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瑞芹
1 病例报告患者男,30岁,主因右下胸痛3个月,关节疼痛伴发热1个月入院.患者3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右下胸痛,呈持续性,与呼吸无关,且不向它处放射,并伴有局部压痛,1个月前又出现全身多处关节痛,伴发热,体温37~38.5 ℃,以解热镇痛药治疗无效.
作者:杜洪良;田红娟;黄学亮;赵晓华 刊期: 2007年第02期
[目的]探讨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脑室与中脑水管周围灰质中一氧化氮合酶(NOS)阳性神经元的变化及其与高血压病的可能关系.[方法]选10月龄成年SHR大鼠12只,同龄正常血压对照大鼠(Wistar -Kyoto,WKY)12只,灌注固定后取脑和脑干作冠状位冰冻切片,行NADPH-d组织化学方法染色,光镜观察和图象分析.[结果](1)NOS阳性神经元主要分布在中脑水管周围灰质(PAG)的背外侧部,下丘脑第三脑室(3V)室周灰质,以及第四脑室(4V)室底灰质中;在3V周围,NOS阳性神经元散在分布,并可区分为室管膜下(远位)、膜内和膜上3种;左、右侧脑室周围未见阳性神经元分布.(2)SHR组上述部位的NOS阳性神经元数量较少,且平均灰度值增加(染色变浅),两组间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HR室周灰质中NOS阳性神经元数量减少、NOS水平下降,NO合成减少,可能参与了高血压病的发病过程.
作者:李红;徐健;徐鹏霄 刊期: 2007年第02期
1 临床资料患者,女,72岁,双侧多囊肾20多年,因心慌、气短1月余,维持性血透3年,于2004年2月24日入院.查体:T 36 ℃,BP 126/76 mmHg(1 mmHg=0.1333 kPa),消瘦,贫血貌,左前臂动静脉内瘘,心界不大,HR 54次/min,律不齐,各瓣膜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
作者:朱昱思 刊期: 2007年第02期
动脉瘤是一种血管的慢性退行性病变,其特点为局部动脉壁张力减弱、管腔进行性扩张并有自发性破裂的倾向.临床根据动脉瘤壁的病理特征将其分为真性动脉瘤、假性动脉瘤及夹层动脉瘤.遗传因素、环境、年龄、性别、吸烟、动脉粥样硬化及高血压等多种因素均能促进动脉瘤的形成与发展[1,2].
作者:曾山;李玉明 刊期: 2007年第02期
[目的]观察钙调神经磷酸酶(CaN)、非钙调神经磷酸酶和镁离子调控的蛋白磷酸酶(PP2C)在大鼠不同组织中的活性及分布,以及CaN在不同组织中钙依赖性的特点.[方法]取正常大鼠不同器官组织,分步离心提取蛋白,应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磷酸酶在大鼠各组织中的活性及CaN在不同组织中的钙依赖性特点.[结果]CaN在脑组织中活性高、其次为骨骼肌组织和心肌组织,而在肝脏组织中活性低(P<0.01).非钙调神经磷酸酶在脑和肝脏组织中活性较高,而骨骼肌和心肌组织中活性较低(P<0.01).PP2C活性在脑组织中高,骨骼肌和心肌组织次之,在肝脏中活性低(P<0.01).钙依赖性实验表明,改变钙离子浓度时,各个组织中CaN活性均呈钟型改变,钙离子浓度过高可抑制CaN活性.[结论]钙调神经磷酸酶、非钙调神经磷酸酶和PP2C在大鼠体内均有广泛分布,可能参与多种器官组织的功能调节;钙依赖性实验结果表明大鼠不同器官组织中CaN对钙依赖性有共性,高钙引起的CaN活性抑制可能与CaN的内源性抑制物质有关.
作者:郑梅;张敏;张纬;孙晓明;于公元 刊期: 2007年第02期
根管治疗是牙体牙髓病常用的治疗方法,根管清理、彻底消毒以及严密的根管充填是治疗成功的关键.根管消毒有3种方法,即药物消毒、电解消毒和高频治疗,其中药物消毒常用.
作者:郑玲 刊期: 2007年第02期
听力障碍是一种常见的出生缺陷,新生儿先天性的听力障碍可影响患儿的言语一语言、情感、认知等功能的发育.新生儿听力筛查是早期诊断新生儿听力障碍的主要手段,也是早期干预的前提.早期干预对预防聋哑和促进言语一语言发育障碍的修复具有重要作用.本文就新生儿听力筛查方面的研究进行综述.
作者:刘宁;闫蓓 刊期: 2007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功能性鼻内窥镜手术治疗儿童慢性鼻窦炎的疗效.[方法]对我科1999年2月-2004年2月资料完整的49例(73侧)儿童鼻内窥镜手术病例进行总结分析.其中男32例,女17例,年龄8~16岁.根据病史、CT扫描和鼻内窥镜检查进行病变分类,其中慢性鼻窦炎16例(23侧),鼻息肉合并慢性鼻窦炎33例(50侧).[结果]全麻下手术27例,局麻22例.术后随访6个月以上30例,1年以上19例.治愈35例(71.4%),好转12例(24.5%),无效2例(4.1%).术后3例接受再手术.[结论]鼻内窥镜手术治疗儿童慢性鼻窦炎是行之有效的方法,疗效满意,且具有创伤小、操作精确、病变清除彻底等优点.及时随访、正确处理术后出现的并发症是保证手术远期疗效的重要因素.
作者:梁建民;刘晖;孙斌;汪立 刊期: 2007年第02期
[目的]研究摄入高浓度的碘化钾后,Wistar大鼠胸腺上皮细胞超微结构的变化.[方法]取断乳后1个月的Wistar大鼠,分为5组:适碘组(NI)、5倍碘组(5HI)、10倍碘组(10HI)、50倍碘组(50HI)和100倍碘组(100HI).饲养3个月后,测定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电镜观察胸腺上皮细胞的超微结构.[结果]与NI相比,10HI和50HI的FT3显著降低(P<0.05);100HI甲状腺激素的各项指标均显著降低(P<0.01).电镜下高碘大鼠胸腺上皮细胞发生了明显变化:张力丝明显增多;溶酶体样致密颗粒明显增多;胞质空泡化;胞浆内出现许多低电子密度的囊泡;胞膜降解.尤其在100HI组,胸腺上皮细胞开始出现损伤性变化.[结论]不同部位的胸腺上皮细胞对甲状腺激素的反应不同;长期摄入过量的碘可使甲状腺激素减少,从而损伤胸腺上皮细胞.
作者:张国权;吕少文;李红;刘皓;杨海贤;董亚利 刊期: 2007年第02期
[目的]探讨慢性肾功能衰竭维持性腹膜透析患者心脏瓣膜钙化病因及干预治疗的方法.[方法]将入选的40例慢性肾功能衰竭维持性腹膜透析患者随机分为2组:A组(常规腹透液治疗组)与B组(低钙腹透液治疗组),观察治疗80周前后心脏瓣膜钙化及血生化指标的变化.[结果]A组患者80周后发生二尖瓣钙化3例,二尖瓣返流1例,二尖瓣面积减少致狭窄1例,主动脉瓣钙化4例,主动脉瓣返流1例;B组80周后仅发现二尖瓣钙化1例.瓣膜钙化发生率与患者血钙、血磷水平及钙磷乘积相关.[结论]慢性肾功能衰竭维持性腹透患者心脏瓣膜钙化相当常见,高钙、高磷血症为心脏瓣膜钙化的危险因素.低钙透析液能显著减少维持性腹透患者心脏瓣膜钙化风险.
作者:谈珺杰;崔杰 刊期: 2007年第02期
[目的]评价SF-36量表用于SARS康复人员生活质量的信度和效度.[方法]对天津市SARS康复人员进行问卷调查,问卷由被调查对象自己填写.计算各条目得分,采用相关分析、Cronbach's α系数和因子分析的方法分析信度和效度.[结果]SF-36问卷8个健康标度的Cronbach's α系数都大于0.70;效度分析显示,8个标度的集合效度均达到100%,除总体健康(GH)外,其他各标度的区分成功率都大于90%.判别效度分析结果显示与理论推断结果一致.因子分析产生了2个主成分,解释了总方差的71.95%,分别代表生理健康和心理健康.[结论]SF-36问卷用于SARS康复人群信度和效度良好,适于对该人群的生命质量进行评价.
作者:兰晓霞;高宏生;胡役兰 刊期: 2007年第02期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侵袭性垂体腺瘤和非侵袭性垂体腺瘤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26例侵袭垂体腺瘤和20例非侵袭性垂体腺瘤中VEGF的表达,并结合临床资料分析.[结果]VEGF在侵袭性垂体腺瘤的表达明显高于在非侵袭性垂体腺瘤中的表达,VEGF的表达水平与垂体腺瘤的侵袭性呈正相关系.[结论]VEGF垂体腺瘤侵袭性生长及复发相关,是影响预后的重要因素之一,并为临床可靠的标记物.
作者:张庆原;董冬绪;张剑宁 刊期: 2007年第02期
[目的]观察复合离子盐及α-内收蛋白ADD1基因多态性对高血压患者血压、血脂及尿电解质的影响.[方法]根据入选标准纳入天津市111例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摄入普通盐组和复合离子盐组,随访1年,测量血压、血脂、肌酐、尿钠和尿钾排泄量等相关指标.α-内收蛋白ADD1基因多态性的分型运用聚合酶链式技术进行分析.[结果]与普通盐组相比,随访终点复合离子盐组收缩压平均水平和尿钠排泄量降低(P<0.05);两组血脂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α-内收蛋白460Trp等位基因在本研究中出现的频率为33%,比较复合离子盐组ADD1不同基因型血压、血脂和尿电解质水平无统计学差异.[结论]低钠高钾盐可降低高血压人群的收缩压及尿钠排出量.
作者:宋冬林;刘军翔;周欣;李玉明 刊期: 2007年第02期
[目的]研究缺血预处理对大鼠脑组织Na+,K+-ATP酶和Ca2+-ATP酶活性的影响.[方法]采用四血管阻断法大鼠全脑缺血模型,将24只大鼠随机分为3组:手术对照组(n=8),预处理缺血组(n=8)和脑缺血组(n=8),应用酶联法测定Na+,K+-ATP酶和Ca2+-ATP酶的活性.[结果]脑缺血组Na+,K+-ATP酶和Ca2+-ATP酶的活性较手术对照组显著下降(P<0.05),预处理缺血组Na+,K+-ATP酶和Ca2+-ATP酶的活性较脑缺血组明显升高(P<0.05).[结论]缺血预处理可保护脑组织中Na+,K+-ATP酶和Ca2+-ATP酶的活性.
作者:张敏;郑梅;孙晓明;张纬;于公元 刊期: 2007年第02期
[目的]探讨绞股蓝总皂苷(gypenosides,GP)对全脑缺血再灌注大鼠海马区c-fos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用改良的Pulsinelli 4-血管阻断(4-VO)法制做大鼠急性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分别按照再灌注6、24、72 h取材,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标记各实验组大鼠脑组织海马区c-fos蛋白表达数量.[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JUN蛋白表达高.各组海马区的JUN蛋白表达随着缺血再灌注时间的延长逐渐减少(再灌注6 h>再灌注24 h>再灌注72 h).与模型组相比,绞股蓝总皂苷2个剂量组在不同灌注时间(6、24、72 h)均具有显著的抑制FOS蛋白表达的作用.[结论]绞股蓝总皂苷可明显下调FOS蛋白的表达,具有抑制全脑脑缺血再灌注时神经细胞凋亡作用,从而改善受损的神经功能.GP对急性全脑缺血模型大鼠的脑损伤的预防保护有一定的剂量相关趋势,GP高剂量给药组保护效果好于GP低剂量给药组.
作者:朱铁梁;张莉;齐刚;郝素云 刊期: 2007年第02期
缺氧诱导因子1(hvpoxia inducible factor 1,HIF-1)是一种缺氧反应基因的中介因子,可传导缺氧信号,激活一些与缺氧有关的基因,使细胞适应低氧环境,同时也可引起多种病理变化.研究表明,HIF-1参与了与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简称妊高征)相关的低氧反应,在妊高征的发现及病理生理过程中起重要作用.本文就HIF-1与妊高征关系方面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吴维光;孔祥玲;陈亚琼 刊期: 2007年第02期
传统心力衰竭的概念是心脏收缩功能减退,不能有效排出静脉回流的血液,导致静脉系统淤血,外周组织缺血.从传统的心力衰竭概念中分出舒张性心力衰竭(diastolic heart failure,DHF)是近20年来心力衰竭研究的一大进步,DHF是一组以具有心力衰竭症状和体征、射血分数正常而舒张功能异常为特征的临床综合征.DHF的治疗是近年心血管基础与临床共同的研究热点.本文就其药物治疗进展综述如下.
作者:王谨;李学文 刊期: 2007年第02期
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在我国的发病率上升速度很快.为了能在第一时间发现AMI而得到及时诊治,降低其死亡率,敏感性强特异性高的检测方法越来越受到重视.本文对现在流行的新三联金标检测和原心肌酶谱测定做个系统的方法学比较,以期找到佳的AMI检测标准.
作者:刘锦峰;邵燕磊 刊期: 2007年第02期
[目的]探讨丙泊酚用于新生儿麻醉诱导的可行性.[方法]70例新生儿随机分为2组,每组35例.分为A组和B组,用药分别为:A组先静注芬太尼0.005 mg/kg,2 min后静注咪唑安定0.15 mg/kg,入睡后静脉注射阿曲库胺0.5 mg/kg,行气管插管.B组先静注芬太尼0.002 mg/kg,2 min后静脉注射丙泊酚2.5 mg/kg,入睡后静脉注射阿曲库胺0.5 mg/kg,行气管插管.对比观察2组患儿诱时间,麻醉前、后、诱导期、插管后的循环系统变化及插管不良反应.[结果]A组与B组在诱导期插管后血压率与B组基本一致,B组诱导时间明显短与A组,插管条件优于A组.[结论]丙泊酚用于新生儿麻醉诱导是可行的.
作者:卢滨俐;郑育娟;唐显赫 刊期: 2007年第02期
1998年,Fire等[1]首次在向秀丽线虫(C.elegans)注射双链RNA(dsRNA)时发现dsRNA能够引起与该段RNA同源的mRNA产生特异性降解,从而高效地特异性阻断相应基因的表达,他们把这种发生在转录后的基因沉默(post-transcriptional gene silencing,PTGS)现象命名为RNA干扰(RNA interference,RNAi)[2].
作者:史娜;王玮;靳秋月;陈立军 刊期: 2007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