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建琴
目的:比较氨甲环酸3种不同应用方法对全髋关节置换术(THA)失血量的影响.方法:选取首次单侧THA患者80例,随机分为4组,每组20人,A组为对照组,不予氨甲环酸及其它类似药物.B组,29氨甲环酸稀释于20mL生理盐水中,关闭切口后经引流管注入关节腔,夹闭引流管2h.C组,15mg/Kg剂量氨甲环酸稀释于250mL生理盐水,切皮前静脉滴注.D组,15mg/Kg氨甲环酸稀释于250mL生理盐水,切皮前静脉滴注,关闭切口后,29氨甲环酸稀释于20mL生理盐水中,经引流管注入关节腔内,夹闭引流管2h.记录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红细胞压积(hematocrit,Hct),比较4组患者术中及术后失血量.结果:4组患者术中失血量无统计学差异(P>0.05);4组患者术后引流量、隐性出血量、总失血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3项数值均高于其他组(P<0.05);3种使用方法均可减少隐性出血量,但组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D组术后引流量分别为(183.00±121.52)mL、(114.60±42.80)mL,均小于C组(P<0.05),但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D组总失血量分别为(528.50±43.43)mL、(558.00±64.30) mL,均小于C组(P<0.05),但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3种氨甲环酸应用方法均可减少术后引流量、隐性出血量、总失血量,局部关节腔灌注及联合应用对减少术后引流量、总失血量效果更佳.综合评价:局部关节腔灌注使用氨甲环酸作用明显,且操作更为简便.
作者:朱灿;储小兵;章建华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优化通淋汤的机器煎煮工艺.方法:采用正交试验优化通淋汤机器煎煮工艺的浸泡时间、煎煮温度和煎煮时间三个参数.通过HPLC测定和紫外分光光度法,以绿原酸、结合型蒽醌含量和浸出物量为考察指标进行工艺对比研究.结果:通淋汤佳机器煎煮工艺为浸泡20min后于105℃煎煮30min.结论:经优化的机器煎煮工艺优于传统水煎工艺,且方法稳定可靠.
作者:李晶;谭小辉;熊青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现代科学技术特别是生命科学技术的进步,为中医药科学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与历史机遇.实现学科交叉发展是科学创新的重要形式,也是当代生命科学与中医药科学两大学科发展的重要方法.其中,利用微生物科学原理与方法发展中医药具有良好前景.这里提出三个重要方向:研究中药材的发酵工艺以及发酵对药材性状、药效的影响;以中医理论为指导,用细胞生物学、分子生物学理论和方法研究消化系统内药物、菌群、机体细胞的相互作用;中医保健、调理是发扬中医药优势、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健康需求的重要途径,研发、推广中医调理药物、保健、食品,发展药食大产业.充分运用多种现代学科理论和技术手段,兼容并蓄,丰富与创新中医药科学理论与方法,必将走出中医药科学发展和现代化的新道路.
作者:王立元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热敏灸是选择热敏穴位悬灸,激发透热、扩热、传热,通过经气传导,达到远部热、深部热、患部热,从而显著提高疗效的一种新灸法.热敏灸源于经典、基于临床、继承创新,是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原始创新技术.陈日新带领的科研团队从灸疗热敏现象入手,围绕“灸疗穴位敏感性”与“灸疗充足时间量”两个关键科学问题,沿着肯定现象、探索规律、提高疗效、创新理论的研究思路,发现了灸疗特异性穴位,即热敏穴位;创立了“辨敏施灸”新技术,即热敏灸技术;建立了“敏消量足”的灸量标准,即个体化佳灸时标准;构建了灸疗理论新体系,即热敏灸理论体系;显著提高了灸疗疗效,开辟了人体机能体表热敏调控新天地.
作者:谢丁一;陈日新 刊期: 2016年第01期
比喻是中医说理的重要手段,又附着浓郁文学色彩.因此,中医经典中的比喻修辞兼备文学英译和科技英译双重属性.本文以《内经·生气通天论》中的比喻入手,通过对比分析几个译本得与失,必要时结合文学英译的处理方法,旨在总结出更佳的翻译策略,一定程度上为英译中医经典中文学语言提供经验.
作者:任俊伟;涂宇明 刊期: 2016年第01期
为探讨“基于病例的引导复习”教学法在生理学科的教学效果,在江西中医药大学2012级中西医结合临床专业开展该教学模式教学,通过考试卷面成绩及对施教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表明“基于病例的引导复习”教学模式对培养学生综合能力和促进学科建设都起到了重要作用.
作者:崔艳茹;刘海云;权赫秀;屈飞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探讨片仔癀(PZH)对大肠杆菌内毒素(LPS)致新西兰兔发热模型的解热抗炎作用.方法:新西兰兔42只,雌雄各半,随机分为7组:正常对照组、模型组、阿司匹林对照组、小柴胡颗粒剂组、PZH0.24g/kg、0.12g/kg、0.06g/kg剂量组,观察灌胃给药不同剂量(0.24g/kg、0.12g/kg、0.06g/kg)的PZH后不同时间点的体温变化,同时观察PZH对兔血清TNF-α、IL-1β、IL-8、白细胞含量的影响.结果:LPS致新西兰兔发热模型中,小柴胡颗粒剂和片仔癀0.24g/kg、0.12g/kg、0.06g/kg剂量组与模型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且片仔癀各给药组的体温的降低与药物呈剂量依赖效应.小柴胡颗粒剂和片仔癀0.24g/kg、0.12g/kg、0.06g/kg剂量组兔血清TNF-α、IL-1β、IL-8、白细胞含量与模型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且片仔癀各给药组兔血清TNF-α、IL-1β、IL-8、白细胞含量的降低与药物呈剂量依赖效应.结论:片仔癀具有一定的解热抗炎作用,其作用与阿司匹林相当、优于小柴胡颗粒剂.
作者:黄进明;洪绯;张泽修;郑海音;洪振丰 刊期: 2016年第01期
芦荟是隶属于百合科芦荟属的多年生肉质植物.多项实验室研究表明:芦荟除对创伤和烧伤的伤口有促愈合作用外,还有抗炎和免疫调节等作用.但提取物中各种有效成分之间的作用关系及其作用机制尚不够清晰.本文现对芦荟在烧伤治疗中的作用及其机制做一综述.
作者:刘洪艳;廖成静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建立大黄总蒽醌胶囊中5种蒽醌苷元及5种游离蒽醌的高效液相色谱法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Alltima C18柱,(4.6mm×250mm,5μm)色谱柱,流动相:甲醇-0.1%磷酸溶液(85:15),检测波长:440nm.结果:芦荟大黄素、大黄酸、大黄素、大黄酚、大黄素甲醚等5种游离蒽醌线性关系良好,水解后5种蒽醌苷元及总游离蒽醌回收率为100.54%和101.58%,RSD分别为1.4%和1.1%.结论:本方法操作快速、准确,可作为大黄总蒽醌胶囊中蒽醌的质量控制方法.
作者:吴迪;袁海铭;曾宪仪;李艳 刊期: 2016年第01期
通过对医学类专业本科实习生的实习情况调查,了解实习生对教学医院带教质量、教学管理质量、如何处理实习期间实习与就业及考研的关系等,创建适合提高实习教学管理水平和教学质量的网络学习和交流平台,构建新颖有效的实习教学与管理模式.
作者:刘静;傅杰 刊期: 2016年第01期
刘中勇教授自创的补肾启枢强心颗粒由制附片、党参、淫羊藿、菟丝子等药物组成,应用于临床15年余,治疗心力衰竭收效颇良.
作者:唐娜娜;曾滨;李林;刘中勇 刊期: 2016年第01期
雷公藤甲素(Triptolide,T10),又名雷公藤内酯醇,是雷公藤多种有效提取成分中免疫抑制及抗炎作用强的单体.近年研究发现,T10不仅能通过诱导淋巴细胞凋亡、抑制淋巴细胞增殖来减少蛋白尿、治疗肾脏疾病,还能通过多种机制对肾小球滤过屏障的重要成分足细胞起到保护作用.本文从足细胞损伤机制出发,将T10对足细胞保护机制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作者:李响;程晓霞 刊期: 2016年第01期
中医药对于中风后遗症的诊疗有多种分型,并因证立法,随法施治,疗效较为突出,临床学者在古典中医药理论的基础上,结合现代认识,时有创新,在病因病机、临床诊断、处方用药等方面都有全新的认识.充分发挥了中医药治疗中风后遗症的优势,填补现代医学在该方面的空缺.建议在未来的研究当中以中医药理论为基础,加强临床科研和基础研究,开发新方药与剂型,同时实行中医特色护理干预技术,并拟定客观和规范的诊断和治疗方案,形成一套完整而规范的理论体系.
作者:杨勤军;罗梦曦;李佩佩 刊期: 2016年第01期
便秘为临床常见病,龙惠珍教授在多年的临床中发现,当代人工作压力大、生活节奏快,长期情志不畅、忧思焦虑是导致现代人便秘的重要因素,这类患者多归属于肝郁痰热型便秘,龙教授从行气解郁着手,以越鞠丸为基础方,并随症加减,疗效显著.
作者:石伟;赵婷;盛莉;龙惠珍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通过检测水通道蛋白9(AQP9)及甘油激酶(GK)表达的变化,探讨滋肝阴方一贯煎抗肝癌的机理,并比较一贯煎、化疗及一贯煎化疗联合抗肝癌机理的异同.方法:雄性昆明小鼠40只,随机均分为模型组、化疗组、一贯煎组、一贯化疗联合组.腋下注射H22细胞建立H22荷瘤模型,一贯煎组造模前两周开始用药(剂量为23g·kg-1 ·d-1),化疗组(环磷酰胺50mg·kg-1·d-1,隔日1次)及一贯化疗联合组造模后用药,造模14d后处死小鼠称重,取瘤组织称重计算抑瘤率,取脾组织称重计算脾指数,免疫组化检测AQP9及GK蛋白的表达.结果:与模型组比较,一贯煎组、化疗组及一贯化疗联合组均具有显著抑瘤作用(P <0.05或P<0.01);一贯煎组能显著提升脾指数用AQP9蛋白的表达,与模型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一贯化疗联合组AQP9蛋白表达减少,与化疗组及一贯煎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一贯煎可增加GK蛋白的表达,与模型组及化疗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一贯化疗联合则会减少GK蛋白的表达,与一贯煎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一贯煎具有显著抑制肝癌细胞增殖功效,其机理可能是通过滋阴上调AQP9及GK蛋白表达,这可能与该方能增强细胞膜对水的通透性而加速细胞凋亡的速度,并可维持血糖保证重要器官的葡萄糖供给有关.但在促进AQP9及GK蛋白表达方面,一贯煎与化疗药无协同作用.
作者:谢斌;饶斌;谢雄;刘红宁 刊期: 2016年第01期
妊娠胆汁淤积综合征属中医学“黄疸”范畴,湿热壅盛,熏蒸肝胆,肝失疏泄,胆汁不循常道,外溢肌肤是其病机,导师张萍青以清热利湿法贯穿全程,兼扶固正气,重视治病与安胎并拳,自创验方异功保胎散,屡收奇效.
作者:袁红菊;郑杰 刊期: 2016年第01期
建昌帮药业发源于江西省,是我国重要的炮制流派之一.本文从建昌帮药业的发展史,中药饮片炮制特色,特色品种代表性饮片的介绍以及建昌帮药业的传承来阐述建昌帮中药炮制的优势和技术特点,以推广建昌帮中药炮制技术,振兴建昌帮药业.
作者:孟振豪;钟凌云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探讨明末清初新安医家郑重光《素圃医案》中运用参芪桂附姜的特色.方法:通过对《素圃医案》认真学习,整理、分析书中相关医案,归纳、阐述郑重光临证运用参芪桂附姜的经验.结果:《素圃医案》是郑重光晚年所著,蕴含其丰富的学术思想和临证经验,其善用参芪桂附姜,用药各有法度,其特色大抵可归纳为:参芪桂附各有是证,温补之法功在参芪,扶阳法妙在桂附姜,有故无殒不拘时风.结论:郑重光运用参芪桂附姜颇具特色,与当时吴医置附子不用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其用药特色对现代临床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作者:杨荣禄 刊期: 2016年第01期
历代医家对郁证病因病机的认识多从邪气阻滞、情志内伤、正气虚弱等方面阐述.郁证的辨证论治主要有六郁辨治、七情辨治以及其他治法.特色方药则有四逆散、逍遥散、越鞠丸等.全面深入探讨郁证的证治特色,对中西医结合诊治郁证有重要指导意义.
作者:王瑶;叶平贵;胡素敏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病窦综合征,又称病态窦房结综合征,主要表现为心动过缓者较多,以头晕胸闷、气短乏力为主要症状,病情较重者会出现晕厥.此病属中医学“心悸”“眩晕”“胸痹”等范畴,多年来笔者运用中医理法治疗病窦综合征患者,获得了满意的疗效,现将临床案例及体会介绍于下,以供同道参考.
作者:蒋晓林 刊期: 2016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