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莉伟;杨明;熊永爱;杨凤梅;邹文铨
目的:建立马钱子士的宁和马钱子碱的含量测定方法,评价砂烫法与烘烤法对二者含量的影响.方法:分别制备砂烫马钱子和烘烤马钱子,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士的宁和马钱子碱含量,以C18柱为固定相,乙腈(A):水-乙酸-三乙胺(230∶ 2.4∶0.4) (B) =11∶89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54nm.结果:以200℃烘烤马钱子30分钟,士的宁和马钱子含量水平与砂烫马钱子水平相当.结论:砂烫马钱子炮制过程温度、时间对生物碱含量影响较大,而烘烤马钱子工艺可控性更强,用来控制马钱子质量优势显著.
作者:龚飞鹏;于欢;朱龙涛;龚千锋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优化回流提取山楂降脂有效成分的工艺.方法: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采用回流提取法,选取乙醇体积分数、溶媒用量、提取时间为考察因素,以熊果酸、金丝桃苷得率及干膏率的加权平均值为指标,通过Box-Behnken响应面设计优化提取工艺.结果:佳提取工艺为:乙醇体积分数70%、溶媒用量12倍、提取时间100min、提取2次.在此条件下,熊果酸、金丝桃苷得率分别为0.548%、0.093%,干膏率33.92%,与模型预测值较接近.结论:优化的提取工艺稳定可行,可为山楂降脂成分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作者:侯莉伟;杨明;熊永爱;杨凤梅;邹文铨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研究山蜡梅(Chimonanthus nitens Oliv.)叶中的化学成分.方法:利用硅胶柱色谱、Sephadex LH-20柱色谱、制备色谱等方法分离纯化化合物,利用理化性质、核磁光谱数据解析化合物结构.结果:鉴定了7个化合物的化学结构,分别为:(1)d-夏蜡梅碱,(2)6,7-二甲氧基香豆素,(3)东莨菪内酯,(4)槲皮素,(5)山奈酚,(6)紫云英苷,(7)1,8-松油二醇,其中化合物6和7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得.
作者:舒任庚;郑颖;张娣 刊期: 2013年第06期
在《中医诊断学》、《医古文》教学研究与实践中,认真贯彻以“学”为本、学思知行统一的教育理念;充分利用多种教学手段、教学平台与教学资源支持学生“学”,积极倡导自主学习、协作学习、体验互动、探究交流的学习方式,调动激发学生学习潜能,促进学生知识、能力、素质的协调发展.
作者:孙悦;丁成华;韩立民;程绍民;李晶晶;郑绍勇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研究菟丝子提取物对实验性衰老小鼠的抗衰老作用及机制.方法:以D-半乳糖致亚急性衰老小鼠为模型,同时给予灌胃不同浓度的菟丝子提取物,6周后,采用比色法测定肝脏和脑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含量、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来研究菟丝子延缓衰老的作用.结果:菟丝子提取物能显著增加肝脏和脑组织中SOD和GSH-Px活性,降低其MDA含量.结论:菟丝子提取物抗衰老作用可能通过提高抗氧化酶SOD、GSH-PX活力,降低脂质过氧化物MDA含量而实现.
作者:刘海云;吴欢欢;何志坚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通过数据挖掘技术挖掘盗汗临床治疗用药常用药物组合规律.方法:采用关联规则分析法,对收集到的158例盗汗古今医案治疗方药中的药物进行挖掘分析.结果:支持度较高即支持度>16%的药物组合有:黄柏,生地黄,黄连,熟地黄,黄芩,龙骨,牡蛎,当归,大枣,甘草等.结论:临床上治疗盗汗常用药物组合为黄柏与生地、熟地,龙骨与牡蛎,黄连与生地等.
作者:艾志福;徐义勇;余俊英;邹富有;丁敏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探讨珍黄丸用于减轻局部晚期鼻咽癌放化疗导致的放射性口腔粘膜炎及咽炎的疗效.方法 60例局部晚期鼻咽癌患者,同步放化疗,随机分成实验组(珍黄丸组0.4g口服3次/d),对照组(常规漱口液:利多卡因、地塞米松、庆大霉素各1支配在250mL生理盐水中)组,自放疗开始分别给予药物治疗,观察两组口腔粘膜炎及咽炎的发生情况和程度,总治疗时间和近期疗效.结果:实验组放射性口腔粘膜炎及咽炎的症状轻于对照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对照组出现2例因反应较重,导致治疗中断几天.近期疗效无显著性差异.结论:珍黄丸明显减轻局部晚期鼻咽癌患者的放射性口腔粘膜炎及咽炎,且无明显毒副作用,使用方便,易于接受,不影响疗效.
作者:徐新颜;万彦婷;洪燕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观察经验方健脾化湿方治疗痰湿阻滞型慢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疗效.方法:将74例慢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健脾化湿方辨证加减治疗为主,对照组采用糖皮质激素进行治疗为主,观察比较2组的治疗效果及中医症候改善率.结果:2组在促进骨髓巨核细胞分化无显著差异性,但治疗组在临床疗效、提升血小板计数、改善中医各项症候诸方面,具有明显的效果,优于对照组(P<0.01,P<0.05).结论:健脾化湿方治疗慢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效果显著,且复发率低,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张慧;吴敏;黄琳;贺支支 刊期: 2013年第06期
活血化瘀法能够明显改善肾脏微循环,延缓肾功能衰竭,充分体现了中医药在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方面有明显优势和特色.赵纪生教授临床经验丰富,其运用活血化瘀法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疗效显著.本文主要从理论基础,辨证要点,治法方药三个方面进行全面阐述.
作者:宋卫国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探讨规范病案讨论在课堂教学所占的时数对中医学专业学生的辨证论治能力、临床应诊能力及综合能力的影响.方法:随机抽取2个中医临床专业班级,教学时数、教学内容等均按现有的《中医内科教学大纲》的班级为对照组;规范的病案讨论占课堂教学时数(占每个病证授课时数三分之一)的班级为试验组.课程结束1周后,组织专家分别从2组中随机抽取学生30名,分别对中医内科学辨证论治能力(总分100分)、临床应诊能力(总分50分)及综合能力进行评估.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试验组辨证论治能力、临床应诊能力及综合能力差异显著,P <0.05.结论:规范病案讨论占课堂教学时数能提高中医学专业学生辨证论治能力、临床应诊能力及综合能力.
作者:薛汉荣;张小萍;秦婉玲;王茂泓;王丽华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探讨使用生物反馈电刺激联合中药治疗女性慢性盆腔痛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1年7月~2013年3月女性慢性盆腔疼痛综合征171例,随机分为3组.对照1组单纯使用生物反馈电刺激盆底肌肉治疗;对照2组采用中药治疗(藤药外敷及康妇消炎栓塞肛);实验组使用生物反馈电刺激疗法加中药治疗.结果:实验组治愈率及总有效率分别为29.9%、77.6%,对照1组为14.8%、63.0%,对照2组为12.0%、58.0%;实验组与对照1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与对照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均明显下降(P<0.05);实验组治疗后VAS评分与对照1组、对照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生物反馈电刺激治疗女性慢性盆腔疼痛综合征可以有效缓解疼痛,联合藤药外敷及康妇消炎栓塞肛后其治疗效果更佳.
作者:邹丽;张倩平;舒宽勇;刘淮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建立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片的含量及有关物质.方法:采用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填充柱(Apollo C18,5μm,250mm×4.6mm),甲醇-0.03mol/L磷酸二氢钾溶液(75∶25)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38nm,流速为1.0mL/min,柱温为室温.结果:主成分与其余杂质峰完全分离,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溶液在2.448μg/mL-122.4μg/mL浓度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为0.9999,平均回收率为99.1%,RSD为0.8%,小检出量为1.67ng,方法精密度良好(RSD =0.4%).结论:该方法专属性强,精密度、准确度符合要求,方法可靠,可用于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片的含量测定及有关物质检查.
作者:付长华;杨琴香;蔡华吉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对氟尿嘧啶的理化性质进行研究,并考察促渗剂对氟尿嘧啶透皮吸收的影响,为氟尿嘧啶经皮给药剂型的设计提供理论依据.方法:考察温度、光照及pH对氟尿嘧啶稳定性的影响;测定氟尿嘧啶在水、不同pH磷酸盐缓冲液以及多种油和表面活性剂中的溶解度;采取改进的Franz扩散池和离体小鼠皮肤研究氟尿嘧啶在不同pH环境下以及添加促渗剂后对离体鼠皮透皮吸收的影响.结果:在4℃、25℃、32℃、60℃条件下,在pH5.0、pH7.4、pH8.0磷酸盐缓冲液中,在光照条件(4 500 Lx)下,氟尿嘧啶均能稳定存在.氟尿嘧啶在水及不同pH磷酸盐缓冲液中的溶解度均大于在油和表面活性剂中的溶解度.氟尿嘧啶在水和不同pH磷酸盐缓冲液中的体外经皮释放均符合零级释放.含不同促渗剂的氟尿嘧啶的透皮速率及累积渗透量有明显差别,其促进强度依次为桉叶油>薄荷油>氮酮>H二乙二醇单乙基醚H>N-甲基-2-吡咯烷酮.结论:氟尿嘧啶不受温度、光照、pH值的影响;制成经皮给药制剂时,桉叶油的加入对氟尿嘧啶的促渗作用大.
作者:邹浪;李晓芳;邓红;曹森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采用循证分析的方法评价中药外用综合治疗和治疗性输卵管通液术在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的治疗价值.方法:门诊经子宫输卵管碘油造影诊断为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病人,随机分实验组(中药外用组、西药通液组)及对照组各63、65、66例,1个月经周期为一个疗程,3个月经周期为1个观察周期,治疗后行腹腔镜探查加双侧输卵管美兰通液术为金标准,以盆腔粘连评分及输卵管功能评分为疗效评判.结果:中药外用组术中评分明显低于西药通液组及对照组(P<0.005).结论:中药外用治疗对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疗效明显,并结合腹腔镜手术可显著输卵管通畅度及功能.
作者:胡菊兰;张敏霞;彭雪;徐义勇 刊期: 2013年第06期
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对东北铁线莲药理作用方面的研究进展,为今后东北铁线莲的研究开发提供参考.
作者:刘艳红;周小平;刘荣华 刊期: 2013年第06期
本文从肝脾的生理、病理关系,及在肝病实证、虚证临证中的应用实脾法的必要性探讨,认为肝病实脾法-这一中医经典治肝之法不论在实证、虚证肝病的临床治疗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作者:郭明章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研究不同浓度当归补血汤对荷瘤小鼠补血作用.方法:建立生长良好的H22小鼠的腹水模型,将荷瘤小鼠随机分为2组(模型组、当归补血汤组),另外再选12只健康小鼠为空白对照组(正常组).给予正常组和模型组小鼠每日灌胃生理盐水,当归补血汤组给予当归补血汤灌胃(剂量为12g·kg·d-1).分组后连续给药10d,于末次给药24h眼球采血后处死小鼠收集骨髓.结果:实验数据表明,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红细胞数及血红蛋白含量明显减少,提示可能存在癌性贫血现象.当归补血汤组相比模型组其红细胞数、血红蛋白有所上升,提示当归补血汤可能对抗癌性贫血.将各组骨髓细胞体外培养,当归补血汤组能减缓癌性贫血小鼠骨髓红系祖细胞的凋亡速度.结论:当归补血汤对荷瘤小鼠有一定补血作用.
作者:曹娟;黄宇玫 刊期: 2013年第06期
随着大学的扩招,在校大学生的日益增多,大学生对各类信息的需求在不断增加,因此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商家关注.同时校园是文化传播场所,如今充斥着浓重的商业气息,并且广告种类繁多且良莠不齐,高校内广告的宣传方式太过杂乱,严重影响着校园和谐.本文选取了南昌的几所高校以此为例,通过问卷调查、访谈等方法,了解校园广告的现状,发现大学校园内广告宣传存在的问题,探究其解决方案.
作者:陈广;周娇娇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综述了近3年文献报道辛开苦降法的临床案例,包括治疗反流性食管炎、腹泻型肠易激综合症和食管黏膜不典型增生等脾胃病、小儿咳喘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肺系病、复发性口疮、慢性病毒性肝炎.为拓展辛开苦降法的应用范围奠定基础.
作者:张季林;桂茜茹;徐爱琴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现代医学发展趋势及现代预防医学的“三级预防”架构,与《内经》的“治未病”思想相契合:“治未病”之“未病先防、既病防变、愈后防复”与现代预防医学“预防为主”的新医学模式相吻合;“上医治未病”的“养生”之道,也在现代预防医学“如何延长生命时限、如何提高生活质量”中得到体现.
作者:陈旻丹;万崇毅 刊期: 2013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