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多种细胞保护剂联合治疗胎儿窘迫探讨

吴为群;袁军;谢桂芳;黄克荷

关键词:胎儿窘迫, 细胞保护剂, 联合治疗
摘要:目的:探讨使用多种细胞保护剂对胎儿窘迫治疗作用.方法:除对胎儿窘迫孕妇(40例,治疗组)予常规处理外,同时使用自由基清除剂、钙离子阻滞剂、兴奋性氨基酸抑制剂、糖皮质激素等多种细胞保护剂联合治疗,并与同期未用细胞保护剂的常规治疗组(40例,对照组)进行对比.观察治疗后异常胎监图形恢复情况,新生儿出生后Apgar评分,及两组新生儿窒息,吸入性肺炎及缺氧缺血性脑病的发生率.结果:治疗组异常胎监图形明显恢复(P<0.01);新生儿窒息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新生儿生后1分钟Apgar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新生儿窒息、吸入性肺炎及缺氧缺血性脑病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多种细胞保护剂有改善心脑循环,保护心脑细胞免受缺氧的损害.
武警后勤学院学报(医学版)杂志相关文献
  • 鼻内窥镜中、下鼻道联合开窗治疗上颌窦曲菌病的应用

    目的:研究上颌窦曲菌病的鼻内窥镜下手术治疗.方法:对12例上颌窦曲菌病人采用鼻内窥镜下中、下鼻道联合开窗手术.结果:所有病人经上述方法手术治疗后随访18月以上无1例复发.结论:鼻内窥镜下中、下鼻道联合开窗手术治疗上颌窥曲菌病效果确切,但首先必须去除鼻腔阻塞因素.

    作者:徐世翔;王荣光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口腔科诊疗器械HBsAg及HBV-DNA污染与消毒效果的评价

    为了解口腔科医疗器械乙型肝炎病毒HBv-DNA污染状况,我们对本院的口腔科使用后的未经消毒的诊疗器械进行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HBv-DNA的检测,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孙捍卫;薄建华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血小板糖蛋白受体阻滞剂-肽类和非肽类的研究进展

    血小板糖蛋白(GP)Ⅱb/Ⅲa受体是血小板聚集、血栓形成的终共同途径[1].日前临床常用的抗血小板药物如阿司匹林、潘生丁、噻氯匹啶等都是抑制血小板聚集的某一环节,对血小板的抑制作用较弱,因而对GPⅡb/Ⅲa受体阻滞剂的研究成为当今开发高效抗血小板药物的目标.

    作者:谢迎光;沈国理;周长明;戚佳叶;孙晓晶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武警医学院学报》2001年总目次

    作者: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阴股沟皮瓣再造阴道14例

    自1993年以来,我们利用阴股皮瓣行阴道再造共14例均达满意效果.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患者共14例,年龄18~35岁,平均22岁,均乃先天性无阴道的病人,术后12天左右拆线皮瓣均成活良好.3~12个月内复查12例,外阴形态良好,检查再造阴道深度7~10cm,宽2~3cm,婚后双方性生活满意.

    作者:姜孟臣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对急性心肌梗塞病人实施健康教育的体会

    我院近两年对急性心肌梗塞病人开展健康教育,现介绍如下:1临床资料及方法1.1临床资料1998年3月至2000年11月,收治急性心肌梗塞病人118例,其中男性68例,女性50例,年龄32~87岁,平均52.8±5.8岁,文化程度大专以上35例,中专44例,小学23例,文盲16例.

    作者:刘月秋;桑蕊;范春燕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成年房间隔缺损的外科治疗体会

    房间隔缺损(ASD)是先天性心脏病患者中常见的疾病之一,成年患者年龄越大,愈后越差,手术危险性越大.我院从1984年5月至2000年5月手术治疗的成年ASD32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罗小锋;段民新;戴庆悦;黄木元;黄谷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武警某部女学员有氧耐力训练训练心率的研究

    目的:为指导和监控部队有氧耐力训练提供参考资料.方法:对382名18~22岁女学员依照GJB1337-92和GJB2558-96规定的方法分别测定其安静心率和训练心率.结果:安静心率均值为72.85±6.28b/min;按平均年龄21岁计算,中等训练心率为165.76±5.96b/min;小训练心率为151.17±6.06b/min;大训练心率为178.23±6.14b/min.结论:女学员有氧耐力训练的适宜训练心率为151~178b/min.

    作者:陈金源;黄志勇;吕辉;彭思国;徐文磊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吸附树脂对低密度脂蛋白(LDL)吸附性能的研究

    目的:比较12种大孔树脂对LDL的吸附效率.方法:在高脂血清中,采用静态和模拟血液灌流两种方法对不同的树脂进行吸附LDL.结果:3号和10号树脂对LDL吸附效率高,且对HDL影响较小.结论:3号、10号树脂对LDL具有良好的吸附能力,为进一步的动物实验及临床试验提供指导.

    作者:李力;陶新朝;李燕玲;张萍;张广子;杨歌明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Hoechst33342/PI双荧光活染法快速检测肿瘤细胞药物敏感性

    抗癌药物对肿瘤细胞的作用包括诱导凋亡、坏死等形式,目前已有不少种检测方法,可用于检测肿瘤细胞对药物的敏感性,但是光镜下直接进行形态学判断的方法仍是直观而可靠的方法,本实验根据染料对细胞膜的通透性的差别,应用两种荧光染料Hoechst33342/PI同时进行活体标本染色,观察药物对肿瘤细胞凋亡的影响,具有快速、易识别的优点,可推广至临床使用.

    作者:陈小义;张敏;买霞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显微内窥镜(MEDⅡ)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28例

    2000年6月至今,我科采用美国枢法模丹历公司生产的椎间盘镜手术系统(MED Ⅱ)经脊柱后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28例,取得满意疗效.

    作者:侯勇;张震宇;王琼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中药熏洗治疗冻疮10例报告

    冻疮是冬季常见的皮肤病,由于长期寒冷使皮肤血管收缩,久之血管麻痹而扩张,静脉瘀血使局部血液循环不良,引起不同程度的皮肤炎症.通常用冻疮酊、辣椒酊煎水洗及冻疮膏涂擦,但对于损害表面有水疱,脓疮点及浓汁流出,指关节较为严重患者,则不适宜用煎水洗及药物涂擦.我们自1998年11月以来,采用自行研制中药熏洗治疗冻疮10例,取得了良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冯建华;候振民;李彭军;冯艳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多种细胞保护剂联合治疗胎儿窘迫探讨

    目的:探讨使用多种细胞保护剂对胎儿窘迫治疗作用.方法:除对胎儿窘迫孕妇(40例,治疗组)予常规处理外,同时使用自由基清除剂、钙离子阻滞剂、兴奋性氨基酸抑制剂、糖皮质激素等多种细胞保护剂联合治疗,并与同期未用细胞保护剂的常规治疗组(40例,对照组)进行对比.观察治疗后异常胎监图形恢复情况,新生儿出生后Apgar评分,及两组新生儿窒息,吸入性肺炎及缺氧缺血性脑病的发生率.结果:治疗组异常胎监图形明显恢复(P<0.01);新生儿窒息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新生儿生后1分钟Apgar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新生儿窒息、吸入性肺炎及缺氧缺血性脑病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多种细胞保护剂有改善心脑循环,保护心脑细胞免受缺氧的损害.

    作者:吴为群;袁军;谢桂芳;黄克荷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珊瑚状羟基磷灰石义眼座眶内植入术的护理体会

    我院近两年,开展了珊瑚状羟磷灰石(HA)义眼座眶内植入手术,至今已做了26例,随访观察疗效稳定,外形逼真,总结如下:

    作者:姜岩;李海玲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多处肠破裂引发复杂肠瘘1例护理体会

    1临床资料患者男,38岁,因车祸致腹部闭合性损伤,头颅筛状骨骨折6h急诊入院.入院时病情危重,处于浅昏迷状态,诊断为腹腔内脏器破裂,行急诊剖腹探查术.

    作者:赵香玉;张丽玲;李清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凋亡的分子生物学途径和肿瘤细胞凋亡

    研究肿瘤的发生、发展已成为当前医学的热门课题.肿瘤的发生常常是由于肿瘤细胞凋亡失控造成肿瘤组织的无限增长,在肿瘤细胞凋亡的过程中线粒体(mitochondria mt)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线粒体是哺乳动物细胞中唯一含有自身的遗传物质的效应器,同时它又是各种损伤因子作用的敏感部位.

    作者:张诗武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左旋精氨酸、牛磺酸及卡托普利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血压相关因素的影响

    目的:研究左旋精氨酸、牛磺酸、卡托普利单用及合用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的血压以及血神经肽Y、血脂水平的影响.方法:1.用MRB-ⅢA型血压记录仪,在大鼠清醒状态下,测鼠尾的尾动脉收缩压.2.用酶法测定血清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3.用125Ⅰ标记法和放射免疫法测血浆神经肽Y.结果:1.经过四周药物治疗,左旋精氨酸组(L-arg+Tau+Cap)血压均下降(P<0.05),L-arg+Tau+Cap组,血压下降比卡托普利组明显(P<0.01).2.经过四周药物治疗,牛磺酸组TC降低,TG无变化.L-arg+Tau+Cap组TC和TG均降低,左旋精氨酸组、卡托普利组TC和TG均无变化(P<0.05).3.经过四周药物治疗,左旋精氨酸组、牛磺酸组NPY无变化(P>0.05).卡托普利组、L-arg+Tau+Cap组NPY下降.用药前后,四组SHR大鼠血压高低与血浆神经肽Y的浓度均呈正相关(P<0.05).结论:1.四组大鼠治疗后,左旋精氨酸、牛磺酸组血压无变化;卡托普利组和合用组均出现血压降低,合用组降压效果比单用卡托普利明显.2.牛磺酸治疗组血清胆固醇降低;三种药物合用组血清胆固醇和甘油三酯均降低.左旋精氨酸组、卡托普利组血脂无变化.3.自发性高血压大鼠的血压变化与血浆神经肽Y浓度的变化呈正相关,提示神经肽Y可能参与了高血压的发生发展.

    作者:李玉明;王林;李皆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低强度激光血管内照射治疗脑梗塞临床评价

    目的:以脑梗塞病人为对象,观察低强度激光血管内照射(ILLLI)对其临床治疗的效果.方法:将266例脑梗塞病人分为激光组和对照组,对治疗后两组的临床症状及血液流变学指标变化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临床治愈率激光组为80.5%,对照组为57.9%,有显著差异,P<0.05.血粘度及血脂降低水平,两组对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ILLLI对治疗脑梗塞有显著的临床疗效.

    作者:王谨;包春雨;侯伊玲;王炜;吴彬彬;张顺平;王丽红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提高脑外科病房夜间护理质量的体会

    夜间护理有很多特殊性,尤其是脑外科病房更甚于其他病房.因此如何做好脑外科病房夜间护理是一门值得探讨的课题.

    作者:靳立巾;詹嘉静;柳雅君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HA-BC行颌骨缺损即刻修复的临床应用

    我们自1994年~1999年采用HA-BC复合物行颌骨缺损即刻修复59例,取得较满意效果.1资料和方法

    作者:胡靖宇;陈关福 刊期: 2001年第04期

武警后勤学院学报(医学版)杂志

武警后勤学院学报(医学版)杂志

主管:武警后勤学院

主办:武警后勤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