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玉明;王林;李皆
1临床资料本组共28例,其中男20例,女8例,年龄小11个月,大66岁,平均年龄24.6岁.车祸伤14例,坠落伤8例,跌伤4例,打击伤2例.26例为枕部着力减速性损伤,2例为枕部着力加速性损伤.
作者:许东辉;李鹏;刘晶 刊期: 2001年第04期
目的:研究新型可吸收创面止血封固剂对大鼠肝脏切除创面的止血功效.方法:采用大鼠肝脏切除术,与国外三种创面止血封固剂进行对比试验.结果:(1)新型可吸收创面止血封固剂具有与国外Tachocomb、Gelfix、Surgicel相近的止血速度,在体内24~96小时可完全降解吸收,而且术后各项生化指标、病理检查均无显著性差异.(2)良好的亲水性能使其具有较强的粘附力.(3)不含蛋白质对人类各型血液的红细胞不发生凝集反应.(4)具有防止术后粘连的功效.结论:经细胞毒性、遗传毒性、急毒、植入试验等均达到ISO标准,而且新型可吸收创面止血封固剂的价格仅为Tachocomb的5%,可在临床手术中广泛应用.
作者:方淑昌;于美丽;杜智;王毅军;回建峰 刊期: 2001年第04期
目的:研究十二指肠给甘草浸膏后对大鼠的利胆作用.方法:胆总管插管引流,分别收集给药后1、2、3、4、5小时的胆汁,计量并测定胆汁中直接胆红素含量.结果:10ml/kg、5ml/kg甘草浸膏能显著促进麻醉大鼠的胆汁分泌,并能显著增加单位时间内胆汁中直接胆红素的含量(P<0.05,P<0.01).作用持续1~2小时.结论:甘草浸膏具有较好的利胆作用.
作者:宋光明;吴练秋;万宗明;谢文利 刊期: 2001年第04期
为了解口腔科医疗器械乙型肝炎病毒HBv-DNA污染状况,我们对本院的口腔科使用后的未经消毒的诊疗器械进行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HBv-DNA的检测,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孙捍卫;薄建华 刊期: 2001年第04期
我院近两年,开展了珊瑚状羟磷灰石(HA)义眼座眶内植入手术,至今已做了26例,随访观察疗效稳定,外形逼真,总结如下:
作者:姜岩;李海玲 刊期: 2001年第04期
作者: 刊期: 2001年第04期
胃粘膜癌前病变是胃癌发生过程中的重要阶段,是指具有恶变潜能的胃粘膜病理学改变,主要包括肠生化、异型增生和腺瘤[1].由正常胃粘膜到胃癌不仅是顺次的形态学改变,而且有原癌基因激活、抑癌基因失活、凋亡相关基因失调控、生长因子及受体表达异常、端粒酶激活和微卫星不稳定等分子生物学基础.对胃癌前病变的分子生物学研究将有助于对胃癌发生机制及过程的理解,对胃癌防治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就近年胃癌前病变的分子生物学研究作以综述.
作者:郑华川;辛彦 刊期: 2001年第04期
目的:研究左旋精氨酸、牛磺酸、卡托普利单用及合用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的血压以及血神经肽Y、血脂水平的影响.方法:1.用MRB-ⅢA型血压记录仪,在大鼠清醒状态下,测鼠尾的尾动脉收缩压.2.用酶法测定血清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3.用125Ⅰ标记法和放射免疫法测血浆神经肽Y.结果:1.经过四周药物治疗,左旋精氨酸组(L-arg+Tau+Cap)血压均下降(P<0.05),L-arg+Tau+Cap组,血压下降比卡托普利组明显(P<0.01).2.经过四周药物治疗,牛磺酸组TC降低,TG无变化.L-arg+Tau+Cap组TC和TG均降低,左旋精氨酸组、卡托普利组TC和TG均无变化(P<0.05).3.经过四周药物治疗,左旋精氨酸组、牛磺酸组NPY无变化(P>0.05).卡托普利组、L-arg+Tau+Cap组NPY下降.用药前后,四组SHR大鼠血压高低与血浆神经肽Y的浓度均呈正相关(P<0.05).结论:1.四组大鼠治疗后,左旋精氨酸、牛磺酸组血压无变化;卡托普利组和合用组均出现血压降低,合用组降压效果比单用卡托普利明显.2.牛磺酸治疗组血清胆固醇降低;三种药物合用组血清胆固醇和甘油三酯均降低.左旋精氨酸组、卡托普利组血脂无变化.3.自发性高血压大鼠的血压变化与血浆神经肽Y浓度的变化呈正相关,提示神经肽Y可能参与了高血压的发生发展.
作者:李玉明;王林;李皆 刊期: 2001年第04期
我院自1998~2000年手术治疗肿瘤50例,术后血肿16例.本文针对血肿发生原因进行探讨,以期总结经验教训,提高脑肿瘤的疗效.
作者:李密馥;林茜;刘晶 刊期: 2001年第04期
1临床资料患者,男,57岁.因咽痛、发热、心悸伴全身大小不等的风团样皮疹入院.以往健康.查体,T:38℃,P:95次/min,BP:120/80mmHg,躯干及四肢皮肤可见大小不等、形态不一,鲜红色和暗红的风团样皮疹,在躯干部融合成片,面部未见水肿性红斑.
作者:李卉;韩盈;李静 刊期: 2001年第04期
寄生虫病在我国流行范围广,危害严重,全国首次人体寄生虫分布调查共发现人体寄生虫56种[1].武警部队分布面广,疫源地多,容易感染寄生虫而引起疾病暴发流行[2].为了解基层战士的常见寄生虫病防治知识及其态度、信念的情况和人群常见寄生虫病的基线资料,给今后的健康教育干预提供依据,我们于2000年2月对西南某总队506名战士进行了有关寄生虫病防治知识、态度、信念、行为(KABP)的调查.现报告如下.
作者:杨斌;贾帅军;李浴峰 刊期: 2001年第04期
人工关节置换技术在我国开展较晚,大约在60年代末逐渐展开,但近20年发展较快,特别是人工髋关节置换技术已趋于成熟,是目前骨科常规手术之一.但是,在实际操作中仍存在着许多值得我们注意和研究解决的问题.特别是对手术室护理工作提出的要求更高.我院近10年来,实施了大量的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手术,并多次邀请美国人工关节置换专家来我院进行全髋关节置换及学术交流活动.通过大量的实践,我们逐步摸索出了一套配合医师完成手术的成功经验,现就手术室护士如何配合外科医师顺利完成全髋关节置换,提高手术成功率谈几点体会.
作者:王立;曹霞 刊期: 2001年第04期
目的:研究上颌窦曲菌病的鼻内窥镜下手术治疗.方法:对12例上颌窦曲菌病人采用鼻内窥镜下中、下鼻道联合开窗手术.结果:所有病人经上述方法手术治疗后随访18月以上无1例复发.结论:鼻内窥镜下中、下鼻道联合开窗手术治疗上颌窥曲菌病效果确切,但首先必须去除鼻腔阻塞因素.
作者:徐世翔;王荣光 刊期: 2001年第04期
目的:为指导和监控部队有氧耐力训练提供参考资料.方法:对382名18~22岁女学员依照GJB1337-92和GJB2558-96规定的方法分别测定其安静心率和训练心率.结果:安静心率均值为72.85±6.28b/min;按平均年龄21岁计算,中等训练心率为165.76±5.96b/min;小训练心率为151.17±6.06b/min;大训练心率为178.23±6.14b/min.结论:女学员有氧耐力训练的适宜训练心率为151~178b/min.
作者:陈金源;黄志勇;吕辉;彭思国;徐文磊 刊期: 2001年第04期
目的:探讨脑脊液中一氧化氮(NO)的来源及其分泌的形态学基础,了解中枢神经一氧化氮合酶(NOS)阳性触液神经元的分布特征.方法:将12只成年雄性Wistar大鼠脑冠状位切片行NADPH-d组织化学方法染色,对环脑室系统及脑表面NOS阳性触液神经元作了观察.结果:NOS阳性触液神经元主要见于中脑水管和第三脑室(3V).在中脑水管,触液神经纤维来自中脑的中央灰质,特别是其背外侧部;来自脑干的被盖背外侧核和中缝背核.在3V,NOS阳性纤维主要来自室周核、室旁核,NOS阳性胞体有位于室管膜下(远位)、膜内和膜上3种.阳性纤维密集地分布于室管膜内.在中央管、第四脑室底、脑表面也有少量触液神经元.结论:脑脊液中的NO来自室管周及脑表面NOS触液神经元之合成和分泌.
作者:李红;徐鹏霄;赵丽君;汪超;王鹏;贺智儋 刊期: 2001年第04期
目的:以脑梗塞病人为对象,观察低强度激光血管内照射(ILLLI)对其临床治疗的效果.方法:将266例脑梗塞病人分为激光组和对照组,对治疗后两组的临床症状及血液流变学指标变化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临床治愈率激光组为80.5%,对照组为57.9%,有显著差异,P<0.05.血粘度及血脂降低水平,两组对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ILLLI对治疗脑梗塞有显著的临床疗效.
作者:王谨;包春雨;侯伊玲;王炜;吴彬彬;张顺平;王丽红 刊期: 2001年第04期
目的:探讨乙醇对人K562细胞的细胞毒作用机制.方法:采用不同浓度乙醇加入体外培养的K562细胞中,用荧光显微镜和倒置光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学变化,用琼脂糖凝胶电泳的方法检测细胞DNA裂解.结果:1%乙醇能有效诱导K562细胞凋亡,且随剂量增大凋亡时间缩短.5%乙醇作用30h则可引起细胞坏死.结论:长期饮酒者血液中有核细胞数量减少,可能与其促凋亡作用有关.
作者:买霞;张敏;陈小义;陈莉 刊期: 2001年第04期
研究肿瘤的发生、发展已成为当前医学的热门课题.肿瘤的发生常常是由于肿瘤细胞凋亡失控造成肿瘤组织的无限增长,在肿瘤细胞凋亡的过程中线粒体(mitochondria mt)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线粒体是哺乳动物细胞中唯一含有自身的遗传物质的效应器,同时它又是各种损伤因子作用的敏感部位.
作者:张诗武 刊期: 2001年第04期
DNA阵列(DNA Array)是在基因转录水平探测疾病发生发展相关事件以及确定疾病易感基因或保护性基因多态性的一种工具[1、2].DNA阵列技术的基本原理是:单链DNA可与硝酸纤维膜牢固结合,并与互补RNA杂交.首先广泛采用的固相支持物杂交技术是Southern印迹方法,它将滤膜杂交与消化DNA凝胶分离技术结合起来,这种方法后来发展为文库筛选.DNA阵列技术也应用了同样的原理.目前有几家实验室采用了尼龙膜DNA阵列技术,并对实验方法进行了改进,如采用性能更好的固体支持物及使用寡核苷酸探针.
作者:张可满;陈保生 刊期: 2001年第04期
我们对1994年4月~2000年6月收治的有冠状动脉造影的120例AMI患者结合临床特点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
作者:杨春梅;阎立敏;张星灿;李建新 刊期: 2001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