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的诊断、治疗及预防

武永刚;缪晓辉

关键词: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 诊断, 治疗, 预防
摘要: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Spontaneous bacterial peritonitis,SBP)临床上专指肝硬化腹水患者无明显腹腔内或邻近组织感染灶,以及脏器破裂等原因而出现的腹膜感染.
武警后勤学院学报(医学版)杂志相关文献
  • 高危前列腺增生症经尿道前列腺汽化电切术的护理对策

    前列腺增生症(BPH)是老年人的常见病,且紧随增龄相关的心、脑、肺等重要器官功能衰退以及多种慢性合并症的存在,使得术后的并发症增加,给手术后的康复又带来潜在危机[1].年龄在70岁以上,且至少合并心、肺、肝、肾功能不全、脑血管意外、糖尿病之一,定为高危BPH患者,前列腺癌除外[2].我院1998年以来对多例经尿道前列腺汽化电切术(TUVRP)的高危患者实施了手术期护理,现报道如下.

    作者:刘海玲;彭波;杨晓珍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Terrien′s角膜边缘性变性2例

    Terrien′s角膜边缘性变性(Terrien′s Marginal Degeneration,TMD)是角膜边缘部变性的一种特殊类型,较为少见.近年国内相关报道较少,我院收治2例,报道如下.

    作者:梁莉;高平;鲍春华;刘慧霞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鱼腥草注射液致过敏性休克1例

    1临床资料患者,女36岁.主因咽痛、鼻塞、咳嗽2d就诊,查体:体温36.4℃,咽红,侧壁充血,扁桃体不肿大,双肺呼吸音清,心、腹(-);胸透:心肺正常;血象:白细胞11.2×109/L,中性粒细胞79.6%.

    作者:夏家丽;曹朝阳;杨东风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硝酸甘油、硝苯吡啶治疗慢性肛裂127例

    目的:探讨硝酸甘油、硝苯吡啶联合用药治疗慢性肛裂的疗效.方法:对采用硝酸甘油、硝苯吡啶联合用药治疗慢性肛裂127例和采用内扩约肌切断术治疗慢性肛裂81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对比分析.结果:采用药物治疗的治愈率达91.35%,复发率10.2%.采用手术治疗的治愈率91.5%,复发率8.64%.两组的治愈率和复发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硝酸甘油、硝苯吡啶联合用药治疗慢性肛裂与采用内扩约肌切断术治疗的治愈率、复发率无显著差异.且药物治疗可明显减少患者的痛苦,没有肛门失禁的危险.所以该药物治疗方法可用以治疗初发慢性肛裂.

    作者:邓建军;钱崇宽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70例SARS患者心理变化调查分析

    在救治SARS患者的过程中,往往注重医疗上的诊治,忽视了SARS患者是一个特殊群体.我院在对70例患者的护理过程中,经过分析调查,结合临床做了大量的心理护理,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作者:于榕;李丽娟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严重心血管外伤12例抢救体会

    1 临床资料本组12例,男11例,女1例,年龄19~36岁,平均28.3岁.刀刺伤2例,交通事故8例,钝器伤1例,高处坠落1例.均有不同程度的休克表现,伴有心包填塞表现7例.X线提示心影增大7例,伴血气胸3例,肋骨骨折及胸骨骨折5例,单纯肋骨6例,死亡2例.全组均行手术探查,左、右心室破裂各1例,右心房破裂3例,主动脉根部滋养血管破裂1例,上腔静脉根部挫裂伤2例,下腔静脉破裂1例,胸廓内动脉断裂1例,无明显活动性出血的血心包2例.死亡2例中,1例为左心室贯通伤,术中出现不可控性大出血;1例伴脾破裂患者行脾切除后仍有顽固性休克,清除右隔下积血时发现下腔静脉1/3周径破裂,因严重休克未及时修补死亡;3例右心房破裂修补均获成功;1例主动脉根部血肿,清除后发现其滋养血管活动性出血,予缝扎;1例下腔静脉根部血肿,清除后发现部分静脉壁相当薄,予无损伤线全层加固缝合.6例术后出现呼吸衰竭表现,予呼吸机支持后抢救均获成功.

    作者:张志豪;杜开齐;张锦贤;胡汛;邬冬强;施谷平;刘万顺;李也梁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鼻内窥镜下游离下鼻甲粘-骨膜瓣修补鼻中隔穿孔

    鼻中隔穿孔修补,术式难以统一,成功率低.常因穿孔部位深、穿孔面积过大、穿孔周围粘膜状态不佳、修补材料应用选择不当等因素导致失败.尤其是对穿孔直径大于1cm的陈旧性穿孔,修补更难成功.1998年以来,我们在鼻内窥镜下应用游离下鼻甲粘-骨膜瓣修补鼻中隔穿孔16例,取得满意效果.

    作者:张旭东;郭志明;王晓玲;王书惠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红景天研究进展

    景天科红景天属的植物,有着与人参、刺五加相似的滋补强壮、扶正固本功能.我国为红景天属植物的主产区之一,种类多、分布广、资源丰富,在医药工业和食品工业具有重要的开发前景.为了更合理的开发利用,需要对我国红景天属植物资源进行更深入的多学科的综合研究.已有的研究显示,红景天有抗缺氧、抗寒冷、抗疲劳、抗微波辐射等显著功效,而且还具有延缓机体衰老,防止老年疾病等功效.近几年它又是一种适用于特殊地区开发的、具有很大发展前途的环境适应药物.在军事医学、航天医学、运动医学和保健医学等方面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作者:宋月英;韩慧文;郝素云;齐刚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与肿瘤的发展和预后

    肿瘤的发展和转移是多阶段的、复杂的、具有高度选择性的过程,涉及肿瘤细胞与宿主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其机理尚不甚清楚.

    作者:卢炳新;张熙曾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多原发恶性肿瘤19例分析

    目的:探讨胃肠道多原发恶性肿瘤的临床特点.方法:通过病案管理系统检索我院近22a手术治疗的恶性肿瘤1460例,其中19例经病理确诊为多原发恶性肿瘤,发生率为1.3%.男女之比为1:1.8.结果:同时性恶性肿瘤4例,异时性恶性肿瘤15例;同时性恶性肿瘤经手术治疗预后与单发恶性肿瘤相似,而异时性恶性肿瘤预后好于单发恶性肿瘤.这些对癌症普查及手术治疗都有指导作用.结论:上述研究对阐明多原发恶性肿瘤的发生机制、提高患者5a生存率有重要意义.

    作者:朱敏;周冰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口腔疾病患者治疗需求抽样调查

    口腔疾病治疗时的恐惧感,加之治疗时疼痛、候诊时间长、复诊次数多,使人们各种牙病患病率居高不下.因此,就诊患者的心理需求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作者:彭玉梅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胰腺囊性肿瘤的影像诊断分析

    胰腺囊性肿瘤为临床少见肿瘤,包括胰腺囊腺瘤和囊腺癌.本文报告经手术及/或病理证实的15例,对其影像学检查表现和临床、手术病理进行对照分析如下.

    作者:徐杰;任建政;冯晨;田野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鼻咽癌p53基因的表达及功能状态研究

    目的:研究鼻咽癌(NPC)中p53表达及功能.方法:对38例NPC和16例对照样本中的p53、p21mRNA进行RT-PCR定量分析.结果:(1)NPC组p53mRNA的水平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14,P<0.05);p21 mRNA的水平两组相同.(2)在相关分析中,对照组p21mRNA水平随p53 mRNA的水平升高而升高,相关具有高度显著性,[(rp53-p21)=0.654,P<0.01].在NPC组虽然也观察到类似的相关关系,但r值比对照组小.(3)回归分析表明,NPC组p53-p21直线回归方程的斜率,明显小于对照组的斜率.结论:NPC中p53表达增加而功能异常.

    作者:张猛;王爱叶;安效宏;龙江斌;梁启万;李辉梅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中药预防非典型肺炎致过敏2例

    我部用生黄芪,白术,藿香、贯众、苍术、防风、沙参、银花、板蓝根、薏苡仁10种中药组成方剂,预防非典型肺炎1 600多人,发生过敏反应2例,现报道如下.

    作者:杨庆军;彭建英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颈前肌皮瓣在喉大部分切除及功能重建术中的应用

    我院自1993年5月-1997年12月开展喉大部分或近全切除14例,应用颈前带蒂皮瓣、带状肌筋膜瓣修复喉缺损,重建喉功能,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彭云飞;孙东东;江雷;杜娟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影像介入及计算机辅助下光动力疗法治疗恶性肿瘤

    肿瘤是一种常见病和多发病,随着现代医学的进步,癌症已不再是绝症,但仍然是对人类健康威胁极大的、死亡率很高的一种疾病,位列各国人口死因的前三位之一.据卫生部提供的数据表明,我国居民每死亡5人中,即有1人死于癌症.

    作者:顾欣;冯凯林;李迎新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SARS患者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早期影像学表现和诊断价值

    目的:分析SARS患者后遗症-股骨头缺血性坏死(ANFH)的X线、CT和MRI早期表现,评价它们的诊断价值.方法:对50例SARS患者康复期的双侧股骨头行X线、CT和MRI检查,分析其对早期ANFH的显示能力.结果:X线平片无阳性表现:CT发现Ⅰ期ANFH 5例;MRI发现Ⅰ期ANFH 15例.结论:X线平片难以发现ANFH的早期表现,MRI是显示早期ANFH有效而可靠的方法,可提供更多的诊断信息,诊断价值高于CT和X线平片.

    作者:尉传社;李玉明;冯凯林;王世鑫;付维林;苏彬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关于《武警医学院学报》可持续发展的思考

    <武警医学院学报>(以下简称<学报>)是武警医学院主办的综合性医药学学术刊物,创刊于1992年,1998年经国家新闻出版署批准为国内外公开发行刊物.

    作者:李朝福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慢性肾炎患者内皮素水平的变化及意义

    目的:探讨内皮素在慢性肾小球肾炎发病中所起的作用.方法:检测了正常人、80例慢性肾炎患者肾组织局部ET-1、血浆ET-1和24h尿ET-1排泄量,以及血肌酐(Scr)、尿素氮(Bun),24h尿蛋白定量(Pro)和内生肌酐清除率(Ccr).结果:80例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肾组织局部,血、尿ET-1均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升高(P<0.01),且血尿ET-1与BUN、Scr、Pro明显正相关,与Ccr明显负相关.结论:内皮素参与慢性肾小球肾炎发病及疾病进展,且血尿ET-1可作为肾活动的一个临床指标.

    作者:李怀平;种社荣;李德强;李晓芳;王汉民;刘晓渭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的诊断、治疗及预防

    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Spontaneous bacterial peritonitis,SBP)临床上专指肝硬化腹水患者无明显腹腔内或邻近组织感染灶,以及脏器破裂等原因而出现的腹膜感染.

    作者:武永刚;缪晓辉 刊期: 2004年第01期

武警后勤学院学报(医学版)杂志

武警后勤学院学报(医学版)杂志

主管:武警后勤学院

主办:武警后勤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