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丽平;云雪林
儒家、道家、佛家是中国传统文化三大支柱,它们在养生方面都有着丰富的理论和经验.儒、道、佛三家在“为什么养生?”问题上都提出了不同的看法.系统剖析三家关于养生意义的理解,对于传播中国传统养生文化具有奠基性意义.
作者:赖扬峰;章德林;蒋力生;熊延熙;贺姿先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观察血府逐瘀汤配合穴位贴敷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5月-2017年4月江西省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江西中西医结合医院)收治的86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为研究对象,依照数字单双号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血府逐瘀汤配合穴位贴敷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总有效率观察组为93.02%,对照组为74.4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每搏输出量、左心室射血分数和每分钟输出量均高于对照组,心脏指数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疼痛程度、持续时间及发作次数等心绞痛积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府逐瘀汤配合穴位贴敷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良好,有助于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樊亚崑;陶斯琪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测定江西省南昌地区不同采收期女贞子中齐墩果酸和熊果酸的含量,为女贞子药材采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HPLC法,色谱柱:Dikma Diamonsil C18(150mm ×4.6mm,5μm);流动相:乙腈:甲醇:水(l000mL含2mL磷酸和4mL三乙胺)=50∶ 33∶17,流速:1.0mL/min,柱温:30℃,检测波长:205nm.结果:不同采收期女贞子中齐墩果酸和熊果酸的含量变化不大.结论:江西省南昌市湾里区产的女贞子中齐墩果酸和熊果酸的含量与其“冬至前后采收”无关.
作者:杨元丰;刘鑫;谭舒舒;杨武亮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探讨术前访视调查在骨科手术患者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以90例2016年10月-2017年10月间在我院接受救治的骨科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护理方式将入组患者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实施基础护理,给予观察组术前访视观察,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对照组护理满意度为77.8% (35/45),相比于观察组的93.3% (42/45),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护理前心理状态的比较上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后SAS评分和SDS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对两组患者配合度进行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骨科手术患者术前访视调查,既可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又能使负面情绪得到缓解,同时利于提高患者配合度,值得在深入探讨的基础上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孙慧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研究毛竹笋醇提物对D-氨基半乳糖诱导的小鼠急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60只昆明种小鼠雌雄各半随机分为6组,正常组、模型组、阳性药物组、毛竹笋醇提物高、中、低剂量组,每组10只.正常组和模型组灌胃生理盐水,其余各组灌胃相应药物,连续给药7天;末次给药后,正常组腹腔注射等量生理盐水,其余各组均腹腔注射500mg/kg,10%D-氨基半乳糖,复制急性小鼠肝损伤模型;12h后眼眶取血,利用比色法检测血清谷草转氨酶(AST)和谷丙转氨酶(ALT)活性,并对肝组织切片观察肝组织细胞的病理变化.结果: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小鼠血清ALT、AST活性均显著升高(P<0.05).与模型组相比,毛竹笋醇提物各剂量组对小鼠血清ALT、AST活性均有降低作用;HE染色结果显示与模型组相比,不同浓度的毛竹笋醇提物均能使肝细胞的损伤减轻.结论:毛竹笋醇提物对D-氨基半乳糖诱导的急性肝损伤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作者:徐彭;谢慧慧;谈伟锋;刘波 刊期: 2018年第06期
“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是一直以来各大医家比较认可的治风准则.本文通过辨析风与血的关系,对“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这一治风准则有了新的认识和理解,从而得出“治风首要治血,其次疏风”的新思路.通过皮肤瘙痒症的相应证型进行分析论证,以治血为先,其次疏风的治疗原则在痒风中的运用,证明此观点的可行性.
作者:张丽平;云雪林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比较经跗骨窦入路与外侧L型入路治疗跟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9月-2016年8月本院采用跗骨窦入路(跗骨窦组,31例)与外侧L型入路(外侧L型组,30例)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治疗的跟骨骨折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两组受伤至手术前天数、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影像学指标及术后功能情况进行比较.结果:61例患者随访时间12 ~ 18个月,平均(15.3±3.5)月.跗骨窦组手术前天数、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少于外侧L型组(P<0.05),且无早晚期并发症;外侧L型组发生局部皮肤坏死5例,创伤性关节炎1例,腓肠神经损伤1例.随访两组功能、末次随访影像学表现组间无统计学差异.结论:采用经跗骨窦入路微创治疗跟骨骨折可以取得满意的骨折复位及固定效果,其相关切口并发症的发生率远低于经外侧L型入路.
作者:钟良钰;王志相;杜兰翔;谢赣平;吴秋敏;厉江群;刘盛飞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经脉系统是中泰传统医学的核心基础理论之一.泰式按摩疗法和中医针灸、推拿均在经脉系统理论指导下形成,在疾病防治和健康促进方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临床疗效.因此,系统总结中泰传统医学经脉系统的形成、分布规律和临床应用,对于分析比较两种传统医学经脉系统的异同及促进世界传统医学的交融和发展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作者:黄妙森;沈佳成;杨宗保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总结中医外治法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疗效状况.方法:通过查阅相关文献资料汇集近几年国内外与中医外治法治疗慢阻肺相关的内容,并将其进行综合归纳.结果:中医外治法能够改善COPD临床症状,同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其机制可能是通过调节免疫功能、抑制炎症反应和调节氧化-抗氧化失衡机制而发挥作用.结论:中医外治法将作为一种治疗COPD患者的有效手段.但因临床大样本的贫乏,多中心的证据支持不足,操作者的人为差异,且尚未有统一的个体化治疗标准及疗效判定标准,将限制其发展趋势,需要进一步临床研究.
作者:胡健;李泽庚;童佳兵;曾时杰;张至强;汪丹阳 刊期: 2018年第06期
本文旨在探讨“以学生为中心”该如何在中医药院校的医学教育中具体实施.主要结合中医院校本科生《局部解剖学》在日常教学中,如何将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切实向“以学生为中心”转换,在践行“以学生为中心”的过程中应该注意的事项,课前如何进行学情分析、教材选用、课堂如何实施,教学方法如何选择,如何评价反馈等方面进行探讨.我们认为,“以学生为中心”教学应用恰当能够更好地促进高校医学教育以及《局部解剖学》的教学.在中医院校的医学教育中也能更好地提高教学质量,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作者:欧阳厚淦;卢文静 刊期: 2018年第06期
夏黎明治疗晚期肺癌学术特色鲜明,强调“治病求本”,提出“正虚邪盛”为肺癌的重要病机之一,善用“培土生金法”,调补脾土以促金旺;提倡中西并举,遵循“认病辨证”的原则,充分发挥现代医学精准定位、定性,局部肿瘤控制率高的优势以及中药增效减毒的功效.
作者:徐国品 刊期: 2018年第06期
喻昌系清代名医,在络病学说应用中颇具心得.整理喻昌著作中络病学术思想,发现其基于《黄帝内经》理论详细划分经络层次,注重临床上经络二者联系,创新性的提出“络脉缠绊”概念,喻昌针对络病病理特点,从经治络,强调通络,提出甘寒通络治法,丰富了络治理论.并在中风、水肿病中具体应用络病证治思想,为疾病治疗提供新思路.
作者:吴振华;姚鹏宇;郭少武;谭国庆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观察去除卵巢小鼠股骨中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成骨分化机制来探究补肾健骨汤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临床疗效.方法:本实验研究采取去除小鼠双侧卵巢的方法复制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模型,将实验小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补肾健骨汤组和生理盐水组,手术后一周开始给药干预,2次/天,连续给药15天后通过碱性磷酸酶染色和茜素红染色来检测三组小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成骨分化机制.结果:补肾健骨汤组的碱性磷酸酶检测水平明显高于生理盐水组(P<0.05),补肾健骨汤组的茜素红染色检测水平也明显高于生理盐水组(P<0.05).结论:运用补肾健骨汤来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模型小鼠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因此,认为补肾健骨汤中的药物成分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增值和分化具有推动作用,它能够促进骨骼的修复和生成,对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具有良好的效果.
作者:曹奇圣;刘翔;王力 刊期: 2018年第06期
本文主要对单纯性消瘦症从定义、诊断标准、病因病机、遣方用药、生活调理及典型医案进行阐述,剖析了单纯性消瘦症在临床上的辨证施治,注重在生活上的调理,并另附医案2则.葛来安在辨证的基础上,善于加用补阴药辨病治疗,以增疗效,临床收效显著.
作者:刘小聪;葛来安 刊期: 2018年第06期
新时代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要求在不断提升,共青团工作也在不断深化.如何强化中医院校青年学生思想宣传成效,福建中医药大学团委在工作中突破新媒体冲击、模式变化等困难,探索了新媒体队伍建设、新媒体互助平台建构、新媒体文化产品创设等有机融合的创新工作模式.
作者:刘少渝 刊期: 2018年第06期
胸闷变异性哮喘是哮喘病的一种新的临床亚型,以胸闷为其唯一症状,并不伴有喘息、呼吸困难及咳嗽等典型的哮喘临床表现.此病当归属于“肺痹”范畴,本文通过对古文献研究以及病案的辨证分析认为,本病一个重要病因病机为肝肺不调,治疗上可采取疏肝达肺的方法.
作者:胡青云;舒燕萍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评价扶正安中汤联合阿帕替尼治疗晚期胃癌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8年1月确诊为晚期胃癌且均经一线或二线化疗后,病情进展(PD)或不能耐受化疗副作用的患者60例,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以扶正安中汤联合阿帕替尼治疗,对照组仅以阿帕替尼维持治疗,所有患者至少接受1个月治疗.观察近期疗效评价(治疗后1个月)、中位无痰病进展时间(PFS)、生存率(6月、12月、18月)、KPS评分及其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近期有效率分别为86.7%、73.3% (P>0.05);PFS分别为3.67月、2.60月(P<0.05);6个月生存率分别为83.3%(25/30)、63.3% (19/30),12个月生存率分别为60.0% (18/30)、43.3% (13/30),18个月生存率分别为23.3% (7/30)、16.7% (5/30),其中6个月的生存率两组间有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KPS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乏力、食欲减退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两组高血压、手足综合征、骨髓抑制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扶正安中汤联合阿帕替尼治疗晚期胃癌可延长无进展生存期、提高生存率及KPS评分,且部分不良反应少,耐受性好.
作者:肖康;李崇慧;张静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探究痰热清静滴联合针刺治疗急性鼻窦炎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7月至2017年12月在耳鼻喉科住院治疗的60例急性鼻窦炎患者,随机平均分为2组,观察组予以痰热清加针刺治疗,对照组仅用针刺治疗,疗程为七天.观察两组受试者治疗后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3.33%,两者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痰热清注射液配合针刺治疗急性鼻窦炎疗效显著.
作者:周蓝飞;洪静;万志超;邓琤琤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研究痰热清注射液雾化吸入联合静脉滴注与雾化吸入给药治疗支气管扩张伴感染的临床疗效观察.方法:采用随机对照法,90例支气管扩张患者分成对照组、雾化吸入组、联合给药组各30例,对照组30例用西医常规治疗,而雾化吸入组30例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痰热清注射液5mL+生理盐水5mL雾化吸入治疗,联合给药组给予雾化吸入联合静脉滴注给药.观察3组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的白细胞计数、中心粒细胞百分比、超敏C反应蛋白.结果:痰热清雾化吸入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联合组优于另外两组.结论:痰热清注射液雾化吸入治疗支气管扩张疗效确切,且联合静脉滴注效果更佳,无严重不良反应.
作者:吴吉锋;李新爱;文梦丽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基于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探讨国际优质教学资源在《经络腧穴学》双语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本校大三年级的针推国际班作为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下的国际优质资源双语教学组(实验组,n=21),另从同一年级针推班级中筛选大学所有学科总平均成绩、英语水平与教学试验组学生相同或相近的学生作为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下的普通双语教学组(对照组,n=21).以教学认可调查问卷、期末考试成绩、回访调查作为教学效果评价指标,对比两组的差异,采用SPSS软件进行统计处理,行X2检验和t检验.结果:两组学生教学认可调查显示实验组学生对教学方案(4.00±0.63)、课程模式(3.90±0.62)、教学理念(3.80±0.68)、教学效果(4.19±0.60)四个方面的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学生期末考试成绩比较,实验组优秀6人,良好12人,中等2人,平均分(85.43±6.53)分,对照组优秀1人,良好8人,中等8人,平均分(78.33±7.67)分,期末考试成绩平均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学生带教满意度(4.14±0.65)、临床实践能力(3.90±0.77)、英语运用能力(4.19±0.75)、国际视野(4.29±0.64)得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经络腧穴学》双语教学中国际优质资源的运用,能在加强学生学习效果同时提高学生对教师的教学认可与评价.在以后针灸相关双语教学中,教师应更多的运用新国际优质资源,培养出更多优秀的国际化针灸专业人才.
作者:刘福水;陈梅 刊期: 2018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