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佛波酯诱导小鼠慢性炎症模型考察肤光方抗炎作用的研究

杨富金;高燕妮;李敏;肖玉娟;江雪;刘毅

关键词:肤光方, 佛波酯, 慢性炎症
摘要:目的:研究肤光方对佛波酯诱导的小鼠慢性炎症模型的抗炎疗效.方法:采用佛波酯(TPA)诱导昆明种小鼠耳部的慢性炎症模型,外用阳性药物吲哚美辛、肤光方,每日2次,连续给药3日后,观察药物对实验小鼠的耳厚度、耳重量、组织病理和髓过氧化物酶(MPO)的改变.结果:造模给药后的耳厚度、耳重量及MPO酶活性方面,阳性药吲哚美辛组同模型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肤光方高剂量组同模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皮损病理切片方面,模型组和正常空白对照组比较,棘层明显增厚,有明显的炎症细胞浸润,用药后,阳性药物组和肤光方高剂量组中增厚的棘层有所恢复,炎症细胞浸润有所改善.结论:佛波酯诱导的小鼠慢性炎症模型稳定,操作简单,可用于炎症的药效学研究,同时提示肤光方具有较强的抗炎作用.
江西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基于天人相应思想探讨《神农本草经》中药物功效

    天人相应思想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源头之一,对后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本文用该思想来解读同样在传统文化中占重要地位的中药学经典《神农本草经》,以夏枯草、苍术、蛇床子三味中药来具体诠释《神农本草经》中的相应条文,探讨植物生长环境及习性与其药效药性之间的联系,进而点明天人相应思想的指导意义,以冀有助于中医药的研究.

    作者:殷伟峰;刘越;王亚顺;张蕊;田昕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藏药“热衮巴”化学成分及药理活性研究进展

    “热衮巴”为常用藏药,全草有镇静、解热和消炎等作用,在我国有悠久的药用历史.目前,从该藏药中分离得到的主要为生物碱类成分,有关其药理活性研究的报道较少.笔者对其化学成分和药理活性研究进行综述,为合理开发利用该藏药资源提供科学依据.

    作者:高燕萍;吴强;梁健;钟国跃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自拟涤痰平喘方辅助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的可行性分析

    目的:探讨自拟涤痰平喘方对小儿支气管肺炎患者辅助治疗后获得的临床效果.方法:以我院2015年6月-2017年7月收治的106例小儿支气管肺炎患者为对象,以数字奇偶法对进行分组,其中对照组53例,采用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53例,采用常规西医+自拟涤痰平喘方治疗;治疗7~10天后,比较两组患儿系列症状出现概率以及症状持续时间.结果:观察组系列症状出现概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系列症状持续时间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合理选择自拟涤痰平喘方对小儿支气管肺炎患者进行治疗,能降低系列症状发生率以及减少症状持续时间,可促进支气管肺炎患儿的疾病恢复.

    作者:曾伟兰;谢良超;罗光亮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活血利湿法治疗踝关节骨折围手术期肿痛30例

    目的:观察活血利湿法治疗踝关节骨折围手术期肿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两组患者均采取常规制动、抬高患肢.观察组予活血利湿法中药内服,对照组予20%甘露醇静滴.设置治疗前及治疗后3、5、7d4个时相点,观察两组肿胀、疼痛变化情况及术前等待时间.结果:治疗第3天,两组间肿胀度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疼痛评分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第5、7天,两组肿胀度、疼痛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P<0.01),观察组优于对照组;观察组的肿胀疗效总有效率为80.00%,对照组为70.00%;观察组入院至手术时间为(7.15±1.67)d,对照组为(9.34±1.53)d.结论:应用活血利湿法能有效缓解踝关节骨折围手术期肿痛,缩短术前等待时间.

    作者:徐思林;杨凤云;丁楠;刘峰;段裕庭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清热止咳方对肺炎支原体感染BALB/c小鼠NLRP3炎性体mRNA表达的影响

    目的:探讨清热止咳方对肺炎支原体(MP)感染小鼠NLRP3炎性体mRNA表达及IL-18分泌的影响.方法:将96只雌性BALB/c小鼠按随机数字表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MP模型组、罗红霉素组及清热止咳方组,每组24只.滴鼻法建立MP感染小鼠模型,每组小鼠灌胃给药2周,其中正常对照组及模型组分别灌服相同容量蒸馏水.于造模后7d、14d、28d留取小鼠肺组织及肺泡灌洗液(BALF),分别用荧光定量PCR及ELISA方法检测NLRP3、ASC、Caspase-1mRNA及IL-18在肺组织或肺泡灌洗液中的表达量.结果:给药后7d、14d罗红霉素组和清热止咳方组可下调MP模型小鼠肺组织NLRP3、ASC、Caspase-1mRNA表达及BALF IL-18分泌(P<0.05).结论:清热止咳方抗肺炎支原体感染与下调NLRP3炎性体相关mRNA表达,并抑制IL-18分泌有关.

    作者:张涵;索绪斌;张云凌;姚琳;许庆瑞;张树明;王伟明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合作学习的教育意义与策略探讨

    基于合作探究学习的内涵,构建有利于师生、生生、师师合作互动的教学组织形式,设计内容多元化的小组学习任务,利用多种合作形式来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责任意识、交往技巧;体现合作学习的优势与意义,彰显教育的内涵与意蕴.

    作者:孙悦;熊德梁;傅建萍;段鸣鸣;武文;王河宝;胡素敏;丁成华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三伏天中药穴位贴敷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临床疗效观察及其对血清TNF-α、TGF-β1水平的影响

    目的:观察三伏天中药穴位贴敷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临床疗效及其对血清TNF-α、TGF-β1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COPD稳定期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观察组为常规治疗+中药贴敷,对照组为常规治疗+安慰剂敷贴,于农历三伏天初、中、末伏贴敷,3次为1疗程,连续贴3年,共3个疗程,观察治疗前后患者临床症状、肺功能、血清TNF-α及TGF-β1水平变化.结果: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90%,对照组80%,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中医证候治疗前后均有明显改善(P<0.01),在改善咳嗽气短症状方面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1,P<0.05);两组在改善喘息,咳痰症状方面无明显差异(P>0.05);肺功能FEV1%、FEV1/FVC两组治疗前后均有改善,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血清TNF-α、TGF-β1较治疗前有明显下降(P<0.01),对照组无明显下降(P>0.05).结论:三伏天中药穴位贴敷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肺功能,降低血清TNF-α、TGF-β1水平.

    作者:侯美英;张晓萍;尹礼烘;胡志平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三黄泻心汤配方颗粒和标准煎剂中主要有效组分含量对比研究

    目的:对比三黄泻心汤配方颗粒和标准煎剂中主要有效组分的含量.方法:采用HPLC法测定三黄泻心汤配方颗粒和标准煎剂中黄连中主要有效成分小檗碱、表小檗碱、巴马汀、黄连碱;大黄中主要成分芦荟大黄素、大黄素、大黄酸、大黄酚、大黄素甲醚和黄芩中主要成分黄芩素、黄芩苷、汉黄芩素等的含量,评价对比二者之间的区别.结果:三黄泻心汤配方颗粒与标准煎剂相比较,表小檗碱、巴马汀、大黄素甲醚的含量增加程度均小于10%,黄连碱、小檗碱、黄芩苷、大黄素的含量增加10%~20%,而黄芩素、汉黄芩素、芦荟大黄素、大黄酸、大黄酚的含量均增加20%以上,高于三黄泻心汤标准煎剂.结论:三黄泻心汤配方颗粒与标准煎剂的化学成分存在一定差异,有待进一步开展生物等效性研究,从而为临床引用提供科学依据.

    作者:李智勇;陈雪婷;王洛临;徐文杰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温针灸联合小青龙汤合苍耳子散加减治疗变应性鼻炎50例

    目的:观察温针灸联合小青龙汤合苍耳子散加减治疗变应性鼻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变应性鼻炎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口服氯雷他定治疗,观察组采用温针灸联合小青龙汤合苍耳子散加减治疗.结果: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88%明显高于对照组64% (P <0.05).观察组的鼻塞、喷嚏、流涕、鼻瘁4大临床症状积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不同时间点症状总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温针灸配合小青龙汤合苍耳子散加减治疗变应性鼻炎,内外兼治,可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疗效显著.

    作者:李白云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针刺足三里对端粒酶基因敲除小鼠免疫细胞因子表达影响的研究

    目的:观察针刺足三里对端粒酶基因敲除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将经聚合酶链式反应鉴定基因型后的端粒酶基因敲除小鼠,且月龄为3个月的纯合子型端粒酶基因敲除小鼠随机分为空白组、足三里组和非经非穴组,每组6只,共18只,空白组仅给予抓取动作,足三里组和非经非穴组采用针刺干预.指标检测采用细胞因子芯片技术检测小鼠血清中IL-6、IP-10、MCP-1、KC等的达水平.结果:针刺组细胞因子IL-6表达大于空白组(P<0.05);针刺足三里组细胞因子IP-10表达升高(P<0.05);针刺足三里mcp-1表达没有变化,非穴组表达下降(P<0.05);针刺足三里组细胞因子KC表达下降(P<0.05);以上具有统计学意义.针刺足三里组、非穴组和空白组细胞因子IFN-γ及G-CSF(P >0.05),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针刺足三里对端粒酶基因敲除小鼠血清中的细胞因子IL-6、IP-10、MCP-1、KC存在调节作用.

    作者:卜婉萍;杨晓婷;林燊;张志灿;林栋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CAG方案、复方黄黛片联合CAG方案、地西他滨联合CAG方案治疗老年急性髓系白血病的疗效比较

    目的:比较单用CAG方案、复方黄黛片联合CAG方案及地西他滨联合CAG方案治疗老年急性髓系白血病(AML)的临床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18例患者接受CAG方案、19例患者接受复方黄黛片联合CAG方案及20例患者接受地西他滨联合CAG方案治疗的临床资料,分别比较三组患者的总反应率(ORR)、总生存(OS)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单用CAG方案组、复方黄黛片联合CAG方案组及地西他滨联合CAG方案组的ORR分别为50.0%、63.2%和65.0%,三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不良反应主要为感染和出血.复方黄黛片联合CAG方案组患者化疗后输血中位时间及粒缺期时间较单用CAG方案组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方黄黛片联合CAG方案及地西他滨联合CAG方案治疗老年AML的疗效比较好,且复方黄黛片联合CAG方案不良反应少,患者耐受性好,并有增效减毒作用.

    作者:邓姝;曾宇晴;林圣云;项静静;沈建平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从痰湿气虚论浅析肥胖之未病先防

    对肥胖的发病机制,中医论述颇多,也众说纷纭,经过梳理文献和临床实践,笔者认为“痰湿气虚”是其病机关键.基于此,本文结合肥胖痰湿气虚的演变规律,通过除其病因、阻其病机,从饮食有节、动静有度、形神共养、健康教育等“未病先防”的角度探讨肥胖的预防.如此,可有助于减少肥胖及相关疾病的发生.

    作者:喻松仁;白洋;舒晴;王萍;程绍民;简晖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电针联合当归芍药散治疗功能性肛门直肠痛30例

    目的:评价电针联合当归芍药散治疗功能性肛门直肠痛患者的疗效.方法:收集就诊于我院的60例功能性肛门直肠痛患者,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予以电针长强、腰俞、大肠俞、上巨虚、承山、太冲穴及中药当归芍药散口服,对照组予以电针长强、腰俞、大肠俞、上巨虚、承山、太冲穴.治疗2个疗程,对比两组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肛门直肠压及有效率来评定两种治疗方案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直肠静息压、肛管静息压、大缩榨压及有效率都低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电针结合当归芍药散治疗功能性肛门直肠痛效果较佳,不良反应较少.

    作者:纪翔;王建民;侯勇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中药药油走罐联合NB-UVB照射治疗寻常型斑块状银屑病35例

    目的:观察中药药油走罐联合NB-UVB照射治疗寻常型斑块状银屑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0例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观察组予中药药油走罐联合NB-UVB照射治疗,对照组单用NB-UVB照射治疗.两组均治疗8周,以PASI评分评价疗效.结果:与治疗前比较,两组PASI评分均显著下降(P<0.01),但4周后观察组PASI评分下降幅度明显超过对照组.两组疗效均与时间有关,治疗2周两组PASI评分改善均不显著(P>0.05),治疗4周后两组PASI评分改善比较显著(P<0.01),且观察组疗效均优于对照组.结论:中药药油走罐联合NB-UVB照射治疗寻常型斑块状银屑病的疗效优于单用NB-UVB照射,且临床使用安全.

    作者:邱桂荣;吴允波;蓝宏荣;连婉怡;梁育;徐敏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不同产地连钱草中4个成分含量测定及聚类分析

    目的:比较不同产地连钱草中绿原酸、隐绿原酸、咖啡酸和迷迭香酸共4种有效成分的含量,为连钱草药材佳产地的确定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HPLC测定指标成分含量,流动相为甲醇(A)-0.1%磷酸水(B)梯度洗脱(0~ 30 min,10%~25%A;30~38 min,25%~40%A;38~55 min,40%A),流速1.0 mL/min,检测波长330 nm.采用IBM SPSS Statistics 21.0软件对有效成分为指标进行聚类分析.结果:浙江和江苏的连钱草药材中绿原酸和迷迭香酸含量较其他产地较高,聚类结果显示可归属长江以南和长江以北两类.结论:不同产地连钱草药效成分含量有较大差异,各成分含量与产地呈一定的相关性.

    作者:黄文平;徐旭;李伟;李艳;谭婷;冯育林;杨世林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医学心悟》咳嗽论治浅议

    咳嗽作为常见病、多发病,为历代医家所重视.清代著名医家程国彭在其著作中亦对咳嗽详加阐发,并创制了名方止嗽散.本文结合《内经》,以气机立论,对《医学心悟》中论咳的理法方药加以总结分析,供诸医参考.

    作者:张斯怡;孙晓霞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UHPLC法同时测定肝康灵颗粒中5个苷类成分

    目的:建立超高压液相色谱(UHPLC)法同时测定肝康灵颗粒(赤芍、栀子、虎杖、田基黄等)中栀子苷、白芍苷、芍药苷、虎杖苷、异槲皮苷的含量.方法:色谱柱:Shim-pack XR-ODSII C18(2.0 mm×75 mm,1.7 μm);流动相:乙腈(A)-0.1%磷酸溶液(B)梯度洗脱;检测波长:230 nm;流速:0.3 mL/min,进样体积:1.0μL,柱温25℃.结果:栀子苷、白芍苷、芍药苷、虎杖苷、异槲皮苷分别在0.7 ~ 35 μg/mL(r=0.9999)、0.5~ 25 μg/mL(r=0.9999)、7~ 350 μg/mL(r=0.9998)、5.5~275 μg/mL(r =0.9999)、3~150 μg/mL(r =0.9999)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分别为100.14%、99.02%、98.81%、98.35%、100.04%,RSD分别为0.54%、1.99%、0.66%、0.84%、0.98%.结论:该方法简便、快速、准确可靠,可为肝康灵颗粒的质量控制提供依据.

    作者:饶颖;黄文平;徐旭;李艳;冯育林;罗颖颖;杨世林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中医药独立学院学风管理模式的探索

    作为中医药院校的独立学院,学生学风建设影响着整个学校的教育质量甚至整个中医药未来的发展.本文从中医药独立学院系部的角度出发,结合ISM结构模型的设计因素,对影响大学生学风建中涉及到的问题进行问卷调查,建议在以系部学风的基础上,为中医药独立学院的学风建设给予一定意见和建议,为努力把中医药独立学院大学生培养成为合格的社会主义中医药人才和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做贡献.

    作者:官扬;李希茜;谢欢;钱磊;万珊;侯志帆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载去甲斑蝥素介孔二氧化硅纳米粒的制备及体外释药研究

    目的:优选载去甲斑蝥素的介孔二氧化硅纳米粒的制备工艺并考察其体外释放特性.方法:采用改良的经典Stober法制备介孔二氧化硅纳米粒(MSN),运用氮气脱吸附法进行表征;采用饱和溶液反复吸附法制备载去甲斑蝥素的介孔二氧化硅纳米粒;对制备好的载去甲斑蝥素的介孔二氧化硅进行表征及体外释药特性考察.结果:制备的介孔二氧化硅纳米粒分布较均匀、粒径约为140 nm(PDI <0.3),Zeta电位约35 mV,表面积为1165.5 m2/g,孔容积(Vt)为2.16 cm3/g,孔径2.86 nm.制备的载去甲斑蝥素的介孔二氧化硅的载药量12.88%,释放度考察载药的去甲斑蝥素的介孔二氧化硅纳米粒在12h内累计释放量达到83.34%,其后释放曲线显示出纳米粒的缓释特性.结论:改良的经典Stober法制备的载去甲斑蝥素介孔二氧化硅纳米粒粒径均匀,载药量高,具有显著体外缓释特性.

    作者:熊友香;马瑞;汤红霞;李范珠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浅析冠心病介入术后抑郁障碍的病因病机

    随着冠心痛介入术的广泛开展,术后抑郁障碍的出现却不容忽视.中医在本病的诊治中具有独特优势,本文将从心、肝、脾、浊的角度浅析其病因病机.

    作者:罗寒彬;徐驲;刘中勇 刊期: 2018年第04期

江西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

江西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

主管:江西中医学院

主办:江西中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