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感染性心内膜炎外科治疗12例临床体会

牛志伟;崔玉清;李瑞海;李振水

关键词:感染性心内膜炎, 治疗, 外科手术
摘要:我院自1999年7月-2002年11月经手术治疗12例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取得了满意疗效.
武警后勤学院学报(医学版)杂志相关文献
  • 利多卡因、布比卡因颈丛神经阻滞致胸、颈部过敏

    利多卡因、布比卡因为酰胺类局麻药,其副作用与药品的浓度及剂量有关.利多卡因其毒性随药物浓度而增加,可引起低血压心动过缓,作用与神经系统时可引起嗜睡,感觉异常,惊厥昏迷,呼吸抑制等不良反映.而布比卡因过量可致低血压、抽搐、惊厥及呼吸抑制,本例为颈丛麻醉后引起胸、颈部大片红斑疹,心率加快,血压升高等过敏症状,现介绍如下.

    作者:刘兴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超声技术在腕管综合征中的诊断价值探讨

    [目的]研究高频超声在腕管综合征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16例19侧腕管综合征患者行腕部超声检查,在桡骨远端、豌豆骨及钩骨平面测量正中神经轴径及截面积,计算正中神经肿胀率(MNSR)及正中神经扁平率(MNFR).[结果]上述患者中,13例15侧正中神经在进入腕管处增粗,腕管内正中神经回声模糊,而外膜回声增强.计算正中神经肿胀率为1.1~3.4:1(平均2.32:1),在钩骨钩平面,正中神经扁平率为1.5~5.4(平均3.6).以术中所见情况为标准,超声诊断符合率79%.[结论]超声检查具有直观、无创、价廉、操作简单等优点,对腕管综合征的诊断、明确病因及治疗方式的选择均有重要意义.

    作者:李莉;余永生;王少特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新生儿甲状旁腺素与血钙关系研究

    [目的]观察新生儿甲状旁腺素与血钙间的关系.[方法]应用IRMA法检测62例新生儿生后1~48h血钙及甲旁素水平,分析二者之间的相关性以及分别与胎龄、出生体重、取血时间之间的关系.[结果]甲旁素与血钙、胎龄呈负相关,与取血时间呈正相关;血钙与甲旁素、取血时间呈负相关,与胎龄呈正相关.同时提供了足月新生儿甲旁素参考值范围.[结论]新生儿甲旁素可影响钙离子的水平.

    作者:赵筱芳;刘宁;刘莉;元玉华;薛爱丽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趋化因子的细胞内信号转导

    1986年以来,陆续发现了一类主要由免疫细胞产生的、具有趋化白细胞作用的细胞因子(chemoattractan cytokines或chemotactic cytokines).

    作者:牟心红;樊嵘;呼文亮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颈巨大动脉体瘤1例

    患者男,37岁,左侧颈动脉搏动性肿物7 a,近1 a增大明显.查体:一般情况良好,T36.3℃,P84次/min,R21次/min,Bp130/90 mmHg,心率84次/min,心律规整,无杂音.左颈上可触及约10 cm×10 cm大小囊性肿物,软,触及波动,可闻及吹风样血管杂音,颈动脉向健侧移动,颈内外动脉分叉增大,右颈下亦可触及约2 cm×2cm大小搏动性肿物.MRI显示:双颈多发性不规则肿物,大小分别为:左:6.7 cm×5.3 cm,右:3.6 cm×2.5 cm,咽腔受压狭窄,左颈内外动脉间隙扩大,部分模糊,走行紊乱,肿物内血流空效应较明显,向下压迫左颈动脉使之推移向外,右颈血管走行尚可.心电图正常.彩超显示:左中上颈可见一个4.7 cm×2.9 cm范围低回声反射区,右上颈可见4 cm×2.9 cm范围低回声反射区,两肿物边界清,规则,内部声不均匀,包绕颈外动脉生长,有不完整包膜回声.CDFI示:肿物内血流速度快.临床诊断颈动脉体瘤.

    作者:刘静;张诗武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前列腺栓的研制及临床应用

    [目的]研制治疗前列腺炎的直肠栓并进行疗效观察.[方法]用延胡索、蒲公英、白花蛇舌草等8味中药,以半合成脂肪酸酯基质制备前列腺栓,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检测延胡索的含量.[结果]延胡索的线性范围为1.2~15.2 μg/ml;加样回收率为101.2%,RSD=0.65%.临床总有效率为82.52%.(P>0.05).[结论]该制剂疗效可靠,质量可控,有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袁天祥;郭志明;王林泉;杜玉英;刘红斌;邵桂华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军事训练所致颈椎损伤性眩晕20例

    近年来军事训练所致颅脑损伤已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而颈椎损伤导致颈椎不稳引起的眩晕却往往被忽视,临床上此类报道也很少.现就我们所见到的20例,对其临床特点、诊断依据、发病机理和损伤机制及防治报告如下.

    作者:战丽;梁林;陈宝友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论文摘要的写作要求

    作者: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肺炎支原体感染致神经系统损害8例临床分析

    肺炎支原体(mycoplasmal pneumoniae)是小儿呼吸道感染的重要病原之一,近年来的临床研究表明肺炎支原体在引起肺部病变的同时,也可引起全身其它各脏器系统的损害,其中神经系统损害是肺炎支原体感染致肺外疾患中较常见类型,现将我院1998年1月-2002年5月收治的8例患儿报告如下.

    作者:朱云;甄琴;张理菁;卢晓妹;江艳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社区获得性肺炎抗微生物药物的合理应用

    社区获得性肺炎(Community Acquired Pneumonia,CAP)是指在医院外罹患的感染性肺实质炎症.美国每年CAP的发病率是350~400万例,在我国迄今尚没有CAP发病率的准确资料,据估计每年有肺炎患者250万,由此可见CAP是威胁人类健康的常见病、多发病,尤其是抗微生物药物的大量应用导致病原菌的耐药率逐渐升高,合理应用抗微生物药物是治疗CAP时考虑的重要前提.

    作者:王火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支链氧基酸的代谢及在术后肠外营养液中的应用

    蛋白质是生物体重要的基本成分之一,由20多种氨基酸组成,其中8种为必需氨基酸.在必需氨基酸中,亮氨酸(Leu)、异亮氨酸(Ile)和缬氨酸(Val)都有分支侧链,通称为支链氨基酸(BCAA).随着对氨基酸代谢的深入研究,BCAA的独特作用已日益显示.早在1978年,Freund在动物模型中就已证明了BCAA的节氮效应,并逐渐开始应用于临床,首先应用于肝病,以后又陆续用于创伤、感染等应激状态下,效果均明显,近几年来,BCAA在全胃肠外营养支持(TPN)患者中的代谢效应已越来越被人们关注.它在术后可快速纠正负氮平衡,有利于血浆氨基酸谱正常化[1].本文旨在对BCAA在代谢及术后肠外营养中的应用等方面的研究作一简要综述.

    作者:李向阳;王为忠;陈冬利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成人Still病1例报告

    1临床资料患者女,42岁.因发烧、咽痛于2003年6月12日入院.患者入院前5 d开始发烧(T:38℃),并伴有咽痛及双肩部肌肉疼痛.自服维C银翘片、芬必得等药物,体温可降至正常.

    作者:杜丹;付鸿雁;王俊红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核基质蛋白在膀胱癌诊断上的应用及进展

    膀胱癌的早期诊断和术后监测十分重要,膀胱镜检查+活检是膀胱癌诊断的金标准,但其侵入性操作不易为患者所接受,尿脱落细胞学检查是较为常用的检测方法,但其漏诊率达50%且受主观因素影响.人们一直期望通过简单方便、高特异性的尿液检查诊断膀胱癌和监测其复发.近年来对核基蛋白22(Nuclear Matrix Protein 22)和膀胱特异性核基蛋白(Bladder-Specific nuclear Matrix Protein)研究十分活跃.现对NMP22和BLCAS在膀胱癌诊断上的价值作一综述.

    作者:彭波;孙颖浩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新兵运动后肌钙蛋白Ⅰ、心钠素、血管紧张素Ⅱ的变化

    [目的]通过对天津地区某部新兵在3 km运动前后的心肌肌钙蛋白(cTnI)、心钠素(ANP)、血管紧张素Ⅱ(ATⅡ)水平的检测,了解运动对新兵心肌有无损伤及某些内分泌激素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40名18~20岁男性战士,分别测定3 km运动前后cTnl、ANP、ATⅡ水平.[结果]新兵运动前cTnI均正常范围,运动即刻cTnI升高阳性率为40%,运动后4 h升高的阳性率为14.1%;血浆ANF水平于运动后即刻、运动后4h较运动前明显升高,ATⅡ水平于运动后即刻升高(P<0.01).[结论]新兵3 km运动后有部分出现一过性肌钙蛋白升高,但这样的运动强度不会对心肌细胞造成严重损伤.血浆ANF、ATⅡ水平的升高,使机体的应激反应能力增强,说明目前的运动强度可使新兵获得较佳训练效果.

    作者:孟永霞;浦奎;李慧敏;张素炎;付志刚;许惠斌;刘心长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QT间期离散度的研究现状

    各种类型的心脏病均可发生心律失常,一旦出现恶性室性快速型心律失常,如治疗不及时或不得法,很易导致患者猝死.因此,全世界各国的心脏病学者都在致力于研究恶性室性快速型心律失常的发生机制并寻找有效的预防和治疗办法,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的预测已成为心律失常学的一个重要课题.早在30 a前就有许多实验研究显示室性折返性心律失常的诱发与心肌复极的离散增加有关系¨,引,特别在获得性及先天性长QT综合征心律失常的发生上显示出它的重要作用[3,4].所以,研究心室复极离散及离散度的电生理基础及分子生物学基础,以及寻找它在临床上的预兆,成了当前研究的热门课题.

    作者:孙婧;王晓娟;李玉明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感染性心内膜炎外科治疗12例临床体会

    我院自1999年7月-2002年11月经手术治疗12例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取得了满意疗效.

    作者:牛志伟;崔玉清;李瑞海;李振水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10例乳腺Paget病诊疗体会

    乳腺Paget病是合并乳头和乳晕部病变的特殊类型乳腺癌,又名湿疹样癌,临床少见[1,2].本院1996年10月-2003年10月共收治10例,均经病理证实.现将诊治情况总结如下.

    作者:冯丽萍;田欣芳;王璐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针刺治疗膝关节周围炎57例

    临证中许多官兵因膝关节周围炎引发膝痛前来就诊.膝关节周围炎是指膝周肌肉、筋膜、腱鞘、肌腱、韧带、滑囊、软骨的慢性劳损,多因局部久劳,经脉受损,腠理不密,风寒湿邪乘虚而入导致局部气血运行不畅,继而出现经久不愈疼痛.临床检查可见抗链O、血沉、类风湿因子及关节X光片的病理改变,但也有一大部分患者只具疼痛症状而各项检查均正常.笔者近年来针治本病别有思路,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吴名;降文兰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合理利用日光灯

    1问题提出如何安装日光灯,才能更适合我们读书学习,并且大程度的避免能源浪费呢?

    作者:安茜;朱毅;吴波;郑乃法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碳酸利多卡因用于胆囊切除术的效果观察

    我院2000年-2002年开展小切口胆囊切除术300余例,我们对其中的120例分组选用1.73%碳酸利多卡因和2%盐酸利多卡因,辅以度-非合剂和咪唑安定,比较其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光福;赵汝兰;刘敏 刊期: 2004年第06期

武警后勤学院学报(医学版)杂志

武警后勤学院学报(医学版)杂志

主管:武警后勤学院

主办:武警后勤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