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翻白草水提液对糖尿病小鼠降血糖作用

王晓敏;王建红;徐冬平;徐茂保;邹志坚

关键词:翻白草, 糖尿病, 血糖, 小鼠
摘要:糖尿病(DM)已成为危害公众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在我国的发病率为3.2%.目前,用于治疗的药物大部分为西药.它的降糖作用是肯定的,但其不良反应也是有目共睹的.而中药在这方面有相对的优势,它不良反应少,能有效防治并发症且疗效稳定.在民间用翻白草泡水降糖的偏方,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为此,我们对翻白草水提液的降血糖作用进行了以下研究.
江西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芪黄愈肤霜治疗烧烫伤的实验研究

    芪黄愈肤霜由黄连、大黄、当归、白毛夏枯草等中药组成,在临床上应用于治疗烧烫伤,具有明显的止痒、消炎以及促进创面愈合的作用,本文观察了芪黄愈肤霜抗炎止痒作用,并同时观察了其对实验性大鼠烧烫伤模型的治疗作用.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陈晓红;张信岳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略论《注解伤寒论》引书的文献学价值

    <注解伤寒论>为全文通条注解<伤寒论>的第一家,笔者将本书引<内经>、<外经>、<难经>、<金匮玉函经>等文与今存本相校,均有异文,现将异文出现之原因及其引书的文献学价值略述如下.

    作者:李玉清;张灿岬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顺铂注射剂的稳定性研究

    顺铂(CDDP)是一种细胞周期非特异性抗肿瘤药物,是铂类抗肿瘤药物的第一代产品.国内外已将该药广泛运用于多种恶性肿瘤的治疗,如睾丸肿瘤、头颈部肿瘤等.临床上使用顺铂注射剂有其水针剂、无菌分装粉末及冻干粉针等3种.本试验将采用加速试验,对这3种顺铂注射剂进行稳定性考察,以便为生产和临床使用提供有效、科学的指导.

    作者:罗云;何文;李荣凌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医古文》名医传记疑难辨析

    各版<医古文>教材都选取多篇名医传记,其间疑难之处不少,兹以六版教科书为主,结合<医古文学习指导>(以下简称<指导>)、<中医学高级丛书·医古文>(以下简称<丛书>)等的注译,就某些突出的问题进行辨析.

    作者:谢季祥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杏香兔耳风药材中绿原酸含量

    杏香兔耳风为菊科植物铁灯兔耳风Ainsliaen macroclinidioides Hay.或杏香兔耳风Ainsliaea fragrans Champ.的干燥全草,收载于<江西省中药材标准>1996版.现代研究表明杏香兔耳风含无羁萜酮、羊齿烯醇、三十二烷酸、二十六醇、β谷甾醇[1];还含有黄酮类、倍半萜内酯、丁香烯和豆甾醇等[2,3].研究发现杏香兔耳风药材中含有绿原酸,为此,我们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了杏香兔耳风药材中绿原酸含量,实验方法如下.

    作者:宋友昕;吕武清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四君子汤和理中丸对脾虚证影响的研究

    脾虚证是中医临床上常见的一类证候,包括脾气虚、脾阳虚、脾阴虚及脾虚兼证等多种证型.现代研究中,脾虚证研究在证候研究中占有重要地位.除基础研究外,脾虚证已被用于健脾汤、四理汤等70余种中药新药的药理研究.近几年来,许多学者采用现代科学技术和方法,对中医药治疗脾虚证进行探讨并取得重大进展.本文即对近年来四君子汤和理中丸治疗脾虚证作一综述.

    作者:赵宁;贾红伟;张皖东;查青林;吕爱平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中医药对胃肠动力异常的研究进展

    胃肠动力异常与多种消化系统疾病以及其它系统疾病的消化道并发症密切相关.由胃肠动力异常引起的疾病在临床上发病率有逐年增高之势.因此对胃肠动力的研究一直是一个热点.中医在这方面的研究也在不断深入,尤其是中药对胃肠动力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本文就近几年中医药对胃肠动力的动物实验与临床研究综述如下:

    作者:袁建业;谢建群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论杨士瀛儿科脾胃思想

    福建著名医家杨士瀛,精通内、外、小儿诸科,临证经验丰富.其儿科专著<仁斋小儿方论>处处体现其顾护脾胃的学术思想,临证诊病,补虚泻实,均顾及胃气,辨证用药尤有独到之处.杨氏的脾胃学术思想和用药特点,对宋以后儿科的发展有一定的影响.

    作者:王健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微透析采样技术在中医药研究中的应用前景分析

    微透析采样技术(microdialysis sampling,简称微透析)是由上世纪70年代神经生化实验中的灌流采样技术发展而来,是一种微量的采样技术.

    作者:徐鸣曙;葛林宝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HPLC法测定小儿氨酚黄那敏颗粒中马来酸氯苯那敏及对乙酰氨基酚的含量

    小儿氨酚黄那敏颗粒(曾用名:小儿速效伤风冲剂)是由对乙酰氨基酚、马来酸氯苯那敏、人工牛黄等原辅料组成的一种复方制剂.本品中对乙酰氨基酚主要起解热镇痛作用,马来酸氯苯那敏能缓解感冒引起的鼻塞、流涕、打喷嚏等症状.现行质量标准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对乙酰氨基酚的含量,专属性不强,马来酸氯苯那敏没有进行含量控制.本实验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小儿氨酚黄那敏颗粒中对乙酰氨基酚及马来酸氯苯那敏两组分的含量测定进行了研究,现报道如下:

    作者:万民;郭东妹;杨艳;陈立庆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补气生血方药药材提取组合方式对黄芪甲苷含量的影响

    补气生血方药由黄芪、人参、当归、枸杞四味药组成,能从多方面明显提高机体免疫力,有较高临床应用价值.本文研究该方药的药材提取组合方式对黄芪甲苷含量的影响,为该方药的进一步研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作者:张华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多媒体技术在《中医诊断学》教学中的应用

    <中医诊断学>是基础理论与临床各科之间的桥梁课程,亦是中医学专业课程体系中的主干课程.但由于<中医诊断学>具有涉及面广、内容繁杂、抽象,学时偏少,教学难度较大等特点,是长期以来被学生普遍认为较难掌握的一门学科.因此,改革教学方法,探索新的教学模式成为了<中医诊断学>教学改革的热点.现代教育技术(计算机多媒体),以其所具有的信息载体的多样性、交互性、广泛性、集成性及资源的共享性等优势,将文字、图像、声音、图形、视频和动画等多种媒体信息集于一体,以形象、生动、直观的方式呈现教学内容,为教育改革和发展带来了新的生机与活力,现代教育技术在<中医诊断学>教学活动中显示出了巨大的优越性,管见如下:

    作者:丁成华;齐南;程海波;张慧;章文春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海马和性腺轴性激素受体的分布及应激时的变化

    综述了近年来人们应用免疫组化技术和基因工程技术研究海马、下丘脑、垂体中雌激素受体的分布及卵巢中黄体生成素受体、卵泡刺激素受体的分布和它们在应激时变化的有关资料,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目前研究中尚存在的问题,为进一步研究提供借鉴.

    作者:柯江维;王建红;伍庆华;宣江雷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翻白草水提液对糖尿病小鼠降血糖作用

    糖尿病(DM)已成为危害公众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在我国的发病率为3.2%.目前,用于治疗的药物大部分为西药.它的降糖作用是肯定的,但其不良反应也是有目共睹的.而中药在这方面有相对的优势,它不良反应少,能有效防治并发症且疗效稳定.在民间用翻白草泡水降糖的偏方,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为此,我们对翻白草水提液的降血糖作用进行了以下研究.

    作者:王晓敏;王建红;徐冬平;徐茂保;邹志坚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HPLC法测定利福平含量

    <中国药典>2000年版二部规定利福平的含量测定采用HPLC法,以往利福平的含量测定均采用薄层色谱法,实验发现,采用HPLC法测定利福平含量,按药典配制的利福平溶液非常不稳定,利福平在流动相中降解极快,连续三针峰面积的RSD=4.5%,主峰后出现一杂质峰,该峰面积随时间延长而增大.改用甲醇作为溶剂,利福平溶液的稳定性良好,适当改变利福平流动相的比例测定利福平含量,基线稳定,精密度好,测定结果满意.

    作者:杨海秀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山香圆含片抗菌作用的试验研究

    山香圆含片由山香圆片剂型改革而成,为省沽油科属植物山香圆叶的浸膏片,临床表明具有清热解毒、利咽消肿的功效,多用于治疗咽喉炎、扁桃体炎.我们对山香圆含片进行了抑菌实验,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詹怡飞;张建军;毛友昌;毛晓敏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易经》与中医学理论

    中医学是中国的传统医学,和中国古代的其他发明相比,它是惟一的体系完整、科学思想与操作技术完美结合的发明创造,又是惟一的继续发挥着功能并仍旧产生着影响的东方科学.和西医学相比,中医学从医学观、思维方式、理论构成皆大异其趣.以此,中医学的行进路线和学术大厦的形态完全不同于西医学.同是以防治人体疾病为目标的医学能有如此不同,关键在于中医学受易学的理论和思维方式的影响.中医学以有机论整体观审视人体,重点研究人体功能和变化过程而非实体结构;中医学重视人体的时间特性,以时间统摄空间,明显区别于西医学着重阐述人体空间,以空间统摄时间;在理论构建方面,中医以模型化的方式和西医、西方科学的公理化绝然不同.

    作者:孟庆云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试论黎佩兰《时症良方释疑》的学术成就及其意义

    <时症良方释疑>为清末广东高要人黎佩兰所撰,是继<鼠疫汇编>后地域相邻、时间相近、学术传承直接的一部岭南鼠疫专著.其内容包括:黄兴鹗序、良方释疑目录、鼠疫方释疑(实为黎佩兰自序)、辨证、治法、方药、加减法、论买药、服药法、居处衣服饮食、思患预防、医案等部分.此书结构严谨,言简意赅,医案详实,经验丰富.辨治博采众法,内外合治,专病专治,早用重用,审时度势,胆大心细.

    作者:李禾;李建梅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软脉煎对血管内皮细胞动脉硬化模型白介素-6水平的影响

    目的:为了探讨具有补肾益气作用的中药复方软脉煎干预动脉硬化(AS)的机制,研究其对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LDL)造成血管内皮细胞(VEC)AS模型白介素-6(IL-6)水平的影响.方法:采用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原代培养,加ax-LDL共同孵育造成血管内皮细胞损伤模型,用中药血清药理学方法将药物血清作用于细胞模型,用ELISA法测IL-6,并设舒降之(辛伐他汀)组进行对照.结果:模型组IL-6显著升高(P<0.01);软脉煎组和舒降之组均能十分显著地降低IL-6水平(P<0.01),两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软脉煎能显著降低血管内皮细胞IL-6水平,从而达到抗AS的作用.

    作者:顾耘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HPLC法测定复方小儿退热栓中胆红素的含量

    复方小儿退热栓由南板蓝根浸膏、人工牛黄等成份组成,具有解热镇痛、利咽解毒、祛痰定惊的功效,对小儿发热、上呼吸道感染、支气管炎肺热咳嗽等症具有较好的疗效.方中人工牛黄其有效成份为胆红素和胆酸.本文用HPLC法测定人工牛黄中胆红素的含量,该法快捷,灵敏,准确.

    作者:许江红;温琰;陈华敏 刊期: 2005年第02期

江西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

江西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

主管:江西中医学院

主办:江西中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