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HPLC法测定利福平含量

杨海秀

关键词:HPLC, 利福平, 含量测定
摘要:<中国药典>2000年版二部规定利福平的含量测定采用HPLC法,以往利福平的含量测定均采用薄层色谱法,实验发现,采用HPLC法测定利福平含量,按药典配制的利福平溶液非常不稳定,利福平在流动相中降解极快,连续三针峰面积的RSD=4.5%,主峰后出现一杂质峰,该峰面积随时间延长而增大.改用甲醇作为溶剂,利福平溶液的稳定性良好,适当改变利福平流动相的比例测定利福平含量,基线稳定,精密度好,测定结果满意.
江西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医古文》名医传记疑难辨析

    各版<医古文>教材都选取多篇名医传记,其间疑难之处不少,兹以六版教科书为主,结合<医古文学习指导>(以下简称<指导>)、<中医学高级丛书·医古文>(以下简称<丛书>)等的注译,就某些突出的问题进行辨析.

    作者:谢季祥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试论黎佩兰《时症良方释疑》的学术成就及其意义

    <时症良方释疑>为清末广东高要人黎佩兰所撰,是继<鼠疫汇编>后地域相邻、时间相近、学术传承直接的一部岭南鼠疫专著.其内容包括:黄兴鹗序、良方释疑目录、鼠疫方释疑(实为黎佩兰自序)、辨证、治法、方药、加减法、论买药、服药法、居处衣服饮食、思患预防、医案等部分.此书结构严谨,言简意赅,医案详实,经验丰富.辨治博采众法,内外合治,专病专治,早用重用,审时度势,胆大心细.

    作者:李禾;李建梅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略论《注解伤寒论》引书的文献学价值

    <注解伤寒论>为全文通条注解<伤寒论>的第一家,笔者将本书引<内经>、<外经>、<难经>、<金匮玉函经>等文与今存本相校,均有异文,现将异文出现之原因及其引书的文献学价值略述如下.

    作者:李玉清;张灿岬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道教外丹术对《雷公炮炙论》的影响

    外丹术是中国古代化学的原始形态,它萌芽于春秋战国时期,形成于秦汉时代,而后在东汉末被道教吸收并入,并在唐代达到鼎盛状态.<雷公炮炙论>是我国第一部制药学专著,诞生于隋末唐初,重订于唐末,其受道教外丹术影响比较明显,体现在将外丹禁忌,外丹操作诸如水飞、研磨、六一泥固济法、伏火法、关法、煿法等,外丹器皿诸如瓷瓶子、瓷合子、瓷锅子、铛、筛罗、乳钵等移入炮制操作,并借用草木药炼丹的方法,将草木药作为辅料炮制药物,它是中药制药学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

    作者:邱玏;朱建平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青皮及醋制青皮对离体肠管运动的影响

    青皮,亦称青桔皮,为芸香科柑橘属植物橘Citrus reticulatavar Blanco及其变种自行落地的未成熟果实.青皮药材包括个青皮、四花青皮.青皮为常用中药,性苦辛,微温,有破气行痰、消痞除满之功效.中医用煎剂内服治疗胸肋胀痛、胃部痞满、疝气、食积、乳肿、乳核等症,是一种药用广泛又经济的中药.本文根据青皮的功能主治设计,研究青皮及醋制青皮对离体肠管的影响,结果报告于下.

    作者:黄华;曾春华;毛淑杰;梁日欣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芪黄愈肤霜治疗烧烫伤的实验研究

    芪黄愈肤霜由黄连、大黄、当归、白毛夏枯草等中药组成,在临床上应用于治疗烧烫伤,具有明显的止痒、消炎以及促进创面愈合的作用,本文观察了芪黄愈肤霜抗炎止痒作用,并同时观察了其对实验性大鼠烧烫伤模型的治疗作用.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陈晓红;张信岳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张介宾的精气形神统一论

    精、气、神及其相互关系,是中医基本理论中的重要问题.张介宾从哲学思想的高度对此作了比较可信的回答,既深入分析,又在分析基础上进行全面综合,从而形成一个精气神统一理论.这对当今的生命科学和临证实践仍有借鉴意义.

    作者:薛公忱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蒙药的回顾、发展与展望

    蒙医药是祖国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蒙古民族的珍贵遗产.它是蒙古族劳动人民长期以来在生产、生活、实践中探索、总结而发展起来的医药知识,在发展过程中在原有的传统医药学基础上吸收了各兄弟民族医药精华而形成为今天的有蒙古民族特点的蒙医药学.也是蒙古民族长期在自然界与疾病作斗争的实践中积累起来的经验总结和智慧的结晶.因此加快蒙药开发研究步伐,是继承发扬中华民族忧秀传统文化,加强技术创新,推进蒙医药现代化进程的需要.

    作者:任燕冬;杨武亮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HPLC法测定利福平含量

    <中国药典>2000年版二部规定利福平的含量测定采用HPLC法,以往利福平的含量测定均采用薄层色谱法,实验发现,采用HPLC法测定利福平含量,按药典配制的利福平溶液非常不稳定,利福平在流动相中降解极快,连续三针峰面积的RSD=4.5%,主峰后出现一杂质峰,该峰面积随时间延长而增大.改用甲醇作为溶剂,利福平溶液的稳定性良好,适当改变利福平流动相的比例测定利福平含量,基线稳定,精密度好,测定结果满意.

    作者:杨海秀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鹿茸多肽对体外正常及凋亡软骨细胞代谢的影响

    目的:观察体外培养软骨细胞在正常及凋亡状态下,其合成代谢功能的变化及鹿茸多肽对其影响.方法:将硝普钠(SNP)、鹿茸+SNP分别加入软骨细胞培养体系,采用同位素标记3H-TdR、3h-Pro掺入法测定软骨细胞DNA含量以及合成胶原、蛋白多糖的功能.结果:硝普钠诱导软骨细胞发生凋亡时,其合成DNA、分泌蛋白多糖及胶原功能也发生相应下降,鹿茸多肽对凋亡状态下软骨细胞合成代谢功能有一定的促进作用.结论:软骨细胞发生凋亡时,其合成代谢功能下降.鹿茸多肽对凋亡状态下软骨细胞合成代谢功能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作者:张志平;廖琦;李勇;陈伟高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杏香兔耳风药材中绿原酸含量

    杏香兔耳风为菊科植物铁灯兔耳风Ainsliaen macroclinidioides Hay.或杏香兔耳风Ainsliaea fragrans Champ.的干燥全草,收载于<江西省中药材标准>1996版.现代研究表明杏香兔耳风含无羁萜酮、羊齿烯醇、三十二烷酸、二十六醇、β谷甾醇[1];还含有黄酮类、倍半萜内酯、丁香烯和豆甾醇等[2,3].研究发现杏香兔耳风药材中含有绿原酸,为此,我们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了杏香兔耳风药材中绿原酸含量,实验方法如下.

    作者:宋友昕;吕武清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翻白草水提液对糖尿病小鼠降血糖作用

    糖尿病(DM)已成为危害公众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在我国的发病率为3.2%.目前,用于治疗的药物大部分为西药.它的降糖作用是肯定的,但其不良反应也是有目共睹的.而中药在这方面有相对的优势,它不良反应少,能有效防治并发症且疗效稳定.在民间用翻白草泡水降糖的偏方,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为此,我们对翻白草水提液的降血糖作用进行了以下研究.

    作者:王晓敏;王建红;徐冬平;徐茂保;邹志坚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海马和性腺轴性激素受体的分布及应激时的变化

    综述了近年来人们应用免疫组化技术和基因工程技术研究海马、下丘脑、垂体中雌激素受体的分布及卵巢中黄体生成素受体、卵泡刺激素受体的分布和它们在应激时变化的有关资料,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目前研究中尚存在的问题,为进一步研究提供借鉴.

    作者:柯江维;王建红;伍庆华;宣江雷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中医药对胃肠动力异常的研究进展

    胃肠动力异常与多种消化系统疾病以及其它系统疾病的消化道并发症密切相关.由胃肠动力异常引起的疾病在临床上发病率有逐年增高之势.因此对胃肠动力的研究一直是一个热点.中医在这方面的研究也在不断深入,尤其是中药对胃肠动力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本文就近几年中医药对胃肠动力的动物实验与临床研究综述如下:

    作者:袁建业;谢建群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岭南特色药材现代化开发初探

    岭南地处五岭(大庚岭、骑田岭、越城岭、萌渚岭、都庞岭)以南,又名岭表、岭外.岭南之名始于唐贞时十道之一,其所辖范围为当今之广东、海南及广西大部和越南北部.

    作者:陈贤春;荣莉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HPLC法测定小儿氨酚黄那敏颗粒中马来酸氯苯那敏及对乙酰氨基酚的含量

    小儿氨酚黄那敏颗粒(曾用名:小儿速效伤风冲剂)是由对乙酰氨基酚、马来酸氯苯那敏、人工牛黄等原辅料组成的一种复方制剂.本品中对乙酰氨基酚主要起解热镇痛作用,马来酸氯苯那敏能缓解感冒引起的鼻塞、流涕、打喷嚏等症状.现行质量标准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对乙酰氨基酚的含量,专属性不强,马来酸氯苯那敏没有进行含量控制.本实验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小儿氨酚黄那敏颗粒中对乙酰氨基酚及马来酸氯苯那敏两组分的含量测定进行了研究,现报道如下:

    作者:万民;郭东妹;杨艳;陈立庆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论杨士瀛儿科脾胃思想

    福建著名医家杨士瀛,精通内、外、小儿诸科,临证经验丰富.其儿科专著<仁斋小儿方论>处处体现其顾护脾胃的学术思想,临证诊病,补虚泻实,均顾及胃气,辨证用药尤有独到之处.杨氏的脾胃学术思想和用药特点,对宋以后儿科的发展有一定的影响.

    作者:王健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枳壳中黄酮提取方法的比较

    目的:比较枳壳原药材中黄酮的提取方法.方法:采用HPLC测定超声波法、回流法、2000版药典法、索式提取法提取的枳壳中柚皮苷和新橙皮苷的百分含量.结果与结论:直接回流提取法的提取液中柚皮苷和新橙皮苷的提取率高,提取时间较短,操作简便,可作枳壳原药材中黄酮成分含量测定的提取方法.

    作者:杨武亮;李越峰;任燕冬;刘威;黎华军;杨世林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微透析采样技术在中医药研究中的应用前景分析

    微透析采样技术(microdialysis sampling,简称微透析)是由上世纪70年代神经生化实验中的灌流采样技术发展而来,是一种微量的采样技术.

    作者:徐鸣曙;葛林宝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HPLC法测定通光藤中绿原酸的含量

    通光藤为萝藦科植物通光散Marsdenia tenacissima(Roxb.)Wight et Arn.的藤茎.该药性寒,味苦,止咳平喘,通乳利尿,抗癌,用于食道癌、肺癌等及呼吸道感染、乳汁不通、小便不利等.绿原酸为通光藤有效成分之一,本文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其含量,为通光藤的优选提供科学依据.

    作者:彭晓俊;李忠贵 刊期: 2005年第02期

江西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

江西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

主管:江西中医学院

主办:江西中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