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用亚甲基兰作为电化学活性物质进行DNA杂交的电化学检测

佟巍;张纪梅;佟岩;郭宁

关键词:DNA组装, DNA生物传感器, 亚甲基兰, 杂交
摘要:[目的]研制1个以亚甲基兰(MB)为电化学活性物质的电化学DNA生物传感器.[方法]寡聚DNA探针通过-SH与Au的反应而连到金电极表面,用线性扫描伏安法检测电极表面DNA是否组装完成;用与探针DNA完全互补的ssDNA溶液与探针进行杂交反应.[结果]与目标DNA杂交后,dsDNA电极较ssDNA探针电极的峰电流显著增加,当目标DNA的浓度在5.0×10-10到1.8×10-9 mol/L时,MB的峰电流与目标DNA浓度呈线性关系,检出限是5.0×10-10 mol/L.[结论]用亚甲基兰(MB)作为电化学活性指示剂,具有高度的灵敏性,可成功对特定DNA片断进行选择性的识别和测定.
武警后勤学院学报(医学版)杂志相关文献
  • 高碘对大鼠胸腺上皮细胞影响的超微结构观察

    [目的]研究摄入高浓度的碘化钾后,Wistar大鼠胸腺上皮细胞超微结构的变化.[方法]取断乳后1个月的Wistar大鼠,分为5组:适碘组(NI)、5倍碘组(5HI)、10倍碘组(10HI)、50倍碘组(50HI)和100倍碘组(100HI).饲养3个月后,测定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电镜观察胸腺上皮细胞的超微结构.[结果]与NI相比,10HI和50HI的FT3显著降低(P<0.05);100HI甲状腺激素的各项指标均显著降低(P<0.01).电镜下高碘大鼠胸腺上皮细胞发生了明显变化:张力丝明显增多;溶酶体样致密颗粒明显增多;胞质空泡化;胞浆内出现许多低电子密度的囊泡;胞膜降解.尤其在100HI组,胸腺上皮细胞开始出现损伤性变化.[结论]不同部位的胸腺上皮细胞对甲状腺激素的反应不同;长期摄入过量的碘可使甲状腺激素减少,从而损伤胸腺上皮细胞.

    作者:张国权;吕少文;李红;刘皓;杨海贤;董亚利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大鼠血浆中葛根素含量的RP-HPLC测定方法

    [目的]建立一种大鼠血浆中葛根素含量测定的HPLC新方法.[方法]以Cosmos-il-C18柱(4.6×150 nm,5 μm)为分析柱,以甲醇-1%乙酸(20∶80)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49 nm,以4倍体积的甲醇处理血浆样品,以绿原酸作内标,采用HPLC法测定.[结果]全血中葛根素在浓度为2~20 μ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6),平均回收率为(98.2±0.6)%,稳定性为:日内RSD=1.20%,日间RSD=3.72%,低检测限为0.03 μg/ml.[结论]本文建立了一个大鼠血浆中葛根素含量测定的RP-HPLC新方法,该方法简便、准确、重现性好,血浆中成分无干扰,适合葛根素在大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研究.

    作者:李捷;罗建云;刘晓峰;李艳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复合离子盐及α-内收蛋白ADD1基因多态性对高血压患者血压及相关因素的影响

    [目的]观察复合离子盐及α-内收蛋白ADD1基因多态性对高血压患者血压、血脂及尿电解质的影响.[方法]根据入选标准纳入天津市111例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摄入普通盐组和复合离子盐组,随访1年,测量血压、血脂、肌酐、尿钠和尿钾排泄量等相关指标.α-内收蛋白ADD1基因多态性的分型运用聚合酶链式技术进行分析.[结果]与普通盐组相比,随访终点复合离子盐组收缩压平均水平和尿钠排泄量降低(P<0.05);两组血脂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α-内收蛋白460Trp等位基因在本研究中出现的频率为33%,比较复合离子盐组ADD1不同基因型血压、血脂和尿电解质水平无统计学差异.[结论]低钠高钾盐可降低高血压人群的收缩压及尿钠排出量.

    作者:宋冬林;刘军翔;周欣;李玉明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外周神经阻滞的新进展

    外周神经阻滞(peripheral nerve block,PNB)在我国有着广泛的基础.随着临床麻醉条件的改善,国内临床麻醉中全身麻醉的比例明显提高,神经阻滞麻醉的比例有所下降.而在国外,随着对疼痛机制的深入研究,以及各种新技术、新药物、新方法的应用,PNB的价值已经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

    作者:张浩;张华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在侵袭性垂体腺瘤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侵袭性垂体腺瘤和非侵袭性垂体腺瘤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26例侵袭垂体腺瘤和20例非侵袭性垂体腺瘤中VEGF的表达,并结合临床资料分析.[结果]VEGF在侵袭性垂体腺瘤的表达明显高于在非侵袭性垂体腺瘤中的表达,VEGF的表达水平与垂体腺瘤的侵袭性呈正相关系.[结论]VEGF垂体腺瘤侵袭性生长及复发相关,是影响预后的重要因素之一,并为临床可靠的标记物.

    作者:张庆原;董冬绪;张剑宁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两性霉素B脂质体对于白色念珠菌感染小鼠模型的治疗观察

    [目的]尾静脉注射脂质体包囊两性霉素B(两性霉素B脂质体)和两性霉素B脱氧胆酸盐(两性霉素B)来评价对于暂时缺失免疫活性的小鼠白色念珠菌感染模型的疗效.[方法]给小鼠皮下注射环磷酰胺,制作小鼠暂时缺失免疫的模型.2 d后通过尾静脉给小鼠注射白色念珠菌.注射白色念珠菌4 h后,尾静脉注射抗真菌药.1 d后再次皮下注射环磷酰胺1次.记录27 d后小鼠的生存情况.[结果]高浓度两性霉素B脂质体(5 mg/kg)与对照组相比明显延长白色念珠菌所感染小鼠的存活时间,在本试验中两性霉素B脂质体的耐受剂量明显高于两性霉素B(1 mg/kg).[结论]在治疗白色念珠菌的机会感染中,高浓度两性霉素B脂质体的效果明显优于两性霉素B.

    作者:张晓雷;朱明博;吴之琳;王玉祥;董小青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排斥反应时移植肾组织CD40的表达

    [目的]检测排斥反应时移植肾组织内CD40的表达情况.[方法]对同种异体移植肾患者行经皮肾穿刺活检获取术前(供肾修整结束时)、术后7 d、1个月、6个月、1年或以上的植肾组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活检组织中CD40的表达情况.[结果]53例肾移植受体共行肾活检198次;CD40移植前表达阴性;移植后肾功能稳定期的穿刺标本中偶见弱阳性表达;急性排斥反应(AR)时CD40表达增加,内皮细胞、上皮细胞和炎性浸润细胞的阳性率分别为21%、39%和60%,抗排斥治疗后CD40表达转阴性;非急性排斥反应(N-AR)组中CD40阳性表达率显著低于急性排斥反应组.[结论]CD40分子表达与排斥反应的发生密切相关.

    作者:李辉;石理华;李瑛;王伟;张晓东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舒张性心力衰竭的药物治疗进展

    传统心力衰竭的概念是心脏收缩功能减退,不能有效排出静脉回流的血液,导致静脉系统淤血,外周组织缺血.从传统的心力衰竭概念中分出舒张性心力衰竭(diastolic heart failure,DHF)是近20年来心力衰竭研究的一大进步,DHF是一组以具有心力衰竭症状和体征、射血分数正常而舒张功能异常为特征的临床综合征.DHF的治疗是近年心血管基础与临床共同的研究热点.本文就其药物治疗进展综述如下.

    作者:王谨;李学文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骨髓转移瘤误诊为恶性组织细胞病1例

    1 病例报告患者男,30岁,主因右下胸痛3个月,关节疼痛伴发热1个月入院.患者3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右下胸痛,呈持续性,与呼吸无关,且不向它处放射,并伴有局部压痛,1个月前又出现全身多处关节痛,伴发热,体温37~38.5 ℃,以解热镇痛药治疗无效.

    作者:杜洪良;田红娟;黄学亮;赵晓华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维持性腹膜透析患者心脏瓣膜钙化的相关因素及干预

    [目的]探讨慢性肾功能衰竭维持性腹膜透析患者心脏瓣膜钙化病因及干预治疗的方法.[方法]将入选的40例慢性肾功能衰竭维持性腹膜透析患者随机分为2组:A组(常规腹透液治疗组)与B组(低钙腹透液治疗组),观察治疗80周前后心脏瓣膜钙化及血生化指标的变化.[结果]A组患者80周后发生二尖瓣钙化3例,二尖瓣返流1例,二尖瓣面积减少致狭窄1例,主动脉瓣钙化4例,主动脉瓣返流1例;B组80周后仅发现二尖瓣钙化1例.瓣膜钙化发生率与患者血钙、血磷水平及钙磷乘积相关.[结论]慢性肾功能衰竭维持性腹透患者心脏瓣膜钙化相当常见,高钙、高磷血症为心脏瓣膜钙化的危险因素.低钙透析液能显著减少维持性腹透患者心脏瓣膜钙化风险.

    作者:谈珺杰;崔杰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绞股蓝总皂苷对全脑缺血再灌注大鼠海马区c-fos蛋白表达的影响

    [目的]探讨绞股蓝总皂苷(gypenosides,GP)对全脑缺血再灌注大鼠海马区c-fos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用改良的Pulsinelli 4-血管阻断(4-VO)法制做大鼠急性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分别按照再灌注6、24、72 h取材,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标记各实验组大鼠脑组织海马区c-fos蛋白表达数量.[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JUN蛋白表达高.各组海马区的JUN蛋白表达随着缺血再灌注时间的延长逐渐减少(再灌注6 h>再灌注24 h>再灌注72 h).与模型组相比,绞股蓝总皂苷2个剂量组在不同灌注时间(6、24、72 h)均具有显著的抑制FOS蛋白表达的作用.[结论]绞股蓝总皂苷可明显下调FOS蛋白的表达,具有抑制全脑脑缺血再灌注时神经细胞凋亡作用,从而改善受损的神经功能.GP对急性全脑缺血模型大鼠的脑损伤的预防保护有一定的剂量相关趋势,GP高剂量给药组保护效果好于GP低剂量给药组.

    作者:朱铁梁;张莉;齐刚;郝素云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超声心动图诊断围产期心肌病3例

    围产期心肌病(Peripartun cardiomypathv,PCM)是指原无器质性心脏病的妇女在妊娠后3个月或产后5个月内发生以累及心肌为主的一种心脏病,发病与妊娠和分娩后哺乳有关,但具体病因尚不明确[1].本文总结3例PCM的超声心动图表现,报道如下.

    作者:蔡江涛;白梅;张越;危红莉;杨涛;刘超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氢氧化钙替硝唑糊剂在感染根管消毒中的应用

    根管治疗是牙体牙髓病常用的治疗方法,根管清理、彻底消毒以及严密的根管充填是治疗成功的关键.根管消毒有3种方法,即药物消毒、电解消毒和高频治疗,其中药物消毒常用.

    作者:郑玲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的非药物治疗进展

    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emdometriosis,EMS)也称卵巢巧克力囊肿,是育龄妇女的常见病,其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发病机制不清[1].药物治疗因周期长,不良反应大,复发率高,常不被患者接受,目前临床常采取非药物治疗,现就卵巢巧克力囊肿非药物治疗进展综述如下.

    作者:王瑞芹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气管套管在置管期间的护理100例体会

    气管置管在危重病人的急救和治疗过程中起着保持呼吸道通畅,维持有效通气和充分的气体交换,确保各项治疗实施的重要环节.现对100例气管切开置管患者在置管期间出现的护理问题进行分析,以探讨更有效的护理对策.

    作者:张富婕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机械通气辅助间断纯氧氧疗在重度一氧化碳中毒患者抢救中的应用

    我院自2002年10月-2006年3月共收治了120例重度CO中毒患者,因需要进行纯氧机械通气救治而无法入高压氧舱治疗,故采用了间断吸入纯氧的方法以争取更好的氧疗效果.

    作者:廖娟;邓建宏;李峰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拉萨地区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感染基因型的实验研究

    [目的]研究拉萨地区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感染基因型的流行情况.[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乙型肝炎病毒S基因区,用末端标记方法对PCR产物标记并直接测序,测序结果和Gen Bank中的标准基因型序列相比较.[结果]60例标本中有46例可直接测序分型(76.7%),其中包括B型14例(少数民族5例)、C型12例(少数民族5例)、D型20例(少数民族3例);14例标本未能直接分型,考虑为混合型.[结论]拉萨地区HBV DNA基因型为B型、C型、D型和混合型,以D型为主,未发现A、E型.

    作者:曹占良;阿西;苏旭;靳颖;高默杰;师钟睿;刘勇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SF-36量表在SARS康复人员中应用的信度和效度评价

    [目的]评价SF-36量表用于SARS康复人员生活质量的信度和效度.[方法]对天津市SARS康复人员进行问卷调查,问卷由被调查对象自己填写.计算各条目得分,采用相关分析、Cronbach's α系数和因子分析的方法分析信度和效度.[结果]SF-36问卷8个健康标度的Cronbach's α系数都大于0.70;效度分析显示,8个标度的集合效度均达到100%,除总体健康(GH)外,其他各标度的区分成功率都大于90%.判别效度分析结果显示与理论推断结果一致.因子分析产生了2个主成分,解释了总方差的71.95%,分别代表生理健康和心理健康.[结论]SF-36问卷用于SARS康复人群信度和效度良好,适于对该人群的生命质量进行评价.

    作者:兰晓霞;高宏生;胡役兰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幽门螺杆菌Vac A与Cag A在胃癌形成过程中的作用

    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是一种微需氧的、螺旋状的革兰氏阴性杆菌.大量研究证实Hp与胃的癌前疾病、癌前病变及胃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近年来研究的热点是Hp菌株的2个重要基因:空泡毒素基因(vacuoIating toxin gene A,vac A)和细胞毒素相关基因(cytotoxin associated gene A,cag A)及其相应表达产物空泡毒素(Vacuolating toxin,Vac A)和细胞毒素相关蛋白(Cytotoxin associated protein,Cag A).本文现就cag A与vac A基因及其相应蛋白在胃癌形成过程中的作用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作者:苏丽婷;郁丽;夏时海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骨靶向化合物研究进展

    骨骼疾病,如骨质疏松症、畸形性骨炎(Paget's病)、骨转移瘤、高钙血、高钙尿、原发性和继发性骨肿瘤、骨关节炎、类风湿和风湿性关节病等,均是发病率较高的常见病.但由于骨组织硬度大、渗透性差,生理生化过程特殊,治疗药物按一般给药途径难以有效转运到作用部位.某些药物常需全身给药,才能在骨组织中达到有效治疗浓度,不仅降低了药物治疗指数,而且对患者非骨组织也产生不必要的毒副作用.

    作者:苏畅;梁林;李楠;李灵芝 刊期: 2007年第02期

武警后勤学院学报(医学版)杂志

武警后勤学院学报(医学版)杂志

主管:武警后勤学院

主办:武警后勤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