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启军;陈爱民
目的:金银花提取物抗茵成分在SD大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研究.方法:建立一种液质联用方法(LC-MS)定量测定大鼠血浆中的绿原酸.结果:此方法快速、灵敏、准确,并且与以抗茵活性为指标的微生物效应法有相关性.结论:此方法成功应用金银花主要抗菌成分药代动力学研究,为合理阐述金银花抗茵成分的体内药效物质基础提供一条新的思路.
作者:晏肃霜;梁小明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目的:研究并建立三个不同产地金银花药材的指纹图谱.方法:采用岛津C18色谱柱(250 mm×4.6 mm,5μm);以乙腈-0.1%磷酸水溶液梯度洗脱,流速1.0 ml/min,柱温40℃,检测波长254 nm.结果:建立了金银花药材HPLC指纹图谱共有模式,三个不同产地金银花相似度均在0.95以上.结论:该方法特征性强、简便.
作者:杨雪萍;袁红英;李峰 刊期: 2009年第04期
本文对中药远志商品药材的使用概况进行了描述,对其市场现状、价格走势、使用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进行了分析讨论,为远志商品药材的进一步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作者:王训玉;范平 刊期: 2009年第04期
本文对竹叶中黄酮类成分的药理学作用进行了分类概述,特别对竹叶黄酮类成分的心血管系统药理活性进行了详细描述,对其在其他方面的作用进行了简要介绍.后对竹叶黄酮的发展前景进行了预测.
作者:刘利艳;张季林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目的:对比传统炮制法与微波炮制法及其炮制品质量的优劣,为微波技术在中药炮制中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牛蒡子等中药不同炮制品的水浸出物含量、HPLC指纹图谱总峰面积为指标,对两种炮制方法进行比较研究.结果:微波炮制品的水浸出物得率、HPLC指纹图谱总峰面积高于传统炮制品.结论:与传统人工炮制法相比,微波炮制操作程序简单,能使中药饮片受热均匀,火力、时间等因素易于控制,节能、污染少,且能提高炮制品的质量,微渡技术有助于中药炮制技术的发展.
作者:赖春花;杨明;刘荣华;万娜;邵峰;马志林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目的:建立葡萄内酯中3种有机溶剂残留测定方法.方法:采用毛细管气相色谱法,FID检测器,应用DM-WAX毛细管柱(30 m ×0.25mm×0.25μm),栽气为氮气,柱温采取程序升温,初始温度40℃,保持4 min,然后以40℃/min升至200℃,保持1 min,测定葡萄内酯中丙酮、甲醇和吡啶的残留量.结果:被测组分均能得到有效分离,在所考察的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5~0.99199,平均回收率为96.25%~99.58%.结论:本方法灵敏、准确、可靠,可用于葡萄内酯中有机溶剂的检测.
作者:黎艳刚;张普照;陈海芳;王发英;魏玲;涂明珠;杨武亮 刊期: 2009年第04期
<黄帝内经>的医理是建立在至极的天的极高明的基础上,在理论逐渐走向医术的自高明以下的过程中,<黄帝内经>所进行的是一种还原的方法.而在这个还原的过程中,<黄帝内经>又始终是以所出发的高明为指导的.
作者:王永哲;何丽君 刊期: 2009年第04期
从胃阴的定义和生理功能、胃阴虚的症候、治则治法以及辨证用药等诸方面对胃阴进行标准化研究,认为胃阴内涵有二个层次,水谷受纳和六腑通降是其生理功能的主要体现,胃阴虚症候有两组,病机是胃体失润、胃不受纳、通降失权、胃气上逆,治以养阴和胃.
作者:康年松;钦丹萍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目的与方法:对不同间隔时间针刺治疗周围性面瘫的疗效比较,找出适宜针刺治疗面瘫的间隔时间.结果:三组治疗前后积分差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对面神经功能的改善程度相当.结论:就针刺治疗面瘫(Bell麻痹)来说,每周针刺12次,6次的效果并不比每周治疗3次的更好.对针刺治疗面瘫尤其是中、重度面瘫来说,每周3次的治疗频率是适宜的.
作者:程立红;缑燕华;谢建平;魏华娥 刊期: 2009年第04期
根据近几年有关糖尿病肾病的文献报道,从病因病机、辨证施治、专方专药、中药注射剂治疗等几方面进行了综述,以资临床参考.
作者:朱善勇;龚婕宁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目的:研究牛珀至宝丹对老年记忆减退大鼠的脑尾壳核及皮质区EGF阳性神经元的影响.方法:以Morris水迷宫将老年大鼠(24月龄)筛选为记忆正常组、记忆减退组和牛珀治疗组,免疫组化检测尾壳核及皮质区EGF阳性神经元数量的变化.结果:牛珀治疗组老年大鼠学习记忆能力明显提高,其脑内尾壳核及皮质区EGF阳性神经元教量明显增加,与记忆减退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老年记忆减退大鼠学习记忆能h显著提高可能与牛珀至宝丹增加脑尾壳核及皮质区EGF阳性神经元的数量有关.
作者:谢斌;严小军;兰杨;张紫蓬;汪建民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目的:建立四种药用菊花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薄层层析法鉴别菊花中的木犀草苷;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四种药用菊花中的木犀草苷的含量.结果:在TLC色谱中检出木犀草苷,具有较强的专属性鉴别作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木犀草苷在40.72~243.2 μg(r=0.999 1)内线性关系良好,木犀草苷平均回收率为98.41%(RSD=2.54%).结论:该法简便、准确,可用于菊花药材的质量控制.
作者:欧阳辉;黄小方;傅国强;王少军;尚军;杨世林 刊期: 2009年第04期
音乐疗法集音乐、医学、心理学为一体,是一门新兴的边缘交叉学科.中国的音乐治疗学虽起步晚,但发展很快,特别是在悠久历史的中国古代音乐治疗理论和中医思想指导下,音乐疗法更是具有了中国特色.文章总结了国内外音乐治疗的应用领域和研究现状,以及对音乐疗法的展望.
作者:刘斌;余方;施俊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目的:探讨蜥蜴脱敏止泄散对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e bowel syndrome,IBS)大鼠模型的疗效和作用机制.方法:采用结肠慢性刺激法制作肠易激综合征模型,将实验动物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阳性对照(硝苯地平)组,蜥蜴脱敏止泄散低、高剂量组.观察各组大鼠肠道内扩张引起腹部抬起和背部拱起的容量阈值和大鼠肠道内不同容量下扩张期间腹壁收缩次数,检测5-羟色胺(5-HT)水平的变化.结果:与模型对照组相比,各治疗组大鼠行为学和电生理指标均有明显改善.各治疗组模型大鼠5-HT水平明显降低,且有一定的量效关系.结论:蜥蜴脱敏止泄散可能是通过影响血清5-HT的变化,降低模型大鼠血清5-HT,从而提高机体内脏痛觉阅值、降低肠道敏感性而达到治疗IBS作用的.
作者:朱微微;魏雪红;李卫强;朱西杰 刊期: 2009年第04期
本文通过对<吴鞠通医案>的研读,分析了肝病过程中肝络不和的病机,从而提出了将和络调肝法应用于慢性乙肝和肝硬化的治疗思路.
作者:黄甫;常占杰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目的:观察艾迪滴丸对S180荷瘤小鼠免疫调节作用.方法:观察艾迪滴丸对S180荷瘤小鼠脾指数和胸腺指数、淋巴细胞转化、溶血素HC50值及碳粒廓清能力的影响.结果:艾迪滴丸能提高5180荷瘤小鼠的胸腺指数和脾指数、淋巴细胞转化率、血清溶血素含量、网状内皮系统吞噬功能.结论:艾迪滴丸能增强S180荷瘤小鼠免疫功能.
作者:张晓双;宋延平;白黎明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目的:研究葛根素的吸收机制,筛选葛根素经肠道吸收的佳位置和考察吸收促进荆对葛根素在大鼠各肠段吸收过程中的影响.方法:采用大鼠外翻肠囊法考察葛根素在各肠段的吸收以及吸收促进剂对葛根素吸收的影响.结果:筛选出0.5%、1%壳聚糖,1:104(V/V)白芷挥发油,0.06%冰片可有效地促进葛根素的肠吸收.结论:葛根素在大鼠小肠主要以主动转运方式吸收,采用吸收促进剂方法提高通透性,将能有效地促进葛根素的吸收,达到提高生物利用度的目的.
作者:赖珺;廖正根;梁新丽;赵国巍 刊期: 2009年第04期
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了目前中医困境:没有现代化;中医的非盈利本质与现行社会资本运行思维相抵触;思维独特;对中医的特点强调偏离重点;中药质量下降;传统中医理论有缺陷,临床疗效有待提高和扩充;研究思路不清晰;发展舆论导向欠精准.
作者:梁启军;陈爱民 刊期: 2009年第04期
乙肝病毒耐药主要与病毒变异密切相关,同时也是乙肝病毒与宿主相互作用的结果,将中医的症候分型与乙肝病毒耐药类型及宿主的免疫应答相联系,可能是以后中西联合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方向.
作者:苏红宝;薛博瑜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黄连及经过不同酒制方式后黄连中生物碱含量的方法.方法:色谱柱为C18柱(4.6 mm×200mm,5 μm),流动相为乙腈:0.05 mol/L磷酸二氢钾(28:72),磷酸二氢钾用磷酸调pH为3.0,检测波长为345 nm.结果:在以上色谱条件下,小檗碱、巴马汀、和药根碱分离效果好.结论:方法灵敏度高,重现性好,可用于黄连等含小檗碱型生物碱中药材及制剂的质量控制.
作者:龚千锋;杨金梅;郑晗 刊期: 2009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