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SARS患者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早期影像学表现和诊断价值

尉传社;李玉明;冯凯林;王世鑫;付维林;苏彬

关键词:股骨头, 缺血性坏死, X线摄影, CT, 磁共振成像
摘要:目的:分析SARS患者后遗症-股骨头缺血性坏死(ANFH)的X线、CT和MRI早期表现,评价它们的诊断价值.方法:对50例SARS患者康复期的双侧股骨头行X线、CT和MRI检查,分析其对早期ANFH的显示能力.结果:X线平片无阳性表现:CT发现Ⅰ期ANFH 5例;MRI发现Ⅰ期ANFH 15例.结论:X线平片难以发现ANFH的早期表现,MRI是显示早期ANFH有效而可靠的方法,可提供更多的诊断信息,诊断价值高于CT和X线平片.
武警后勤学院学报(医学版)杂志相关文献
  • 红景天研究进展

    景天科红景天属的植物,有着与人参、刺五加相似的滋补强壮、扶正固本功能.我国为红景天属植物的主产区之一,种类多、分布广、资源丰富,在医药工业和食品工业具有重要的开发前景.为了更合理的开发利用,需要对我国红景天属植物资源进行更深入的多学科的综合研究.已有的研究显示,红景天有抗缺氧、抗寒冷、抗疲劳、抗微波辐射等显著功效,而且还具有延缓机体衰老,防止老年疾病等功效.近几年它又是一种适用于特殊地区开发的、具有很大发展前途的环境适应药物.在军事医学、航天医学、运动医学和保健医学等方面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作者:宋月英;韩慧文;郝素云;齐刚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影像介入及计算机辅助下光动力疗法治疗恶性肿瘤

    肿瘤是一种常见病和多发病,随着现代医学的进步,癌症已不再是绝症,但仍然是对人类健康威胁极大的、死亡率很高的一种疾病,位列各国人口死因的前三位之一.据卫生部提供的数据表明,我国居民每死亡5人中,即有1人死于癌症.

    作者:顾欣;冯凯林;李迎新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颈前肌皮瓣在喉大部分切除及功能重建术中的应用

    我院自1993年5月-1997年12月开展喉大部分或近全切除14例,应用颈前带蒂皮瓣、带状肌筋膜瓣修复喉缺损,重建喉功能,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彭云飞;孙东东;江雷;杜娟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关于《武警医学院学报》可持续发展的思考

    <武警医学院学报>(以下简称<学报>)是武警医学院主办的综合性医药学学术刊物,创刊于1992年,1998年经国家新闻出版署批准为国内外公开发行刊物.

    作者:李朝福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牛磺酸拮抗铅对大鼠海马NOS阳性神经元数目的影响

    Objective: To study taurine resist lead impact ability of learning and memory. Methods: Using NADPH - dhistochemistry method to study the quantity change of the rat's NOS positive neuron in hippocampus , the rat in experi-ment sections which are feeded with distinct dosage lead acetate in drinking (0.02, 0.2g/L) and feed contain distinctdosage taurine (5, 10g/kg). Results: Taurine could increase NOS positive neuron quantity obviously in hippocampus ofrat induced lead lesion. Conclusion: Taurine could resist lead impact ability of learning and memory obviously.

    作者:李积胜;杨峰;刘亚华;WANG Da-ning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艾滋病并马尔尼菲青霉病1例

    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患者男,27岁,司机,因反复高热40d入院,午后发热,高40℃,无畏寒,无胸痛、咳嗽,无腹胀、腹痛,大小便正常.有静脉注射毒品史.查体:体温38.7℃,心率 112次/min,血压115/60mmHg,呼吸24次/min,营养中等,皮肤、粘膜无黄染,无皮疹及出血点,浅表淋巴不大,心、肺、腹无异常,双下肢无浮肿.入院后出现进行性贫血、消瘦,皮肤、巩膜黄染,额、颈、肩、双上臂部泛发针帽至绿豆大皮色褐色半球型丘疹,互不融合,周围红晕,并有散在出血点,腹壁紧张,压痛、反跳痛,肝脾肿大,双下肢中度凹陷性浮肿.

    作者:谢强;鲁长明;林敏;席丽艳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恶性肿瘤转移机制及分子基础

    恶性肿瘤是威胁人类生命健康的主要疾病,其发病隐匿,死亡率高,但目前尚无彻底根治的有效方法.浸润和转移是恶性肿瘤的显著特征,瘤细胞脱落从原发灶侵入周围组织并向远处转移是临床抗肿瘤治疗失败和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因此对于恶性肿瘤侵袭和转移的研究成为目前肿瘤研究的关键所在,本文就肿瘤转移机制及相关细胞分子作一论述.

    作者:梁静;阚志超;韩涛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Terrien′s角膜边缘性变性2例

    Terrien′s角膜边缘性变性(Terrien′s Marginal Degeneration,TMD)是角膜边缘部变性的一种特殊类型,较为少见.近年国内相关报道较少,我院收治2例,报道如下.

    作者:梁莉;高平;鲍春华;刘慧霞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口腔疾病患者治疗需求抽样调查

    口腔疾病治疗时的恐惧感,加之治疗时疼痛、候诊时间长、复诊次数多,使人们各种牙病患病率居高不下.因此,就诊患者的心理需求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作者:彭玉梅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非ST段抬高急性冠脉综合征介入治疗

    非ST段抬高急性冠脉综合征包括不稳定心绞痛(UA)和非ST段抬高的心肌梗死(NSTEM),又称为不稳定冠状动脉疾病(UCAD),是一组危险性很高的临床综合征.介入治疗因其创伤小、恢复血运效果显著,已成为治疗缺血性心脏病的有效手段.本文通过对接受介入治疗的非ST段抬高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探讨该治疗方法的疗效及早期介入治疗与择期介入治疗的差异.

    作者:张建起;杨涛;姜铁民;李玉明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腹膜透析患者透析充分性相关分析

    腹膜透析(CAPD)作为终末期肾功能衰竭患者的一种有效替代疗法在临床已广泛应用,我们通过分析67例CAPD患者的尿素清除指数(KT/V)及肌酐清除率(Ccr)判断透析充分性,通过提高血清白蛋白(Alb)和蛋白分解率(PCR),结合保护残余肾功能(RRF),大大提高了透析效能,收到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高峰;贺晓;高德;林晓红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中药预防非典型肺炎致过敏2例

    我部用生黄芪,白术,藿香、贯众、苍术、防风、沙参、银花、板蓝根、薏苡仁10种中药组成方剂,预防非典型肺炎1 600多人,发生过敏反应2例,现报道如下.

    作者:杨庆军;彭建英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共焦显微镜在角膜屈光手术中的应用

    创伤修复反应的差异性日益成为一种影响屈光手术后预测性和稳定性的重要因素.共焦显微镜(confocal mi-croscopy through focusing,CMTF)具有高分辨率和高放大倍数等优点,且能在三维空间、实时、活体条件下对角膜组织进行无损伤性光学断层扫描成像,使得在活体中就可以观察到角膜愈合状况及并发症的发病机制成为可能.

    作者:乔丽萍;孙慧敏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慢性肾炎患者内皮素水平的变化及意义

    目的:探讨内皮素在慢性肾小球肾炎发病中所起的作用.方法:检测了正常人、80例慢性肾炎患者肾组织局部ET-1、血浆ET-1和24h尿ET-1排泄量,以及血肌酐(Scr)、尿素氮(Bun),24h尿蛋白定量(Pro)和内生肌酐清除率(Ccr).结果:80例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肾组织局部,血、尿ET-1均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升高(P<0.01),且血尿ET-1与BUN、Scr、Pro明显正相关,与Ccr明显负相关.结论:内皮素参与慢性肾小球肾炎发病及疾病进展,且血尿ET-1可作为肾活动的一个临床指标.

    作者:李怀平;种社荣;李德强;李晓芳;王汉民;刘晓渭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多原发恶性肿瘤19例分析

    目的:探讨胃肠道多原发恶性肿瘤的临床特点.方法:通过病案管理系统检索我院近22a手术治疗的恶性肿瘤1460例,其中19例经病理确诊为多原发恶性肿瘤,发生率为1.3%.男女之比为1:1.8.结果:同时性恶性肿瘤4例,异时性恶性肿瘤15例;同时性恶性肿瘤经手术治疗预后与单发恶性肿瘤相似,而异时性恶性肿瘤预后好于单发恶性肿瘤.这些对癌症普查及手术治疗都有指导作用.结论:上述研究对阐明多原发恶性肿瘤的发生机制、提高患者5a生存率有重要意义.

    作者:朱敏;周冰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高危前列腺增生症经尿道前列腺汽化电切术的护理对策

    前列腺增生症(BPH)是老年人的常见病,且紧随增龄相关的心、脑、肺等重要器官功能衰退以及多种慢性合并症的存在,使得术后的并发症增加,给手术后的康复又带来潜在危机[1].年龄在70岁以上,且至少合并心、肺、肝、肾功能不全、脑血管意外、糖尿病之一,定为高危BPH患者,前列腺癌除外[2].我院1998年以来对多例经尿道前列腺汽化电切术(TUVRP)的高危患者实施了手术期护理,现报道如下.

    作者:刘海玲;彭波;杨晓珍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鼻咽癌p53基因的表达及功能状态研究

    目的:研究鼻咽癌(NPC)中p53表达及功能.方法:对38例NPC和16例对照样本中的p53、p21mRNA进行RT-PCR定量分析.结果:(1)NPC组p53mRNA的水平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14,P<0.05);p21 mRNA的水平两组相同.(2)在相关分析中,对照组p21mRNA水平随p53 mRNA的水平升高而升高,相关具有高度显著性,[(rp53-p21)=0.654,P<0.01].在NPC组虽然也观察到类似的相关关系,但r值比对照组小.(3)回归分析表明,NPC组p53-p21直线回归方程的斜率,明显小于对照组的斜率.结论:NPC中p53表达增加而功能异常.

    作者:张猛;王爱叶;安效宏;龙江斌;梁启万;李辉梅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烧伤后早期白色念珠菌粘附肠上皮的防治研究

    目的:观察烧伤后早期白色念珠菌在下消化道内粘附定植变化,以及应用微生态制剂双歧杆菌的预防效果和机制.方法:无特殊病原菌小鼠67只,肠道给入白色念珠菌,隔离饲养14d后,随机分为伤前对照组(10只),烧伤对照组(29只),烧伤治疗组(28只).烧伤治疗组和烧伤对照组,小鼠背部致以20%TBSAⅢ°烧伤,烧伤治疗组在伤后经口给入双歧杆菌菌悬液.动物伤后1、2、3d分批活杀,观察以下指标:肠粘膜表面粘附白色念珠菌计数,肠固有层淋巴细胞增殖原位观察,肠粘液中特异抗白念菌SlgA.结果:烧伤对照组以及烧伤治疗组白色念珠菌粘附数量在伤后2、3d均高于伤前对照组,但治疗组明显少于烧伤对照组同时相水平;烧伤治疗组肠固有层淋巴细胞增殖和肠粘液中特异抗白念菌SIgA水平尽管低于伤前水平,但高于烧伤对照组.结论:烧伤后早期可发生白色念珠菌在下消化道内粘附增多,应用微生态制剂双歧杆菌可提高烧伤后肠道粘膜免疫中效应部位的细胞增殖水平,部分减少白色念珠菌粘附.

    作者:白晓东;仝青英;刘贤华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手术中围肝门部血管并发症的治疗进展

    围肝门部血管包括肝门及其周围的血管和其分支,上腹部手术和治疗经常涉及到.近年来,随着外科基础研究和外科技术的发展,使许多过去难以完成的手术和根治的肿瘤得以成功地实施,并在利用血管介入技术治疗肝脏肿瘤领域取得了明显的疗效.

    作者:白伟业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与肿瘤的发展和预后

    肿瘤的发展和转移是多阶段的、复杂的、具有高度选择性的过程,涉及肿瘤细胞与宿主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其机理尚不甚清楚.

    作者:卢炳新;张熙曾 刊期: 2004年第01期

武警后勤学院学报(医学版)杂志

武警后勤学院学报(医学版)杂志

主管:武警后勤学院

主办:武警后勤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