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活血利湿法治疗踝关节骨折围手术期肿痛30例

徐思林;杨凤云;丁楠;刘峰;段裕庭

关键词:踝关节骨折, 肿胀, 疼痛, 活血利湿法, 围手术期
摘要:目的:观察活血利湿法治疗踝关节骨折围手术期肿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两组患者均采取常规制动、抬高患肢.观察组予活血利湿法中药内服,对照组予20%甘露醇静滴.设置治疗前及治疗后3、5、7d4个时相点,观察两组肿胀、疼痛变化情况及术前等待时间.结果:治疗第3天,两组间肿胀度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疼痛评分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第5、7天,两组肿胀度、疼痛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P<0.01),观察组优于对照组;观察组的肿胀疗效总有效率为80.00%,对照组为70.00%;观察组入院至手术时间为(7.15±1.67)d,对照组为(9.34±1.53)d.结论:应用活血利湿法能有效缓解踝关节骨折围手术期肿痛,缩短术前等待时间.
江西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注射用欧前胡素脂微球处方前研究

    目的:通过对欧前胡素的处方前研究,为设计注射用欧前胡素脂微球的处方优化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摇瓶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相结合测定欧前胡素在正辛醇-水/缓冲液中的表观油水分配系数,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欧前胡素在不同pH缓冲液、注射用大豆油(LCT)/注射用中链脂肪酸甘油酯(MCT)不同比例油相中的平衡溶解度,并根据2015版《中国药典》中原料药物与制剂稳定性试验指导原则对欧前胡素进行影响因素试验考察.结果:25℃时欧前胡素在pH为2.0,4.0,6.0,7.4,8.0,9.0缓冲液中的平衡溶解度分别为0.36,2.45,1.14,2.45,2.66,2.52 μg/mL,表观油水分配系数为16.76(logP=1.22),在MCT中的溶解度大,为26.3mg/g,欧前胡素溶液在强光(4500±500Lx)下连续10天的降解率未超过10%,相对稳定.高温(60℃)条件下连续10天的降解率19.9%,不稳定.结论:欧前胡素是一种水溶性差,脂溶性较好,在光照下稳定,高温下不稳定的药物.脂质微球作为脂溶性药物的良好载体,提示欧前胡素作为脂质微球具有可行性.

    作者:祝婧云;汤涛;廖正根;赵国巍;梁新丽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针刺足三里对端粒酶基因敲除小鼠免疫细胞因子表达影响的研究

    目的:观察针刺足三里对端粒酶基因敲除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将经聚合酶链式反应鉴定基因型后的端粒酶基因敲除小鼠,且月龄为3个月的纯合子型端粒酶基因敲除小鼠随机分为空白组、足三里组和非经非穴组,每组6只,共18只,空白组仅给予抓取动作,足三里组和非经非穴组采用针刺干预.指标检测采用细胞因子芯片技术检测小鼠血清中IL-6、IP-10、MCP-1、KC等的达水平.结果:针刺组细胞因子IL-6表达大于空白组(P<0.05);针刺足三里组细胞因子IP-10表达升高(P<0.05);针刺足三里mcp-1表达没有变化,非穴组表达下降(P<0.05);针刺足三里组细胞因子KC表达下降(P<0.05);以上具有统计学意义.针刺足三里组、非穴组和空白组细胞因子IFN-γ及G-CSF(P >0.05),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针刺足三里对端粒酶基因敲除小鼠血清中的细胞因子IL-6、IP-10、MCP-1、KC存在调节作用.

    作者:卜婉萍;杨晓婷;林燊;张志灿;林栋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文献计量学在中医药领域研究现状及思路探讨

    通过查阅近十年文献计量学在中医药领域研究的文献,基于基础理论、临床治疗的研究进行分析总结,发现文献计量学在中医药领域运用广泛,有助于为中医基础理论、临床治疗相关研究指明方向,推动中医药现代化进程与传承.文献计量学有助于从宏观角度把控时下中医药相关领域研究趋势与方向,指导今后相关科研工作的开展,但研究多局限于对文献外部特征的分析,对为定量研究,定性研究有待进一步开展,笔者就相关问题,对今后文献计量学在中医药领域研究思路进行了相关探讨,以希为今后文献计量学在中医药领域研究的开展提供借鉴.

    作者:王鹏;洪靖;郜峦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UHPLC法同时测定肝康灵颗粒中5个苷类成分

    目的:建立超高压液相色谱(UHPLC)法同时测定肝康灵颗粒(赤芍、栀子、虎杖、田基黄等)中栀子苷、白芍苷、芍药苷、虎杖苷、异槲皮苷的含量.方法:色谱柱:Shim-pack XR-ODSII C18(2.0 mm×75 mm,1.7 μm);流动相:乙腈(A)-0.1%磷酸溶液(B)梯度洗脱;检测波长:230 nm;流速:0.3 mL/min,进样体积:1.0μL,柱温25℃.结果:栀子苷、白芍苷、芍药苷、虎杖苷、异槲皮苷分别在0.7 ~ 35 μg/mL(r=0.9999)、0.5~ 25 μg/mL(r=0.9999)、7~ 350 μg/mL(r=0.9998)、5.5~275 μg/mL(r =0.9999)、3~150 μg/mL(r =0.9999)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分别为100.14%、99.02%、98.81%、98.35%、100.04%,RSD分别为0.54%、1.99%、0.66%、0.84%、0.98%.结论:该方法简便、快速、准确可靠,可为肝康灵颗粒的质量控制提供依据.

    作者:饶颖;黄文平;徐旭;李艳;冯育林;罗颖颖;杨世林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新安医家叶天士《临证指南医案》吐血学术思想浅探

    吐血在临床上属于较为常见的病证,有时反复不愈,甚至危及生命.新安医家叶天士所著的《临证指南医案》中关于吐血的论述,是叶氏学术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临证指南医案·吐血》中记载了叶氏多年行医的案例.叶天士治学严谨,倡导“先议病后议药”,在继承仲景思想的基础上,提出新的见解.从辨证分型,细述医病之理;通权达变,巧立医病之法;博览众著,善选医病之方;归纳总结,擅立医病之药四个方面对吐血学术思想进行阐述,对后世医家具有较深的指导意义.

    作者:王炜;王茎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合作学习的教育意义与策略探讨

    基于合作探究学习的内涵,构建有利于师生、生生、师师合作互动的教学组织形式,设计内容多元化的小组学习任务,利用多种合作形式来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责任意识、交往技巧;体现合作学习的优势与意义,彰显教育的内涵与意蕴.

    作者:孙悦;熊德梁;傅建萍;段鸣鸣;武文;王河宝;胡素敏;丁成华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扳法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治疗中的应用现状及机制研究进展

    扳法是传统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重要手段之一,在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实践中,不少临床工作者结合自身经验对扳动姿势、旋转角度、椎体定位、扳动力度等方面做了一定的改良.目前对于扳法的研究存在局限性和不足之处.本文从文献出发,分析总结腰部各种扳法的机理,为临床运用腰部扳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提供理论依据.

    作者:李培真;杨得光;何光远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载去甲斑蝥素介孔二氧化硅纳米粒的制备及体外释药研究

    目的:优选载去甲斑蝥素的介孔二氧化硅纳米粒的制备工艺并考察其体外释放特性.方法:采用改良的经典Stober法制备介孔二氧化硅纳米粒(MSN),运用氮气脱吸附法进行表征;采用饱和溶液反复吸附法制备载去甲斑蝥素的介孔二氧化硅纳米粒;对制备好的载去甲斑蝥素的介孔二氧化硅进行表征及体外释药特性考察.结果:制备的介孔二氧化硅纳米粒分布较均匀、粒径约为140 nm(PDI <0.3),Zeta电位约35 mV,表面积为1165.5 m2/g,孔容积(Vt)为2.16 cm3/g,孔径2.86 nm.制备的载去甲斑蝥素的介孔二氧化硅的载药量12.88%,释放度考察载药的去甲斑蝥素的介孔二氧化硅纳米粒在12h内累计释放量达到83.34%,其后释放曲线显示出纳米粒的缓释特性.结论:改良的经典Stober法制备的载去甲斑蝥素介孔二氧化硅纳米粒粒径均匀,载药量高,具有显著体外缓释特性.

    作者:熊友香;马瑞;汤红霞;李范珠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佛波酯诱导小鼠慢性炎症模型考察肤光方抗炎作用的研究

    目的:研究肤光方对佛波酯诱导的小鼠慢性炎症模型的抗炎疗效.方法:采用佛波酯(TPA)诱导昆明种小鼠耳部的慢性炎症模型,外用阳性药物吲哚美辛、肤光方,每日2次,连续给药3日后,观察药物对实验小鼠的耳厚度、耳重量、组织病理和髓过氧化物酶(MPO)的改变.结果:造模给药后的耳厚度、耳重量及MPO酶活性方面,阳性药吲哚美辛组同模型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肤光方高剂量组同模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皮损病理切片方面,模型组和正常空白对照组比较,棘层明显增厚,有明显的炎症细胞浸润,用药后,阳性药物组和肤光方高剂量组中增厚的棘层有所恢复,炎症细胞浸润有所改善.结论:佛波酯诱导的小鼠慢性炎症模型稳定,操作简单,可用于炎症的药效学研究,同时提示肤光方具有较强的抗炎作用.

    作者:杨富金;高燕妮;李敏;肖玉娟;江雪;刘毅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从痰湿气虚论浅析肥胖之未病先防

    对肥胖的发病机制,中医论述颇多,也众说纷纭,经过梳理文献和临床实践,笔者认为“痰湿气虚”是其病机关键.基于此,本文结合肥胖痰湿气虚的演变规律,通过除其病因、阻其病机,从饮食有节、动静有度、形神共养、健康教育等“未病先防”的角度探讨肥胖的预防.如此,可有助于减少肥胖及相关疾病的发生.

    作者:喻松仁;白洋;舒晴;王萍;程绍民;简晖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自拟涤痰平喘方辅助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的可行性分析

    目的:探讨自拟涤痰平喘方对小儿支气管肺炎患者辅助治疗后获得的临床效果.方法:以我院2015年6月-2017年7月收治的106例小儿支气管肺炎患者为对象,以数字奇偶法对进行分组,其中对照组53例,采用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53例,采用常规西医+自拟涤痰平喘方治疗;治疗7~10天后,比较两组患儿系列症状出现概率以及症状持续时间.结果:观察组系列症状出现概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系列症状持续时间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合理选择自拟涤痰平喘方对小儿支气管肺炎患者进行治疗,能降低系列症状发生率以及减少症状持续时间,可促进支气管肺炎患儿的疾病恢复.

    作者:曾伟兰;谢良超;罗光亮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医学心悟》咳嗽论治浅议

    咳嗽作为常见病、多发病,为历代医家所重视.清代著名医家程国彭在其著作中亦对咳嗽详加阐发,并创制了名方止嗽散.本文结合《内经》,以气机立论,对《医学心悟》中论咳的理法方药加以总结分析,供诸医参考.

    作者:张斯怡;孙晓霞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全程单纯中医药治疗肝癌的论治思路和临床实践

    文章统计作者1996年1月到2017年10月来单纯全程使用中药治疗满2个月且临床资料完整的肝癌82例.全部统计病例没有用手术、化疗、介入治疗和放疗等西医主要治疗手段.全程中药辨证和对症治疗,辨证施治,随症加减.治疗结果:治癔1例(1.22%),好转12例(14.63%),稳定30例(36.59%),进展39例(47.56).中医药全程治疗1生存年率41.46% (34例),2年生存率29.27%(24例),3年生存率14.63%(12例),4年生存率7.32%(6例),5年生存率6.1%(5例),10年生存率1.22%(1例).中位生存期7.0月,平均生存期17.0月.文章提出中医药治疗原发性肝癌的论治思路和体会,认为中医药可以作为现代医学的替代疗法治疗部分肝癌患者,特别是不能或不愿意手术或放化疗的老年肝癌患者.肝癌的中药治疗必须掌握扶正与祛邪的关系,重视标本兼顾的治疗原则,治疗肝癌必须坚持治肝当先实脾的治疗原则.文章还介绍作者肝癌中药治疗用药的体会,并报告3例单纯中药治疗疗效较好的典型病例及常用验方,供同道经验分享.

    作者:程剑华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丘和明治疗过敏性紫癜经验介绍

    丘和明是岭南地区治疗血证的专家,对各种出血性疾病的中医诊治均有独到见解,认为过敏性紫癜的基本病机为火热过盛、损伤脉络,临床上主要分为热毒炽盛、湿热内蕴、阴虚内热3个证型,并相应提出了清热解毒、凉血止血,清热祛湿、养阴止血,滋肾降火3种治疗方法,同时强调活血化瘀及疏风祛邪.

    作者:何靖;宋思思;胡莉文;古学奎;丘和明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高职高专师承和院校教育相结合的中医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研究

    本研究针对高职高专师承和院校教育相结合的中医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进行探索,从实践教学课程体系、实践教学基地建设、师资队伍建设、管理体制建设等方面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质量监控和评价结果显示,师承教育模式在中医学实践教育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作者:汪洋;王义祁;蔡俊;林靓;盛红;张宏;储成志;彭俊宇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瘘管剥离引流内口缝扎术治疗高位单纯肛瘘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观察瘘管剥离引流内口缝扎术治疗高位单纯肛瘘的临床疗效、术后疼痛、创面愈合时间.方法:将安徽省中医院肛肠外科2017年2月-2017年10月符合纳入标准的60例高位单纯肛瘘的住院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行瘘管剥离引流内口缝扎术,对照组行传统的肛瘘切挂术,术后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肛门疼痛程度、创面愈合时间.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3.33%和86.6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VAS评分经秩和检验,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疼痛明显小于对照组;术后两组患者的创面愈合时间经t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瘘管剥离引流内口缝扎术治疗高位单纯肛瘘疗效好、疼痛轻、愈合时间快.

    作者:王宏昌;毛细云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活血利湿法治疗踝关节骨折围手术期肿痛30例

    目的:观察活血利湿法治疗踝关节骨折围手术期肿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两组患者均采取常规制动、抬高患肢.观察组予活血利湿法中药内服,对照组予20%甘露醇静滴.设置治疗前及治疗后3、5、7d4个时相点,观察两组肿胀、疼痛变化情况及术前等待时间.结果:治疗第3天,两组间肿胀度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疼痛评分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第5、7天,两组肿胀度、疼痛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P<0.01),观察组优于对照组;观察组的肿胀疗效总有效率为80.00%,对照组为70.00%;观察组入院至手术时间为(7.15±1.67)d,对照组为(9.34±1.53)d.结论:应用活血利湿法能有效缓解踝关节骨折围手术期肿痛,缩短术前等待时间.

    作者:徐思林;杨凤云;丁楠;刘峰;段裕庭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电针联合当归芍药散治疗功能性肛门直肠痛30例

    目的:评价电针联合当归芍药散治疗功能性肛门直肠痛患者的疗效.方法:收集就诊于我院的60例功能性肛门直肠痛患者,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予以电针长强、腰俞、大肠俞、上巨虚、承山、太冲穴及中药当归芍药散口服,对照组予以电针长强、腰俞、大肠俞、上巨虚、承山、太冲穴.治疗2个疗程,对比两组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肛门直肠压及有效率来评定两种治疗方案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直肠静息压、肛管静息压、大缩榨压及有效率都低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电针结合当归芍药散治疗功能性肛门直肠痛效果较佳,不良反应较少.

    作者:纪翔;王建民;侯勇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黑水城出土西夏文治妇人乳病医方2则考述

    文章首次对黑水城出土的2则西夏文治疗妇人乳病医方进行破译、考校,并将这2则医方命名为“治妇人内吹乳方…治妇人乳房黑疖方”.这2则医方用药简单,只有1味药组成,具有典型的西北民间地域特色,应为西夏党项民族自己的民间医万.

    作者:梁松涛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不同产地连钱草中4个成分含量测定及聚类分析

    目的:比较不同产地连钱草中绿原酸、隐绿原酸、咖啡酸和迷迭香酸共4种有效成分的含量,为连钱草药材佳产地的确定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HPLC测定指标成分含量,流动相为甲醇(A)-0.1%磷酸水(B)梯度洗脱(0~ 30 min,10%~25%A;30~38 min,25%~40%A;38~55 min,40%A),流速1.0 mL/min,检测波长330 nm.采用IBM SPSS Statistics 21.0软件对有效成分为指标进行聚类分析.结果:浙江和江苏的连钱草药材中绿原酸和迷迭香酸含量较其他产地较高,聚类结果显示可归属长江以南和长江以北两类.结论:不同产地连钱草药效成分含量有较大差异,各成分含量与产地呈一定的相关性.

    作者:黄文平;徐旭;李伟;李艳;谭婷;冯育林;杨世林 刊期: 2018年第04期

江西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

江西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

主管:江西中医学院

主办:江西中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