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蓝飞;洪静;万志超;邓琤琤
在胃癌发病过程中,正气亏虚是基础,癌毒是重要条件,二者互为因果,相互促进,不断推动着疾病向前发展,因而,益气解毒法成为治疗胃癌为基本的治法之一;临床观察结果表明,该治法在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减轻放化疗的毒副作用,提高患者的免疫功能和延长患者中位生存率等方面取得了很好的疗效.可见,益气解毒法治疗胃癌不失为理论上可行、临床疗效可靠的重要治法.
作者:王常松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探究痰热清静滴联合针刺治疗急性鼻窦炎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7月至2017年12月在耳鼻喉科住院治疗的60例急性鼻窦炎患者,随机平均分为2组,观察组予以痰热清加针刺治疗,对照组仅用针刺治疗,疗程为七天.观察两组受试者治疗后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3.33%,两者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痰热清注射液配合针刺治疗急性鼻窦炎疗效显著.
作者:周蓝飞;洪静;万志超;邓琤琤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基于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探讨国际优质教学资源在《经络腧穴学》双语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本校大三年级的针推国际班作为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下的国际优质资源双语教学组(实验组,n=21),另从同一年级针推班级中筛选大学所有学科总平均成绩、英语水平与教学试验组学生相同或相近的学生作为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下的普通双语教学组(对照组,n=21).以教学认可调查问卷、期末考试成绩、回访调查作为教学效果评价指标,对比两组的差异,采用SPSS软件进行统计处理,行X2检验和t检验.结果:两组学生教学认可调查显示实验组学生对教学方案(4.00±0.63)、课程模式(3.90±0.62)、教学理念(3.80±0.68)、教学效果(4.19±0.60)四个方面的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学生期末考试成绩比较,实验组优秀6人,良好12人,中等2人,平均分(85.43±6.53)分,对照组优秀1人,良好8人,中等8人,平均分(78.33±7.67)分,期末考试成绩平均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学生带教满意度(4.14±0.65)、临床实践能力(3.90±0.77)、英语运用能力(4.19±0.75)、国际视野(4.29±0.64)得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经络腧穴学》双语教学中国际优质资源的运用,能在加强学生学习效果同时提高学生对教师的教学认可与评价.在以后针灸相关双语教学中,教师应更多的运用新国际优质资源,培养出更多优秀的国际化针灸专业人才.
作者:刘福水;陈梅 刊期: 2018年第06期
在国家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深入推进的大背景下,如何医教协同进一步深化高层次中医临床人才培养,让中医药人才更好地传承,是中医教育学界的紧迫课题.本文通过对岐黄国医书院中医专硕培养与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相融合人才培养模式的论述,阐释了中医临床人才培养的理念探索和实践创新.
作者:廖东华;聂瑞华;陈俊杰;刘英锋;朱卫丰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比较经跗骨窦入路与外侧L型入路治疗跟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9月-2016年8月本院采用跗骨窦入路(跗骨窦组,31例)与外侧L型入路(外侧L型组,30例)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治疗的跟骨骨折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两组受伤至手术前天数、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影像学指标及术后功能情况进行比较.结果:61例患者随访时间12 ~ 18个月,平均(15.3±3.5)月.跗骨窦组手术前天数、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少于外侧L型组(P<0.05),且无早晚期并发症;外侧L型组发生局部皮肤坏死5例,创伤性关节炎1例,腓肠神经损伤1例.随访两组功能、末次随访影像学表现组间无统计学差异.结论:采用经跗骨窦入路微创治疗跟骨骨折可以取得满意的骨折复位及固定效果,其相关切口并发症的发生率远低于经外侧L型入路.
作者:钟良钰;王志相;杜兰翔;谢赣平;吴秋敏;厉江群;刘盛飞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比较髌上入路与髌下入路胫骨髓内钉治疗42-A型胫骨干骨折的临床疗效差异.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7年3月来我院就诊的36名胫骨干骨折(AO分型为42-A型)患者,随机分为髌上入路组(SPAG)与髌下入路组(IPAG),行胫骨髓内钉内固定手术.统计两组术中指标(术中辐射量、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及术后指标(术后并发症、骨折愈合率、骨折愈合时间、术后膝前疼痛发生率、术后Lysholm Knee评分)并进行比较.结果:SPAG组术中辐射量(11.9±2.0)多于IPAG组(9.2±1.5),膝前疼痛发生率(6.0%)远低于IPAG组(41.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术后并发症、骨折愈合时间、骨折愈合率及Lysholm Knee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髓内钉治疗42-A型胫骨干骨折髌上入路较髌下入路术后膝前疼痛发生率更低,而术中辐射量更高.两组术后膝关节功能恢复无明显差异.
作者:严朝浪;龚剑斌;杨凤云 刊期: 2018年第06期
当前有很多因素会影响肿瘤患者的生存质量,在这些因素里面“癌因性疲乏”在近几年受到了广大医护人员的重视.癌因性疲乏会使得患者感受到一种持久的、痛苦的疲惫感,它涉及到了癌症以及癌症治疗,与此同时还会有一定的功能障碍出现.当前的研究结果表明,引起癌因性疲乏现象主要是受到了来自于社会、心理以及生理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目前对它的研究还是处在一种初步探索的阶段.而中医认为,CRF属于中医虚劳范畴,本文将从肾出发,研究如何治疗癌因性疲乏,以期为临床治疗CRF提供依据.
作者:刘莲芳;章永红;张永华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探讨术前访视调查在骨科手术患者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以90例2016年10月-2017年10月间在我院接受救治的骨科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护理方式将入组患者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实施基础护理,给予观察组术前访视观察,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对照组护理满意度为77.8% (35/45),相比于观察组的93.3% (42/45),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护理前心理状态的比较上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后SAS评分和SDS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对两组患者配合度进行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骨科手术患者术前访视调查,既可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又能使负面情绪得到缓解,同时利于提高患者配合度,值得在深入探讨的基础上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孙慧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测定江西省南昌地区不同采收期女贞子中齐墩果酸和熊果酸的含量,为女贞子药材采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HPLC法,色谱柱:Dikma Diamonsil C18(150mm ×4.6mm,5μm);流动相:乙腈:甲醇:水(l000mL含2mL磷酸和4mL三乙胺)=50∶ 33∶17,流速:1.0mL/min,柱温:30℃,检测波长:205nm.结果:不同采收期女贞子中齐墩果酸和熊果酸的含量变化不大.结论:江西省南昌市湾里区产的女贞子中齐墩果酸和熊果酸的含量与其“冬至前后采收”无关.
作者:杨元丰;刘鑫;谭舒舒;杨武亮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经脉系统是中泰传统医学的核心基础理论之一.泰式按摩疗法和中医针灸、推拿均在经脉系统理论指导下形成,在疾病防治和健康促进方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临床疗效.因此,系统总结中泰传统医学经脉系统的形成、分布规律和临床应用,对于分析比较两种传统医学经脉系统的异同及促进世界传统医学的交融和发展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作者:黄妙森;沈佳成;杨宗保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探讨胃癌前疾病不同中医证型与HSP70、COX-2基因多态性的相关性.方法:招募85例胃癌前疾病患者及20名健康志愿者,采用等位基因专一性实时荧光PCR技术检测分析HSP70-1:190G/C、HSP70-2:1267A/G、COX-2:899G/C的基因多态性.结果:肝胃不和证携带HSP70-2:1267AG基因型显著增高,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COX-2:899G/C基因型在各组的分布无显著性差异.结论:不同胃癌前疾病中医证型HSP70、COX-2基因型分布不尽相同,提示不同中医证型和基因多态性有着相关性,但需扩大样本量进行进一步研究.
作者:严新;甘淳;吴旭涛;赵化成;朱宏 刊期: 2018年第06期
胸闷变异性哮喘是哮喘病的一种新的临床亚型,以胸闷为其唯一症状,并不伴有喘息、呼吸困难及咳嗽等典型的哮喘临床表现.此病当归属于“肺痹”范畴,本文通过对古文献研究以及病案的辨证分析认为,本病一个重要病因病机为肝肺不调,治疗上可采取疏肝达肺的方法.
作者:胡青云;舒燕萍 刊期: 2018年第06期
“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是一直以来各大医家比较认可的治风准则.本文通过辨析风与血的关系,对“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这一治风准则有了新的认识和理解,从而得出“治风首要治血,其次疏风”的新思路.通过皮肤瘙痒症的相应证型进行分析论证,以治血为先,其次疏风的治疗原则在痒风中的运用,证明此观点的可行性.
作者:张丽平;云雪林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观察经椎板间入路椎间孔镜治疗5-S1向下脱垂型腰椎闻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14年5月-2017年6月江西省中医院脊柱骨科收治的诊断为L5-S1向下脱垂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36例,行椎板间入路椎间孔镜髓核摘除术,记录患者手术大致出血量、手术时间、术中透视次数、术后并发症、术前及术后的视觉疼痛模拟评分(VAS)、Oswestry腰部功能障碍指数(ODI)等为评判指标进行临床观察.结果:平均手术时间为128.5m in.术后短期小腿后方麻木加重2例,经脱水消肿治疗后1周症状缓解;腰骶神经根牵拉损伤1例,经营养神经治疗后2个月症状缓解;脱出髓核摘除不彻底1例,采用开放手术治疗.平均随访时间6.3个月,术后腰腿痛VAS评分较术前明显改善(P<0.05),术后3个月ODI指数较术前明显改善(P<0.05),随访期内无复发.结论:经椎板闯入路椎间孔镜治疗向下脱垂型腰椎间盘突出症可获得良好的临床疗效,其中治疗的技术关键点在于使用三维结构镜准确判断髓核脱出情况.
作者:况君;万小明;余兆仲;万宣;刘峰;褚小刚;刘碧峰;吴连堤;罗自金 刊期: 2018年第06期
本文旨在探讨“以学生为中心”该如何在中医药院校的医学教育中具体实施.主要结合中医院校本科生《局部解剖学》在日常教学中,如何将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切实向“以学生为中心”转换,在践行“以学生为中心”的过程中应该注意的事项,课前如何进行学情分析、教材选用、课堂如何实施,教学方法如何选择,如何评价反馈等方面进行探讨.我们认为,“以学生为中心”教学应用恰当能够更好地促进高校医学教育以及《局部解剖学》的教学.在中医院校的医学教育中也能更好地提高教学质量,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作者:欧阳厚淦;卢文静 刊期: 2018年第06期
新时代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要求在不断提升,共青团工作也在不断深化.如何强化中医院校青年学生思想宣传成效,福建中医药大学团委在工作中突破新媒体冲击、模式变化等困难,探索了新媒体队伍建设、新媒体互助平台建构、新媒体文化产品创设等有机融合的创新工作模式.
作者:刘少渝 刊期: 2018年第06期
在方剂学的教学中引入情景模拟教学法,能激发学生学习方剂学的兴趣,加深学生对方剂学知识的理解,增强学生临证选方和组方的能力,加强理论与实践的联系,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作者:刘岩;计小清;孔令娟;高占华;熊鑫;苗爽;管亚男;高志红;魏一云;周子旋;张璠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精神分裂症是临床常见的精神疾病,可归属于中医学“癫狂、痴呆、郁症”等病范畴.本病病因病机复杂,但大体不外气、血、痰、火、瘀、虚等,以“虚”为本、以“实”为标,与肝肾心脾诸脏密切相关.本文主要从辩证治疗、专方治疗、针灸治疗、中西医结合治疗以及其它治疗等方面对精神分裂症的中医药治疗情况进行了综述.
作者:徐义勇;艾志福;朱丽娟;田真真;万红娇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评价扶正安中汤联合阿帕替尼治疗晚期胃癌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8年1月确诊为晚期胃癌且均经一线或二线化疗后,病情进展(PD)或不能耐受化疗副作用的患者60例,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以扶正安中汤联合阿帕替尼治疗,对照组仅以阿帕替尼维持治疗,所有患者至少接受1个月治疗.观察近期疗效评价(治疗后1个月)、中位无痰病进展时间(PFS)、生存率(6月、12月、18月)、KPS评分及其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近期有效率分别为86.7%、73.3% (P>0.05);PFS分别为3.67月、2.60月(P<0.05);6个月生存率分别为83.3%(25/30)、63.3% (19/30),12个月生存率分别为60.0% (18/30)、43.3% (13/30),18个月生存率分别为23.3% (7/30)、16.7% (5/30),其中6个月的生存率两组间有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KPS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乏力、食欲减退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两组高血压、手足综合征、骨髓抑制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扶正安中汤联合阿帕替尼治疗晚期胃癌可延长无进展生存期、提高生存率及KPS评分,且部分不良反应少,耐受性好.
作者:肖康;李崇慧;张静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通过对肝脏上皮样血管内皮瘤的影像学表现及病理表现进行研究,回顾相关文献,以进一步认识该疾病的影像学特征.方法:对7例经手术或穿刺活检病理证实的肝脏上皮样血管内皮瘤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形态改变:7例均为多发型,4例结节状生长方式、2例肿块状生长方式、1例匍匐生长方式;(2)密度/信号及强化特点:7例CT均呈低密度,MRI呈T1WI稍低信号、T2WI稍高信号.弥散序列呈稍高信号.6例增强检查中4例见“棒棒糖征”.结论:HEHE的影像学形态特点、密度/信号及强化特点对于肝脏上皮样血管内皮瘤的术前诊断有重要意义.
作者:潘亮亮;邵继满 刊期: 2018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