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100例肺炎患者的六经证型分布及处方规律研究?

尹苏平;欧爱华;何文星;莫晓文;徐国峰;颜芳

关键词:肺炎, 六经, 证型, 经方
摘要:目的::通过对轻中度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的六经辨证分型的证候特征及处方情况进行初步分析,探讨肺炎六经证型分布特征及处方规律。方法:符合入选标准的100例轻中度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按照六经辨证的理论进行辨证及处方,收集相关信息,对肺炎六经辨证分型及处方情况进行初步分析。结果:肺炎常见的证型有太阳少阴合病、少阴证、太阴证、太阳太阴合病;少阴证、太阳少阴证两种证型常用四逆汤加减、麻黄附子细辛汤加减、破格救心汤、变通小青龙汤、引火汤;太阴证、太阳太阴证两种证型常用理中汤加减、或半夏泻心汤;其他证型常用柴胡汤类方、小陷胸汤、葛根汤。结论:肺炎六经证型分布特征和处方规律的研究,可为进一步的证候规律研究和中医辨治肺炎有效方案的制定提供依据。
江西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四叶参内生真菌SYY1抗氧化及抑菌活性的初步研究

    目的::研究四叶参内生真菌SYY1的抗氧化活性及其抑菌活性。方法:采用DPPH法和铁氰化钾还原力法测定四叶参内生真菌SYY1的抗氧化活性,用滤纸片法测定其抑菌活性。结果:在测试浓度0~6mg/mL范围内,四叶参内生真菌SYY1对DPPH自由基清除率及其还原能力与浓度均呈明显的量效关系。其IC50值为12.25mg/mL,EC50值为2.16mg/mL。在测试菌株中,四叶参内生真菌SYY1对白色念珠菌YEM30和白色念珠菌SU5314有抑菌作用,其对白色念珠菌YEM30抑菌圈直径为6.69±0.26mm,对白色念珠菌SU5314抑菌圈直径为5.93±0.54mm。结论:四叶参内生真菌SYY1具有一定抗氧化和抑菌活性,是筛选天然生物活性成分的潜在资源。

    作者:徐旭;杨世林;冯育林;孙立彦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读《儒门事亲》医案析张从正“风形”之“汗法”

    目的::探究“攻邪派”鼻祖张从正所著《儒门事亲》一书中“风形”所用三法之“汗法”的相关理论思想,以期更加全面地了解三法,拓宽思路,更好地适用于现代临床,同时更好地对中医学精华进行传承。方法:研读《儒门事亲》,并结合相关的中医理论文献,对比已经发表的有关文献,从张氏本身“汗法”观、“汗法”的渊源、“风形”中的“汗”法概况、具体病案施治等方面,对张氏之“汗法”在“风形”中的应用进行研讨。结果:张氏不拘泥于常理,善于透过现象看本质,审时度势,细心揣摩,对症下药,用药多猛,自然手下病除。另外,张氏每每治疗疾病,心中必了了,治病宗经。汗法以汗出邪去为目的,如发汗太过能损伤津液,甚则大汗不止,导致虚脱。临床上凡吐泻失水、出血、津液亏损者均禁用。结论:《儒门事亲》涵盖极广,内容杂而不冗,其对三法的发挥到了另一个顶峰。本篇之“汗法”治疗“风形”即是展示其治疗特色的一个窗口。时至今日,其治疗思想对临床仍具有指导意义。

    作者:段雷;胡文彬;王文斌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浅谈《伤寒论》142条、171条之刺穴疗法

    通过对《伤寒论》142条、171条条文解析、腧穴运用、变证救逆等的深入学习发现,在太阳与少阳并病且禁汗、禁下、不宜汤药的情况下,张仲景采用精良的穴位配伍,以辨证施针、随证选穴的思路,使太少两阳病得解,变逆之证受制。可见,张仲景虽长于方药,但在治疗疾病时却不拘于方药,以其所宜而施治,集中体现了张仲景辨证施治、针药皆用、随证施针的识病治疗观,为后世临床提供了有指导意义的借鉴。

    作者:金国娥;刘统治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张翼宙自拟滋阴疏肝汤治疗绝经前后诸证经验拾零

    张翼宙教授认为门诊病人绝经前后诸证多为肝肾亏虚所致,病机多为肝肾阴亏、肝气郁结,据此并提出滋补肝肾、疏肝解郁的治则,自拟滋阴疏肝汤。自拟方由青蒿鳖甲汤合并疏肝解郁药加减化裁而成。临床诊治中,若病变主脏在肝肾,证见月经紊乱、心烦失眠、烘热盗汗等,大抵可投以滋阴疏肝汤加减。

    作者:董会敬;张翼宙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基于“校企合作、人才共育”的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研究与实践--以江西中医药大学生物医学工程专业为例?

    实践教学是提升学生职业技能和素质的重要手段,也是培养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关键环节。通过对高等学校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的现状分析,针对当前实践教学基地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结合江西中医药大学生物医学工程专业的定位和建设,从服务社会需求出发,深入研究,勇于实践,探索学校和企业共建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创新人才培养模式,遵循“学生、学校、企业”三赢的原则,实现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可持续发展,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作者:叶青;杨延云;吴芳兰;雷志强;董燚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热敏灸治疗脊髓损伤神经源性尿失禁的临床疗效研究

    目的::探讨热敏灸治疗脊髓损伤神经源性尿失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于我院确诊为脊髓损伤神经源性尿失禁的患者纳入研究并随机分组,对照组30例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30例则联合热敏灸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2周及4周后膀胱压力、大有效容量、残余尿量、尿道闭合压、大尿流率及漏尿次数改善情况;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差异。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膀胱压力、膀胱有效容量、残余尿量、尿道闭合压、大尿流率及漏尿次数均较前改善,但观察组各项指标改善更显著,且临床总有效率更高,P<0.05。结论:热敏灸治疗脊髓损伤神经源尿失禁效果显著,可更好地纠正脊髓损伤患者的排尿障碍,值得推广。

    作者:廖成文;郑慧华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国内代谢组学研究计量学分析?

    目的::了解国内代谢组学在医药领域的研究现状,分析代谢组学在医药研究中的发展趋势。方法:基于中国知网( CNKI)医药卫生数据库,以代谢组学为主题词搜索收集2005年1月1日—2014年12月31日相关研究型文献,并运用CiteSpace 信息可视化软件进行文献计量学分析。结果:共检出475篇研究型论文,发表文献数量逐年增加;以知识可视化图谱方式展现10年来代谢组学领域的核心研究机构、研究团队、研究热点及研究前沿。结论:代谢组学是医药研究领域重要技术,复杂性疾病和中药复方可能是未来代谢组学在医药领域的研究趋势。

    作者:姚蓉;李冰涛;张启云;徐国良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基于形气神三位一体生命观论《修龄要旨》导引法

    形气神三位一体生命观是中医生命观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古人对生命现象的体察和感悟,详细阐释了形气神三位一体生命观的概念源流及其内涵。并将此生命观应用到对《修龄要旨》养生导引法的整理中。以期突破目前导引的基本操作方法———三调(调身、调心、调息、三调合一),使人们更好的把握其中导引法的实质,在分类的过程中将部分条文中的术语进行了注释,以便更好的理解原文,阐明《修龄要旨》中养生导引法的意义,揭示冷氏养生的实质即人体形气神三者的统一。

    作者:任建坤;章文春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温通法治疗急性乳腺炎348例

    目的::观察温通法治疗急性乳腺炎的疗效。方法:选择285例急性乳腺炎患者组成观察组,采用温通法治疗,成脓者配合穿刺抽脓;同期63例急性乳腺炎患者组成对照组,采用青霉素治疗,成脓者配合穿刺抽脓,观察两组疗效。结果:未成脓期病例中,观察组治愈率96.90%,对照组为60.41%;观察组有效率为100%,对照组为81.25%。成脓期病例中,观察组治愈率为79.66%,对照组为66.67%;观察组有效率为100%,对照组为80%。结论:温通法可有效治疗各期急性乳腺炎,避免手术。

    作者:赵虹;蔡李芬;方芦炜;楼丽华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浅论孙诒让《札迻·素问王冰注校》的校勘特点

    在《素问》的校勘史上,孙诒让的《札迻·素问王冰注校》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将其校勘特点总结为“博采众长、撷其精英,引征广博、详审细辨,严谨求实、信守存疑,探幽索隐、析微阐奥,循流溯源、综合考辨”。

    作者:孙庆炜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安徽枞阳县田埂药用植物资源调查

    目的::在以往样方法的基础上,形成了适合于以枞阳县为代表的江淮丘陵地区田埂药用植物资源调查的一米方的样方法,此次只对枞阳县的田埂药用植物资源进行调查,为以后系统的调查江淮地区田埂药用植物资源提供支持。方法:通过进行实地调查、标本采集、整理和系统鉴定,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经调查研究,枞阳县田埂上共有63种药用植物,分布在29科,51属,有20种常用中药。结论:药用植物资源虽然不够丰富,但种类齐全,且有几种常用中药资源量丰富,可以依靠田埂占有面积大的特点,合理地开发利用这些资源,将会促进本区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加深人们对中医药的认识,也有利于中医药的发展。

    作者:吴其国;严其高;胡叶青;薛红梅;查元;朱金燕;毛小明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李东垣应用风药经验浅析

    风药应用是李东垣用药特色之一,这一点在其晚年著作《脾胃论》中尤为明显。当代许多医家对李氏这一用药经验进行探究,但仍有未尽之处,尤其是在具体应用方面,未能凸显出风药的独特作用以及临床选用病机与主症。本文从李氏相关著作出发,梳理原文、推求其意,首先对风药进行界定,之后讨论风药范畴及其作用,后探究风药的独特作用及李氏应用技巧、用药指征及适应证,以期裨益于临床。

    作者:吕方舟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2015版《中国药典》一部增修订概况

    2015版《中国药典》是建国以来第十版药典。本文从质量分析及控制角度对2015版《中国药典》一部的中药材及饮片、植物油脂和提取物、成方制剂和单味制剂及四部中中药相关增修订内容进行总结;概括增修订内容的特点及中药质量标准中所作的提高和改进,了解2015版《中国药典》中药质量标准的特点。

    作者:魏惠珍;罗小妹;刘文霞;朱益雷;刘晟楠;饶毅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100例肺炎患者的六经证型分布及处方规律研究?

    目的::通过对轻中度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的六经辨证分型的证候特征及处方情况进行初步分析,探讨肺炎六经证型分布特征及处方规律。方法:符合入选标准的100例轻中度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按照六经辨证的理论进行辨证及处方,收集相关信息,对肺炎六经辨证分型及处方情况进行初步分析。结果:肺炎常见的证型有太阳少阴合病、少阴证、太阴证、太阳太阴合病;少阴证、太阳少阴证两种证型常用四逆汤加减、麻黄附子细辛汤加减、破格救心汤、变通小青龙汤、引火汤;太阴证、太阳太阴证两种证型常用理中汤加减、或半夏泻心汤;其他证型常用柴胡汤类方、小陷胸汤、葛根汤。结论:肺炎六经证型分布特征和处方规律的研究,可为进一步的证候规律研究和中医辨治肺炎有效方案的制定提供依据。

    作者:尹苏平;欧爱华;何文星;莫晓文;徐国峰;颜芳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对枳实和枳壳药用品种变迁的思考

    枳实来源于芸香科植物酸橙及其栽培变种或甜橙的干燥幼果,枳壳来源于酸橙及其栽培变种干燥未成熟的果实,其均为中医临床常用理气药。但在宋代以前,其药用正品来源与现今不同。本文从基源变迁、化学成分和现代研究等方面对其基源变迁前后的枳实、枳壳进行比较,以寻求其基源变迁的原因,为将来找寻更加适用于现代中医临床病症的中药替代品或扩大中药资源利用的研究提供参考。

    作者:宋玉鹏;胡源祥;陈海芳;董晶;谭舒舒;杨武亮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肛周脓肿一次性根治术与切开排脓术的经济与疗效比较?

    目的::与肛周脓肿切开排脓术相比较,评估肛周脓肿一次性根治术的疗效与经济学指标。方法:我院肛周脓肿入院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一次性根治术,观察组采用切开排脓术,术后对比临床疗效和经济学指标。结果:一次性根治术治疗肛周脓肿29例,治愈率96.7%,对照组治愈肛周脓肿19例,治愈率63.3%(P<0.05)。观察组平均治愈时间15.79±2.12天(P<0.05),平均费用3455.52±143.56元(P<0.05);对照组平均治愈时间23.87±3.02天,平均费用5692.71±297.56元。结论:肛周脓肿一次性根治术疗效确切,治愈时间短,费用低廉。

    作者:安明伟;艾丽芳;封志兵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江西中医药健康旅游发展模式与发展对策研究

    江西省应以现有的中医药资源为基础,通过政府政策的引导,采用互联网+的手段,加强中医药资源与疗养机构、医疗机构之间的紧密合作,加强旅游景区与中医药资源的融合,从而促进中医药健康旅游发展。构建以“以人为本、政府引导、市场驱动,创新发展”为基本原则,以养生旅游为主题,同时兼顾发展文化旅游,以互联网+为发展手段,以实地旅游和虚拟旅游为发展途径,以促进中医药健康旅游发展和中医文化传播为目的的中医药健康旅游发展模式。

    作者:曹婷婷;姚东明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P BL教学法在研究生《临床中药学》教学中的应用

    PBL教学法是针对传统教学方法的弊端,顺应教学改革潮流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教学方法。将该法引入研究生《临床中药学》教学,采用理论教学与自主学习相结合;问题解决或问题定向的学习贯穿教学各环节;通过病案讨论将中基中诊与中药方剂及临床各科知识贯通;贯彻小组的互相学习;小组配备指导教师进行指导。该法以学生为中心,以临床问题作为激发学生学习的动力,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目的,培养具有创新与开拓能力的智能型人才,适应时代的需要。

    作者:聂晶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基于“肺主悲忧”理论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抑郁?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一种常见肺部疾病,发病率及病死率高,占全球死亡原因的第四位,因此深受社会关注。由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容易诱发肺动脉高压、肺源性心脏病等各种并发症,且此类病人反复肺部感染,肺功能下降,长期服药,社会经济负担重等诸多因素极易引发焦虑、抑郁、悲观等不良情绪。而深受不良情绪困扰,社会依从性差,难以配合医护人员的治疗又会导致疾病预后差,形成恶性循环。而目前对慢阻肺合并抑郁的实验研究及临床研究都比较缺乏,相关机制不完全清楚,试图从“肺主悲忧”角度去探讨慢阻肺合并抑郁的发病机制,为慢阻肺合并抑郁的治疗提供更多的思路和途径。

    作者:郑莉莉;王婕琼;李泽庚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基于单病种付费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支付方式改革研究--以安徽省南陵县为例

    目的::在分析参合患者住院次均费用涨幅明显的基础上,依托单病种支付方式探讨病种的科学选取及其费用拟定,以达到控制医疗费用的目的,从而确保参合患者利益大化。方法:采用Excel统计软件对安徽省南陵县2011-2013年参合人员住院数据进行处理分析。结果:通过获取该地参合住院数据统计共有139种病种纳入该县的试行病种范围,其中有112个病种的费用呈现出不同程度的上涨趋势,占据总病种的80.58%,单病种的费用波动明显。对策建议:及时调整医疗机构补偿方案应对医疗费用快速增长的影响;积极推行混合支付方式改革,实现对住院病种的全面覆盖;建立质量控制指标、建立健全医疗机构的分级转诊制度。

    作者:唐敏;吴海波 刊期: 2016年第04期

江西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

江西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

主管:江西中医学院

主办:江西中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