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谈癌因性疲乏从肾论治

刘莲芳;章永红;张永华

关键词:癌因性疲乏, 肾
摘要:当前有很多因素会影响肿瘤患者的生存质量,在这些因素里面“癌因性疲乏”在近几年受到了广大医护人员的重视.癌因性疲乏会使得患者感受到一种持久的、痛苦的疲惫感,它涉及到了癌症以及癌症治疗,与此同时还会有一定的功能障碍出现.当前的研究结果表明,引起癌因性疲乏现象主要是受到了来自于社会、心理以及生理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目前对它的研究还是处在一种初步探索的阶段.而中医认为,CRF属于中医虚劳范畴,本文将从肾出发,研究如何治疗癌因性疲乏,以期为临床治疗CRF提供依据.
江西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胸闷变异性哮喘验案探讨

    胸闷变异性哮喘是哮喘病的一种新的临床亚型,以胸闷为其唯一症状,并不伴有喘息、呼吸困难及咳嗽等典型的哮喘临床表现.此病当归属于“肺痹”范畴,本文通过对古文献研究以及病案的辨证分析认为,本病一个重要病因病机为肝肺不调,治疗上可采取疏肝达肺的方法.

    作者:胡青云;舒燕萍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毛竹笋醇提物对D-氨基半乳糖致小鼠急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

    目的:研究毛竹笋醇提物对D-氨基半乳糖诱导的小鼠急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60只昆明种小鼠雌雄各半随机分为6组,正常组、模型组、阳性药物组、毛竹笋醇提物高、中、低剂量组,每组10只.正常组和模型组灌胃生理盐水,其余各组灌胃相应药物,连续给药7天;末次给药后,正常组腹腔注射等量生理盐水,其余各组均腹腔注射500mg/kg,10%D-氨基半乳糖,复制急性小鼠肝损伤模型;12h后眼眶取血,利用比色法检测血清谷草转氨酶(AST)和谷丙转氨酶(ALT)活性,并对肝组织切片观察肝组织细胞的病理变化.结果: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小鼠血清ALT、AST活性均显著升高(P<0.05).与模型组相比,毛竹笋醇提物各剂量组对小鼠血清ALT、AST活性均有降低作用;HE染色结果显示与模型组相比,不同浓度的毛竹笋醇提物均能使肝细胞的损伤减轻.结论:毛竹笋醇提物对D-氨基半乳糖诱导的急性肝损伤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作者:徐彭;谢慧慧;谈伟锋;刘波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脾虚证的免疫学机制研究进展

    “脾为之卫”“四季脾旺不受邪”,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与人体免疫功能密切相关.近年来关于脾虚证的本质研究颇多,笔者将从免疫学机制的角度综述其与人体免疫器官的超微结构、机体的特异性免疫应答、非特异性免疫应答、免疫遗传及神经内分泌之间的联系,以期为脾虚所致临床疾病的防治和科研提供借鉴.

    作者:舒晴;喻松仁;白洋;姚琦;王萍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HPLC测定不同采收期女贞子中齐墩果酸和熊果酸的含量

    目的:测定江西省南昌地区不同采收期女贞子中齐墩果酸和熊果酸的含量,为女贞子药材采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HPLC法,色谱柱:Dikma Diamonsil C18(150mm ×4.6mm,5μm);流动相:乙腈:甲醇:水(l000mL含2mL磷酸和4mL三乙胺)=50∶ 33∶17,流速:1.0mL/min,柱温:30℃,检测波长:205nm.结果:不同采收期女贞子中齐墩果酸和熊果酸的含量变化不大.结论:江西省南昌市湾里区产的女贞子中齐墩果酸和熊果酸的含量与其“冬至前后采收”无关.

    作者:杨元丰;刘鑫;谭舒舒;杨武亮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痰热清联合针刺治疗急性鼻窦炎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究痰热清静滴联合针刺治疗急性鼻窦炎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7月至2017年12月在耳鼻喉科住院治疗的60例急性鼻窦炎患者,随机平均分为2组,观察组予以痰热清加针刺治疗,对照组仅用针刺治疗,疗程为七天.观察两组受试者治疗后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3.33%,两者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痰热清注射液配合针刺治疗急性鼻窦炎疗效显著.

    作者:周蓝飞;洪静;万志超;邓琤琤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补肾健骨汤干预PMOP小鼠BMSCs成骨分化机制的实验研究

    目的:观察去除卵巢小鼠股骨中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成骨分化机制来探究补肾健骨汤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临床疗效.方法:本实验研究采取去除小鼠双侧卵巢的方法复制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模型,将实验小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补肾健骨汤组和生理盐水组,手术后一周开始给药干预,2次/天,连续给药15天后通过碱性磷酸酶染色和茜素红染色来检测三组小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成骨分化机制.结果:补肾健骨汤组的碱性磷酸酶检测水平明显高于生理盐水组(P<0.05),补肾健骨汤组的茜素红染色检测水平也明显高于生理盐水组(P<0.05).结论:运用补肾健骨汤来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模型小鼠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因此,认为补肾健骨汤中的药物成分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增值和分化具有推动作用,它能够促进骨骼的修复和生成,对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具有良好的效果.

    作者:曹奇圣;刘翔;王力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葛来安治疗单纯性消瘦症的临证经验

    本文主要对单纯性消瘦症从定义、诊断标准、病因病机、遣方用药、生活调理及典型医案进行阐述,剖析了单纯性消瘦症在临床上的辨证施治,注重在生活上的调理,并另附医案2则.葛来安在辨证的基础上,善于加用补阴药辨病治疗,以增疗效,临床收效显著.

    作者:刘小聪;葛来安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针推并用治疗颈源性咳嗽的认识与体会

    颈源性咳嗽是由颈椎曲度改变及侧弯和颈部肌肉紧张对咽喉及气管压迫刺激引起的一种以咳嗽为主要症状的疾病.笔者在临床工作中曾遇多例以咳嗽为主要表现的颈椎病患者.笔者在临床诊治中,辨清颈源性咳嗽的分型,从针推方向出发,以针刺改善颈部气血流通、推拿手法纠正颈椎侧弯及改善颈椎曲度,二法并用,取得显著临床疗效.

    作者:龚小刚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基于气虚毒结病机探讨益气解毒法治疗胃癌的理论基础及临床依据

    在胃癌发病过程中,正气亏虚是基础,癌毒是重要条件,二者互为因果,相互促进,不断推动着疾病向前发展,因而,益气解毒法成为治疗胃癌为基本的治法之一;临床观察结果表明,该治法在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减轻放化疗的毒副作用,提高患者的免疫功能和延长患者中位生存率等方面取得了很好的疗效.可见,益气解毒法治疗胃癌不失为理论上可行、临床疗效可靠的重要治法.

    作者:王常松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精神分裂症中医药治疗概况

    精神分裂症是临床常见的精神疾病,可归属于中医学“癫狂、痴呆、郁症”等病范畴.本病病因病机复杂,但大体不外气、血、痰、火、瘀、虚等,以“虚”为本、以“实”为标,与肝肾心脾诸脏密切相关.本文主要从辩证治疗、专方治疗、针灸治疗、中西医结合治疗以及其它治疗等方面对精神分裂症的中医药治疗情况进行了综述.

    作者:徐义勇;艾志福;朱丽娟;田真真;万红娇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胃癌前疾病不同中医证型与HSP70、 COX-2基因多态性的关系

    目的:探讨胃癌前疾病不同中医证型与HSP70、COX-2基因多态性的相关性.方法:招募85例胃癌前疾病患者及20名健康志愿者,采用等位基因专一性实时荧光PCR技术检测分析HSP70-1:190G/C、HSP70-2:1267A/G、COX-2:899G/C的基因多态性.结果:肝胃不和证携带HSP70-2:1267AG基因型显著增高,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COX-2:899G/C基因型在各组的分布无显著性差异.结论:不同胃癌前疾病中医证型HSP70、COX-2基因型分布不尽相同,提示不同中医证型和基因多态性有着相关性,但需扩大样本量进行进一步研究.

    作者:严新;甘淳;吴旭涛;赵化成;朱宏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谈癌因性疲乏从肾论治

    当前有很多因素会影响肿瘤患者的生存质量,在这些因素里面“癌因性疲乏”在近几年受到了广大医护人员的重视.癌因性疲乏会使得患者感受到一种持久的、痛苦的疲惫感,它涉及到了癌症以及癌症治疗,与此同时还会有一定的功能障碍出现.当前的研究结果表明,引起癌因性疲乏现象主要是受到了来自于社会、心理以及生理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目前对它的研究还是处在一种初步探索的阶段.而中医认为,CRF属于中医虚劳范畴,本文将从肾出发,研究如何治疗癌因性疲乏,以期为临床治疗CRF提供依据.

    作者:刘莲芳;章永红;张永华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国际优质教学资源在《经络腧穴学》双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基于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探讨国际优质教学资源在《经络腧穴学》双语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本校大三年级的针推国际班作为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下的国际优质资源双语教学组(实验组,n=21),另从同一年级针推班级中筛选大学所有学科总平均成绩、英语水平与教学试验组学生相同或相近的学生作为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下的普通双语教学组(对照组,n=21).以教学认可调查问卷、期末考试成绩、回访调查作为教学效果评价指标,对比两组的差异,采用SPSS软件进行统计处理,行X2检验和t检验.结果:两组学生教学认可调查显示实验组学生对教学方案(4.00±0.63)、课程模式(3.90±0.62)、教学理念(3.80±0.68)、教学效果(4.19±0.60)四个方面的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学生期末考试成绩比较,实验组优秀6人,良好12人,中等2人,平均分(85.43±6.53)分,对照组优秀1人,良好8人,中等8人,平均分(78.33±7.67)分,期末考试成绩平均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学生带教满意度(4.14±0.65)、临床实践能力(3.90±0.77)、英语运用能力(4.19±0.75)、国际视野(4.29±0.64)得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经络腧穴学》双语教学中国际优质资源的运用,能在加强学生学习效果同时提高学生对教师的教学认可与评价.在以后针灸相关双语教学中,教师应更多的运用新国际优质资源,培养出更多优秀的国际化针灸专业人才.

    作者:刘福水;陈梅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夏黎明运用“培土生金法”治疗晚期肺癌临床经验

    夏黎明治疗晚期肺癌学术特色鲜明,强调“治病求本”,提出“正虚邪盛”为肺癌的重要病机之一,善用“培土生金法”,调补脾土以促金旺;提倡中西并举,遵循“认病辨证”的原则,充分发挥现代医学精准定位、定性,局部肿瘤控制率高的优势以及中药增效减毒的功效.

    作者:徐国品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绝经期妇女取环困难应对策略的对照研究

    目的:对取环困难的绝经期妇女给予相应的术前预处理方案,比较补佳乐(戊酸雌二醇片)和米非司酮加用米索前列醇在绝经后妇女取环术中的临床效果,并对各方案进行临床经验总结.方法:以2016年9月-2017年9月我院计划生育门诊就诊的180例绝经期要求取环的妇女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随机数据表法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90例.对照组妇女取环前给予口服补佳乐2mg/d,连用7d;观察组第1天口服米非司酮50mg,第2天术前2h阴道后穹窿加用米索前列醇400ug.比较两组患者宫颈软化程度及取环结局两方面的差异,并对几例具有代表性取环困难的处理过程进行详细介绍.结果:两组患者宫颈软化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取环成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两组药物均可明显软化宫颈,提高绝经期妇女取环的成功率,效果显著.不同的药物适用于不同的人群,选择合理、个性化的治疗方案,方可取得满意的临床效果.

    作者:黄文艳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中医外治法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总结中医外治法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疗效状况.方法:通过查阅相关文献资料汇集近几年国内外与中医外治法治疗慢阻肺相关的内容,并将其进行综合归纳.结果:中医外治法能够改善COPD临床症状,同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其机制可能是通过调节免疫功能、抑制炎症反应和调节氧化-抗氧化失衡机制而发挥作用.结论:中医外治法将作为一种治疗COPD患者的有效手段.但因临床大样本的贫乏,多中心的证据支持不足,操作者的人为差异,且尚未有统一的个体化治疗标准及疗效判定标准,将限制其发展趋势,需要进一步临床研究.

    作者:胡健;李泽庚;童佳兵;曾时杰;张至强;汪丹阳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髌上入路与髌下入路胫骨髓内钉治疗42-A型胫骨干骨折的疗效比较

    目的:比较髌上入路与髌下入路胫骨髓内钉治疗42-A型胫骨干骨折的临床疗效差异.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7年3月来我院就诊的36名胫骨干骨折(AO分型为42-A型)患者,随机分为髌上入路组(SPAG)与髌下入路组(IPAG),行胫骨髓内钉内固定手术.统计两组术中指标(术中辐射量、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及术后指标(术后并发症、骨折愈合率、骨折愈合时间、术后膝前疼痛发生率、术后Lysholm Knee评分)并进行比较.结果:SPAG组术中辐射量(11.9±2.0)多于IPAG组(9.2±1.5),膝前疼痛发生率(6.0%)远低于IPAG组(41.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术后并发症、骨折愈合时间、骨折愈合率及Lysholm Knee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髓内钉治疗42-A型胫骨干骨折髌上入路较髌下入路术后膝前疼痛发生率更低,而术中辐射量更高.两组术后膝关节功能恢复无明显差异.

    作者:严朝浪;龚剑斌;杨凤云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扶正安中汤联合阿帕替尼治疗晚期胃癌30例

    目的:评价扶正安中汤联合阿帕替尼治疗晚期胃癌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8年1月确诊为晚期胃癌且均经一线或二线化疗后,病情进展(PD)或不能耐受化疗副作用的患者60例,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以扶正安中汤联合阿帕替尼治疗,对照组仅以阿帕替尼维持治疗,所有患者至少接受1个月治疗.观察近期疗效评价(治疗后1个月)、中位无痰病进展时间(PFS)、生存率(6月、12月、18月)、KPS评分及其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近期有效率分别为86.7%、73.3% (P>0.05);PFS分别为3.67月、2.60月(P<0.05);6个月生存率分别为83.3%(25/30)、63.3% (19/30),12个月生存率分别为60.0% (18/30)、43.3% (13/30),18个月生存率分别为23.3% (7/30)、16.7% (5/30),其中6个月的生存率两组间有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KPS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乏力、食欲减退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两组高血压、手足综合征、骨髓抑制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扶正安中汤联合阿帕替尼治疗晚期胃癌可延长无进展生存期、提高生存率及KPS评分,且部分不良反应少,耐受性好.

    作者:肖康;李崇慧;张静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医教协同深化高层次中医临床人才培养的实践探索——以江西中医药大学岐黄国医书院为例

    在国家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深入推进的大背景下,如何医教协同进一步深化高层次中医临床人才培养,让中医药人才更好地传承,是中医教育学界的紧迫课题.本文通过对岐黄国医书院中医专硕培养与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相融合人才培养模式的论述,阐释了中医临床人才培养的理念探索和实践创新.

    作者:廖东华;聂瑞华;陈俊杰;刘英锋;朱卫丰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蒙药蓝盆花UHPLC特征图谱研究

    目的:建立蓝盆花药材的UHPLC特征图谱并运用LC-MS技术对主要色谱峰进行定性分析.方法:采用Welch UltimateUHPLC XB-C18(2.1mm×100 mm,1.7μm)色谱柱;以0.3%磷酸水-乙腈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速为0.25mL·min-1;柱温40℃;检测波长254nm;进样量3μL.结果:首次建立了蓝盆花药材的UHPLC特征图谱共有模式,共检定出22个相对保留时间稳定的共有峰;10个特征峰初步鉴定为:芹菜素、木犀草苷、大波斯菊苷、野漆树苷、木犀草素、异荭草苷、咖啡酸、绿原酸、芦丁、槲皮素.各样品特征图谱与对照特征图谱的相似度均大于0.99.结论:该方法准确、可靠,可为蓝盆花药材质量控制提供科学的方法.

    作者:刘艳红;欧阳辉;黄小方;黎田儿;周茂福 刊期: 2018年第06期

江西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

江西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

主管:江西中医学院

主办:江西中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