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儿童预防接种时的心理护理

张玉霞;李仲伟;愈春雷;刘立平

关键词:儿童, 预防接种, 心理护理
摘要:目前,国内外对儿童预防保健工作非常重视,而对儿童心理学方面的研究及护理,尚未得到广泛的重视.儿童在预防接种时,由于环境改变及对疼痛的恐惧,多表现为胆怯害羞、执拗或过分放纵,甚至有拒绝反应和硬性反抗等心理及行为.针对这些现象,我们在护理工作中,根据细致地研究并针对儿童不同的情感、心理特点,应用了儿童心理护理方法,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黑龙江医药科学杂志相关文献
  • 经胃镜破碎植物性胃石10例分析

    我院自1998年以来,经胃镜检查,发现植物性胃石10例,现报道如下.

    作者:颜玉;王艳凤;张立志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溶栓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观察

    不稳定型心绞痛(UA)是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一种,是介于稳定型心绞痛(SA)与急性心肌梗死(AMI)之间的状态.未经适当治疗的UA有较高的病死率,由于病情不稳定,它既可逆转为SA,又可恶化为AMI,甚至发生猝死,本院在1997-06~2000-12对3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采用严格内科治疗及加用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收到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黄明;王涛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美克尔憩室穿孔误诊急性阑尾炎1例

    美克尔憩室是小肠憩室常见的一种,发生率为1%~2.5%,男女之比约为2:1,仅约4%病人出现临床症状,60%以上病人为10岁儿童,30岁以上很少出现症状.此病例较特殊,报道如下.

    作者:王江滨;郭新利;张颖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脑胶质瘤患者的危险因素调查

    目的:探讨胶质瘤发生发展的危险因素.方法:通过档案及旁证法等确定脑胶质瘤129例作研究组,另选条件相似的同期入院的非神经系统疾病的住院患者258例作为对照组.采用配比对照研究方法,分别进行采集、调查、登记表格,逐一统计分析应急事件、不良嗜好、接触化学性和物理性及患者是否食用新鲜蔬菜水果等,经统计学处理,揭示年龄、性别、先天遗传、物理化学生物等因素对胶质瘤的影响.结果:研究组与对照组的不良生活习惯(吸烟、饮酒、嗜食咸鱼、不喜欢新鲜蔬菜、水果)、性格与心理状态、应急事件、接触汽油、柴油、农药者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研究组与对照组的性别与年龄、头部外伤及接触放射线、电磁辐射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患者存在一定内因(脑细胞中的原癌基因、性格内向、心理状态不稳定)的基础上,在外因(不良嗜好、化学性和物理性毒性污染)作用下,细胞中的原癌基因被活化,从而形成真正的肿瘤实体.

    作者:陈军;郝新生;戴陶;鲍华;房忠女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佳木斯成分输血现状调查

    在输血已成为临床重要治疗手段的今天,成分输血以提高疗效,减少免疫性反应等越来越受到广大临床医师的重视.笔者就本市1998~2000年成分输血现状进行统计分析,以便掌握各种成分血使用情况.更好地为临床医疗服务.

    作者:曲静波;王依波;董瑜;张小萍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儿童预防接种时的心理护理

    目前,国内外对儿童预防保健工作非常重视,而对儿童心理学方面的研究及护理,尚未得到广泛的重视.儿童在预防接种时,由于环境改变及对疼痛的恐惧,多表现为胆怯害羞、执拗或过分放纵,甚至有拒绝反应和硬性反抗等心理及行为.针对这些现象,我们在护理工作中,根据细致地研究并针对儿童不同的情感、心理特点,应用了儿童心理护理方法,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玉霞;李仲伟;愈春雷;刘立平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KS光热治疗仪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32例临床分析

    子宫颈上皮内瘤变(CIN)是一组子宫颈癌癌前病变的通称.它包括子宫颈非典型增生及子宫颈原位癌.1967年Richart提出这两种病变是子宫颈浸润癌的癌前病变,而将其它统称为CIN,并根据细胞异常的程度将CIN分为三级:CIN1指子宫颈轻度非典型增生;CIN2指子宫颈中度非典型增生;CIN3指子宫颈重度非典型增生或原位癌.CIN已逐渐取代了子宫颈轻、中、重度非典型增生及子宫颈原位癌的名称.CIN更能表明从子宫颈上皮非典型增生发展到原位癌乃至浸润癌的连续过程.积极防治CIN是防止宫颈癌的2例,收到明显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娟;徐莉杰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富锦市城区中小学生贫血现状调查分析

    为了解富锦市城区中小学生贫血患病情况,我们于2000年7月对城区的第一中学、第二中学、第八小学三所学校进行调查. 现将调查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陈密芳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69例隐形义齿失败原因分析及处理

    隐形义齿又称弹性仿生义齿,它是近些年来应用于临床上的一种修复方法.它美观、有弹性并且没有金属卡环,对邻牙无损伤且价格便宜患者易于接受.但在临床应用中出现一些问题,我科对近年来出现69例107颗缺失牙的隐形义齿修复失败的原因进行分析并给予相应处理总结如下.

    作者:姚松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纹刺后迟发性皮肤反应的探讨

    纹刺术是现代修饰、美化眉、眼、唇部的一项新的美容技术,很受众多女性的青睐,我院自1991年至今共纹刺眉眼唇部患者2620多例,其中出现迟发性皮肤反应26例,经过处理后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谷永安;段峰;杜晓岩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保留尿道前列腺切除术80例分析

    1995-10~2000-10,我们采用经耻骨后保留尿道前列腺切除术治疗80例前列腺增生症(BPH)患者,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单存密;王子初;王翊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慢性气管炎患者血液流变学变化的分析

    目的:本文对50例经临床确诊为慢性气管炎患者的血液流变学进行了研究,为临床医学和检验学提供一个基本理论和实验室指标.方法:采用毛细管粘度计法,测定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并用XN-5型自动电子计时粘度仪和国产方型毛细血管式细胞电泳计时器.结果和结论:慢性气管炎患者的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均有显著改变(P<0.01).

    作者:李凤霞;郑那佳;刘丽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23例妊娠期急性阑尾炎的治疗体会

    妊娠并发阑尾炎在临床上发病率较高,可发病于妊娠早、中、晚时期,且各期临床表现各有特点,但由于妊娠期阑尾炎,常因症状不典型,治疗不及时而影响母婴安全.现将我院1997~2000年期间共收治妊娠并发阑尾炎23例报道如下.

    作者:周元;熊立君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依那普利和氯沙坦治疗中重度高血压的疗效观察

    目的:评价依那普利和氯沙坦联用对中重度高血压患者的降压效果和左心室肥厚的逆转作用.方法:对36例中重度高血压患者给予口服依那普利5~10mg/日和氯沙坦25~50mg/日,监测血压、心率及行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经治疗患者血压、心率明显下降,IVST、LVPWT和LVMI明显减少(P<0.01).结论:依那普利和氯沙坦联用能有效降低血压及逆转心室肥厚,且两药单独用量少,副作用少.

    作者:付生泉;陈文莉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脊柱结核的B超诊断评价

    脊柱结核的诊断,长期以来主要是根据临床表现和X线拍片等进行确定.临床上常遇到X线片显示有椎旁或腰大肌寒性脓肿,而进行结核病灶清除术中发现脓肿已被吸收的情况.因此,仅依靠X线诊断脊柱结核有不足之处.1989年以来,我们采用B超配合X线片对脊柱结核合并寒性脓肿进行诊断,手术结果,诊断符合率达100%.

    作者:房晓彬;李润英;沈成华;王振强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真皮下血管网薄皮瓣在四肢撕脱伤中的应用

    在四肢创伤中常见有大面积的皮肤撕脱伤,对于尚有部分连接的撕脱皮肤缝合后常会发生皮下脂肪液化、感染、皮肤坏死.我们将尚有连接的撕脱皮肤修剪形成真皮下血管网薄皮瓣,再进行缝合.结果均达到一期愈合,效果满意.

    作者:王洪光;沈国平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颅脑术后恢复期突发死亡原因分析

    颅脑外科手术后病人在恢复期(指原发病病情好转,生命指征平稳过程中)突发性死亡的病例,在临床上并不少见,如对此期可能导致死亡原因无充分的认识,势必会放松警惕,延误诊断和抢救,必将造成严重后果.本文就临床所遇34例此类病人,其中23例死亡原因如下分析.

    作者:麻旭东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深静脉插管在ICU中的应用及护理体会

    深静脉插管具有创伤小,不限制病人活动,能够保持静脉管道的持续通畅,并可减少反复穿刺给病人带来的痛苦及对浅静脉的损伤.且深静脉插管能安全快速地输入药液,为创伤性休克、大失血需快速补血补液的危重病人赢得了宝贵的抢救时机,已越来越多的被应用于临床,并成为危重病人抢救和慢性病人支持治疗建立通道的重要措施.

    作者:周秀敏;栾卫红;邹娇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用新的给药方法治疗肺结核的体会

    近两年我院在肺结核的治疗中采取了新的给药方法,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特整理报道如下.

    作者:王辉;赵元平;闫道荣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联合垂体叶素、硝酸甘油治疗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疗效

    门脉高压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是肝硬化失代偿期的严重并发症之一,治疗该病的关键在于快速有效地降低门脉压力,生长抑素及其类似物通过影响门脉压形成的前向机制能有效地降低门脉压、达到止血效果,已广泛应用于抢救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但由于价格昂贵、限制了该类药物在基层医院的使用,应用垂体后叶素须达0.2~0.4u/min剂量.副反应发生率高、且疗效并不理想.联合垂体后叶素、硝酸甘油治疗门脉高压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被认为是一种有效的方法,在不减少垂体后叶素用量的情况下,药物副反应发生率仍然较高.本文旨在探讨减少垂体后叶素用量的基础上,联合硝酸甘油持续静滴治疗门脉高压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疗效.

    作者:徐克达 刊期: 2001年第06期

黑龙江医药科学杂志

黑龙江医药科学杂志

主管:黑龙江省教育厅

主办:佳木斯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