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存密;王子初;王翊
目的:观察不同浓度的虎茵汤对D-GalN(D-半乳糖胺)致急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化学毒性物质D-GalN致小鼠急性肝损伤为模型,测定高低剂量的虎茵汤对肝损伤ALT、AST及肝组织病理改变.结果:高剂量组虎茵汤同联苯双酯一样能够明显降低D-GalN致小鼠肝损伤血清ALT、AST值升高(P<0.01),减轻对肝脏细胞的病理损伤,说明虎菌汤对急性肝损伤具有明显保护作用.
作者:赵玉珍;刘蕾;付正中;路雅真 刊期: 2001年第06期
目的:探讨硬膜外阻滞区皮温升高的机理.方法:选择40例施行子宫切除的硬膜外麻醉病人与等数量的腹部手术全麻病人母指皮温对比.结果:实验组病人硬膜外使用利多卡因后皮温逐渐升高,30min后皮温达到高35±1.1℃,持续45min左右,皮温开始下降.对照组的病人大隐静脉直接滴注利多卡因后皮温没有变化.结论:硬膜外阻滞后皮温升高是利多卡因阻滞了交感神经,与中枢控制无关.
作者:刘玉秋;何少云 刊期: 2001年第06期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躁狂症急性期疗效.方法:116例躁狂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60例采用常规西药治疗基础上加用中药治疗,对照组56例单纯西医治疗.结果:中西医治疗组疗效优于单纯西医治疗且不良反应少.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躁狂症值得进一步研究和应用.
作者:刘芳 刊期: 2001年第06期
我院细菌室今年引进了第三代全自动血培养Bactec---9120系统并应用于临床,为败血症及严重感染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了准确快速的报告.2001-06~2001-08,我们使用Bactec-9120全自动血培养系统做增菌培养108例,共有标本阳性22份,阳性率为20.3%,现就Bactec-9120全自动培养系统结果进行分析.
作者:周薇薇;朱焱;刘国军 刊期: 2001年第06期
为探讨米非司酮配伍与不配伍三苯氧胺对子宫肌瘤的疗效,观察了113例绝经前有症状的子宫肌瘤患者,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王秀梅;陈敏秀;刘春雨 刊期: 2001年第06期
1 一般资料本组13例均为门诊病儿,其中男9例,女4例,年龄小2岁4个月,大13岁;病程1年以内5例,2年以内6例,2年以上2例.中医辨证分型,偏实证8例,偏虚证2例,偏虚中挟实证3例.
作者:孟庆成 刊期: 2001年第06期
尖锐湿疣近年来已成为临床上一种常见的性传播性疾病.该病的一个突出特点是易复发,即,一次性将全部尖锐湿疣切除后,过一段时间,相邻的原本正常的皮肤和粘膜上由于潜在病毒的生存,又会长出新的湿疣来.目前临床上尚无有一种能够彻底杀灭该病毒(乳头瘤病毒)或阻止其繁殖的特效药物,因而,常导致该病反复发作,不易一次性根治.氦氖激光血管内照射疗法是一种通过光导纤维将氦氖激光引入前臂正中静脉或较大静脉血管内,进行直接照射血液的治疗方法.该法在国内推广于1993年.实验研究表明,这种疗法对于机体具有多种良性调节作用.如对于神经内分泌系统的调节,用于神经衰弱、糖尿病的治疗.还可增强机体免疫力,如照射后使血液白细胞数目增加,使白细胞吞噬能力增强,使抗体分泌增加等多项指标的提高.显然,这对于消灭体内的尖锐湿疣病毒具有重要意义.本文观察结果也表明,氦氖激光血管内照射数次后显著提高尖锐湿疣术后的治愈率,减少复发率,其疗效远高于对照组.同时也高于国内应用干扰素防止复发,其治愈率仅为41.0%的报道[1].由此可知,氦氖激光血管内照射疗法是目前能够治愈尖锐湿疣并防其复发的有效办法.另外,激光照射后仍有18.29%的病人复发,其原因笔者认为,可能与患者身体过分虚弱、免疫力低下有关;或术后休养不当使免疫力难以提高;或再次接触传染源等,以至于不能彻底根除体内的乳头瘤病毒,导致尖锐湿疣的术后复发.此点尚需进一步研究证实.
作者:王锡民;姜蓓 刊期: 2001年第06期
目的:补充正常胎儿前庭感觉上皮的解剖形态学资料.方法:本组实验选用新鲜胎尸30例,通过球囊斑、椭圆囊斑、壶腹嵴的分离铺片技术,光学显微镜观察,结果输入JVC图象分析系统.结果:球囊斑、椭圆囊斑、壶腹嵴的毛细胞数分别为18634±297、32834±246、7459±94个,与成人相应部位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球囊斑、椭圆囊斑、壶腹嵴的表面积分别为1.95±0.14、3.62±0.36、0.87±0.06mm2,与成人相应部位比较差异显著(P<0.05).随着胎龄的增加,前庭感觉上皮的面积也增加(0
作者:孙喜翠;顾怀宇;李明;李占国 刊期: 2001年第06期
深静脉插管具有创伤小,不限制病人活动,能够保持静脉管道的持续通畅,并可减少反复穿刺给病人带来的痛苦及对浅静脉的损伤.且深静脉插管能安全快速地输入药液,为创伤性休克、大失血需快速补血补液的危重病人赢得了宝贵的抢救时机,已越来越多的被应用于临床,并成为危重病人抢救和慢性病人支持治疗建立通道的重要措施.
作者:周秀敏;栾卫红;邹娇 刊期: 2001年第06期
汗管瘤是一种常见的慢性进行性皮肤病,呈现中央轻度萎缩和边缘堤状隆起的角化过度性损害.我院1997~2000年共收治18例,均采用电离子治疗,经术后1~6月的随访获得较为满意的疗效.
作者:邵丽娜;宋英华;卢玲;孙学斌 刊期: 2001年第06期
1995-10~2000-10,我们采用经耻骨后保留尿道前列腺切除术治疗80例前列腺增生症(BPH)患者,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单存密;王子初;王翊 刊期: 2001年第06期
患者,女性,38岁.右侧乳腺囊肿5年,行右侧乳腺切除术.一般情况尚好,BP17/11kPa,P84次/分,R20次/分,心肺正常,心电图及各项化验均在正常范围.取左侧卧位,T5-6穿刺置管,无不适感,第一次注1.6%利多卡因5ml,5min后麻醉平面T3-6.第二次注1.6%利多卡因5ml,平面下T2-8.出现右眼裂变小,结膜充血,瞳孔变小,右面部潮红及鼻塞等霍纳氏征象.观察5min,无其它不适.第三次注1.6%利多卡因5ml,麻醉平面C7~T9.手术历经1.5h,术中麻醉效果满意.手术结束霍纳氏征逐渐消失,但右眼结膜充血明显.
作者:孙淑华 刊期: 2001年第06期
急性呼吸衰竭是药物中毒死亡的常见原因,提高急性呼吸衰竭的救治水平,对提高药物中毒的抡救成功率,保护这部分劳动力有重要意义.本文对我院1988年8月至1999年4月抡救成功的42例药物中毒致急性呼吸衰竭作简单分析与讨论,报告如下.
作者:曲江海;彭丽丽 刊期: 2001年第06期
恶心、呕吐是硬膜外吗啡手术后镇痛常见的不良反应之一,本研究将氟哌啶和灭吐灵分别与吗啡混合后注入硬膜外腔进行术后镇痛,观察两药对镇痛病人术后恶心及呕吐发生率的影响.
作者:高延军;田淑梅;张延辉 刊期: 2001年第06期
子宫颈上皮内瘤变(CIN)是一组子宫颈癌癌前病变的通称.它包括子宫颈非典型增生及子宫颈原位癌.1967年Richart提出这两种病变是子宫颈浸润癌的癌前病变,而将其它统称为CIN,并根据细胞异常的程度将CIN分为三级:CIN1指子宫颈轻度非典型增生;CIN2指子宫颈中度非典型增生;CIN3指子宫颈重度非典型增生或原位癌.CIN已逐渐取代了子宫颈轻、中、重度非典型增生及子宫颈原位癌的名称.CIN更能表明从子宫颈上皮非典型增生发展到原位癌乃至浸润癌的连续过程.积极防治CIN是防止宫颈癌的2例,收到明显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娟;徐莉杰 刊期: 2001年第06期
双嘧达莫为抗血小板聚集药,冠状动脉扩张药,有片剂和注射剂,由于双嘧达莫中含有一些杂质,故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含量,该方法灵敏专属性强,可排除杂质和分解产物的影响.
作者:李杰滨;谭秀敏;王红梅 刊期: 2001年第06期
自杀是在复杂心理活动作用下自己结束自己生命的行为.古今中外各社会都存在且近年有日渐上升的趋势.因各种疾患而引起自杀者颇多,占自杀原因第二位,而在精神疾患中精神分裂症自杀率仅低于抑郁症.由于其发病率高,病程冗长故其自杀绝对数占首位.国外文献报道精神病人自杀死亡中精神分裂症占30%,情感性精神障碍占20%,临床上由于抗精神病药副作用而自杀者不在少数.
作者:赵仁香;陈文涛 刊期: 2001年第06期
脊柱结核的诊断,长期以来主要是根据临床表现和X线拍片等进行确定.临床上常遇到X线片显示有椎旁或腰大肌寒性脓肿,而进行结核病灶清除术中发现脓肿已被吸收的情况.因此,仅依靠X线诊断脊柱结核有不足之处.1989年以来,我们采用B超配合X线片对脊柱结核合并寒性脓肿进行诊断,手术结果,诊断符合率达100%.
作者:房晓彬;李润英;沈成华;王振强 刊期: 2001年第06期
10%的葡萄糖酸钙液静脉给药已广泛应用于新生儿低钙惊厥,近年来已有报道静脉注射钙剂后引起医源性皮下钙盐沉积,甚至造成严重局部病变和功能障碍,为预防皮下钙盐沉积症的发生和早期积极的处理,现将我科的一例报道如下.
作者:李志芳;孙淑英;李春英 刊期: 2001年第06期
甘露醇治疗急性脑血管病导致急性肾功能损害的病例时有报道,应引起临床上的重视.本文将我院1992~2000年临床治疗急性血管病时应用甘露醇的192例中发生肾功能损害的24例作回顾性分析.
作者:姜桂红;孟庆方 刊期: 2001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