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仕敏
清明时节风清日丽,正是农耕、踏青的大好时光.然而,我们的老祖宗把这一天定为祭奠先人的法定节日,且延续至今.每当提起清明,首先让人想到的就是扫墓上坟,不知不觉中心头便蒙上一层阴影,于情感上或多或少增加一些悲泣,让人们想起那些或是病故或是暴亡的亲人,令人产生出无限感慨和思绪万千的悼念情怀!
作者:任凤阁 刊期: 2015年第04期
跟大自然亲密接触CHUNJIYANGSHENG经过了一个阴气盛极、阳气潜伏、生机闭藏的冬季,人的脏腑组织和四肢的关节肌肉也需要很好地舒展活动一下,使肌体的血液循环增强,以达强身健体之目的.若想达到这一目标,好的办法就是与大自然亲密接触,走出户外,到郊外踏青问柳,游山戏水,到小河边、小森林散散步,听听鸟鸣,闻闻花香,呼吸一口野外的新鲜空气,四肢做一做拉伸运动,使全身筋骨、肌肉得到舒展.
作者:孙青 刊期: 2015年第04期
冰箱是家庭保存食物的理想冷藏设备,有些人不论是新购食品,还是吃剩下的食物,一股脑的塞入冰箱里.殊不知,有些食物是不宜放进冰箱的.(1)食用油:将食用油放入冰箱会让它们变黏稠,就像是奶油一样,尤其是橄榄油和椰子油,当它们遇到较冷的温度会变成固体,而且需要很长时间才会再变回液态.(2)咖啡:不管是泡好的咖啡还是咖啡豆,都不能放进冰箱.咖啡大的问题就是,它会像海绵一样将身旁所有味道都吸进去而改变原本的好味道.
作者:晓茹 刊期: 2015年第04期
13、相信自己的感觉与其相信药物,相信检查的数据,不如相信自己的感觉,相信自己所具有的自我调节能力.但这需要在你得道(智慧养生)的前提之下,才能分辨这一切.14、健康,从调节心性开始为了你的健康,修道吧.修道得到的快乐是人生高的享受.15、气血足,病情才显现对于一个有宿疾的人来说,只有气血充足了(一是通过这里所介绍的补充气血的方法,二是通过静坐打通气机),病情才会显现出来.所以练功的人在功夫达到一定水平后都会出现一些“有病”的现象.这个时候要沉住气,定下心来多做些静功来增加自己的气血,以尽快度过这个时期.
作者:郭薇 刊期: 2015年第04期
银杏又称白果、灵眼,为银杏科植物银杏的种子.中国人种植银杏历史悠久,在邳州发现一棵有近1500年的历史的银杏树,而和它同门的所有其他物种都已灭绝,因此被称为植物界的“活化石”.宋代诗人欧阳修曾赋有咏银杏诗句,曰:“绛囊因入贡,银杏贵中州.”银杏是诸多干果之一,可以炒食、烤食、煮食、配菜,制作糕点、蜜饯、罐头、饮料和酒类等,同时,可烹制椒盐白果、炉炸白果、白果粥、白果汤圆、白果百合莲子羹等美食.它不仅可以食用,而且含有较高的药用价值.
作者:姚叶 刊期: 2015年第04期
日常生活中,碰到头疼脑热、关节肌肉疼痛时,大家都习惯吃些芬必得、去痛片等止痛药,暂时缓解一下疼痛.但有些疼痛千万不要乱吃止痛药,否则可掩盖病情、延误诊断进而引发严重后果.那么,在出现哪些疼痛时不能服用止痛药呢?1.胃痛:可引起胃痛的常见原因有胃溃疡、急慢性胃炎等.
作者:王炎 刊期: 2015年第04期
过敏体质的人,在接触了来自环境中的各种各样的致敏物质后,就会引起过敏反应(也叫变态反应),造成肌体生理功能紊乱或组织损伤而发生病变,常见于荨麻疹、支气管哮喘、过敏性鼻炎、过敏性紫癜、过敏性皮炎、药物疹等.例如,青霉素对多数人来说是常用的消炎抗菌良药,然而却会引起有些人严重的过敏.又如,牛奶对多数人来讲是营养丰富的上等食品,但对少数人就会成为致敏原.有的婴儿吃了牛奶全身起疹子,淌黄水.
作者:骆昌芹 刊期: 2015年第04期
不知不觉间,冬天已走到了尽头.田野里的冻土也渐渐消融,温暖的春风跟着就刮了过来.天公作美,又淅淅沥沥下几场春雨.这时,岗坡上、田埂上、梨树下,便会拱出一片片绿绒绒的荠菜芽来.过个三五日,细嫩的荠菜芽全变成肥肥壮壮的锯齿状叶片了,在野菜家族里,荠菜似乎是春天的第一抹绿,不记得还有什么野菜比它绿得更早.
作者:张坤 刊期: 2015年第04期
自古谚曰:“有病无病,防风通圣”.风邪为百病之长,诸邪之首,历来为医家所重视.说明防风通圣散是一种防病治病、有益健康的平安圣药,有治疗、预防保健的双重作用.是中医临床常用表里通解的名方,临床应用广泛.现由天津宏仁堂药业生产.防风通圣散出自金代刘完素的《宣明方论》,方药组成:防风100克、川芎100克、当归100克、芍药100克、大黄100克、薄荷100克、麻黄100克、连翘100克、芒硝100克、生石膏200克、黄芩200克、桔梗200克、滑石200克、甘草400克、荆芥50克、白术(麸炒)50克、栀子(姜制)50克.上药17味,共为细末,制为散剂.每服3克,于早中晚空腹时服下.
作者:王宏伟 刊期: 2015年第04期
清末年间,由于连年遭受自然灾害,人们难以生存.河北吴桥少年郭庆年丢掉锄头,打上简单的铺盖卷,来到天津的三条石当学徒.凭借着年少身强力壮的好体格,郭庆年很胜任原始、繁重的体力劳动.凭借刻苦学习、专研,把所能接触到的高精铸造技术都学到了手里.他依靠机敏不怠,度事不板,窥察市场,抓住商机,一步一个脚印地走上了一条发家路:从制作、加工家具合页、抽屉拉手开始,积攒起每一个铜板,到铸造铜盆、铁锅,逐步提高产品种类、提升生产规模,直至在南运河北岸的天津三条石的地盘上,创建了近代中国北方民族工业早、技术完备、规模大、工人数量多、资金雄厚、影响力强的企业——郭天成机器铁工厂,重点生产驰名的做饭用“郭天成大铁锅”.
作者:李瑞林 刊期: 2015年第04期
早上,我从家里出来去上班,路上遇到好友老王,于是,我们边走边聊.老王问我:“你咋这么早就去上班?”我说:“春天到了病人多,我得早点去接诊.”老王问:“为何春天病人多?”我说:“中医有‘冬伤于寒,春必病温’之说,在冬天里,有些人为了追求美,穿的衣物也不保暖,所以春天的感冒病人多.”他反问我:“除此之外,还有那些病人比平时多?”我说:“精神病人比平时多.”听我这样一说,他一拍大腿说:“哎呀,我侄女小玉近杲呆傻傻的,是不是精神有问题?”我说:“那你带来我看看,那才知道.”他说:“那好,我马上带她到你那去看看.”
作者:刘耀兰 刊期: 2015年第04期
“孤独症”一词近两年已开始被人们逐渐认识和关注,而且在儿童心理门诊接待的孤独症患儿也日渐增多.据国外新统计,目前该病患病率为10~21/万例,男孩是女孩的2.16~7.5倍.不少人认为孩子性格孤僻,不太合群便是患了孤独症,或是孩子被诊为孤独症之后,家长即陷入极度焦虑和自责之中,认为是自己忽略了对孩子的关爱和教育.这些都说明虽然很多人知道存在“孤独症”这一疾病,但对其具体内容并不十分了解.
作者:孙凌 刊期: 2015年第04期
有人对药物能引起肺炎表示很不理解.其实药物引起肺炎并非罕见,据统计占所有药源性疾病的4.1%~7.3%,常发生在肺部有病灶者或过敏性体质的病人.易引起药源性肺炎的药物常见有以下几种.一、抗癌药.如马利兰、博来霉素、氨甲蝶呤及环磷酰胺、丝裂霉素、6-巯基嘌呤、四基苄肼、苯丙氨酸氮芥等均可引起肺部炎症或肺纤维化.
作者:雁群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经历了漫漫严冬,迎来了乍暖还寒的春天.春季是万物茁壮成长之时,与气候相伴而生的还有各类细菌、病毒、微生物,其中活跃的当属导致人们胃肠消化道疾病的致病菌,以及时令性的多种胃肠病.所以每年春季此时也是发生腹泻较为集中的季节,而许多人对“拉肚子”往往重视不足,不是姑息、硬抗不治疗,就是盲目随意地用药,结果让本来容易治愈的急性腹泻变成难治的慢性腹泻,一病就是半载甚至数年,腹泻、腹痛断断续续,给健康带来极大伤害,给生活招致无尽烦恼.
作者:乐人 刊期: 2015年第04期
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动也.形气亦然,形不动则精不流,精不流则气郁.此则早见于《吕氏春秋·尽数》,流水不腐,户枢不蠹,用流水和户枢为例,说明运动的益处,并从形、气的关系上,指出流动的水不会发臭,经常转动的门轴不会腐烂,比喻经常运动的东西不易受侵蚀.人的形气也如此.形体不动精气就不流通,精气不流通气机就郁结.郁结处于头就酿成肿和风疾,处于耳就酿成聋疾,处于目就酿成眼屎多和盲疾,处于鼻就酿成鼽和窒疾,处于腹就酿成胀和疛疾,处于足就成为痿和蹷疾.缺水之处,多患秃疾瘿疾的人;多水之处,多患脚部肿胀疾病瘸腿疾的人;水甘之处,多育容貌美好的人;水辛之处,多患痈疽疮痤的人;水苦之处,多患兀疾曲背的人.非常明显,说明一个道理:动则身健,不动则体衰.
作者:吴沫梃 刊期: 2015年第04期
市民郑女士,一年前嗓子出现了明显的嘶哑和咽部不适的症状.对于本身说话声音就很温柔、又不吸烟,而且又没感冒发烧的郑女士,她怎么也找不到发病的原因.“我心想一定是家中的儿子丈夫都吸烟,然后把自己‘熏’成了慢性咽炎.”这一年的时间里,郑女士一直把自己的症状当成慢性咽炎来治疗.可是,一年多过去了,郑女士积极治疗的“慢性咽炎”一直没有改善,虽然不少亲戚朋友告诉她慢性咽炎不好治,也去不了根,但她终还是决定要到医院检查一下.
作者:吕斌 刊期: 2015年第04期
作者:宋仕敏 刊期: 2015年第04期
气候干燥皮肤容易产生干痒现象,尤其常见于停经期后的妇女、虚弱的老年人、糖尿病及洗肾病人等.造成皮肤问题辨证类型常见“肝肾亏损”、“血虚”及“气滞血瘀”三型,可从滋补肝肾、养血润燥、通气血方向着手调理;另外,还可配合穴道针灸,促进体内循环顺畅,刺激皮肤代谢,改善瘙痒.
作者:曹雯 刊期: 2015年第04期
保胎丸出自明末清初傅青主所著《产后编》中保产无忧饮方,经加减而立,为妇产科常用补益气血之安胎剂.处方组成:当归20克,白芍药20克,川贝母20克,枳壳(麸炒)16克,白术(麸炒)16克,地黄16克,川芎16克,荆芥穗12克,黄芪12克,甘草12克,艾叶炭10克,砂仁10克,菟丝子16克,羌活6克,黄芩12克,厚朴(姜制)10克.制法:上为细末,炼蜜为丸,每丸重9克,每500克药丸用朱砂面3 克为衣,蜡皮或蜡纸筒封固.每次服用1丸,白开水送下.
作者:徐势 刊期: 2015年第04期
阮士怡,1917年2月出生,河北省丰南县人.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主任医师、教授、硕士生导师.1946年北京大学医学院医学研究生毕业,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第一批中医药传承博士后合作导师;1955年奉调协助天津市市立中医医院(现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前身)建院工作;1979年,创建天津中医、中西医结合心血管与老年病学科.
作者:徐津鹏 刊期: 2015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