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富锦市城区中小学生贫血现状调查分析

陈密芳

关键词:中小学生, 贫血现状, 调查
摘要:为了解富锦市城区中小学生贫血患病情况,我们于2000年7月对城区的第一中学、第二中学、第八小学三所学校进行调查. 现将调查结果报道如下.
黑龙江医药科学杂志相关文献
  • 硬膜外阻滞区皮温变化的机理研究

    目的:探讨硬膜外阻滞区皮温升高的机理.方法:选择40例施行子宫切除的硬膜外麻醉病人与等数量的腹部手术全麻病人母指皮温对比.结果:实验组病人硬膜外使用利多卡因后皮温逐渐升高,30min后皮温达到高35±1.1℃,持续45min左右,皮温开始下降.对照组的病人大隐静脉直接滴注利多卡因后皮温没有变化.结论:硬膜外阻滞后皮温升高是利多卡因阻滞了交感神经,与中枢控制无关.

    作者:刘玉秋;何少云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针刺对IDDM大鼠治疗作用的初步观察

    目的:应用四氧嘧啶尾静脉注射制作胰岛素依赖性糖尿病(IDDM)大鼠模型,观察针刺对IDDM的治疗作用.方法:将30只Winster大鼠随机分成正常组、模型对照组、针刺治疗组,治疗组每天进行针刺治疗.10天后,测空腹血糖变化及该模型血脂、血清胰岛素、胰岛组织学的变化.结果:针刺能使IDDM大鼠血糖水平下降、血清胰岛素水平增高、血脂含量降低、促进胰岛B细胞合成和分泌胰岛素.结论:提示针刺疗法可以对IDDM起到一定的治疗作用.

    作者:贾琳琳;张雪岩;王秀国;张桂芳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颅脑术后恢复期突发死亡原因分析

    颅脑外科手术后病人在恢复期(指原发病病情好转,生命指征平稳过程中)突发性死亡的病例,在临床上并不少见,如对此期可能导致死亡原因无充分的认识,势必会放松警惕,延误诊断和抢救,必将造成严重后果.本文就临床所遇34例此类病人,其中23例死亡原因如下分析.

    作者:麻旭东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儿童预防接种时的心理护理

    目前,国内外对儿童预防保健工作非常重视,而对儿童心理学方面的研究及护理,尚未得到广泛的重视.儿童在预防接种时,由于环境改变及对疼痛的恐惧,多表现为胆怯害羞、执拗或过分放纵,甚至有拒绝反应和硬性反抗等心理及行为.针对这些现象,我们在护理工作中,根据细致地研究并针对儿童不同的情感、心理特点,应用了儿童心理护理方法,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玉霞;李仲伟;愈春雷;刘立平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松花江佳木斯江段非离子氨指标分析

    离子氨是反映水域中污染状况的一个重要指标,若沿岸排入大量未经处理的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可使非离子氨含量明显增高.本文通过对1996~2000年连续监测,客观地反映松花江佳木斯江段水体被污染的程度.

    作者:祝丽玲;陆秋娟;孙镝;李玉;李兆岩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HPLC法在β-环糊精包含物中吡罗昔康含量的测定

    吡罗昔康(Piroxiacam)为非甾体抗炎药,用于风湿、类风湿性关节炎和急性肌肉骨骼疾患等,包括腱鞘炎、肩周炎、扭伤,各种劳损和腰痛.由于吡罗昔康被β-环糊精包含,其含量测定相应困难,故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吡罗昔康β-环糊精包含物胶囊中吡罗昔康的含量.该法具有特异性强,灵敏等特点,能排除杂质,减少干扰,达到结果准确的效果.

    作者:王彬;徐立浩;张守堂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真皮下血管网薄皮瓣在四肢撕脱伤中的应用

    在四肢创伤中常见有大面积的皮肤撕脱伤,对于尚有部分连接的撕脱皮肤缝合后常会发生皮下脂肪液化、感染、皮肤坏死.我们将尚有连接的撕脱皮肤修剪形成真皮下血管网薄皮瓣,再进行缝合.结果均达到一期愈合,效果满意.

    作者:王洪光;沈国平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静滴单硝酸异山梨酯治疗心力衰竭患者的观察护理

    1999-08~2000-12,我科对38例心力衰竭的患者采用了静滴单硝酸异山梨酯的治疗,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将观察与护理介绍如下.

    作者:曲云;李文慧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美克尔憩室穿孔误诊急性阑尾炎1例

    美克尔憩室是小肠憩室常见的一种,发生率为1%~2.5%,男女之比约为2:1,仅约4%病人出现临床症状,60%以上病人为10岁儿童,30岁以上很少出现症状.此病例较特殊,报道如下.

    作者:王江滨;郭新利;张颖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运用护理程序对重症支气管哮喘的护理

    支气管哮喘是一种支气管反应性过度增高性疾病,以气道呈可逆性阻塞为特点,临床典型表现为发作性呼吸困难伴广泛性的哮鸣音.我院自1998-02~2001-05对56例重症哮喘病患者运用护理程序的方法实施针对性的护理,全部病例均在8~20d治愈或缓解,效果满意.

    作者:吕凤英;吕凤玲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吸烟对纤维蛋白原、血脂水平影响的探讨

    目的:探讨吸烟对纤维蛋白原、血脂水平的影响.方法:纤维蛋白原测定用免疫比浊法,血脂用酶法,人群用吸烟与非吸烟对照研究,统计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两组间纤维蛋白原、血脂均有显著性差异,吸烟组纤维蛋白原、血脂均高于对照组,高密度脂蛋白低于对照组.

    作者:杨建峰;郝新生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氦氖激光血管内照射防治尖锐湿疣复发的临床观察

    尖锐湿疣近年来已成为临床上一种常见的性传播性疾病.该病的一个突出特点是易复发,即,一次性将全部尖锐湿疣切除后,过一段时间,相邻的原本正常的皮肤和粘膜上由于潜在病毒的生存,又会长出新的湿疣来.目前临床上尚无有一种能够彻底杀灭该病毒(乳头瘤病毒)或阻止其繁殖的特效药物,因而,常导致该病反复发作,不易一次性根治.氦氖激光血管内照射疗法是一种通过光导纤维将氦氖激光引入前臂正中静脉或较大静脉血管内,进行直接照射血液的治疗方法.该法在国内推广于1993年.实验研究表明,这种疗法对于机体具有多种良性调节作用.如对于神经内分泌系统的调节,用于神经衰弱、糖尿病的治疗.还可增强机体免疫力,如照射后使血液白细胞数目增加,使白细胞吞噬能力增强,使抗体分泌增加等多项指标的提高.显然,这对于消灭体内的尖锐湿疣病毒具有重要意义.本文观察结果也表明,氦氖激光血管内照射数次后显著提高尖锐湿疣术后的治愈率,减少复发率,其疗效远高于对照组.同时也高于国内应用干扰素防止复发,其治愈率仅为41.0%的报道[1].由此可知,氦氖激光血管内照射疗法是目前能够治愈尖锐湿疣并防其复发的有效办法.另外,激光照射后仍有18.29%的病人复发,其原因笔者认为,可能与患者身体过分虚弱、免疫力低下有关;或术后休养不当使免疫力难以提高;或再次接触传染源等,以至于不能彻底根除体内的乳头瘤病毒,导致尖锐湿疣的术后复发.此点尚需进一步研究证实.

    作者:王锡民;姜蓓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小儿腹泻重度脱水酸中毒的治疗体会

    我院1995年以来,治疗小儿腹泻合并重度脱水酸中毒36例,收到良好效果.我们认为在腹泻合并重度脱水酸中毒治疗过程中关键是:入院后首先快速静滴2:1液,抗生素控制感染其它对症治疗.对重度脱水酸中毒,绝不要注射过多的碳酸氢钠,因注射过多可加重组织缺氧,减少心肌收缩力,抑制大脑细胞功能,有时可造成脑后遗症或死亡,现总结报道如下.

    作者:唐恭芹;孙东汉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在脑星形细胞瘤的表达及其与微血管数的关系

    目的:研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脑星形细胞瘤中的表达,探讨VEGF与肿瘤的病理分级、部位、体积、预后的关系,及其与微血管数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法对60例脑星形细胞瘤的VEGF及微血管数进行检测,结合临床进行定性、定量、定位分析.结果:脑星形细胞瘤中VEGF高表达,并与微血管数相关,VEGF的表达强度及微血管数与肿瘤的病理分级、生存率及某些部位有相关性,而与肿瘤的体积无相关性.结论:VEGF在脑星形细胞瘤微血管生成中起重要作用,VEGF的表达与微血管数均可做为判断肿瘤预后的重要参考指标.

    作者:穆林森;孙晓东;郎铁成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正常桡动脉声像图研究及临床意义

    1 资料和方法20例,无外周血管的疾病,健康自愿者男女各10例,年龄16~45岁,患者仰卧位,上肢外展.使用ATL-3000美国全数字化高档彩超仪,L12-5线阵探头,频率5-12MHZ.先将探头置于肘关节前面,首先寻找到肱动脉上的桡动脉分叉处,确定起始部,测量该处桡动脉的内径,频谱的形态,各项波的高度,然后沿桡动脉的走行向手侧跟踪至桡骨小头处,测量该处的桡动脉的内径,频谱的形态峰值速度并记录,因右左两侧桡动脉内径无统计学差异,两侧合并统计.

    作者:王建业;郑笑娟;陈永兴;任淑先;黄雪兰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中西医结合非手术疗法治疗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48例体会

    我科自1985-10~1992-10共收治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105例,对其年龄在50岁以下,全身情况较好,腹腔渗液不多,估计穿孔不大,无严重感染及休克现象者,采用中西医结合非手术疗法治疗48例(占总数的45.6%),取得较好的近远期效果,现总结如下.

    作者:成国才;殷英荣;刘志国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三种药物治疗宫颈糜烂的成本--效果分析

    目的:比较爱宝疗浓缩液、奥平栓、福尔坤栓治疗中、重度宫颈糜烂的临床效果及所产生的经济效果.方法:对我院门诊宫颈糜烂患者,通过临床排查,筛选160例分成三组,45例用爱宝疗浓缩液;60例用奥平栓;55例用福尔坤栓.经过疗效观察和成本费用记录,运用药物经济学原理对三种药物治疗宫颈糜烂的不同方案进行成本-效果分析.结果:三种治疗宫颈糜烂的方案,其临床效果、不良反应、患者首肯度、总成本均无明显差异(P>0.05),但在获得单位效果时,用福尔坤栓的成本低.结论:对于中、重度宫颈糜烂患者,爱宝疗浓缩液、奥平栓、福尔坤栓均有显著疗效,医生可在保证治疗的前提下选用.

    作者:马新方;李梅珍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卡孕栓预防产后出血130例临床分析

    产后出血是产科临床常见的严重并发症之一,是当前我国孕产妇死亡的首要原因,为预防产后出血,笔者采用在第三产程早期,产妇舌下含服东北制药总厂生产的卡孕栓1枚的方法,以产后2h失血量≥400ml作为诊断标准,经130例临床观察发现效果显著,现报道如下.

    作者:田立娟;韩英俊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无痛人工流产术的效果观察及护理

    人工流产术(下简称人流术)是计划生育常用手术,做为避孕失败的补救措施,已被广泛应用.为了消除人流术时病人的痛苦,降低人流综合征的发生及减少手术操作难度,我院既往人流术中镇痛,多用利多卡因宫颈肌层浸润麻醉.2000年9月至今,将芬太尼联合异丙酚静脉麻醉用于人流术镇痛,并进行效果观察及护理,取得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姜淑霞;张翠玉;张洁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产科出血性休克的护理

    产科中以出血性休克为常见,是危及产妇生命的急症,护士必须在短时间内迅速做出正确诊断,抓紧时机,积极抢救.为此必须了解产科出血的常见诱因.估计出血量的多少,腹痛的程度、妊娠周数、产次、胎次、胎儿是否存活、宫口开大程度、有无休克早期症状,分娩时子宫松弛,产后子宫无张力,血红蛋白/血球压积、纤维蛋白含量.目的是控制出血纠正休克,一旦发生出血性休克,边报告医生边立即抢救:①休克卧位:抬高头胸部约10~20°,抬高下肢约20~30°,利于呼吸通畅及下肢回心血量的增加,以利于机体重要脏器的血供.②氧气吸入,浓度为40%,流量以2~4L/分为益.增加血氧含量,减少主要脏器的缺氧,有利于休克的回逆.③迅速开放两条静脉通道,短时间内稳、准、快采用9~12号针头穿刺,休克严重,血管塌陷,不易穿刺请医生切开静脉,决不能反复穿刺,耽误时间贻误抢救.一定要保证输液输血的速度,快速扩容是治疗出血性休克根本措施之一.④输液时先抽血,查血型、血交叉试验,准备输血.⑤严密观察全身状态,监护生命体征,准确记录特护单.密切观察胎心、胎动及宫缩情况.⑥评价失血量:(测量弯盘积血,对浸湿的纱布计数测定或称重).⑦留置导尿管,记录每小时尿量.肾脏是休克时血供变化显著的脏器,故尿量的多少直接显示血容量及肾功能状态,是判断休克程度和疗效的主要指标.尿量又是决定输液量的量佳指标,尿量小于30ml/h,说明血容量不足;尿量小于20ml/h,说明血容量严重不足,需加速输液,并及时报告医生.⑧中心静脉压测定:休克病人在治疗中,如血压低即CVP低于490.35kPa,表示血容量不足,可快速输液;如血压低,CVP高于正常,表示心功能不全,血容量相对增多,应严格控制输液速度.少尿乏尿的病人如CVP低,说明血容量不足,如CVP高则表示有急性肾功能衰竭的可能.⑨血液是否处于高凝状态,警惕DIC发生.⑩做好各种术前准备,尽快结束分娩.保持镇静,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评价出血性休克急症护理措施的有效程度:依循环障碍征象得到改善,意识状态好转,皮肤苍白转红润,皮肤温度由凉变温等.收缩压非升压药维持,10.64~11.97kPa,稳定在1小时以上.脉搏在110次/分以下,脉压差由2.66kPa以下转为3.99kPa以上.连续监测尿量均在30ml/h以上.CVP维持在490.35~1768kPa.

    作者:王国敏;解玉梅 刊期: 2001年第06期

黑龙江医药科学杂志

黑龙江医药科学杂志

主管:黑龙江省教育厅

主办:佳木斯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