抗原,试剂盒由江西省寄生虫病研究所提供,按说明书操作。乳胶(PA)试剂是上海伊华医学科技公司提供,批号:980904,按说明书操作。上述检测由一人专门操作,进行唾液与血清的同步检测,所得阳性率结果:唾液间凝:71.42%、酶标:92.15%、乳胶:35.71%。血清间凝:50%、酶标:100%、乳胶:100%。而对照组经上述三种方法,同步检测唾液和血清中日本血吸虫特异性抗体/抗原全为阴性,从而显示:本文报道唾液中含有日本血吸虫的特异性抗体/抗原。由于采集唾液方法简便,且无创伤性,受检者易被接受,值得推广和应用。
作者:黄文长 刊期: 2001年第02期
布-加氏综合征(Budo-Chiari Syndrome,BCS)传统的治疗方法是外科各种分流术。随着影像诊断技术的提高和完善,血管外科和介入性放射学的发展,治疗方法已有改进。我院自1991年11月起,在国内较早开展采用放射介入新技术,对Bus患者进行单球囊扩张术治疗,取得了满意的疗效。为了确保新技术护理质量与效果,作者从病人准备、物品准备与消毒法;术中患者体位、屏气配合、护理要点;术后导管冲洗、病情观察及预防并发症等护理总结了一套成功的护理经验。
作者:刘莲芳 刊期: 2001年第02期
成年青紫蓝兔一侧胫神经于窝上部切除5 mm,移植入8 mm长,经反复冰冻、融解5次的成年狗胫神经,将兔胫神经的近、远断端与植入的狗神经缝合。术后2、3、4、5、6周,将HRP注入距远端吻合部15 mm处的远段胫神经,动物存活4 d。于神经移植术后4、5、6周,在兔的L7、S1,2脊髓前角观察到HRP标记细胞。标记细胞为多极形、梭形;L7、S1,2脊神经节也观察到大、中、小型标记细胞。标记细胞数量随着神经移植术后存活期的延长而增加。术后2、3周兔的脊髓前角和脊神经节未见标记细胞。表明宿主的再生神经纤维能通过异种神经而长入远端;再生后的神经纤维已恢复了轴浆流;HRP能被逆行运输至神经元胞体;脊髓前角和脊神经节分别出现标记细胞,说明再生神经纤维中运动纤维和感觉纤维兼有之。
作者:丁文龙 刊期: 2001年第02期
目的:应用中指中节同身寸度量食道心房调搏导管深度,起搏心脏,监护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病窦)和窦性心动过缓(窦缓)患者手术。方法:22例患者,其中男11例,女11例,年龄50~74岁,平均65±6岁,均在外、妇科住院。病窦2例,窦缓20例,均有头昏、头晕、胸闷、心悸,其中走路不稳15例,黑朦13例,昏倒2例。术前测血压(BP)、作心电图测心律(HR);术中观察BP、HR,如BP下降,HR减慢,即度量患者本人改良同身寸11倍将导管插入食道,行食道心房起搏至术毕,起搏按60次/min频率,起搏后测BP。结果:22例患者电刺激均夺获心房,显效21例(95%);有效1例(5%):无效0例。术前BP、HR高于术中未起搏BP、HR,P<0.01;术中起搏BP高于术中未起搏BP,P<0.001;术前BP与术中起搏BP无差异,P>0.05。结论:对于窦房结功能差、迷走神经张力增高、症状明显、年龄大患者,应用度量改良中指同身寸11倍为导管深度准确可靠,起搏心脏,方法简便易行,实用、价廉、无创伤。
作者:黄绍烈 刊期: 2001年第02期
Objective:In order to experience and contrast incidence rate of intection peritonitis. Exit-site infection,lunnitis, patients recover one's works,still living survival and withdraw rate from CAPD in particular on home PD of Subtropical Zone of China. Method:134 cases patients PD with CRF were from January 1,1981 to February 1998. We used three kinds of device and dialysate to complete CAPD. 134 patients into three groups according to PD device and form. Group Ⅰ: Non o-set 74 cases. Pat to use bottled dialysate/bag dialysate infusion abdominal cavity made by general emulsion tube/or once emulsion tube for CAPD. Group Ⅱ: 60 cases. Made by the o-set(Baxter H. Itd. USA).Group Ⅲ:45 cases. Made by o-set for on home PD. Result: The occur rate of infection peritonitis in Ⅰ,Ⅱ,Ⅲ Group were one/11.17,94.87 and 121.80 patient months. The infection rate of exit-site in Ⅰ,Ⅱ,Ⅲ Group were 18.91%,6.66%,6.66%. The lunnitis incidence rate in Ⅰ,Ⅱ,Ⅲ Group were 8.1%,3.33%, and 4.44%, respectively. The patients recover one's works in group Ⅰ almost come to nought, group Ⅱ 30% and 45.6% in group Ⅲ. Survival still living: Group Ⅰ 12.83. Group Ⅱ≥23.25. Group Ⅲ≥27 months and among them ≥36 months 7 cases (15.55%).About withdraw:Group Ⅰ average 2%/year. Group Ⅱ and Group Ⅲ 1.4%/year. The death rate of average year in Ⅰ and Ⅱ Group patients were 2.66% lower than of HD death rate 10%. Conclusion: o-set it's indeed a device of develop of PD and home PD, because the o-set able to most limit lower occur rate of intection peritonitis especially fit into home PD subtropical zone area.
作者:陈裕盛 刊期: 2001年第02期
常见于人和高等灵长类粪便中的人芽囊原虫[Blastocystis hominis (Brumpt 1912)],长期以来被误认为是一种无害的人酵母菌。究其原因,在于当时人们并不了解它存在着变形型(似阿米巴型)[1],只知道其空泡型在湿涂片中有一个圆球形、闪亮不透明、不产生运动的极似酵母菌的外貌;同时其二分裂的两个子细胞往往不等大而被解释为出芽生殖之故。对其致病性的认识也因病例不足,很少报道。现在知道,人芽囊原虫是一种人类常见的肠道致病原虫。
作者:吴国宏;苏水莲;曹镐禄;李娟;陈水亲 刊期: 2001年第02期
目的:研究老年人慢性硬脑膜下血肿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分析1990~1999年治疗的老年人慢性硬脑膜下血肿94例。结果:69%的患者是以进行性智力减退和神经功能障碍为主要临床表现,32%没有外伤史,男性占89%,全部由CT或MRI作出诊断并施行了钻孔引流手术。46%病人曾误诊为老年性痴呆,97%病人术后恢复良好。结论:老年慢性硬脑膜下血肿容易误诊为老年性痴呆,应及早作CT或MRI检查。
作者:江自强;江峰;吴远星;杨峰 刊期: 2001年第02期
医学研究和临床实践证明,心理、社会因素在疾病发生、发展、治疗和预防中起一定作用。对付心理、社会因素所致的疾病,单靠药物、手术方法,治疗不佳,必须兼顾心理诊治,才能取得相应的效果。作者于1989~1996年,应用生物反馈心理、行为疗法,对253例心身疾病进行放松训练,并用心理疏导、说教、暗示、音乐疗法及重新安排生活等护理。训练前用明尼苏达多相个性量表(MMPI)、卡特尔16种人格因素量表(16PF),对患者个性测定,并对患者训练前后的睡眠时数、EPQ个性、HAMA、SAS等测试比较,显示生物反馈放松训练可明显提高疗效。54例失眠症经放松训练后,由治疗前1.7±1.25睡眠时数提高6.1±1.5,有效率100%,显效率80%。经艾森克(EPQ)个性问卷,治疗后E分明显高于治疗前,而N分明显低于治疗前;38例考试焦虑、紧张症,经2~3月训练,用焦虑量表(HAMA)和焦虑自评量表(SAS)测试,治疗后分值明显低于治疗前。
作者:刘莲芳 刊期: 2001年第02期
以往小脑和脑干的静脉是一种被忽视了的血管结构,随着显微神经外科和颅底外科的发展,不少颅内手术需要谨慎处理和保护某些静脉,本文就后颅窝静脉的显微外科解剖基础和临床相关问题进行讨论。
作者:张铭文 刊期: 2001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