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真皮下血管网薄皮瓣在四肢撕脱伤中的应用

王洪光;沈国平

关键词:四肢撕脱伤, 真皮下血管网薄皮瓣
摘要:在四肢创伤中常见有大面积的皮肤撕脱伤,对于尚有部分连接的撕脱皮肤缝合后常会发生皮下脂肪液化、感染、皮肤坏死.我们将尚有连接的撕脱皮肤修剪形成真皮下血管网薄皮瓣,再进行缝合.结果均达到一期愈合,效果满意.
黑龙江医药科学杂志相关文献
  • 松花江佳木斯江段非离子氨指标分析

    离子氨是反映水域中污染状况的一个重要指标,若沿岸排入大量未经处理的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可使非离子氨含量明显增高.本文通过对1996~2000年连续监测,客观地反映松花江佳木斯江段水体被污染的程度.

    作者:祝丽玲;陆秋娟;孙镝;李玉;李兆岩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白色念珠菌引起咽部感染1例

    念珠菌属重要的条件致病菌,我室从1例咽部感染的病例中检查出白色念珠菌.

    作者:周文玉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躁狂症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躁狂症急性期疗效.方法:116例躁狂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60例采用常规西药治疗基础上加用中药治疗,对照组56例单纯西医治疗.结果:中西医治疗组疗效优于单纯西医治疗且不良反应少.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躁狂症值得进一步研究和应用.

    作者:刘芳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氦氖激光血管内照射防治尖锐湿疣复发的临床观察

    尖锐湿疣近年来已成为临床上一种常见的性传播性疾病.该病的一个突出特点是易复发,即,一次性将全部尖锐湿疣切除后,过一段时间,相邻的原本正常的皮肤和粘膜上由于潜在病毒的生存,又会长出新的湿疣来.目前临床上尚无有一种能够彻底杀灭该病毒(乳头瘤病毒)或阻止其繁殖的特效药物,因而,常导致该病反复发作,不易一次性根治.氦氖激光血管内照射疗法是一种通过光导纤维将氦氖激光引入前臂正中静脉或较大静脉血管内,进行直接照射血液的治疗方法.该法在国内推广于1993年.实验研究表明,这种疗法对于机体具有多种良性调节作用.如对于神经内分泌系统的调节,用于神经衰弱、糖尿病的治疗.还可增强机体免疫力,如照射后使血液白细胞数目增加,使白细胞吞噬能力增强,使抗体分泌增加等多项指标的提高.显然,这对于消灭体内的尖锐湿疣病毒具有重要意义.本文观察结果也表明,氦氖激光血管内照射数次后显著提高尖锐湿疣术后的治愈率,减少复发率,其疗效远高于对照组.同时也高于国内应用干扰素防止复发,其治愈率仅为41.0%的报道[1].由此可知,氦氖激光血管内照射疗法是目前能够治愈尖锐湿疣并防其复发的有效办法.另外,激光照射后仍有18.29%的病人复发,其原因笔者认为,可能与患者身体过分虚弱、免疫力低下有关;或术后休养不当使免疫力难以提高;或再次接触传染源等,以至于不能彻底根除体内的乳头瘤病毒,导致尖锐湿疣的术后复发.此点尚需进一步研究证实.

    作者:王锡民;姜蓓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急症回盲部切除术体会

    我院1995-01~2000-04共进行急症回盲部切除23例,无手术死亡,无吻合口瘘发生,证明此手术的可行性及可靠性.

    作者:刘恩东;王贵臣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脊柱结核的B超诊断评价

    脊柱结核的诊断,长期以来主要是根据临床表现和X线拍片等进行确定.临床上常遇到X线片显示有椎旁或腰大肌寒性脓肿,而进行结核病灶清除术中发现脓肿已被吸收的情况.因此,仅依靠X线诊断脊柱结核有不足之处.1989年以来,我们采用B超配合X线片对脊柱结核合并寒性脓肿进行诊断,手术结果,诊断符合率达100%.

    作者:房晓彬;李润英;沈成华;王振强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重症糖尿病引起水疱病2例

    水疱病是糖尿病一种少见的并发症,出现水疱症可提示糖尿病情较重.因此应引起广大医务人员的重视.特将病例报告如下.

    作者:刘德龙;朱之琪;李升一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从一患者血和尿中同时检出洛菲不动杆菌

    患者,女,68岁,于晨练中突然出现下腹部绞痛,在某院排除外科疾病后,患者要求离院.12h后出现发热、寒战.于个体诊所用青霉素治疗3d后病情加重,来我院入院治疗.血常规:WBC 10.6×109/L,N 0.79,L 0.21;尿常规:脓细胞++;大便常规正常;体温39.9℃;血压11.3/7.9kPa.两次血培养及两次尿培养均培养出洛菲不动杆菌.根据药敏选用敏感药物治疗,16d后痊愈出院.细菌鉴定:经BACTEC 9120血培养仪器血培养24h后报告阳性,转种血琼脂、麦康凯琼脂,35℃ 24h培养,血琼脂上菌落较小、灰白色、圆形、光滑、边缘整齐.麦康凯琼脂上无色小菌落.涂片染色:革兰阴性杆菌.生化反应:氧化酶、靛基质、硫化氢、甲基红、VP、赖氨酸脱羧酶、鸟氨酸脱羧酶和精氨酸双水解酶均阴性,尿素酶、枸橼酸盐利用试验阳性,O/F试验氧化型.经WalkAway-40微生物鉴定系统鉴定为洛菲不动杆菌.药敏试验(K-B法):对头孢唑啉、氨苄西林、头孢噻肟钠、庆大霉素、氯霉素、头孢他啶均耐药,环丙氟哌酸、氨曲南、氟嗪酸均敏感.

    作者:王勇;黄昕明;周薇薇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醒脑静抢救急性中重症一氧化碳中毒的临床观察

    在生产和生活中,当含碳物质燃烧不完全时,就能产生CO,因此中毒的患者也非常多.我院急诊科1999-01~2001-01共收治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患者94例,其中男58例,女36例.在对其中48例中重度中毒的患者采用高压氧治疗的基础上结合用醒脑静注射抢救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白艳玲;刘净;李丽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遗传性痉挛性截瘫一家系四代4例神经电生理观察

    本文观察了遗传性痉挛性截瘫1家系四代4例患者神经电生理异常改变,随访二年,并探讨了肌电图、H反射、大脑诱发电位与发病时间、病情程度的关系.

    作者:王复新;王志群;乔香兰;王明礼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与老年患者沟通交流的技巧与护理

    沟通与交流是人类之间的普遍现象,是一种信息传递,是护理健康教育的基本方法和原则,护患之间的沟通与交流是护理健康教育的基本的原则和方法.老年患者在心理、生理上同年轻人不同,对疾病的表现也有其特点,而不同的老年人其生理功能、精神状态以及生活经历、性格特征有着巨大的差异,大多数的老年人的性格温和,易于交往,但有些老人性格古怪,难与之沟通及交流,还有些老年人由于缺乏家庭成员的关心和温暖,缺乏同家人的沟通交流,疾病的折磨、生活的困难,使他们易产生悲观厌世的心理.因此,针对患者对不同疾病的心理状态,应了解妨碍与老年人交流的因素,对各个阶段的患者心理有所了解,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增进理解,掌握交流的基本技巧,以满足患者的心理需求为目标,进行全面的护理,从而取得更好的护理效果.

    作者:孙淑英;李志芳;唐海燕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静滴单硝酸异山梨酯治疗心力衰竭患者的观察护理

    1999-08~2000-12,我科对38例心力衰竭的患者采用了静滴单硝酸异山梨酯的治疗,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将观察与护理介绍如下.

    作者:曲云;李文慧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糖尿病患者血浆血栓素A2、前列环素、内皮素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糖尿病合并血管并发症患者血浆血栓素A2(TXA2)、前列环素(PGI2)和内皮素(ET)水平的变化.方法:应用放射免疫法测定56例糖尿病患者和30例正常人血浆TXA2、PGI2和ET水平.结果:有血管病变糖尿病患者较无血管病变糖尿病患者血浆TXA2明显升高,PGI2明显降低,血浆ET明显升高.结论:TXA2-PGI2平衡失调和血浆ET升高在糖尿病血管病变的发病机制中可能起重要作用.

    作者:谭丽艳;杨玉红;李丽疆;柴国禄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针刺对IDDM大鼠治疗作用的初步观察

    目的:应用四氧嘧啶尾静脉注射制作胰岛素依赖性糖尿病(IDDM)大鼠模型,观察针刺对IDDM的治疗作用.方法:将30只Winster大鼠随机分成正常组、模型对照组、针刺治疗组,治疗组每天进行针刺治疗.10天后,测空腹血糖变化及该模型血脂、血清胰岛素、胰岛组织学的变化.结果:针刺能使IDDM大鼠血糖水平下降、血清胰岛素水平增高、血脂含量降低、促进胰岛B细胞合成和分泌胰岛素.结论:提示针刺疗法可以对IDDM起到一定的治疗作用.

    作者:贾琳琳;张雪岩;王秀国;张桂芳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保留尿道前列腺切除术80例分析

    1995-10~2000-10,我们采用经耻骨后保留尿道前列腺切除术治疗80例前列腺增生症(BPH)患者,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单存密;王子初;王翊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真皮下血管网薄皮瓣在四肢撕脱伤中的应用

    在四肢创伤中常见有大面积的皮肤撕脱伤,对于尚有部分连接的撕脱皮肤缝合后常会发生皮下脂肪液化、感染、皮肤坏死.我们将尚有连接的撕脱皮肤修剪形成真皮下血管网薄皮瓣,再进行缝合.结果均达到一期愈合,效果满意.

    作者:王洪光;沈国平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120例医院真菌感染临床分析

    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广谱抗生素、免疫抑制剂以及各种侵袭性诊疗手段的广泛运用,使医院真菌感染明显增加,及时准确了解医院真菌感染的临床特点、诱发因素、真菌种类以及抗真菌药物敏感性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分析我院120例住院患者真菌感染的临床资料并探讨其临床特点.

    作者:朱焱;李玉玲;李永海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甘露醇治疗急性脑血管病致急性肾功能损害24例临床分析

    甘露醇治疗急性脑血管病导致急性肾功能损害的病例时有报道,应引起临床上的重视.本文将我院1992~2000年临床治疗急性血管病时应用甘露醇的192例中发生肾功能损害的24例作回顾性分析.

    作者:姜桂红;孟庆方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肾炎四味片对家兔急性血清病肾炎的免疫调节作用

    目的:研究肾炎四味片对急性肾小球肾炎的治疗作用.方法:采用Dixon模型研究了肾炎四味片对家兔急性血清病肾炎(AESSR)的免疫调节作用.结果:发现肾炎四味片对急性肾炎有明显治疗作用,可以提高补体活性及补体免疫复合物溶解能力(CMSC),这是导致组织损伤的原因,肾炎四味片可以促进其分泌达到治疗肾炎的目的.

    作者:孔欣冰;张玉娟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前臂完全性套状撕脱伤1例

    2001-05-10,我院外科成功的为一名左前臂完全性套状撕脱伤病人行清创植皮缝合术,疗效满意,报道如下.

    作者:王贵臣;刘思东;刘万国;李清举 刊期: 2001年第06期

黑龙江医药科学杂志

黑龙江医药科学杂志

主管:黑龙江省教育厅

主办:佳木斯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