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东汉;唐恭芹
心血管神经症是以心血管疾病的有关症状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综合征.通常精神上受到环境刺激或工作紧张,压力难以适应时即可导致发病,部分患者因缺乏对心脏病的认识,对已患有病症或疑似症状产生过度忧虑而诱发本病.此类病人无器质性心脏病证据,因此了解心血管神经症病人的心理特点,做好心理护理,对疾病治愈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作者:李潮蕴;王速灵 刊期: 2001年第06期
疱疹性口炎系单纯性病毒(HSV)感染,是常见病、多发病.我院应用中药双黄连治疗疱疹性口炎30例,疗效满意,现介绍如下.
作者:陈亚滨;徐静;孙艳华 刊期: 2001年第06期
速效伤风胶囊的主要成份为扑热息痛、扑尔敏、人工牛黄等.地方药品标准对速效伤风胶囊中的扑热息痛的含量测定用的是重氮化反应的外指示剂法.此法操作繁琐,终点不易掌握.我们采用的是重氮化反应的内指示剂测定其扑热息痛的含量.结果较为满意.
作者:李桂兰;宋敏 刊期: 2001年第06期
脉搏血氧饱和度监测仪是80年代发展起来的一种非常有效的血氧化水平的无创伤性连续的经皮测定血氧饱和度(SpO2)的监测手段.可动态地观察机体氧合情况,及早发现低氧血症,为病人抢救及护理提供依据.我科自1999-01~2001-01对491例手术病人进行连续监测,收到较好效果.现将监测中的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王鑫;宗欣;王爱光 刊期: 2001年第06期
甘露醇治疗急性脑血管病导致急性肾功能损害的病例时有报道,应引起临床上的重视.本文将我院1992~2000年临床治疗急性血管病时应用甘露醇的192例中发生肾功能损害的24例作回顾性分析.
作者:姜桂红;孟庆方 刊期: 2001年第06期
产妇并发“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以下简称仰症)临床上常有发生,在剖宫产手术时发生率更高.护理人员怎样配合医生做好预防和处理是很主要的一环.作者总结了本院1995-01~2001-03在硬膜外麻醉下剖宫产术152例,其中出现不同程度“仰症”12例,发生率为7.9%,现报道如下.
作者:高秀红;贾凤霞;王速灵 刊期: 2001年第06期
不稳定型心绞痛(UA)是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一种,是介于稳定型心绞痛(SA)与急性心肌梗死(AMI)之间的状态.未经适当治疗的UA有较高的病死率,由于病情不稳定,它既可逆转为SA,又可恶化为AMI,甚至发生猝死,本院在1997-06~2000-12对3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采用严格内科治疗及加用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收到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黄明;王涛 刊期: 2001年第06期
小睑裂综合征多有家族史,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主要表现为先天性睑裂狭小,其睑裂横向宽度明显小于正常人,且同时伴有其它眼部先天异常,如上睑下垂、内眦赘皮、小眼球或无眼球等.我们1997-11~1999-12采用Y--V成形术、外眦成形术治疗小睑裂综合征5例,取得良好手术效果.
作者:段峰;杜晓岩;谷永安 刊期: 2001年第06期
目的:应用四氧嘧啶尾静脉注射制作胰岛素依赖性糖尿病(IDDM)大鼠模型,观察针刺对IDDM的治疗作用.方法:将30只Winster大鼠随机分成正常组、模型对照组、针刺治疗组,治疗组每天进行针刺治疗.10天后,测空腹血糖变化及该模型血脂、血清胰岛素、胰岛组织学的变化.结果:针刺能使IDDM大鼠血糖水平下降、血清胰岛素水平增高、血脂含量降低、促进胰岛B细胞合成和分泌胰岛素.结论:提示针刺疗法可以对IDDM起到一定的治疗作用.
作者:贾琳琳;张雪岩;王秀国;张桂芳 刊期: 2001年第06期
尖锐湿疣近年来已成为临床上一种常见的性传播性疾病.该病的一个突出特点是易复发,即,一次性将全部尖锐湿疣切除后,过一段时间,相邻的原本正常的皮肤和粘膜上由于潜在病毒的生存,又会长出新的湿疣来.目前临床上尚无有一种能够彻底杀灭该病毒(乳头瘤病毒)或阻止其繁殖的特效药物,因而,常导致该病反复发作,不易一次性根治.氦氖激光血管内照射疗法是一种通过光导纤维将氦氖激光引入前臂正中静脉或较大静脉血管内,进行直接照射血液的治疗方法.该法在国内推广于1993年.实验研究表明,这种疗法对于机体具有多种良性调节作用.如对于神经内分泌系统的调节,用于神经衰弱、糖尿病的治疗.还可增强机体免疫力,如照射后使血液白细胞数目增加,使白细胞吞噬能力增强,使抗体分泌增加等多项指标的提高.显然,这对于消灭体内的尖锐湿疣病毒具有重要意义.本文观察结果也表明,氦氖激光血管内照射数次后显著提高尖锐湿疣术后的治愈率,减少复发率,其疗效远高于对照组.同时也高于国内应用干扰素防止复发,其治愈率仅为41.0%的报道[1].由此可知,氦氖激光血管内照射疗法是目前能够治愈尖锐湿疣并防其复发的有效办法.另外,激光照射后仍有18.29%的病人复发,其原因笔者认为,可能与患者身体过分虚弱、免疫力低下有关;或术后休养不当使免疫力难以提高;或再次接触传染源等,以至于不能彻底根除体内的乳头瘤病毒,导致尖锐湿疣的术后复发.此点尚需进一步研究证实.
作者:王锡民;姜蓓 刊期: 2001年第06期
急性阑尾炎是各级医院外科急腹症中常见的一种疾病.转移性右下腹痛为急性阑尾炎的特征,对诊断急性阑尾炎有重要意义.但转移右下腹痛不一定是急性阑尾炎.本文报道3例,予以讨论.
作者:熊立君;周元 刊期: 2001年第06期
血液是一种特殊的自然资源,其需求量越来越大.近几年,我国年用血量在800吨左右,其中外科用血约在600吨左右,2/3的库血是在手术室输入的,但它却正在被情的消耗和严重污染.我国是肝炎大国,乙肝表面抗原(+)的约1.2亿,慢性肝炎、肝硬化、肝炎的约3000万.同时,我国艾滋病的感染人数也在悄然增多.虽然现代化的检验技术使输血变得更安全,但献血员在潜伏期内的血清传染病在目前的检测手段中仍难以测量,有多少病人因输血而感染肝炎、艾滋病或其它疾病难以统计.如何少输血、安全输血,把输血给人们带来的危害和风险减到低程度,我们还有许多工作要做.自体血回输(Autologous Blood Transfusion)就是一种安全、快捷、有效的输血方法,能够避免同种异体输血给我们带来的危害.现就自体血回输的优缺点、基本原理和应用前景分析如下.
作者:史红宇;周刚;张福亭;孙兆玉 刊期: 2001年第06期
本文观察了遗传性痉挛性截瘫1家系四代4例患者神经电生理异常改变,随访二年,并探讨了肌电图、H反射、大脑诱发电位与发病时间、病情程度的关系.
作者:王复新;王志群;乔香兰;王明礼 刊期: 2001年第06期
深静脉插管具有创伤小,不限制病人活动,能够保持静脉管道的持续通畅,并可减少反复穿刺给病人带来的痛苦及对浅静脉的损伤.且深静脉插管能安全快速地输入药液,为创伤性休克、大失血需快速补血补液的危重病人赢得了宝贵的抢救时机,已越来越多的被应用于临床,并成为危重病人抢救和慢性病人支持治疗建立通道的重要措施.
作者:周秀敏;栾卫红;邹娇 刊期: 2001年第06期
2001-05-10,我院外科成功的为一名左前臂完全性套状撕脱伤病人行清创植皮缝合术,疗效满意,报道如下.
作者:王贵臣;刘思东;刘万国;李清举 刊期: 2001年第06期
离子氨是反映水域中污染状况的一个重要指标,若沿岸排入大量未经处理的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可使非离子氨含量明显增高.本文通过对1996~2000年连续监测,客观地反映松花江佳木斯江段水体被污染的程度.
作者:祝丽玲;陆秋娟;孙镝;李玉;李兆岩 刊期: 2001年第06期
肾综合征出血热是一种常见的动物疫原性传染病.1997-01~2000-12我们观察了46例肾综合征出血热患者,发现8例在低血压期至多尿期之间出现一过性腹水,量多少不一,与病情的轻重呈正相关.以往很少有此方面的报道,现总结如下.
作者:张景成;董来春 刊期: 2001年第06期
我院1995年以来,治疗小儿腹泻合并重度脱水酸中毒36例,收到良好效果.我们认为在腹泻合并重度脱水酸中毒治疗过程中关键是:入院后首先快速静滴2:1液,抗生素控制感染其它对症治疗.对重度脱水酸中毒,绝不要注射过多的碳酸氢钠,因注射过多可加重组织缺氧,减少心肌收缩力,抑制大脑细胞功能,有时可造成脑后遗症或死亡,现总结报道如下.
作者:唐恭芹;孙东汉 刊期: 2001年第06期
为探讨米非司酮配伍与不配伍三苯氧胺对子宫肌瘤的疗效,观察了113例绝经前有症状的子宫肌瘤患者,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王秀梅;陈敏秀;刘春雨 刊期: 2001年第06期
由于现代医学及护理学的飞速发展,在临床上出现了许多新技术、新疗法,我院自1998年开展了锁骨下静脉穿刺给药的方法治愈了很多病人.通过临床实际应用了162例,均达到了临床治疗目的,同时也出现了许多并发症,这就需要我们应该掌握临床适应证及出现问题的处理方法和预防并发症所采取的护理措施.
作者:宋朝晖;郎丰香;于秀英 刊期: 2001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