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不同产地金银花药材高效液相指纹图谱的研究

杨雪萍;袁红英;李峰

关键词:不同产地, 金银花, HPLC, 指纹图谱
摘要:目的:研究并建立三个不同产地金银花药材的指纹图谱.方法:采用岛津C18色谱柱(250 mm×4.6 mm,5μm);以乙腈-0.1%磷酸水溶液梯度洗脱,流速1.0 ml/min,柱温40℃,检测波长254 nm.结果:建立了金银花药材HPLC指纹图谱共有模式,三个不同产地金银花相似度均在0.95以上.结论:该方法特征性强、简便.
江西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卵巢型子宫内膜异位囊肿药物治疗现状

    卵巢型子宫内膜异位囊肿是一种难治性疾病,本文就目前中西药物对其治疗进行回顾性整理探讨.西医药物治疗临床疗效肯定,但毒副反应较大,停药易反弹;而活血化瘀类中药在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局部体征方面疗效肯定,且无明显的不良反应,值得进一步探讨.

    作者:张宗敏;时燕萍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吴鞠通和络调肝法的理论探讨

    本文通过对<吴鞠通医案>的研读,分析了肝病过程中肝络不和的病机,从而提出了将和络调肝法应用于慢性乙肝和肝硬化的治疗思路.

    作者:黄甫;常占杰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手足口病的中医药治疗思路

    通过搜集、归纳、总结近3年来的手足口病相关文献,根据中医辨证论治的观点,从病因病机、治法治则、辨证分型等几方面对手足口病进行了阐述.实践证实中医药参与手足口病的治疗,对提高临床诊治水平、控制疾病的发生发展有着积极的作用.希望在手足口病的治疗中,能起到一定的启示作用.

    作者:陈磊;尹新中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气相色谱法测定葡萄内酯中的溶剂残留

    目的:建立葡萄内酯中3种有机溶剂残留测定方法.方法:采用毛细管气相色谱法,FID检测器,应用DM-WAX毛细管柱(30 m ×0.25mm×0.25μm),栽气为氮气,柱温采取程序升温,初始温度40℃,保持4 min,然后以40℃/min升至200℃,保持1 min,测定葡萄内酯中丙酮、甲醇和吡啶的残留量.结果:被测组分均能得到有效分离,在所考察的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5~0.99199,平均回收率为96.25%~99.58%.结论:本方法灵敏、准确、可靠,可用于葡萄内酯中有机溶剂的检测.

    作者:黎艳刚;张普照;陈海芳;王发英;魏玲;涂明珠;杨武亮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大孔树脂对凤尾草水部位总黄酮的富集作用研究

    目的:研究凤尾草水部位中总黄酮含量经大孔树脂吸附前后的变化情况,建立风尾草水部位中总黄酮含量测定的方法,为其提取工艺优化、化学成分研究及质量评价提供依据.方法:凤尾草采用70%乙醇提取,分部位萃取后,得水部位,利用LSA-40大孔树脂对凤尾草中水部住的总黄酮进行富集,采用NaNO2-Al(NO3)3-NaOH显色,利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凤尾草中的总黄酮含量,检测波长为510 nm.结果:回归方程为C=0.087 1A+0.000 7,R=0.999 8,总黄酮质量浓度在0.004~0.04ms/ml范围内与吸收度线性关系良好,水部位以及大孔树脂95%乙醇洗脱部位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9.64%和99.99%,RSD为1.16%和1.47%.测得凤尾草水部位总黄酮舍量为5.16%,经LSA-40大孔树脂富集后,总黄酮含量为27.08%,黄酮含量提高了5倍多.结论:该凤尾草水部位总黄酮测定方法操作简便,稳定性好,结果可靠;LSA-40大孔树脂对凤尾草水部位总黄酮有很好的富集作用.

    作者:刘建群;张维;张锐;李青;赵元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从理论体系形成管窥中西医医学的差异

    从医学理论形成的角度分析中西医医学差异及其优劣形成的原因发现:第一,二者的研究对象不同;第二,二者的知识基础迥异;第三,二者所采用的方法论不同.在比较差异的同时,我们不难窥见中西医两种医学的各自优缺点:中医的优势在于宏观把握,西医的缺点是过于孤立和片面.西医学借助现代科学技术手段对病因探究具体、深入,在器质性疾病治疗中游刃有余;而中医学立足于从内外环境去研究疾病的发生,对致病因素的认识抽象、笼统,于器质性疾病治疗回天乏力.

    作者:刘应科;魏飞跃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中医学关于情志因素与不孕症相关性的认识

    通过对情志因素和不孕症相关性中医文献资料的检索和回顾,了解并掌握中医学关于不孕症与情志因素的相关性,试图从中医学情志致病学说方面探讨情志因素对不孕症患者的影响.

    作者:王燕美;赵可宁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试论胃阴的标准化

    从胃阴的定义和生理功能、胃阴虚的症候、治则治法以及辨证用药等诸方面对胃阴进行标准化研究,认为胃阴内涵有二个层次,水谷受纳和六腑通降是其生理功能的主要体现,胃阴虚症候有两组,病机是胃体失润、胃不受纳、通降失权、胃气上逆,治以养阴和胃.

    作者:康年松;钦丹萍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竹叶黄酮的生物学作用研究进展

    本文对竹叶中黄酮类成分的药理学作用进行了分类概述,特别对竹叶黄酮类成分的心血管系统药理活性进行了详细描述,对其在其他方面的作用进行了简要介绍.后对竹叶黄酮的发展前景进行了预测.

    作者:刘利艳;张季林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论《灵枢·本神》之藏象精神现象的物质基础

    本文从<黄帝内经>中的相关内容论述了藏象精神现象的物质基础,和现代医学想对照,说明中医学的科学性.

    作者:刘春援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糖尿病肾病的中医药治疗进展

    根据近几年有关糖尿病肾病的文献报道,从病因病机、辨证施治、专方专药、中药注射剂治疗等几方面进行了综述,以资临床参考.

    作者:朱善勇;龚婕宁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李东垣的元气论

    本文通过对李东垣的<脾胃论>等主要学术著作中描述元气的条文进行综合分析,从元气的概念和元气受损的途径两方面讨论东垣元气论的主要学术特色,认为他所强调的元气就是指人身的正气,既包括卫外之阳气,又包括内守之阴精.元气依赖胃气的充盈而滋养,文中还讨论了李东垣关于元气与脾胃关系的主要观点.

    作者:李菲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中医现实困境的主要原因

    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了目前中医困境:没有现代化;中医的非盈利本质与现行社会资本运行思维相抵触;思维独特;对中医的特点强调偏离重点;中药质量下降;传统中医理论有缺陷,临床疗效有待提高和扩充;研究思路不清晰;发展舆论导向欠精准.

    作者:梁启军;陈爱民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微波技术在中药炮制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对比传统炮制法与微波炮制法及其炮制品质量的优劣,为微波技术在中药炮制中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牛蒡子等中药不同炮制品的水浸出物含量、HPLC指纹图谱总峰面积为指标,对两种炮制方法进行比较研究.结果:微波炮制品的水浸出物得率、HPLC指纹图谱总峰面积高于传统炮制品.结论:与传统人工炮制法相比,微波炮制操作程序简单,能使中药饮片受热均匀,火力、时间等因素易于控制,节能、污染少,且能提高炮制品的质量,微渡技术有助于中药炮制技术的发展.

    作者:赖春花;杨明;刘荣华;万娜;邵峰;马志林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艾迪滴丸对S180荷瘤小鼠免疫调节作用的实验研究

    目的:观察艾迪滴丸对S180荷瘤小鼠免疫调节作用.方法:观察艾迪滴丸对S180荷瘤小鼠脾指数和胸腺指数、淋巴细胞转化、溶血素HC50值及碳粒廓清能力的影响.结果:艾迪滴丸能提高5180荷瘤小鼠的胸腺指数和脾指数、淋巴细胞转化率、血清溶血素含量、网状内皮系统吞噬功能.结论:艾迪滴丸能增强S180荷瘤小鼠免疫功能.

    作者:张晓双;宋延平;白黎明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中药远志商品药材的品种及使用概况

    本文对中药远志商品药材的使用概况进行了描述,对其市场现状、价格走势、使用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进行了分析讨论,为远志商品药材的进一步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作者:王训玉;范平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牛珀至宝丹对老年记忆减退大鼠脑内EGF阳性神经元的影响

    目的:研究牛珀至宝丹对老年记忆减退大鼠的脑尾壳核及皮质区EGF阳性神经元的影响.方法:以Morris水迷宫将老年大鼠(24月龄)筛选为记忆正常组、记忆减退组和牛珀治疗组,免疫组化检测尾壳核及皮质区EGF阳性神经元数量的变化.结果:牛珀治疗组老年大鼠学习记忆能力明显提高,其脑内尾壳核及皮质区EGF阳性神经元教量明显增加,与记忆减退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老年记忆减退大鼠学习记忆能h显著提高可能与牛珀至宝丹增加脑尾壳核及皮质区EGF阳性神经元的数量有关.

    作者:谢斌;严小军;兰杨;张紫蓬;汪建民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不同产地金银花药材高效液相指纹图谱的研究

    目的:研究并建立三个不同产地金银花药材的指纹图谱.方法:采用岛津C18色谱柱(250 mm×4.6 mm,5μm);以乙腈-0.1%磷酸水溶液梯度洗脱,流速1.0 ml/min,柱温40℃,检测波长254 nm.结果:建立了金银花药材HPLC指纹图谱共有模式,三个不同产地金银花相似度均在0.95以上.结论:该方法特征性强、简便.

    作者:杨雪萍;袁红英;李峰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RP-HPLC同时测定黄连及酒黄连中3种生物碱的含量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黄连及经过不同酒制方式后黄连中生物碱含量的方法.方法:色谱柱为C18柱(4.6 mm×200mm,5 μm),流动相为乙腈:0.05 mol/L磷酸二氢钾(28:72),磷酸二氢钾用磷酸调pH为3.0,检测波长为345 nm.结果:在以上色谱条件下,小檗碱、巴马汀、和药根碱分离效果好.结论:方法灵敏度高,重现性好,可用于黄连等含小檗碱型生物碱中药材及制剂的质量控制.

    作者:龚千锋;杨金梅;郑晗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蜥蜴脱敏止泄散对肠易激综合征大鼠模型5-羟色胺影响的实验研究

    目的:探讨蜥蜴脱敏止泄散对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e bowel syndrome,IBS)大鼠模型的疗效和作用机制.方法:采用结肠慢性刺激法制作肠易激综合征模型,将实验动物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阳性对照(硝苯地平)组,蜥蜴脱敏止泄散低、高剂量组.观察各组大鼠肠道内扩张引起腹部抬起和背部拱起的容量阈值和大鼠肠道内不同容量下扩张期间腹壁收缩次数,检测5-羟色胺(5-HT)水平的变化.结果:与模型对照组相比,各治疗组大鼠行为学和电生理指标均有明显改善.各治疗组模型大鼠5-HT水平明显降低,且有一定的量效关系.结论:蜥蜴脱敏止泄散可能是通过影响血清5-HT的变化,降低模型大鼠血清5-HT,从而提高机体内脏痛觉阅值、降低肠道敏感性而达到治疗IBS作用的.

    作者:朱微微;魏雪红;李卫强;朱西杰 刊期: 2009年第04期

江西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

江西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

主管:江西中医学院

主办:江西中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