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岩;李海玲
人工关节置换技术在我国开展较晚,大约在60年代末逐渐展开,但近20年发展较快,特别是人工髋关节置换技术已趋于成熟,是目前骨科常规手术之一.但是,在实际操作中仍存在着许多值得我们注意和研究解决的问题.特别是对手术室护理工作提出的要求更高.我院近10年来,实施了大量的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手术,并多次邀请美国人工关节置换专家来我院进行全髋关节置换及学术交流活动.通过大量的实践,我们逐步摸索出了一套配合医师完成手术的成功经验,现就手术室护士如何配合外科医师顺利完成全髋关节置换,提高手术成功率谈几点体会.
作者:王立;曹霞 刊期: 2001年第04期
研究肿瘤的发生、发展已成为当前医学的热门课题.肿瘤的发生常常是由于肿瘤细胞凋亡失控造成肿瘤组织的无限增长,在肿瘤细胞凋亡的过程中线粒体(mitochondria mt)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线粒体是哺乳动物细胞中唯一含有自身的遗传物质的效应器,同时它又是各种损伤因子作用的敏感部位.
作者:张诗武 刊期: 2001年第04期
急性尿潴留在泌尿外科临床中比较常见,部分病人往往因导尿失败而被迫急诊行耻骨上膀胱造瘘术.我院自1989年以来共处理各种原因所致急性尿潴留263例,报告如下.
作者:刘维如;吉名显;刘天盛 刊期: 2001年第04期
自1997年10月以来,我在临床曾为106例危重病人施行过锁骨下静脉置管术.其中男性67例,女性39例.年龄大的82a,小的17a,平均45.9a.其中各类重度外伤41例;肿瘤15例;慢性病输液困难者43例;血透病人7例.以上病人发生并发症情况的有:误刺入锁骨下动脉2例;导管滑入颈内静脉4例;导管过深置入心脏2例.发生并发症后经及时处理,未对病人造成任何不良后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卫红 刊期: 2001年第04期
产科医师经常在临床遇到产妇的乳头平坦或内陷,影响了产后新生儿的含接.造成哺乳困难.我科自制了一种简易乳头纠正器.效果较好,现介绍如下:
作者:杨培丽;王津平 刊期: 2001年第04期
夜间护理有很多特殊性,尤其是脑外科病房更甚于其他病房.因此如何做好脑外科病房夜间护理是一门值得探讨的课题.
作者:靳立巾;詹嘉静;柳雅君 刊期: 2001年第04期
胃粘膜癌前病变是胃癌发生过程中的重要阶段,是指具有恶变潜能的胃粘膜病理学改变,主要包括肠生化、异型增生和腺瘤[1].由正常胃粘膜到胃癌不仅是顺次的形态学改变,而且有原癌基因激活、抑癌基因失活、凋亡相关基因失调控、生长因子及受体表达异常、端粒酶激活和微卫星不稳定等分子生物学基础.对胃癌前病变的分子生物学研究将有助于对胃癌发生机制及过程的理解,对胃癌防治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就近年胃癌前病变的分子生物学研究作以综述.
作者:郑华川;辛彦 刊期: 2001年第04期
目的:比较12种大孔树脂对LDL的吸附效率.方法:在高脂血清中,采用静态和模拟血液灌流两种方法对不同的树脂进行吸附LDL.结果:3号和10号树脂对LDL吸附效率高,且对HDL影响较小.结论:3号、10号树脂对LDL具有良好的吸附能力,为进一步的动物实验及临床试验提供指导.
作者:李力;陶新朝;李燕玲;张萍;张广子;杨歌明 刊期: 2001年第04期
目的:探讨使用多种细胞保护剂对胎儿窘迫治疗作用.方法:除对胎儿窘迫孕妇(40例,治疗组)予常规处理外,同时使用自由基清除剂、钙离子阻滞剂、兴奋性氨基酸抑制剂、糖皮质激素等多种细胞保护剂联合治疗,并与同期未用细胞保护剂的常规治疗组(40例,对照组)进行对比.观察治疗后异常胎监图形恢复情况,新生儿出生后Apgar评分,及两组新生儿窒息,吸入性肺炎及缺氧缺血性脑病的发生率.结果:治疗组异常胎监图形明显恢复(P<0.01);新生儿窒息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新生儿生后1分钟Apgar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新生儿窒息、吸入性肺炎及缺氧缺血性脑病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多种细胞保护剂有改善心脑循环,保护心脑细胞免受缺氧的损害.
作者:吴为群;袁军;谢桂芳;黄克荷 刊期: 2001年第04期
房间隔缺损(ASD)是先天性心脏病患者中常见的疾病之一,成年患者年龄越大,愈后越差,手术危险性越大.我院从1984年5月至2000年5月手术治疗的成年ASD32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罗小锋;段民新;戴庆悦;黄木元;黄谷 刊期: 2001年第04期
目的:以脑梗塞病人为对象,观察低强度激光血管内照射(ILLLI)对其临床治疗的效果.方法:将266例脑梗塞病人分为激光组和对照组,对治疗后两组的临床症状及血液流变学指标变化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临床治愈率激光组为80.5%,对照组为57.9%,有显著差异,P<0.05.血粘度及血脂降低水平,两组对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ILLLI对治疗脑梗塞有显著的临床疗效.
作者:王谨;包春雨;侯伊玲;王炜;吴彬彬;张顺平;王丽红 刊期: 2001年第04期
冻疮是冬季常见的皮肤病,由于长期寒冷使皮肤血管收缩,久之血管麻痹而扩张,静脉瘀血使局部血液循环不良,引起不同程度的皮肤炎症.通常用冻疮酊、辣椒酊煎水洗及冻疮膏涂擦,但对于损害表面有水疱,脓疮点及浓汁流出,指关节较为严重患者,则不适宜用煎水洗及药物涂擦.我们自1998年11月以来,采用自行研制中药熏洗治疗冻疮10例,取得了良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冯建华;候振民;李彭军;冯艳 刊期: 2001年第04期
目的:研究左旋精氨酸、牛磺酸、卡托普利单用及合用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的血压以及血神经肽Y、血脂水平的影响.方法:1.用MRB-ⅢA型血压记录仪,在大鼠清醒状态下,测鼠尾的尾动脉收缩压.2.用酶法测定血清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3.用125Ⅰ标记法和放射免疫法测血浆神经肽Y.结果:1.经过四周药物治疗,左旋精氨酸组(L-arg+Tau+Cap)血压均下降(P<0.05),L-arg+Tau+Cap组,血压下降比卡托普利组明显(P<0.01).2.经过四周药物治疗,牛磺酸组TC降低,TG无变化.L-arg+Tau+Cap组TC和TG均降低,左旋精氨酸组、卡托普利组TC和TG均无变化(P<0.05).3.经过四周药物治疗,左旋精氨酸组、牛磺酸组NPY无变化(P>0.05).卡托普利组、L-arg+Tau+Cap组NPY下降.用药前后,四组SHR大鼠血压高低与血浆神经肽Y的浓度均呈正相关(P<0.05).结论:1.四组大鼠治疗后,左旋精氨酸、牛磺酸组血压无变化;卡托普利组和合用组均出现血压降低,合用组降压效果比单用卡托普利明显.2.牛磺酸治疗组血清胆固醇降低;三种药物合用组血清胆固醇和甘油三酯均降低.左旋精氨酸组、卡托普利组血脂无变化.3.自发性高血压大鼠的血压变化与血浆神经肽Y浓度的变化呈正相关,提示神经肽Y可能参与了高血压的发生发展.
作者:李玉明;王林;李皆 刊期: 2001年第04期
目的:为指导和监控部队有氧耐力训练提供参考资料.方法:对382名18~22岁女学员依照GJB1337-92和GJB2558-96规定的方法分别测定其安静心率和训练心率.结果:安静心率均值为72.85±6.28b/min;按平均年龄21岁计算,中等训练心率为165.76±5.96b/min;小训练心率为151.17±6.06b/min;大训练心率为178.23±6.14b/min.结论:女学员有氧耐力训练的适宜训练心率为151~178b/min.
作者:陈金源;黄志勇;吕辉;彭思国;徐文磊 刊期: 2001年第04期
目的:探讨脑脊液中一氧化氮(NO)的来源及其分泌的形态学基础,了解中枢神经一氧化氮合酶(NOS)阳性触液神经元的分布特征.方法:将12只成年雄性Wistar大鼠脑冠状位切片行NADPH-d组织化学方法染色,对环脑室系统及脑表面NOS阳性触液神经元作了观察.结果:NOS阳性触液神经元主要见于中脑水管和第三脑室(3V).在中脑水管,触液神经纤维来自中脑的中央灰质,特别是其背外侧部;来自脑干的被盖背外侧核和中缝背核.在3V,NOS阳性纤维主要来自室周核、室旁核,NOS阳性胞体有位于室管膜下(远位)、膜内和膜上3种.阳性纤维密集地分布于室管膜内.在中央管、第四脑室底、脑表面也有少量触液神经元.结论:脑脊液中的NO来自室管周及脑表面NOS触液神经元之合成和分泌.
作者:李红;徐鹏霄;赵丽君;汪超;王鹏;贺智儋 刊期: 2001年第04期
目的:研究上颌窦曲菌病的鼻内窥镜下手术治疗.方法:对12例上颌窦曲菌病人采用鼻内窥镜下中、下鼻道联合开窗手术.结果:所有病人经上述方法手术治疗后随访18月以上无1例复发.结论:鼻内窥镜下中、下鼻道联合开窗手术治疗上颌窥曲菌病效果确切,但首先必须去除鼻腔阻塞因素.
作者:徐世翔;王荣光 刊期: 2001年第04期
目的:建立同时测定复方曲安奈德二甲基亚砜液中醋酸曲安奈德和氯霉素的方法.方法: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以Shim-pack vp-ODS柱(4.6mm×150mm,5μm)作分析柱,以甲醇-水(70:30,v/v)为流动相,流速1ml/min.地塞米松为内标,240nm紫外检测.结果:二组分分离良好.平均回收率:醋酸曲安奈德101.70%(RSD=1.65%,n=5),氯霉素99.48%(RSD=1.59%,n=5).结论:该法快速简便,准确可靠,适于该制剂的含量测定.
作者:朱铁梁;张莉;郝素云 刊期: 2001年第04期
我院自1998~2000年手术治疗肿瘤50例,术后血肿16例.本文针对血肿发生原因进行探讨,以期总结经验教训,提高脑肿瘤的疗效.
作者:李密馥;林茜;刘晶 刊期: 2001年第04期
目的:研究十二指肠给甘草浸膏后对大鼠的利胆作用.方法:胆总管插管引流,分别收集给药后1、2、3、4、5小时的胆汁,计量并测定胆汁中直接胆红素含量.结果:10ml/kg、5ml/kg甘草浸膏能显著促进麻醉大鼠的胆汁分泌,并能显著增加单位时间内胆汁中直接胆红素的含量(P<0.05,P<0.01).作用持续1~2小时.结论:甘草浸膏具有较好的利胆作用.
作者:宋光明;吴练秋;万宗明;谢文利 刊期: 2001年第04期
1临床资料本组共28例,其中男20例,女8例,年龄小11个月,大66岁,平均年龄24.6岁.车祸伤14例,坠落伤8例,跌伤4例,打击伤2例.26例为枕部着力减速性损伤,2例为枕部着力加速性损伤.
作者:许东辉;李鹏;刘晶 刊期: 2001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