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不同产地连钱草中4个成分含量测定及聚类分析

黄文平;徐旭;李伟;李艳;谭婷;冯育林;杨世林

关键词:连钱草, 绿原酸, 隐绿原酸, 咖啡酸, 迷迭香酸, 聚类分析
摘要:目的:比较不同产地连钱草中绿原酸、隐绿原酸、咖啡酸和迷迭香酸共4种有效成分的含量,为连钱草药材佳产地的确定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HPLC测定指标成分含量,流动相为甲醇(A)-0.1%磷酸水(B)梯度洗脱(0~ 30 min,10%~25%A;30~38 min,25%~40%A;38~55 min,40%A),流速1.0 mL/min,检测波长330 nm.采用IBM SPSS Statistics 21.0软件对有效成分为指标进行聚类分析.结果:浙江和江苏的连钱草药材中绿原酸和迷迭香酸含量较其他产地较高,聚类结果显示可归属长江以南和长江以北两类.结论:不同产地连钱草药效成分含量有较大差异,各成分含量与产地呈一定的相关性.
江西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艾络康罗布麻穴贴治疗肝火亢盛型原发性高血压106例

    目的:观察艾络康罗布麻穴贴治疗肝火亢盛型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方法:按照入组标准随机分组,共纳入合格有效病例213例,其中观察组(口服硝苯地平+艾络康罗布麻穴贴贴敷涌泉穴)106例,对照组(口服硝苯地平)107例,比较两组血压下降及症候评分改善情况.结果:两组比较,观察组在降压幅度、降压疗效、症候积分改善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艾络康罗布麻穴贴治疗肝火亢盛型原发性高血压具有良好的疗效,值得推广.

    作者:胡秀武;黎小苟;邱芬芬;刘航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针刺足三里对端粒酶基因敲除小鼠免疫细胞因子表达影响的研究

    目的:观察针刺足三里对端粒酶基因敲除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将经聚合酶链式反应鉴定基因型后的端粒酶基因敲除小鼠,且月龄为3个月的纯合子型端粒酶基因敲除小鼠随机分为空白组、足三里组和非经非穴组,每组6只,共18只,空白组仅给予抓取动作,足三里组和非经非穴组采用针刺干预.指标检测采用细胞因子芯片技术检测小鼠血清中IL-6、IP-10、MCP-1、KC等的达水平.结果:针刺组细胞因子IL-6表达大于空白组(P<0.05);针刺足三里组细胞因子IP-10表达升高(P<0.05);针刺足三里mcp-1表达没有变化,非穴组表达下降(P<0.05);针刺足三里组细胞因子KC表达下降(P<0.05);以上具有统计学意义.针刺足三里组、非穴组和空白组细胞因子IFN-γ及G-CSF(P >0.05),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针刺足三里对端粒酶基因敲除小鼠血清中的细胞因子IL-6、IP-10、MCP-1、KC存在调节作用.

    作者:卜婉萍;杨晓婷;林燊;张志灿;林栋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活血利湿法治疗踝关节骨折围手术期肿痛30例

    目的:观察活血利湿法治疗踝关节骨折围手术期肿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两组患者均采取常规制动、抬高患肢.观察组予活血利湿法中药内服,对照组予20%甘露醇静滴.设置治疗前及治疗后3、5、7d4个时相点,观察两组肿胀、疼痛变化情况及术前等待时间.结果:治疗第3天,两组间肿胀度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疼痛评分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第5、7天,两组肿胀度、疼痛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P<0.01),观察组优于对照组;观察组的肿胀疗效总有效率为80.00%,对照组为70.00%;观察组入院至手术时间为(7.15±1.67)d,对照组为(9.34±1.53)d.结论:应用活血利湿法能有效缓解踝关节骨折围手术期肿痛,缩短术前等待时间.

    作者:徐思林;杨凤云;丁楠;刘峰;段裕庭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实施精品战略优化学科专业建设

    学科建设是专业建设的重要依托,没有高水平的学科就没有高质量的专业教育.如何优化学科专业建设以及建设特色优势学科专业成为高校建设的重要任务,本文通过分析学校优化学科专业建设对提高我校校学科建设水平、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以及促进江西省科技、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性,提出学校优化学科专业建设的主要措施.

    作者:吴璇;张凌;周茂福;李艳华;陈芳芳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高职高专师承和院校教育相结合的中医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研究

    本研究针对高职高专师承和院校教育相结合的中医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进行探索,从实践教学课程体系、实践教学基地建设、师资队伍建设、管理体制建设等方面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质量监控和评价结果显示,师承教育模式在中医学实践教育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作者:汪洋;王义祁;蔡俊;林靓;盛红;张宏;储成志;彭俊宇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三黄泻心汤配方颗粒和标准煎剂中主要有效组分含量对比研究

    目的:对比三黄泻心汤配方颗粒和标准煎剂中主要有效组分的含量.方法:采用HPLC法测定三黄泻心汤配方颗粒和标准煎剂中黄连中主要有效成分小檗碱、表小檗碱、巴马汀、黄连碱;大黄中主要成分芦荟大黄素、大黄素、大黄酸、大黄酚、大黄素甲醚和黄芩中主要成分黄芩素、黄芩苷、汉黄芩素等的含量,评价对比二者之间的区别.结果:三黄泻心汤配方颗粒与标准煎剂相比较,表小檗碱、巴马汀、大黄素甲醚的含量增加程度均小于10%,黄连碱、小檗碱、黄芩苷、大黄素的含量增加10%~20%,而黄芩素、汉黄芩素、芦荟大黄素、大黄酸、大黄酚的含量均增加20%以上,高于三黄泻心汤标准煎剂.结论:三黄泻心汤配方颗粒与标准煎剂的化学成分存在一定差异,有待进一步开展生物等效性研究,从而为临床引用提供科学依据.

    作者:李智勇;陈雪婷;王洛临;徐文杰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中医辨证施护教学法初探

    针对目前中医辨证施护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将MOOC加床边教学加翻转课堂的“混合式”教学,运用于中医辨证施护的教学中.经过实践,该“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效果显著,较好地提升了护理生的中医临床辨证思维能力及中医施护能力.

    作者:刘建军;康林之;刘永芬;周洁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中医药独立学院学风管理模式的探索

    作为中医药院校的独立学院,学生学风建设影响着整个学校的教育质量甚至整个中医药未来的发展.本文从中医药独立学院系部的角度出发,结合ISM结构模型的设计因素,对影响大学生学风建中涉及到的问题进行问卷调查,建议在以系部学风的基础上,为中医药独立学院的学风建设给予一定意见和建议,为努力把中医药独立学院大学生培养成为合格的社会主义中医药人才和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做贡献.

    作者:官扬;李希茜;谢欢;钱磊;万珊;侯志帆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扳法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治疗中的应用现状及机制研究进展

    扳法是传统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重要手段之一,在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实践中,不少临床工作者结合自身经验对扳动姿势、旋转角度、椎体定位、扳动力度等方面做了一定的改良.目前对于扳法的研究存在局限性和不足之处.本文从文献出发,分析总结腰部各种扳法的机理,为临床运用腰部扳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提供理论依据.

    作者:李培真;杨得光;何光远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丘和明治疗过敏性紫癜经验介绍

    丘和明是岭南地区治疗血证的专家,对各种出血性疾病的中医诊治均有独到见解,认为过敏性紫癜的基本病机为火热过盛、损伤脉络,临床上主要分为热毒炽盛、湿热内蕴、阴虚内热3个证型,并相应提出了清热解毒、凉血止血,清热祛湿、养阴止血,滋肾降火3种治疗方法,同时强调活血化瘀及疏风祛邪.

    作者:何靖;宋思思;胡莉文;古学奎;丘和明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CAG方案、复方黄黛片联合CAG方案、地西他滨联合CAG方案治疗老年急性髓系白血病的疗效比较

    目的:比较单用CAG方案、复方黄黛片联合CAG方案及地西他滨联合CAG方案治疗老年急性髓系白血病(AML)的临床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18例患者接受CAG方案、19例患者接受复方黄黛片联合CAG方案及20例患者接受地西他滨联合CAG方案治疗的临床资料,分别比较三组患者的总反应率(ORR)、总生存(OS)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单用CAG方案组、复方黄黛片联合CAG方案组及地西他滨联合CAG方案组的ORR分别为50.0%、63.2%和65.0%,三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不良反应主要为感染和出血.复方黄黛片联合CAG方案组患者化疗后输血中位时间及粒缺期时间较单用CAG方案组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方黄黛片联合CAG方案及地西他滨联合CAG方案治疗老年AML的疗效比较好,且复方黄黛片联合CAG方案不良反应少,患者耐受性好,并有增效减毒作用.

    作者:邓姝;曾宇晴;林圣云;项静静;沈建平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医学心悟》咳嗽论治浅议

    咳嗽作为常见病、多发病,为历代医家所重视.清代著名医家程国彭在其著作中亦对咳嗽详加阐发,并创制了名方止嗽散.本文结合《内经》,以气机立论,对《医学心悟》中论咳的理法方药加以总结分析,供诸医参考.

    作者:张斯怡;孙晓霞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电针联合当归芍药散治疗功能性肛门直肠痛30例

    目的:评价电针联合当归芍药散治疗功能性肛门直肠痛患者的疗效.方法:收集就诊于我院的60例功能性肛门直肠痛患者,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予以电针长强、腰俞、大肠俞、上巨虚、承山、太冲穴及中药当归芍药散口服,对照组予以电针长强、腰俞、大肠俞、上巨虚、承山、太冲穴.治疗2个疗程,对比两组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肛门直肠压及有效率来评定两种治疗方案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直肠静息压、肛管静息压、大缩榨压及有效率都低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电针结合当归芍药散治疗功能性肛门直肠痛效果较佳,不良反应较少.

    作者:纪翔;王建民;侯勇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藏药“热衮巴”化学成分及药理活性研究进展

    “热衮巴”为常用藏药,全草有镇静、解热和消炎等作用,在我国有悠久的药用历史.目前,从该藏药中分离得到的主要为生物碱类成分,有关其药理活性研究的报道较少.笔者对其化学成分和药理活性研究进行综述,为合理开发利用该藏药资源提供科学依据.

    作者:高燕萍;吴强;梁健;钟国跃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自拟涤痰平喘方辅助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的可行性分析

    目的:探讨自拟涤痰平喘方对小儿支气管肺炎患者辅助治疗后获得的临床效果.方法:以我院2015年6月-2017年7月收治的106例小儿支气管肺炎患者为对象,以数字奇偶法对进行分组,其中对照组53例,采用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53例,采用常规西医+自拟涤痰平喘方治疗;治疗7~10天后,比较两组患儿系列症状出现概率以及症状持续时间.结果:观察组系列症状出现概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系列症状持续时间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合理选择自拟涤痰平喘方对小儿支气管肺炎患者进行治疗,能降低系列症状发生率以及减少症状持续时间,可促进支气管肺炎患儿的疾病恢复.

    作者:曾伟兰;谢良超;罗光亮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髓芯减压治疗股骨头坏死的研究进展

    对髓芯减压及髓芯减压配合其他手段治疗股骨头坏死的临床应用现状进行综述.查阅大量关于运用髓芯减压术及其衍生方法治疗股骨头坏死患者的文献,并进行分析总结.髓芯减压配合干细胞移植、骨移植、钽棒及中医等疗法较为新颖,虽能提供并维持稳定且坚强的支撑,利于坏死灶的再血管形成,短期内推迟了患者行全款置换术的时间,但目前暂缺的是中远期的疗效分析,需要前瞻、双盲对照、大量的样本等研究来更进一步确保它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乐旸;董谢平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新安医家叶天士《临证指南医案》吐血学术思想浅探

    吐血在临床上属于较为常见的病证,有时反复不愈,甚至危及生命.新安医家叶天士所著的《临证指南医案》中关于吐血的论述,是叶氏学术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临证指南医案·吐血》中记载了叶氏多年行医的案例.叶天士治学严谨,倡导“先议病后议药”,在继承仲景思想的基础上,提出新的见解.从辨证分型,细述医病之理;通权达变,巧立医病之法;博览众著,善选医病之方;归纳总结,擅立医病之药四个方面对吐血学术思想进行阐述,对后世医家具有较深的指导意义.

    作者:王炜;王茎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佛波酯诱导小鼠慢性炎症模型考察肤光方抗炎作用的研究

    目的:研究肤光方对佛波酯诱导的小鼠慢性炎症模型的抗炎疗效.方法:采用佛波酯(TPA)诱导昆明种小鼠耳部的慢性炎症模型,外用阳性药物吲哚美辛、肤光方,每日2次,连续给药3日后,观察药物对实验小鼠的耳厚度、耳重量、组织病理和髓过氧化物酶(MPO)的改变.结果:造模给药后的耳厚度、耳重量及MPO酶活性方面,阳性药吲哚美辛组同模型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肤光方高剂量组同模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皮损病理切片方面,模型组和正常空白对照组比较,棘层明显增厚,有明显的炎症细胞浸润,用药后,阳性药物组和肤光方高剂量组中增厚的棘层有所恢复,炎症细胞浸润有所改善.结论:佛波酯诱导的小鼠慢性炎症模型稳定,操作简单,可用于炎症的药效学研究,同时提示肤光方具有较强的抗炎作用.

    作者:杨富金;高燕妮;李敏;肖玉娟;江雪;刘毅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不同产地连钱草中4个成分含量测定及聚类分析

    目的:比较不同产地连钱草中绿原酸、隐绿原酸、咖啡酸和迷迭香酸共4种有效成分的含量,为连钱草药材佳产地的确定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HPLC测定指标成分含量,流动相为甲醇(A)-0.1%磷酸水(B)梯度洗脱(0~ 30 min,10%~25%A;30~38 min,25%~40%A;38~55 min,40%A),流速1.0 mL/min,检测波长330 nm.采用IBM SPSS Statistics 21.0软件对有效成分为指标进行聚类分析.结果:浙江和江苏的连钱草药材中绿原酸和迷迭香酸含量较其他产地较高,聚类结果显示可归属长江以南和长江以北两类.结论:不同产地连钱草药效成分含量有较大差异,各成分含量与产地呈一定的相关性.

    作者:黄文平;徐旭;李伟;李艳;谭婷;冯育林;杨世林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UHPLC法同时测定肝康灵颗粒中5个苷类成分

    目的:建立超高压液相色谱(UHPLC)法同时测定肝康灵颗粒(赤芍、栀子、虎杖、田基黄等)中栀子苷、白芍苷、芍药苷、虎杖苷、异槲皮苷的含量.方法:色谱柱:Shim-pack XR-ODSII C18(2.0 mm×75 mm,1.7 μm);流动相:乙腈(A)-0.1%磷酸溶液(B)梯度洗脱;检测波长:230 nm;流速:0.3 mL/min,进样体积:1.0μL,柱温25℃.结果:栀子苷、白芍苷、芍药苷、虎杖苷、异槲皮苷分别在0.7 ~ 35 μg/mL(r=0.9999)、0.5~ 25 μg/mL(r=0.9999)、7~ 350 μg/mL(r=0.9998)、5.5~275 μg/mL(r =0.9999)、3~150 μg/mL(r =0.9999)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分别为100.14%、99.02%、98.81%、98.35%、100.04%,RSD分别为0.54%、1.99%、0.66%、0.84%、0.98%.结论:该方法简便、快速、准确可靠,可为肝康灵颗粒的质量控制提供依据.

    作者:饶颖;黄文平;徐旭;李艳;冯育林;罗颖颖;杨世林 刊期: 2018年第04期

江西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

江西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

主管:江西中医学院

主办:江西中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