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新世纪医德教育规范化的探讨

许亚文

关键词:医德教育, 医德规范, 精神文明建设, 运作程序, 医疗关系, 医疗服务, 卫生事业, 时代特征, 时代呼唤, 努力实践, 内涵, 利益模型, 进入家庭, 教育规范, 观念渊源, 个体医生, 慈善事业, 以病人, 按需分配, 有偿性
摘要:医德规范作为医院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经过多年努力实践,已形成了较完整的运作程序.新时代呼唤与之相适应的医德教育规范.一、医德内涵凸现出鲜明的时代特征传统的医德观念渊源于慈善事业,其核心以病人为利益模型.现代的卫生事业早已突破了个体医生进入家庭行医看病人的简单医疗关系,而成为一个多层次、多功能、机构复杂的社会工程.在人类还远未达到按需分配的今天,只强调医学的福利性、无偿性,而忽视医疗服务的有偿性显然是不合适的,传统的医德规范内涵已远远不能适应新形势的需要.
中华医院管理杂志相关文献
  • 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设置指导标准

    一、基本功能(一)开展社区卫生状况调查,进行社区诊断,向社区管理部门提出改进社区公共卫生的建议及规划,对社区爱国卫生工作予以技术指导.(二)有针对性地开展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地方病与寄生虫病的健康指导、行为干预和筛查,以及高危人群监测和规范管理工作.(三)负责辖区内免疫接种和传染病预防与控制工作.(四)运用适宜的中西医药及技术,开展一般常见病、多发病的诊疗.(五)提供急救服务.

    作者: 刊期: 2001年第07期

  • 医院人才信息管理系统的研制

    近年来,医院信息系统软件(HIS)广泛运用,促进了医院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医院经济、管理的现代化、科学化、正规化进程.但从计算机应用的实际情况看,普遍存在着计算机利率不高,大多数的非计算机专业的管理人员只用其做文字或表格处理.也存在着希望医院信息系统软件能够解决所有计算机应用问题的认识误区.

    作者:卢慧铭;李成;赵嘉符 刊期: 2001年第07期

  • 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设置原则

    一、大力推进城市社区建设,改善社区居民的卫生条件,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促进城市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构筑以社区卫生服务为基础的城市卫生服务体系新格局,必须把城市卫生工作的重点放到社区,积极发展社区卫生服务,不断丰富城市社区建设内涵.

    作者: 刊期: 2001年第07期

  • 运用画面语言增强医院思想工作的效果

    影响医院思想工作效果的因素很多,增强其效果的方法也很多.笔者认为,借鉴画面语言的基本规律,对增强医院思想工作的效果有重要作用.一、医院思想工作要重视画面效果第一,从认知规律上看,人们在感知口头和书面语言时,首先是经大脑将语言文字转化为一定的图像画面.比如当我们从广播里听到:某市的医务人员参与某地交通事故伤员救治……”时,脑海中会浮现出:救护车、担架、医务人员为伤员包扎、输血、做手术……的画面.从这种意义上说,口头和书面语言只是记录画面的符号,而画面才是被人脑感知、储存并随时因某种信息刺激而浮现出来,影响人们的认识和行为的东西.

    作者:刘吉庆 刊期: 2001年第07期

  • 内生性卫生资源的经济学实证研究概述

    目的界定内生性卫生资源种类与作用机制及其经济学特征、利用效果与影响因素等.提出其优先发展的政策性建议.方法采用文献综述、描述研究与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以现场调查资料、现有资料等进行经济学实证研究.结果界定了静态、外生性、内生性卫生资源,测定出23家医院的科技进步贡献率为35.5%,高级人力资源稀缺,中心医院级别的医院竞争力偏弱.结论内生性卫生资源的有效利用与优化配置是实现卫生产业结构调整、达到可持续经济增长与发展的关键.

    作者:张鹭鹭;王新光;任真年 刊期: 2001年第07期

  • 新时期医院思想工作的实践

    在新的历史时期,思想工作的环节、任务、内容、渠道和对象都发生了很大变化,思想工作的方法和手段更加趋向多元化、人格化和情感化.现以山西省肿瘤医院血液科开展思想工作为例,探讨把思想工作做活、做新、做实、做好的办法.一、医生+朋友=做活思想工作在当今,新的医疗体制和新的服务需求,对医护人员赋予新的业务技术要求和思想素质要求,患者知情需要的,是医生必须给予的;患者非知情需要的,也是医生应当给予的.血液科领导带领全科30余名医护人员深知新时代的白衣天使所肩负的使命,他们在实际工作中做到既是病人的医生,又是病人的知心朋友.深刻认识到只有更好地扮演好医生和朋友的双重角色,才能真正沟通医患关系,才能真正把思想工作做活.

    作者:霍仕俊;赵银善;李文明 刊期: 2001年第07期

  • 1995~1999年住我院部分病人病谱研究

    目前,国内外尚无住院的<妇产科病谱>报告,我院是北京市唯一一家三级甲等妇产科专科医院,收容病人及病种多,疾病谱分析结果可以反映相应时段内北京地区医疗保健需求的变化.故对我院妇产科和新生儿科疾病谱进行了研究,以指导临床医疗教学及科研工作,以进一步推动妇幼保健工作,为新世纪妇产医院加强其建设提供依据.现就研究的部分疾病谱进行报道.一、资料与方法(一)资料:以我院1995~1999年住院病人41230人次住院诊断进行分类.

    作者:李玲玲;黄醒华;陈宝英;张俊英;张巍;徐小红 刊期: 2001年第07期

  • 新世纪医德教育规范化的探讨

    医德规范作为医院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经过多年努力实践,已形成了较完整的运作程序.新时代呼唤与之相适应的医德教育规范.一、医德内涵凸现出鲜明的时代特征传统的医德观念渊源于慈善事业,其核心以病人为利益模型.现代的卫生事业早已突破了个体医生进入家庭行医看病人的简单医疗关系,而成为一个多层次、多功能、机构复杂的社会工程.在人类还远未达到按需分配的今天,只强调医学的福利性、无偿性,而忽视医疗服务的有偿性显然是不合适的,传统的医德规范内涵已远远不能适应新形势的需要.

    作者:许亚文 刊期: 2001年第07期

  • 乡镇卫生院转变经营模式探析

    90年代初,全国形成了把乡镇卫生院的或人、或财、或物、或三者皆有的大划归.即在管理体制上进行了重大调整.10年后的今天,乡镇卫生院又在发生着一场更为深刻的变革,是一场涉及所有制形式,在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简称<改制>)上的大突破--以转变经营模式为特征的<改制>.一、转变经营模式是乡镇卫生院发展的必然选择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的条件下,在乡镇卫生院推行面向社会的承包、租赁或合资合作等经营形式,是解决经济欠发达地区机制不活、乡镇卫生院功能日益萎缩等矛盾和问题的重要途径.

    作者:田士宝 刊期: 2001年第07期

  • 对我院护士长素质与护理质量关系的研究

    目的探讨护士长素质与护理质量的关系.方法采用线性回归、逐步线性回归分析等的方法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护士长整体素质与质量的回归分析,t=2.974,P<0.01;单项因素分析中,组织管理与质量的回归分析,t=0.034,P<0.05;组织管理以总体样本数值逐项进行线性回归分析,t=4.330,P<0.0001.结论护士长整体素质,尤其是组织管理能力和团结精神与护理质量关系极为密切.

    作者:耿莉华;张玲;李加宁;宋雁宾 刊期: 2001年第07期

  • 内生性卫生资源的界定与依据

    一、内生性卫生资源的研究动因与理论依据(一)动因:卫生资源配置(health resource alloca-tion)研究经过近10年的探索,从定性的概念逐渐形成了卫生经济学的一个稳定的研究方向,但作为独立的理论体系,仍存在如下不足:首先,确定的卫生资源缺乏系统性,5类资源[1]均为静态资源或外生性资源,缺乏对内生性卫生资源(endogenous healthresource)的配置研究,据此提出的卫生资源配置方案有缺憾.其次,缺乏对各类卫生资源特性、投人产出规律、再生机制等机理研究,采用大部分的回顾性资料进行的资源供给、利用、需要均衡分析,未提供揭示各类资源深层次内在本质规律的理论成果,获得的配置标准与方案缺乏理论与方法学依据的支持;再次,未将卫生资源配置纳入国家产业结构调整的大格局背景中去研究,对内生性卫生资源优化配置研究极少,卫生资源配置与卫生产业的经济增长以及可持续发展研究相脱节,研究成果的应用具有局限性.

    作者:张鹭鹭;任真年 刊期: 2001年第07期

  • 我院药房改进服务的做法

    病人对医务人员服务品质好坏的评价之一是根据他们享受服务来感受的,所以说服务是体现医务人员自身素质的重要行为.以病人为导向,就是把病人的痛苦当作自己的重要的事来看、来处理.在我们医务人员的心中应把病人定位为衣食父母.这样,只有这样,才能在服务中切实为他们着想.近几年,我科采取的做法有3点.

    作者:胡燕琴;林京芳;陈丽;高晨 刊期: 2001年第07期

  • 医院开展新技术管理初探

    目前,各医院都把开展新技术作为医院发展的重要措施,但管理者对这项工作的管理的重要性认识不够,管理规则尚待完善,现就开展新技术中的管理作一探讨.一、加强医院新技术开展管理的重要性技术实力和技术特色是医院发展的基础,新技术的开展是医院医疗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提高医疗技术水平和医疗质量的一个重要途径[1].医院新技术的广泛应用,一方面给社会带来了福音,提高了疾病的早期诊断率、治愈率和医疗服务的质量,推动了医疗卫生事业的迅速发展,增进了人民的健康.

    作者:陈剑伟;黄伟灿;朱晓军 刊期: 2001年第07期

  • 以流动医院方式为农村提供服务的做法

    近几年来,我院面临着医疗市场的激烈竞争.为此,转变观念,充分发挥综合性医院的特色,既向个人、家庭、社区人群提供全方位卫生服务,又探索医院扩大影响、开拓新的医疗领域、把基层医院处理不了的重危疑难病人吸引到我院的途径,确定走向农村,开展服务.一、扩大医疗服务区域的做法(一)建立流动医院:1996年,我院专门装备了一辆配备有心电图、B超、X线机、洗胃机、手术台等设备的流动车,组成了流动医院,实行全方位服务,主要到市外乡镇卫生院、分院服务.每次出车医务人员的配备都根据所去乡镇卫生院的需求定,一般选调相关科室中级以上职称的专业人员.4年多来,流动医院以点带面逐步延伸,至今已先后到绍兴所属的5个县(市)的48个乡镇及50余所乡镇卫生院,近100个自然村.先后出车610余次,行程4300多公里.

    作者:马先槎;章绣天 刊期: 2001年第07期

  • 我院重视人才队伍建设

    医院的知名度就取决于专业技术人员的业务水平在所在地区和国内的领先地位.因而,我院采取一些行之有效的措施,取得一定的成效.1.建立教育管理机构,专门负责医院专业技术人员的培训和组织各项学术活动.2.加强学科带头人的培养.重学历但不唯学历,给他们压担子,制定出切实可行的目标管理责任制,让他们在干中学.

    作者:马建平 刊期: 2001年第07期

  • 谈非卫生技术人员的职业道德建设

    非卫生技术人员作为医院人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的职业道德状况对整个医院职业道德建设产生着巨大影响.重视和加强他们的职业道德教育,对促进医院工作质量的全面提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非卫生技术人员的构成及岗位特点1.岗位种类多:工程技术岗位,工人岗位,勤杂工岗位等.2.人员配置少:非卫生技术人员配备的岗位人均数较少,多为一人一岗,也有一人双岗.

    作者:赵增福 刊期: 2001年第07期

  • 浅谈临床科主任护士长如何共事

    科主任和护士长作为临床科室的基层领导,如何加强彼此间的协作,使医疗、护理上一个新台阶至关重要.笔者根据自己的经历,谈几点体会.一、主角配角与行为准则科主任是临床科室的第一领导者,是全科医疗理论与实践的指挥者和参与者,是全科重大问题的决策者;同时又是思想方面的导师,业务上的学者,生活上的长者.所以,科主任本能的承担起主角的地位.既然是主角,就应该规范自己的行为,以榜样的形象闪烁在临床科室这个群体之中.当科室遇到棘手的问题时,敢于排难碰硬,千万不要举棋不定,退缩不前,出尔反尔[1].相反,既有损自身形象,又给护士长的工作设下障碍.

    作者:韩光 刊期: 2001年第07期

  • 浅谈医院领导班子结构的科学化

    领导班子结构科学化对提高单位工作效率和效益是密切相关的,作为科学化的领导班子结构:梯形的年龄结构、合理的知识结构、良好的智能结构、协调的气质结构、一致的目标结构.其标志:一是团结协调、充满活力、勇于创新、医院快速发展;二是办事效率高、决策效率高、吸收并利用信息能力强且快;三是学习新知识快,对市场变化反应快等.实现的途径:依照干部四化标准选拔配备领导班子,特别是应抓培养、抓提高、抓学习,尤其是应启用有创新能力的人才.

    作者:武文彩 刊期: 2001年第07期

  • 循证医学在神经内科的应用

    目的为了探讨提高神经内科诊疗水平,降低病人经济负担的办法.方法以脑梗塞为切入点,采用循证医学的方法收集相关资料进行治疗方案的优化.结果平均住院日、治疗有效率、单病种费用,在循证前的结果分别为:17.83±13.44、89.91%、4550.70元;在循证后的结果分别为:15.38±11.37、94.16%、3942.88元.结论循证管理是一种科学管理手段,在神经内科应用中取得明显成效,有推广价值.

    作者:徐嘉玲;周东;文黎敏;王军;张捷;刘鸣;张勤 刊期: 2001年第07期

  • 从单病种控制分析医疗质量管理

    医疗质量管理是医院管理的核心.因此,我院依照卫生部颁布的1992年<病种质量控制标准>和1995年<山西省36种病种平均住院日、平均费用标准>,对1998年出院的8981例病人中的12种疾病进行了病种统计与质量分析.一、资料与方法(一)资料来源:所用的病种质量标准资料均来源于科室呈送的病人出入院卡.(二)统计方法:所有病人出入院均按国际疾病分类标准(ICD-9)进行,所有出入院卡都经逐级医师质量控制,统计人员逐一检查核对校正录入计算机统计,实查率100%.

    作者:董冬梅;陈健;晋朝英 刊期: 2001年第07期

中华医院管理杂志

中华医院管理杂志

主管: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中华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