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万古霉素对大鼠肾小管上皮细胞肾损伤定量评价及其机制研究

罗洁;徐芬;丁岚

关键词:万古霉素, 肾小管上皮细胞, 肾损伤, 氧化应激
摘要:目的 定量评价不同浓度万古霉素对大鼠肾小管上皮细胞的肾损伤程度,并探讨其可能机制.方法 健康雄性SD大鼠肾小管上皮细胞经分离后原代培养,加入含不同浓度万古霉素(0μg/ml、10μg/ml、20μg/ml、30μg/ml、40μg/ml、50μg/ml、60μg/ml)的培养液,3h后测定各组细胞培养基中乳酸脱氢酶(LDH)释放百分率,同时对20μg/ml万古霉素作用浓度的不同时间组(0h、3h、6h、12h、24h、48h)丙二醛(MDA)的含量变化进行考察.结果 细胞培养基中,万古霉素作用后的细胞培养上清液MDA含量随着万古霉素作用浓度的升高而增高.与空白对照组相比,20μg/ml组、30μg/ml组、40μg/ml组、50μg/ml组和60μg/ml组的LDH释放百分率均显著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细胞上清液MDA含量随着时间延长而增高,与空白对照组相比,24h组和48h组的MDA含量均显著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万古霉素对大鼠肾小管上皮细胞具有肾毒性,且呈剂量依赖性,其机制可能与氧化应激反应有关.
江西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不同时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免疫的变化及胸腺肽的影响

    目的 探讨不同时期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患者的免疫功能的临床意义,评估胸腺肽α1药物临床治疗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5年1月至2017年5月我科住院的80例COPD患者,其中40例COPD稳定期患者为稳定期组,40例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为急性加重期组,另选择40例健康人群为对照组,常规检测各组T细胞亚群CD3+、CD4+/CD8+以及补体C3、C4,评估各组患者的免疫状态,然后急性加重期组患者在传统抗感染、祛痰、平喘和吸氧支持的基础上同时接受12周胸腺肽1.6ug每周两次治疗,也就是药物治疗组,再进行T细胞亚群CD3+、CD4+/CD8+以及补体C3、C4检测,评估药物干预后患者的免疫状态,另选择40例急性加重期患者给予传统治疗基础作为加重期对照组,与药物治疗组两年内急性加重发作次数及平均住院天数比较,探讨药物干预在减少COPD急性发作的临床意义.结果通过检测血清T细胞亚群CD3+、CD4+/CD8+以及补体C3、C4,发现不同时期COPD患者血清T细胞亚群CD3+、CD4+/CD8+均有下降(P<0.05),急性加重期下降更明显(P<0.05),说明COPD患者免疫力与所处时期密切相关,血清补体C3、C4在各组中比较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应用胸腺肽α1治疗COPD急性加重期组患者T细胞亚群CD3+、CD4+/CD8+升高,免疫状态得到改善,且急性加重次数及住院天数均较急性加重期对照组减少(P<0.05).结论 COPD患者均存在免疫状态下降,胸腺肽α1可以提高COPD患者免疫状态,同时可以减少COPD患者急性发作次数及缩短住院天数,减轻家庭及社会经济压力.

    作者:喻杰;胡仁梅;黎云霞;傅晶晶;张志勇;罗琳琳;李秋根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生物素化微细纤维肽结合IGF-Ⅰ对兔心肌细胞Akt蛋白表达及磷酸化的影响

    目的 探讨生物素化微细纤维肽结合IGF-Ⅰ后对兔心肌细胞Akt蛋白表达及磷酸化的影响.方法 体外培养胎兔心肌细胞,分别以生物素化微细纤维肽结合的IGF-Ⅰ和未结合的IGF-Ⅰ诱导Akt磷酸化,检测Akt、p-Akt蛋白表达,肌钙蛋白表达.结果 与未结的IGF-Ⅰ相比,生物素化微细纤维肽结合的IGF-Ⅰ心肌细胞Akt、p-Akt、肌钙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升高(P<0.05).结论 生物素化微细纤维肽结合的IGF-Ⅰ不但保留了IGF-Ⅰ的生物蛋白活性,并且能加强和延长其作用,增强Akt、p-Akt、肌钙蛋白表达,增加蛋白质合成.

    作者:胡云华;肖祖克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万古霉素对大鼠肾小管上皮细胞肾损伤定量评价及其机制研究

    目的 定量评价不同浓度万古霉素对大鼠肾小管上皮细胞的肾损伤程度,并探讨其可能机制.方法 健康雄性SD大鼠肾小管上皮细胞经分离后原代培养,加入含不同浓度万古霉素(0μg/ml、10μg/ml、20μg/ml、30μg/ml、40μg/ml、50μg/ml、60μg/ml)的培养液,3h后测定各组细胞培养基中乳酸脱氢酶(LDH)释放百分率,同时对20μg/ml万古霉素作用浓度的不同时间组(0h、3h、6h、12h、24h、48h)丙二醛(MDA)的含量变化进行考察.结果 细胞培养基中,万古霉素作用后的细胞培养上清液MDA含量随着万古霉素作用浓度的升高而增高.与空白对照组相比,20μg/ml组、30μg/ml组、40μg/ml组、50μg/ml组和60μg/ml组的LDH释放百分率均显著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细胞上清液MDA含量随着时间延长而增高,与空白对照组相比,24h组和48h组的MDA含量均显著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万古霉素对大鼠肾小管上皮细胞具有肾毒性,且呈剂量依赖性,其机制可能与氧化应激反应有关.

    作者:罗洁;徐芬;丁岚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大容量输液治疗急性砷化氢中毒的救治体会

    目的 总结急性砷化氢中毒患者采用大容量输液治疗的经验.方法 回顾分析我院收治入院的采用大容量输液治疗12例急性砷化氢中毒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12例患者均基本痊愈出院,无后遗症.结论 大容量输液治疗急性砷化氢中毒,疗效明显,不但能够挽救患者的生命,而且节约血制品,摆脱了对血液净化技术和设备的依赖.

    作者:邱诗宝;朱若凯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星状神经节置管连续阻滞联合药物治疗突发性耳聋的应用研究

    目的 研究突发性耳聋患者采用星状神经节置管连续阻滞技术联合药物方式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9月-2017年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72例突发性耳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3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用药方案实施治疗;治疗组采用星状神经节置管连续阻滞技术联合药物方式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听力水平恢复正常时间和临床治疗计划实施总时间、突发性耳聋治疗总有效率、治疗原因导致的不良反应、治疗前后听阙值水平的改善幅度.结果 治疗组患者听力水平恢复正常时间和临床治疗计划实施总时间短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突发性耳聋治疗总有效率对照组为72.22%,治疗组为94.44%,组间差异显著(P<0.05);治疗原因导致的不良反应仅有1例,少于对照组的6例,差异显著(P<0.05);治疗前后听阙值水平的改善幅度大于对照组,组间数据对应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 突发性耳聋患者采用星状神经节置管连续阻滞技术联合药物方式进行治疗,能够在短时间内迅速改善听力水平,减少不良反应,缩短临床治疗时间的同时,使治疗效果得以提升.

    作者:罗冬;朱庆;王富华;刘遗斌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血清TLR-4在复苏后肺损伤中的表达与机械通气影响

    目的 观察不同潮气量及呼气末正压(PEEP)机械通气对复苏后综合征患者氧合指数(OI)、肺损伤评分(LIS)、血清TLR-4(TLR-4)表达的影响,探讨心肺复苏后肺损伤机制及机械通气方式.方法 选择我院2013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心搏骤停后复苏后综合征患者24例,采用数字表法随机分为A1、A2、A3、B1、B2、B3组,每组4例.A1组采用低潮气量(6ml/kg)+低PEEP〔3cmH2O(1cmH2O=0.098kPa)〕.A2组采用低潮气量(6ml/kg)+中等PEEP(6cmH2O).A3组采用低潮气量(6ml/kg)+高PEEP(12cmH2O).B1组采用常规潮气量(10ml/kg)+低PEEP(3cmH2O).B2组采用常规潮气量(10ml/kg)+中等PEEP(6cmH2O).B3组中采用常规潮气量(10ml/kg)+高PEEP(12cmH2O).经心肺复苏自主循环恢复后开始计时,观察并记录各组患者1h、6h、12h、24h时氧合指数、血首页下6h、12h相比,OI降低(P<0.05);组间各时间点比较,A2组24h与其他各组同时间点相比,OI升高(P<0.05).⑵各组24h LIS分值为0.5-2.5分,平均(1.5±1.0)分,与其他各组相比,A2组LIS低于其他各组(P<0.05).⑶各组血清TLR-4水平随着时间延长均升高,组内比较,各组12h、24h较1h时间点TLR-4水平升高(P<0.05);与其他各组同时间点相比,A2组12h、24h时TLR-4水平低于其他各组(P<0.05).结论 心肺复苏后血清TLR-4表达升高并呈现肺损伤表现,低潮气量(6ml/Kg)+中等PEEP(6cmH2O)可能是心肺复苏后24h内较为合理的机械通气方式.

    作者:毛洪涛;黄亮;曹春水;熊华威;刘勇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痛泻宁颗粒联合培菲康治疗感染后肠易激综合征的疗效观察

    目的 评估痛泻宁颗粒联合培菲康治疗感染后肠易激综合征(PI-IBS)的治疗效果.方法 以我院消化内科2016年4月-2017年10月收治的PI-IBS患者中选出90例作为观察对象,根据不同治疗方案将患者分为2组,即治疗组(痛泻宁颗粒+培菲康)45例和对照组(培菲康)45例,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评价.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且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肠道症状评分均明显低于治疗前,且治疗组下降幅度较对照组明显,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痛泻宁颗粒与培菲康联合用药是治疗感染后肠易激综合征的有效方法.

    作者:刘贤平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AEG-1与头颈肿瘤的研究进展

    星形胶质细胞上调基因-1 (Astrocyte elevated gene-1,AEG-1)是肿瘤发展过程中的致癌基因[1],其编码的蛋白质又称异黏蛋白(metadherin, MTHD)和LYRIC,在目前研究的多种肿瘤中过表达.AEG-1基因在肿瘤细胞转化,侵袭,转移,血管生成和化疗耐药方面起着关键作用. 近年来研究也证实,恶性肿瘤组织中AEG-1高度表达与不良预后密切相关, 但在头颈肿瘤中AEG-1 研究较少. 本文对AEG-1结构、致癌信号通路等作一概述,总结了近年来国内外头颈部肿瘤中AEG-1研究进展,为头颈部肿瘤的诊断、监测以及治疗提供新的借鉴.

    作者:熊骋峰;吕云霞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脑立体定位膜辅助神经内镜手术治疗脑实质内出血

    目的 探讨脑立体定位膜在神经内镜治疗脑实质内出血的应用价值.方法 分析脑立体定位膜辅助神经内镜手术治疗20例脑实质内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术前均行CT确诊,血肿平均体积为(40.56±9.74)cm3,术前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为5-15分.20例患者术后均立即复查头颅CT.结果 本组患者术中平均失血量为60ml(40-120ml),平均手术时间为65min(42-130min).20例患者中,术后血肿清除率为90%以上的13例,60%-90%的5例,60%以下的2例.术后第3个月随访,日常生活能力barthel指数评分:60-100分正常或轻度功能障碍者12例,40-60分中度功能障碍者5例,小于40分重度功能障碍者2例.结论 脑立体定位膜定位精确可靠,使用方便,脑立体定位膜辅助神经内镜治疗脑实质内出血是一种微创且安全有效的方法.

    作者:廖佳奇;许金仙;涂勇;温小华;刘翰文;康天保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羟基红花黄色素A对高脂血症脂肪肝大鼠肝脏功能的干预作用

    目的 研究羟基红花黄色素A对高脂血症脂肪肝大鼠肝脏功能的干预效果.方法 以喂饲法建立高脂血症脂肪肝大鼠模型,实验分为正常对照组、高脂血症脂肪肝组与羟基红花黄色素A高、中、低剂量(2、4、8mg/kg)干预组、阿托伐他汀钙片阳性对照组.正常对照组和高脂血症脂肪肝组给予生理盐水灌胃,每天1次,连续2周后,测定肝脏中谷草转氨酶、谷丙转氨酶、超氧化物歧化酶、丙二醛、过氧化氢酶,并H&E染色及油红O染色观察其肝脏结构变化及脂肪变程度,western blot法测定肝脏功能相关蛋白.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相比,高脂血症脂肪肝大鼠肝脏中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天冬氨酸转氨酶生化指标异常升高,同时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氢酶水平降低,且肝脏发生脂质沉积异常形态变化.羟基红花黄色素A各剂量组均能显著改善高脂血症脂肪肝大鼠的肝脏异常形态变化,机制与升高高脂血症下异常降低的SREBP-2、LDL-R、HMGCR、FAS蛋白相关.结论 羟基红花黄色素A可有效干预高脂血症脂肪肝大鼠肝脏血脂水平,对肝脏脂肪变性程度及相关脂质指标有所改善.

    作者:柴文;付龙生;吕燕妮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细胞DNA倍体分析法在良恶性胸腹水鉴别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 探讨DNA倍体分析方法在良恶性胸腹水中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收集274例患者胸腹水同时进行DNA倍体分析法、常规脱落细胞分析法、染色体分析法三种检查,阳性及可疑阳性病例通过病理诊断进一步证实.结果 DNA倍体分析法、常规脱落细胞学分析法、染色体分析法阳性率分别为23.36%、27.73%、40.88%.DNA倍体分析法与细胞分析法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NA倍体分析法与染色体分析法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染色体分析法准确率较高,达97.44%.DNA倍体分析法特异性为79.20%,敏感性为57.14%;细胞学分析法特异性为83.58%;敏感性为67.86%.结论 DNA倍体分析可作为胸腹水良恶性分析的重要指标,其阳性结果可为以作为临床诊疗依据.

    作者:刘海军;梅金红;王惟佳;徐姗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坦索罗辛联合托特罗定治疗双J输尿管支架管相关症状的探讨

    目的 评估坦索罗辛联合托特罗定治疗双J输尿管支架管相关症状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16年3月-2017年9月间置入输尿管支架管的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坦索罗辛联合托特罗定治疗组和单一坦索罗辛组,每组60例,两组分别给予坦索罗辛0.2mg加托特罗定4mg和坦索罗辛0.2mg治疗.患者在输尿管支架放置前、放置后、取出前、取出后完成输尿管支架症状问卷评分表(USSQ).结果 120例患者均完成研究,联合治疗组与单一治疗组相比,两组在改善尿路症状、躯体疼痛和日常生活活动方面无统计学差异.尽管无统计学差异,联合治疗组和单一治疗组均能改善输尿管支架不适相关尿路症状.联合治疗组和单一治疗组的输尿管支架放置时间亦无统计学差异(15.2:15.5d).结论 坦索罗辛联合托特罗定治疗能改善输尿管支架管相关临床症状,但并不优于坦索罗辛单一治疗.

    作者:张文圣;李勋钢;邓新喜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颞叶胶质瘤合并癫痫患者术后记忆功能变化的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 探讨影响颞叶胶质瘤并癫痫患者术后记忆功能的相关因素,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选择在本院行手术治疗的颞叶胶质瘤患者,共38例,均伴癫痫,在术后3个月,采用韦氏记忆量表(中国修订版)进行记忆功能变化评估.结果 纳入患者均能够配合医师完成韦氏记忆测验,结果显示长时记忆(27.29±2.72)分,短时记忆(51.16±3.62)分,瞬时记忆(8.97±1.82)分,记忆商MQ为(82.44±8.30)分,与常模比较,患者的短时记忆、MQ均较低,统计学分析可见显著差异性(P<0.05);分析不同的影响因素可见患者的记忆功能下降与病理类型、合并癫痫、是否予以放疗及肿瘤直径大小等有关.在测验中发现短时记忆受到了较大影响.结论 颞叶胶质瘤并癫痫患者术后会出现记忆功能障碍,且较为明显,其中短时记忆受损严重,可能与病理类型、癫痫、肿瘤大小及侧别等因素有关.

    作者:周丹;刘茹;刘俊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和结合珠蛋白联合检测对急性冠脉综合征的诊断价值

    目的 探讨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和结合珠蛋白(HP)联合检测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的诊断价值.方法 纳入2014年2月~2016年1月收治的306例ACS患者和306例健康对照者,检测入院时和入院8h后(对照组除外)的血清H-FABP和HP浓度,采用t检验或卡方检验比较不同时刻H-FABP和HP的浓度和阳性率以及两指标的诊断灵敏度、特异度和准确性.结果 早期ACS组(胸痛时间<6h)和中晚期ACS组(胸痛时间≥6h)的H-FABP浓度和阳性率以及HP阳性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而三组间的HP浓度无显著差异(P>0.05);入院8h后,早期ACS组和中晚期ACS组的H-FABP浓度和阳性率显著降低(P<0.05),而HP浓度和阳性率显著升高(P<0.05);入院时的H-FABP和入院8h后的HP联合诊断ACS的灵敏度高达97.7%、特异度为100%、准确性为98.9%,显著高于单一指标的诊断效果(P<0.05).结论 早期H-FABP和中期HP联合检测ACS的效果佳,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琳;陈伟才;刘培健;何金勇;陈绮婷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丙戊酸钠脑病1例

    丙戊酸钠(VPA)脑病是一种少见的抗癫痫药物不良反应, 主要表现为意识水平迅速下降、呕吐、谵妄、易怒甚至癫痫发作. 近日我科诊治1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谢旭芳;喻灿如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氯吡格雷联合前列地尔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有效性分析

    目的 分析氯吡格雷联合前列地尔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有效性.方法 选择2015年10月-2017年5月期间我院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75例,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38例)与观察组(37例),对照组给予单纯使用前列地尔治疗,观察组给予氯吡格雷联合前列地尔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治疗的效果.结果 治疗前,两组血浆Ⅷ因子相关抗原、血小板聚集率、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及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水平比较无明显差异,治疗后,两组均发生显著变化,但观察组变化程度更为显著(P<0.05).治疗前,两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比较无显著差异,而治疗后观察组比对照组显著更低(P<0.05).治疗期间两组患者均仅出现轻度皮疹、腹泻、牙龈出血的不良反应,观察组中发生4例,发生率为10.52%,对照组中发生3例,发生率为8.11%,组间比较无明显差异(χ2=0.343,P=0.557).结论 临床采用氯吡格雷联合前列地尔治疗急性脑梗死具有显著效果,能够促进患者神经功能及相关指标更有效地改善,同时安全性高,值得在临床推广.

    作者:刘琦;杨志勇;陈雄辉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炎琥宁对COPD大鼠肺组织IL-12/STAT4、IL-4/STAT6信号通路影响探讨

    目的 探讨炎琥宁对COPD大鼠肺组织IL-12/STAT4、IL-4/STAT6信号通路影响.方法 建立COPD大鼠模型,分别设置正常对照组、COPD大鼠组、COPD炎琥宁注射液组,对各组大鼠展开血清、肺泡灌洗液中的IFN-γ、IL-12、IL-12R、IL-4、IL-4R水平进行检测,并对大鼠肺组织中STAT4、STAT6蛋白水平进行检测.结果 COPD大鼠组IL-4、IL-4R水平较正常对照组发生显著降低(P<0.05),IFN-γ、IL-12、IL-12R水平较正常对照组发生明显升高(P<0.05);COPD炎琥宁注射液组大鼠血清和肺泡灌洗液中IFN-γ、IL-12、IL-12R水平较COPD大鼠组发生明显降低(P<0.05),IL-4、IL-4R水平较COPD大鼠组发生明显升高(P<0.05).结论 炎琥宁对COPD患者有抗炎作用,这种作用是通过IL-12/STAT4、IL-4/STAT6信号通路调节肺部Th1/Th2失衡实现,在今后的研究中应对其给予足够的重视.

    作者:肖祖克;孙慧;叶东;李星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乳酸菌阴道胶囊对妊娠晚期合并细菌性阴道病的影响

    目的 观察乳酸菌阴道胶囊对妊娠晚期合并细菌性阴道病患者不良妊娠结局的预防作用.方法 将2015年4月-2017年7月我院收治的妊娠晚期合并BV 86例患者纳入研究,应用随机数字法分为研究组及对照组,每组各43例,对照组接受甲硝唑栓治疗,研究组接受乳酸菌阴道胶囊治疗,观察治疗状况,并对比分析.结果 研究组治疗总疗效90.69%高于对照组79.07%,组间数据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两组患者不良妊娠状况,包含低体重儿、新生儿黄疸、产褥感染、胎膜早破、早产,研究组发生率为4.65%、2.34%、4.65%、4.65%、2.34%均低于对照组11.63%、13.95%、15.56%、11.63%、13.95%,组间数据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治疗妊娠晚期合并BV疾病可考虑在甲硝唑栓治疗基础上,再给予乳酸菌阴道胶囊,疗效突出,可预防不良妊娠,降低新生儿黄疸、胎膜早破、早产等发生可能性,值得应用.

    作者:陈民芳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浅谈Wnt/β-catenin与肾间质纤维化的关系

    肾间质纤维化 (renal interstitial fibrosis,RIF)的形成和发展是一个动态的病理过程, 涉及多种细胞因子和信号通路的异常表达调控, 如Wnt/β-catenin通路、转化生长因子β(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 β,TGF-β)、IGF 及JAK/STAT 通路、PI3K 通路等[1]. 其中以Wnt/β-catenin信号通路的研究较为深入. 目前研究证实在肾组织发育中,Wnt/β-catenin信号通路是必需的分子信息传递系统,其表达异常与RIF存在相关联系, 且目前尚无特效的治疗方法[2]. 因此,深入研究Wnt/β-catenin信号通路在RIF形成中的关键作用, 可为抗RIF的治疗提供新的可能途径及干预靶点.

    作者:黄伟;沈金峰;谢娟;罗富里;晏子友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腹腔内灌注贝伐珠单抗和氟尿嘧啶治疗结直肠癌恶性腹水的临床研究

    目的 观察不同剂量贝伐珠单抗联合腹腔化疗治疗结直肠癌恶性腹水患者的近期疗效,探索贝伐珠单抗的佳治疗剂量.方法 将45例结直肠癌恶性腹水患者随机分为三组,每组15例;单纯5-Fu灌注组(对照组),低剂量贝伐珠单抗(3mg/kg)联合5-Fu灌注1组(治疗1组),高剂量贝伐珠单抗(5mg/kg)联合5-Fu灌注2组(治疗2组),三组所有患者均行常规FOLFOX6方案化疗.结果 对照组、治疗1、2组有效率分别为40.0%、80.0%、86.7%,治疗1、2组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2组间有效率无显著差异(P>0.05).三组VEGF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2组下降水平均较对照组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2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5例患者对治疗耐受良好,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 腹腔内灌注贝伐珠单抗联合腹腔化疗优于单纯腹腔化疗,并且低剂量贝伐珠单抗的疗效与高剂量方案相当,成本更低,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论证.

    作者:李翔 刊期: 2018年第01期

江西医药杂志

江西医药杂志

主管:江西省卫生厅

主办:江西省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