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威;吴蕾;于垂恭;宋宇
1 临床资料患者男,32岁,因上腹疼痛5d,于2007年4月15日入住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消化内科,2010年5月4日因高血压转入心内科.5d前饱餐后约30 min出现上腹疼痛,疼痛持续约半小时,伴恶心呕吐,呕吐物为胃内容物,含黄绿色胆汁,无咖啡渣样物,无放射性疼痛,与体位无关.疼痛自行缓解.
作者:张宜青;于向东;孙跃民 刊期: 2011年第05期
在临床工作中经常可以遇到胸腔积液的患者,如果选择用间断多次行胸腔穿刺抽液的办法,不仅会造成患者很大的痛苦,更加重患者的经济负担.我院在2004年开始使用一次性中心静脉导管行胸腔积液引流,收到了很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韩晓丽;张洪波;辛永祥;王建东;左占杰;李伟 刊期: 2011年第05期
近年来,我们采用脾动脉部分栓塞(partialsplenic embolization,PSE)治疗36例晚期肝硬化脾功能亢进患者,取得了理想的效果,现将围手术期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张文;郭玉霞;段姚尧 刊期: 2011年第05期
在男性泌尿系肿瘤中,浸润性膀胱肿瘤患者的5年生存率仅为20%-70%.根治性膀胱切除术、放射治疗和化疗是临床上常采用的方法.然而在各治疗方法中,哪些因素可以提供预后参考,还未有一致意见.本研究的主要目的是评估不同治疗方式中影响浸润性膀胱癌患者生存率的预后因素.
作者:周丽娜;朱鸣阳;李成文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评价贝美前列素和曲伏前列素替代拉坦前列素治疗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和高眼压症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单盲、平行对照临床试验,选择使用拉坦前列素不能达到目标眼压的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和高眼压症患者并随机分两组,分别滴用贝美前列素或曲伏前列素,均为每晚1次,每次1滴.测量替换用药前、1个月和3个月时的眼压,观察不良反应.[结果]两组平均基线日间眼压无统计学差异.替换治疗后1个月和3个月的平均日间眼压,贝美前列素组较曲伏前列素组有显著性下降.总体上,在替换治疗1个月和3个月时,22%贝美前列素组患者和12.1%曲伏前列素组患者平均日间眼压降幅达到15%以上,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3个月时平均日间眼压下降幅度贝美前列素组为2.1mmHg(11.0%),曲伏前列素组为1.4mmHg(7.4%),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贝美前列素组3例(8.8%)和曲伏前列素组2例(5.7%)出现了与治疗相关的不良反应.与治疗有关的结膜充血患者发生率,贝美前列素组为3.1%,曲伏前列素组为1.5%,两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无严重不良反应和全身不良反应发生.[结论]经拉坦前列素治疗不能达到目标眼压的患者,更换贝美前列素或曲伏前列素后,短时间内的日间眼压下降前者比后者更明显,替换用药后结膜充血发生率二者均较低.
作者:李斌;李俊逸;王翠青;郭丽;李瑞国 刊期: 2011年第05期
退行性骨性关节炎(degenerative osteoarthritis,DOA)是由于膝关节的退行性改变和慢性积累性关节磨损而造成的,主要病理表现有膝部关节软骨变性、关节软骨面反应性增生、骨刺形成等[1,2].2009年2月-20011年1月,我们采用硫酸氨基葡萄糖治疗613例膝DOA患者,对其疗效进行分析,评价硫酸氨基葡萄糖治疗膝退行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
作者:史昌乾;姜辉;胥学冰;杨春露 刊期: 2011年第05期
随着社会的发展及医学模式的转变,医疗条件得到了很大改善,人们防病治病的意识明显增强.小儿意外伤害逐渐成为当今儿童死亡的主要原因,烧伤又是小儿意外伤害的重要组成部分[1],所以预防此类事故的发生就显得尤为重要.现对我院烧伤整形中心2008年1月-2009年12月收治108例小儿烧伤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以对预防小儿烧伤的提供临床依据,从而降低其发生率.
作者:周淑娟;段姚尧;郭双来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探讨武警部队医学救援队员在不同训练阶段体质变化情况.[方法]根据体质测试方法,对51名男医学救援队员体质情况分4个阶段进行测试.[结果]武警部队医学救援队员的身体形态指标变化有较好的发展趋势;生理机能在各个阶段均有所提高,毕业前相对下降;身体素质指标在专训后达到好水平,毕业前有较大下降趋势.[结论]医学救援队员体质变化依赖不同阶段的训练安排,体质状况有进一步改善的空间.
作者:张磊;张建辉;董宏伟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分析某三级甲等医院铜绿假单胞菌感染的科室分布特点及耐药性,为临床合理应用抗感染药物提供参考.[方法]对2009年1月-12月分离得到的合格菌株用法国生物梅里埃公司API鉴定系统进行菌株鉴定,同时用K-B纸片扩散法进行药敏实验.[结果]共检测出680株铜绿假单胞菌:其中呼吸科210株,构成比为30.9% ;ICU分离到164株,构成比为24.1%;心内科108株,构成比为15.9%;普外63株,构成比为9.2%;其它135株,构成比为19.9%.药敏结果显示铜绿假单胞菌对阿米卡星、庆大霉素、头孢他啉及复方新诺明的耐药率分别达46.0%、67.6%、59.8%和70.7%,呈高水平耐药.[结论]铜绿假单胞菌在我院以呼吸系统感染为主,加强抗感染药物合理应用及控制耐药菌株的产生和传播都有助于减少医院感染的发生.
作者:段锦斌;佟丽华;刘昆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建立行气破瘀胶囊的质量控制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对行气破瘀胶囊的有效成分进行定性分析,然后通过高效液相色谱法对胶囊中赤芍的主要活性成分芍药苷进行含量测定.[结果]TCL鉴定方法专属性强;芍药苷在0.1592-1.59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为99.2%,RSD值为0.32%(n=6).[结论]所建立的方法操作简单,结果准确,重复性好,可用于行气破瘀胶囊的质量控制.
作者:蒋云根;吴可柱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探讨糖尿病患者下肢动脉血管病变的危险因素,了解糖尿病外周血管病变的形态学特征,寻找早期诊断方法.[方法]对172例糖尿病患者和120例对照组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CDFI)检查,对其下肢血管形态、血管壁内膜厚度、斑块、管腔狭窄或闭塞及血流动力学改变进行比较.[结果]下肢动脉血管的硬化斑块、狭窄、闭塞的发生率,糖尿病患者明显高于对照组;硬化斑块的发生率以股动脉常见,而管腔狭窄、闭塞以胫前动脉受累为明显.[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对糖尿病患者下肢血管病变的早期诊断、预防、治疗有重要的临床指导意义.
作者:那桂萍;王华;普素;舒媛;王晓琴;李红霞;杨春秀 刊期: 2011年第05期
输血是抢救急、危重患者重要治疗手段,也是感染性疾病医源性传播的主要途径.依据国家卫生部颁布的<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规定,临床输血前必须检查患者血液感染性病原体相关指标.为规范医疗操作和保护医护患各方利益,防范医疗风险,了解患者输血前传染性疾病感染状况,我们对本院8308例输血前患者进行了乙型肝炎病毒(HBV)、丙型肝炎病毒抗体(抗HCV)、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抗体(抗HIV1+2抗体)、梅毒螺旋体抗体(TP抗体)检测,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郭素菊;王波;宋杰;王艳 刊期: 2011年第05期
我院于1999年1月-2009年10月对18例因迟发维生素K缺乏并发颅内出血的患儿,在出血倾向缓解后,以CT片定位,行脑血肿穿刺引流术,术后患儿存活率高,远期效果好,后遗症少,具有较高的临床实用性,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秀宇 刊期: 2011年第05期
双腔支气管导管(doble-lumen bronchial tube,DLT)已普遍应用于胸科手术.Robertshaw双腔管取消了隆突钩,便于插管操作.但导管难以定位,纤维支气管镜(纤支镜)能准确引导双腔管,但价格昂贵,无法普及.在无纤支镜的条件下双腔支气管插管,错误率高达48%-78%[1].本资料对我院近3年643例胸外科手术双腔管的放置进行回顾性分析.
作者:杨世忠;肖志刚;夏新桂;陈燕琴;邱灿金 刊期: 2011年第05期
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是一种好发于健康中青年的常见眼底疾病.临床表现主要为视力下降、视物变形、变暗等症状.目前对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的治疗方法很多,但仍无针对病因治疗的特效方法.为了探讨该病的治疗方法,我院自2008年3月以来应用高压氧联合可明胶囊、卵磷脂络合碘治疗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36例,经临床观察具有起效快、治疗时间短、疗效稳定等优点,现报告如下.
作者:芦胜芝;黄汉英;马卫红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纵隔肿瘤多为良性肿瘤,但是临床表现复杂,解剖关系多变,诊断和外科治疗带来较大困难.我院自1985年3月-2009年10月共手术治疗原发性纵隔肿瘤197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振水;牛志伟 刊期: 2011年第05期
人群中食物不良反应发生率约为20%.流行病学研究显示,0.5%-3.8%的儿童和0.1%-1%的成人有食物过敏问题[1].由于临床表现难以区分,人们误将各种原因引起的食物不良反应均归咎于食物过敏,人群自我报告的患病率明显高于真实患病率.本文就当前如何鉴别食物过敏和食物不耐受及治疗与预防作如下综述.
作者:王自勤;赵峻;陈永春 刊期: 2011年第05期
多西他赛对于乳腺癌具有较好的疗效,但因其可引起严重的体液潴留及皮肤过敏反应,所以在使用前必须应用地塞米松预处理.当患者有糖尿病时,预处理时应用地塞米松对血糖会有影响,这就成了能否使用多西他赛化疗的重要因素.本研究旨在通过观察在合并有糖尿病的乳腺癌患者中,使用多西他赛化疗后血糖,尿糖的变化及是否出现尿酮体、酮症酸中毒等严重不良反应,探讨在合并有糖尿病乳腺癌患者中使用多西他赛化疗的安全性.
作者:贺威;吴蕾;于垂恭;宋宇 刊期: 2011年第05期
平远程医疗(telemedicine)是远程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现代信息技术与医疗服务相结合的产物,其目的在于以通信技术和计算机多媒体技术为手段,大限度的发挥医疗卫生资源尤其是先进医学技术的共享作用,为患者提供异地远程医疗服务.
作者:周婧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前术后止痛的方法较多,随着人们生活水平与质量的提高,药物的毒副作用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而现在所应用的术后止痛的方法大多数为毒麻药物,如杜冷丁、非那根等,由其引起的副作用较大.相关文献报道,水针镇痛应用于分娩镇痛的效果较好[1],因此我科对水针止痛做出一定的扩充,将它应用于妇产科手术的术后镇痛,并设立了应用其它止痛方法作为对照组,进行观察.
作者:化幸存 刊期: 2011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