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禾;李建梅
中医学是中国的传统医学,和中国古代的其他发明相比,它是惟一的体系完整、科学思想与操作技术完美结合的发明创造,又是惟一的继续发挥着功能并仍旧产生着影响的东方科学.和西医学相比,中医学从医学观、思维方式、理论构成皆大异其趣.以此,中医学的行进路线和学术大厦的形态完全不同于西医学.同是以防治人体疾病为目标的医学能有如此不同,关键在于中医学受易学的理论和思维方式的影响.中医学以有机论整体观审视人体,重点研究人体功能和变化过程而非实体结构;中医学重视人体的时间特性,以时间统摄空间,明显区别于西医学着重阐述人体空间,以空间统摄时间;在理论构建方面,中医以模型化的方式和西医、西方科学的公理化绝然不同.
作者:孟庆云 刊期: 2005年第02期
目的:比较枳壳原药材中黄酮的提取方法.方法:采用HPLC测定超声波法、回流法、2000版药典法、索式提取法提取的枳壳中柚皮苷和新橙皮苷的百分含量.结果与结论:直接回流提取法的提取液中柚皮苷和新橙皮苷的提取率高,提取时间较短,操作简便,可作枳壳原药材中黄酮成分含量测定的提取方法.
作者:杨武亮;李越峰;任燕冬;刘威;黎华军;杨世林 刊期: 2005年第02期
福建著名医家杨士瀛,精通内、外、小儿诸科,临证经验丰富.其儿科专著<仁斋小儿方论>处处体现其顾护脾胃的学术思想,临证诊病,补虚泻实,均顾及胃气,辨证用药尤有独到之处.杨氏的脾胃学术思想和用药特点,对宋以后儿科的发展有一定的影响.
作者:王健 刊期: 2005年第02期
微透析采样技术(microdialysis sampling,简称微透析)是由上世纪70年代神经生化实验中的灌流采样技术发展而来,是一种微量的采样技术.
作者:徐鸣曙;葛林宝 刊期: 200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附子配贝母对正常大鼠和急性心力衰竭大鼠心功能的影响.方法:动物连续灌胃给药14天.用戊巴比妥钠造成急性心力衰竭模型,利用有创插管,观察大鼠正常状态和心力衰竭状态下心脏功能的变化.结果:附子大剂量提高正常大鼠心率,增加心肌收缩力;附子配伍贝母后增加心肌收缩力的程度降低;附子引起的机体对戊巴比妥钠导致的心力衰竭的代偿作用,可被贝母减弱.结论:附子配伍贝母可以影响附子的药理活性,支持附子反贝母.
作者:肖志杰;黄华;曾春华;曾宪斌;何颖辉 刊期: 2005年第02期
小儿氨酚黄那敏颗粒(曾用名:小儿速效伤风冲剂)是由对乙酰氨基酚、马来酸氯苯那敏、人工牛黄等原辅料组成的一种复方制剂.本品中对乙酰氨基酚主要起解热镇痛作用,马来酸氯苯那敏能缓解感冒引起的鼻塞、流涕、打喷嚏等症状.现行质量标准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对乙酰氨基酚的含量,专属性不强,马来酸氯苯那敏没有进行含量控制.本实验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小儿氨酚黄那敏颗粒中对乙酰氨基酚及马来酸氯苯那敏两组分的含量测定进行了研究,现报道如下:
作者:万民;郭东妹;杨艳;陈立庆 刊期: 2005年第02期
<时症良方释疑>为清末广东高要人黎佩兰所撰,是继<鼠疫汇编>后地域相邻、时间相近、学术传承直接的一部岭南鼠疫专著.其内容包括:黄兴鹗序、良方释疑目录、鼠疫方释疑(实为黎佩兰自序)、辨证、治法、方药、加减法、论买药、服药法、居处衣服饮食、思患预防、医案等部分.此书结构严谨,言简意赅,医案详实,经验丰富.辨治博采众法,内外合治,专病专治,早用重用,审时度势,胆大心细.
作者:李禾;李建梅 刊期: 2005年第02期
<中医诊断学>是基础理论与临床各科之间的桥梁课程,亦是中医学专业课程体系中的主干课程.但由于<中医诊断学>具有涉及面广、内容繁杂、抽象,学时偏少,教学难度较大等特点,是长期以来被学生普遍认为较难掌握的一门学科.因此,改革教学方法,探索新的教学模式成为了<中医诊断学>教学改革的热点.现代教育技术(计算机多媒体),以其所具有的信息载体的多样性、交互性、广泛性、集成性及资源的共享性等优势,将文字、图像、声音、图形、视频和动画等多种媒体信息集于一体,以形象、生动、直观的方式呈现教学内容,为教育改革和发展带来了新的生机与活力,现代教育技术在<中医诊断学>教学活动中显示出了巨大的优越性,管见如下:
作者:丁成华;齐南;程海波;张慧;章文春 刊期: 2005年第02期
目的:观察麝冰止痛膏外敷治疗中晚期原发性肝癌中度疼痛的临床效果.方法:将46例观察病例随机分为麝冰止痛膏观察组26例和奇曼丁对照组20例,观察组以麝冰止痛膏外敷痛处,每日更换1次,对照组以奇曼丁口服,1次/12小时,疗程均为7天,比较两组的止痛效果.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统计学处理无显著性差异,说明两者止痛效果相当,但观察组止痛的起效时间(0.48±0.58)小时较对照组(1.41±0.30)小时比较有显著性差异,观察组止痛起效快,且毒副作用少.结论:麝冰止痛膏外敷能有效地缓解中晚期肝癌中度疼痛,与奇曼丁口服效果相当,且起效快,无明显毒副作用.
作者:嵇玉峰;黄金活;梁洪江;李金昌;王书浩;李大鹏;张华 刊期: 2005年第02期
糖尿病(DM)已成为危害公众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在我国的发病率为3.2%.目前,用于治疗的药物大部分为西药.它的降糖作用是肯定的,但其不良反应也是有目共睹的.而中药在这方面有相对的优势,它不良反应少,能有效防治并发症且疗效稳定.在民间用翻白草泡水降糖的偏方,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为此,我们对翻白草水提液的降血糖作用进行了以下研究.
作者:王晓敏;王建红;徐冬平;徐茂保;邹志坚 刊期: 2005年第02期
杏香兔耳风为菊科植物铁灯兔耳风Ainsliaen macroclinidioides Hay.或杏香兔耳风Ainsliaea fragrans Champ.的干燥全草,收载于<江西省中药材标准>1996版.现代研究表明杏香兔耳风含无羁萜酮、羊齿烯醇、三十二烷酸、二十六醇、β谷甾醇[1];还含有黄酮类、倍半萜内酯、丁香烯和豆甾醇等[2,3].研究发现杏香兔耳风药材中含有绿原酸,为此,我们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了杏香兔耳风药材中绿原酸含量,实验方法如下.
作者:宋友昕;吕武清 刊期: 2005年第02期
便秘是临床常见病,系指大便秘结不通,排便时间延长,粪质干燥坚硬,或虽有便意而排出困难的一种病证.其既可单独为病,又能作为兼症出现在许多急、慢性疾病过程中.药物治疗便秘虽显效较快,但普遍存在着不同程度的依赖性及副反应,而中医针灸治疗则可补充其不足,具有疗效好、安全性高等优势.近年来,笔者采用穴位埋线法治疗便秘,不仅疗效较好,且省时省力,易被广大患者所接受.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施茵 刊期: 2005年第02期
综述了近年来人们应用免疫组化技术和基因工程技术研究海马、下丘脑、垂体中雌激素受体的分布及卵巢中黄体生成素受体、卵泡刺激素受体的分布和它们在应激时变化的有关资料,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目前研究中尚存在的问题,为进一步研究提供借鉴.
作者:柯江维;王建红;伍庆华;宣江雷 刊期: 2005年第02期
外丹术是中国古代化学的原始形态,它萌芽于春秋战国时期,形成于秦汉时代,而后在东汉末被道教吸收并入,并在唐代达到鼎盛状态.<雷公炮炙论>是我国第一部制药学专著,诞生于隋末唐初,重订于唐末,其受道教外丹术影响比较明显,体现在将外丹禁忌,外丹操作诸如水飞、研磨、六一泥固济法、伏火法、关法、煿法等,外丹器皿诸如瓷瓶子、瓷合子、瓷锅子、铛、筛罗、乳钵等移入炮制操作,并借用草木药炼丹的方法,将草木药作为辅料炮制药物,它是中药制药学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
作者:邱玏;朱建平 刊期: 2005年第02期
目的:为了探讨具有补肾益气作用的中药复方软脉煎干预动脉硬化(AS)的机制,研究其对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LDL)造成血管内皮细胞(VEC)AS模型白介素-6(IL-6)水平的影响.方法:采用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原代培养,加ax-LDL共同孵育造成血管内皮细胞损伤模型,用中药血清药理学方法将药物血清作用于细胞模型,用ELISA法测IL-6,并设舒降之(辛伐他汀)组进行对照.结果:模型组IL-6显著升高(P<0.01);软脉煎组和舒降之组均能十分显著地降低IL-6水平(P<0.01),两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软脉煎能显著降低血管内皮细胞IL-6水平,从而达到抗AS的作用.
作者:顾耘 刊期: 2005年第02期
复方小儿退热栓由南板蓝根浸膏、人工牛黄等成份组成,具有解热镇痛、利咽解毒、祛痰定惊的功效,对小儿发热、上呼吸道感染、支气管炎肺热咳嗽等症具有较好的疗效.方中人工牛黄其有效成份为胆红素和胆酸.本文用HPLC法测定人工牛黄中胆红素的含量,该法快捷,灵敏,准确.
作者:许江红;温琰;陈华敏 刊期: 2005年第02期
医古文是一门基础课程,是中医院校学生学好中医、学精中医的必备桥梁.中医学有许多宝贵的经验蕴藏在浩如烟海的古代文献中,学生阅读古籍的能力将是中医水平提高的重要保证.有些学生由于认识不足,对这门课不重视、无兴趣,认为“不实用”、“学不学无所谓”.有些同学思想上还比较重视这门课,但是由于这门课程的讲授,以古代汉语中尤其是医学文章中常见的词汇、语法等为主,学生在学习中常常会觉得枯燥乏味,流露出不爱学习的情绪.为改变这种状况,我们在几年的教学实践中,不断摸索、尝试,略有心得,记录如下,请同道参考、指正.
作者:许新晖;武文 刊期: 2005年第02期
顺铂(CDDP)是一种细胞周期非特异性抗肿瘤药物,是铂类抗肿瘤药物的第一代产品.国内外已将该药广泛运用于多种恶性肿瘤的治疗,如睾丸肿瘤、头颈部肿瘤等.临床上使用顺铂注射剂有其水针剂、无菌分装粉末及冻干粉针等3种.本试验将采用加速试验,对这3种顺铂注射剂进行稳定性考察,以便为生产和临床使用提供有效、科学的指导.
作者:罗云;何文;李荣凌 刊期: 2005年第02期
<中国药典>2000年版二部规定利福平的含量测定采用HPLC法,以往利福平的含量测定均采用薄层色谱法,实验发现,采用HPLC法测定利福平含量,按药典配制的利福平溶液非常不稳定,利福平在流动相中降解极快,连续三针峰面积的RSD=4.5%,主峰后出现一杂质峰,该峰面积随时间延长而增大.改用甲醇作为溶剂,利福平溶液的稳定性良好,适当改变利福平流动相的比例测定利福平含量,基线稳定,精密度好,测定结果满意.
作者:杨海秀 刊期: 2005年第02期
山香圆含片由山香圆片剂型改革而成,为省沽油科属植物山香圆叶的浸膏片,临床表明具有清热解毒、利咽消肿的功效,多用于治疗咽喉炎、扁桃体炎.我们对山香圆含片进行了抑菌实验,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詹怡飞;张建军;毛友昌;毛晓敏 刊期: 2005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