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大容量输液治疗急性砷化氢中毒的救治体会

邱诗宝;朱若凯

关键词:急性砷化氢中毒, 大容量输液
摘要:目的 总结急性砷化氢中毒患者采用大容量输液治疗的经验.方法 回顾分析我院收治入院的采用大容量输液治疗12例急性砷化氢中毒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12例患者均基本痊愈出院,无后遗症.结论 大容量输液治疗急性砷化氢中毒,疗效明显,不但能够挽救患者的生命,而且节约血制品,摆脱了对血液净化技术和设备的依赖.
江西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万古霉素对大鼠肾小管上皮细胞肾损伤定量评价及其机制研究

    目的 定量评价不同浓度万古霉素对大鼠肾小管上皮细胞的肾损伤程度,并探讨其可能机制.方法 健康雄性SD大鼠肾小管上皮细胞经分离后原代培养,加入含不同浓度万古霉素(0μg/ml、10μg/ml、20μg/ml、30μg/ml、40μg/ml、50μg/ml、60μg/ml)的培养液,3h后测定各组细胞培养基中乳酸脱氢酶(LDH)释放百分率,同时对20μg/ml万古霉素作用浓度的不同时间组(0h、3h、6h、12h、24h、48h)丙二醛(MDA)的含量变化进行考察.结果 细胞培养基中,万古霉素作用后的细胞培养上清液MDA含量随着万古霉素作用浓度的升高而增高.与空白对照组相比,20μg/ml组、30μg/ml组、40μg/ml组、50μg/ml组和60μg/ml组的LDH释放百分率均显著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细胞上清液MDA含量随着时间延长而增高,与空白对照组相比,24h组和48h组的MDA含量均显著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万古霉素对大鼠肾小管上皮细胞具有肾毒性,且呈剂量依赖性,其机制可能与氧化应激反应有关.

    作者:罗洁;徐芬;丁岚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炎琥宁对COPD大鼠肺组织IL-12/STAT4、IL-4/STAT6信号通路影响探讨

    目的 探讨炎琥宁对COPD大鼠肺组织IL-12/STAT4、IL-4/STAT6信号通路影响.方法 建立COPD大鼠模型,分别设置正常对照组、COPD大鼠组、COPD炎琥宁注射液组,对各组大鼠展开血清、肺泡灌洗液中的IFN-γ、IL-12、IL-12R、IL-4、IL-4R水平进行检测,并对大鼠肺组织中STAT4、STAT6蛋白水平进行检测.结果 COPD大鼠组IL-4、IL-4R水平较正常对照组发生显著降低(P<0.05),IFN-γ、IL-12、IL-12R水平较正常对照组发生明显升高(P<0.05);COPD炎琥宁注射液组大鼠血清和肺泡灌洗液中IFN-γ、IL-12、IL-12R水平较COPD大鼠组发生明显降低(P<0.05),IL-4、IL-4R水平较COPD大鼠组发生明显升高(P<0.05).结论 炎琥宁对COPD患者有抗炎作用,这种作用是通过IL-12/STAT4、IL-4/STAT6信号通路调节肺部Th1/Th2失衡实现,在今后的研究中应对其给予足够的重视.

    作者:肖祖克;孙慧;叶东;李星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生物素化微细纤维肽结合IGF-Ⅰ对兔心肌细胞Akt蛋白表达及磷酸化的影响

    目的 探讨生物素化微细纤维肽结合IGF-Ⅰ后对兔心肌细胞Akt蛋白表达及磷酸化的影响.方法 体外培养胎兔心肌细胞,分别以生物素化微细纤维肽结合的IGF-Ⅰ和未结合的IGF-Ⅰ诱导Akt磷酸化,检测Akt、p-Akt蛋白表达,肌钙蛋白表达.结果 与未结的IGF-Ⅰ相比,生物素化微细纤维肽结合的IGF-Ⅰ心肌细胞Akt、p-Akt、肌钙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升高(P<0.05).结论 生物素化微细纤维肽结合的IGF-Ⅰ不但保留了IGF-Ⅰ的生物蛋白活性,并且能加强和延长其作用,增强Akt、p-Akt、肌钙蛋白表达,增加蛋白质合成.

    作者:胡云华;肖祖克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帕金森病和多系统萎缩的肛门括约肌肌电图及相关自主神经损害的研究

    目的 探讨帕金森病和多系统萎缩的自主神经功能损害特点和肛门括约肌肌电图用于诊断帕金森病和多系统萎缩的价值.方法 收集2014年9月至2016年2月就诊于江西省人民医院神经内科门诊及住院病人共100例,其中帕金森病患者50例、多系统萎缩患者50例,健康体检者20例.将所有研究对象进行分组编号分为帕金森病(PD)组、多系统萎缩(MSA)组、正常对照组.登记一般资料、采集病史、完成体格检查和辅助检查(肛门括约肌肌电图检查等),分别记录肛门括约肌肌电图的参数结果,对自主神经功能损害的临床特点进行分析.结果 PD患者自主神经功能损害症状21例(42%),以便秘为主;MSA患者自主神经功能损害症状32例(64%),以尿频、尿急为主.PD组MUP平均时限轻度延长,很少出现卫星电位;MSA组MUP平均时限明显延长,伴有较多卫星电位.结论 两组患者自主神经功能损害程度随着患者的年龄、病程、疾病的严重程度等的增加而加重.ASEMG检查结果MUP平均时限的延长程度及卫星电位的出现率对于鉴别PD和MSA有重要作用,可以以卫星电位出现率和运动单位动作电位(MUP)平均时限为主要鉴别指标.MSA患者ASEMG检查结果的异常程度与自主神经功能损害的程度存在一定相关性.

    作者:刘丽;屈新辉;胡凡;刘世民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血清TLR-4在复苏后肺损伤中的表达与机械通气影响

    目的 观察不同潮气量及呼气末正压(PEEP)机械通气对复苏后综合征患者氧合指数(OI)、肺损伤评分(LIS)、血清TLR-4(TLR-4)表达的影响,探讨心肺复苏后肺损伤机制及机械通气方式.方法 选择我院2013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心搏骤停后复苏后综合征患者24例,采用数字表法随机分为A1、A2、A3、B1、B2、B3组,每组4例.A1组采用低潮气量(6ml/kg)+低PEEP〔3cmH2O(1cmH2O=0.098kPa)〕.A2组采用低潮气量(6ml/kg)+中等PEEP(6cmH2O).A3组采用低潮气量(6ml/kg)+高PEEP(12cmH2O).B1组采用常规潮气量(10ml/kg)+低PEEP(3cmH2O).B2组采用常规潮气量(10ml/kg)+中等PEEP(6cmH2O).B3组中采用常规潮气量(10ml/kg)+高PEEP(12cmH2O).经心肺复苏自主循环恢复后开始计时,观察并记录各组患者1h、6h、12h、24h时氧合指数、血首页下6h、12h相比,OI降低(P<0.05);组间各时间点比较,A2组24h与其他各组同时间点相比,OI升高(P<0.05).⑵各组24h LIS分值为0.5-2.5分,平均(1.5±1.0)分,与其他各组相比,A2组LIS低于其他各组(P<0.05).⑶各组血清TLR-4水平随着时间延长均升高,组内比较,各组12h、24h较1h时间点TLR-4水平升高(P<0.05);与其他各组同时间点相比,A2组12h、24h时TLR-4水平低于其他各组(P<0.05).结论 心肺复苏后血清TLR-4表达升高并呈现肺损伤表现,低潮气量(6ml/Kg)+中等PEEP(6cmH2O)可能是心肺复苏后24h内较为合理的机械通气方式.

    作者:毛洪涛;黄亮;曹春水;熊华威;刘勇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体外热处理精子对精子关键基因表达的影响

    目的 体外热处理阻断精子垂直传播HIV方法研究初步探索,对热处理后精子关键基因表达的影响的研究.方法对精子进行受热处理,实验分为:⑴37℃30min(阴性对照);⑵42℃30min(一般细胞热处理);⑶56℃30min(病毒灭活条件);64℃30min(精子高温处理);然后以上4个大组又分为以下3个小组:受热后恢复0min、受热后恢复1h、受热后恢复4h.利用Q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热应激蛋白质HSP70和HSP90,基因修复功能基因DDB1的表达.ROS(活性氧自由基)检测精子细胞受热后ROS产生和积累情况.结果热应激蛋白质HSP70和HSP90在64℃处理后再恢复4h表达高,热应激蛋白质HSP70和HSP90随着受热的温度升高和恢复时间的延长而表达升高;并且与阴性对照组相比,64℃处理后再恢复4h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基因修复功能基因DDB1在42℃受热后恢复4h表达高,与阴性对照组相比,42℃在恢复1h和4h、56℃和64℃在4h的基因修复功能基因DDB1的表达明显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P<0.05).在64℃受热后恢复0h时,细胞受热后ROS产生和积累高,并且随着时间的恢复ROS会下降.结论受热后精子热应激蛋白质会表达升高,而此时修复蛋白DDB1会对受热激的精子会产生修复作用,从而说明精子具有安全性.

    作者:巢时斌;吴成亮;张杰;苏占荣;辜敏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低分子肝素钙皮下注射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合并肺心病的探讨

    目的 探讨低分子肝素钙皮下注射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合并肺心病的疗效.方法随机选取2014年1月-2017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合并肺心病患者11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原则将这11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合并肺心病患者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的55例患者接受常规治疗;观察组的55例患者接受低分子肝素钙皮下注射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对照组55例患者中显效26例,有效21例,无效8例,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85.45%;观察组55例患者中显效32例,有效20例,无效3例,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4.55%;对照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明显低于观察组;观察组55例患者治疗后的FEV1以及肺活量改善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观察组55例患者治疗后的PT、APTT以及D-D改善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低分子肝素钙皮下注射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合并肺心病的临床疗效显著.

    作者:吕国新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不同时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免疫的变化及胸腺肽的影响

    目的 探讨不同时期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患者的免疫功能的临床意义,评估胸腺肽α1药物临床治疗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5年1月至2017年5月我科住院的80例COPD患者,其中40例COPD稳定期患者为稳定期组,40例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为急性加重期组,另选择40例健康人群为对照组,常规检测各组T细胞亚群CD3+、CD4+/CD8+以及补体C3、C4,评估各组患者的免疫状态,然后急性加重期组患者在传统抗感染、祛痰、平喘和吸氧支持的基础上同时接受12周胸腺肽1.6ug每周两次治疗,也就是药物治疗组,再进行T细胞亚群CD3+、CD4+/CD8+以及补体C3、C4检测,评估药物干预后患者的免疫状态,另选择40例急性加重期患者给予传统治疗基础作为加重期对照组,与药物治疗组两年内急性加重发作次数及平均住院天数比较,探讨药物干预在减少COPD急性发作的临床意义.结果通过检测血清T细胞亚群CD3+、CD4+/CD8+以及补体C3、C4,发现不同时期COPD患者血清T细胞亚群CD3+、CD4+/CD8+均有下降(P<0.05),急性加重期下降更明显(P<0.05),说明COPD患者免疫力与所处时期密切相关,血清补体C3、C4在各组中比较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应用胸腺肽α1治疗COPD急性加重期组患者T细胞亚群CD3+、CD4+/CD8+升高,免疫状态得到改善,且急性加重次数及住院天数均较急性加重期对照组减少(P<0.05).结论 COPD患者均存在免疫状态下降,胸腺肽α1可以提高COPD患者免疫状态,同时可以减少COPD患者急性发作次数及缩短住院天数,减轻家庭及社会经济压力.

    作者:喻杰;胡仁梅;黎云霞;傅晶晶;张志勇;罗琳琳;李秋根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血清SIRT4水平与肥胖程度及血清IGF-1水平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 探讨血清SIRT4水平与肥胖程度及血清IGF-1水平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2015年8月-2017年1月我院诊疗的160例肥胖病人为肥胖组,50例同期体检健康者为对照组.对比分析肥胖组与对照组、不同肥胖程度组与对照组间SIRT4、IGF-1和生化指标表达水平,并对血清SIRT4水平与血脂及血清IGF-1水平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 中度肥胖组和重度肥胖组的SIRT4与IGF-1水平均显著低于轻度肥胖组和对照组,重度肥胖组的SIRT4与IGF-1水平显著低于中度肥胖组,轻度肥胖组和对照组的SIRT4与IGF-1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SIRT4水平与BMI、腰围、TG、TC、LDL-C、FPG、FINS呈显著负相关(P<0.05),而与HDL-C、IGF-1呈显著正相关(P<0.05).结论 肥胖患者中血清SIRT4水平与肥胖程度呈负相关,与血清IGF-1水平呈正相关,存在线粒体氧化能力的负调节作用.

    作者:吴限;杨玉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和结合珠蛋白联合检测对急性冠脉综合征的诊断价值

    目的 探讨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和结合珠蛋白(HP)联合检测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的诊断价值.方法 纳入2014年2月~2016年1月收治的306例ACS患者和306例健康对照者,检测入院时和入院8h后(对照组除外)的血清H-FABP和HP浓度,采用t检验或卡方检验比较不同时刻H-FABP和HP的浓度和阳性率以及两指标的诊断灵敏度、特异度和准确性.结果 早期ACS组(胸痛时间<6h)和中晚期ACS组(胸痛时间≥6h)的H-FABP浓度和阳性率以及HP阳性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而三组间的HP浓度无显著差异(P>0.05);入院8h后,早期ACS组和中晚期ACS组的H-FABP浓度和阳性率显著降低(P<0.05),而HP浓度和阳性率显著升高(P<0.05);入院时的H-FABP和入院8h后的HP联合诊断ACS的灵敏度高达97.7%、特异度为100%、准确性为98.9%,显著高于单一指标的诊断效果(P<0.05).结论 早期H-FABP和中期HP联合检测ACS的效果佳,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琳;陈伟才;刘培健;何金勇;陈绮婷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颞叶胶质瘤合并癫痫患者术后记忆功能变化的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 探讨影响颞叶胶质瘤并癫痫患者术后记忆功能的相关因素,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选择在本院行手术治疗的颞叶胶质瘤患者,共38例,均伴癫痫,在术后3个月,采用韦氏记忆量表(中国修订版)进行记忆功能变化评估.结果 纳入患者均能够配合医师完成韦氏记忆测验,结果显示长时记忆(27.29±2.72)分,短时记忆(51.16±3.62)分,瞬时记忆(8.97±1.82)分,记忆商MQ为(82.44±8.30)分,与常模比较,患者的短时记忆、MQ均较低,统计学分析可见显著差异性(P<0.05);分析不同的影响因素可见患者的记忆功能下降与病理类型、合并癫痫、是否予以放疗及肿瘤直径大小等有关.在测验中发现短时记忆受到了较大影响.结论 颞叶胶质瘤并癫痫患者术后会出现记忆功能障碍,且较为明显,其中短时记忆受损严重,可能与病理类型、癫痫、肿瘤大小及侧别等因素有关.

    作者:周丹;刘茹;刘俊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脑立体定位膜辅助神经内镜手术治疗脑实质内出血

    目的 探讨脑立体定位膜在神经内镜治疗脑实质内出血的应用价值.方法 分析脑立体定位膜辅助神经内镜手术治疗20例脑实质内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术前均行CT确诊,血肿平均体积为(40.56±9.74)cm3,术前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为5-15分.20例患者术后均立即复查头颅CT.结果 本组患者术中平均失血量为60ml(40-120ml),平均手术时间为65min(42-130min).20例患者中,术后血肿清除率为90%以上的13例,60%-90%的5例,60%以下的2例.术后第3个月随访,日常生活能力barthel指数评分:60-100分正常或轻度功能障碍者12例,40-60分中度功能障碍者5例,小于40分重度功能障碍者2例.结论 脑立体定位膜定位精确可靠,使用方便,脑立体定位膜辅助神经内镜治疗脑实质内出血是一种微创且安全有效的方法.

    作者:廖佳奇;许金仙;涂勇;温小华;刘翰文;康天保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充气式纵隔腔镜联合腹腔镜食管癌根治术2例报道

    食管癌是我国发病率居第3位,死亡率居第4位的恶性肿瘤[1]. 对于可切除的食管癌,目前仍然是采取外科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 随着胸腔镜技术在食管外科中的应用,与开放手术相比,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下降[2]. 经胸的食管切除术(左胸、右胸)是目前常用的手术方式[3]. 但是经胸的手术创伤大, 术后疼痛及术中单肺通气导致术后并发症尤其是呼吸系统并发症发生率和围手术期死亡率较高[4]. 经纵隔的食管癌手术,因为其手术时间短、 术后并发症少而成为部分高龄或者心肺功能较差的患者的选择[5]. 我院在积累了大量全腔镜食管癌手术经验的基础上[6,7],于2017 年10 月份开展了江西省首例充气式纵隔腔镜联合腹腔镜食管癌根治术, 迄今为止已经为2例患者施行了该术式,现报道如下.

    作者:熊剑文;张小强;彭金华;喻东亮;王一明;魏益平;张文雄;宋超;徐建军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痛泻宁颗粒联合培菲康治疗感染后肠易激综合征的疗效观察

    目的 评估痛泻宁颗粒联合培菲康治疗感染后肠易激综合征(PI-IBS)的治疗效果.方法 以我院消化内科2016年4月-2017年10月收治的PI-IBS患者中选出90例作为观察对象,根据不同治疗方案将患者分为2组,即治疗组(痛泻宁颗粒+培菲康)45例和对照组(培菲康)45例,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评价.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且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肠道症状评分均明显低于治疗前,且治疗组下降幅度较对照组明显,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痛泻宁颗粒与培菲康联合用药是治疗感染后肠易激综合征的有效方法.

    作者:刘贤平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经阴道超声监测原发不孕症子宫血流的意义

    目的 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观察原发不孕症患者和正常妇女在排卵期和黄体中期子宫血供和内膜血供,分析不孕症患者的排卵期和黄体中期子宫动脉和子宫内膜下动脉血流频谱特点,比较两组差异.方法 原发不孕症患者80例、正常组72例分别于月经周期第14d、第21d进行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统计两组子宫内膜厚度、子宫动脉及子宫内膜的血流参数,包括PSV、RI和PI值,对照分析两组之间各值的差异.结果 不孕组的子宫动脉及内膜血流的RI和PI值均高于正常组,P<0.05,两组之间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子宫动脉和内膜血流的RI及PI值对于原发不孕症的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周欣;韩小羽;肖菊花;刘燕娜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高血压脑出血早期血压控制对患者预后的影响

    目的 探讨高血压脑出血早期血压控制对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87例高血压脑出血且进行手术治疗的患者,通过监测入院患者血压的变化情况,并根据降压幅度将入院3d的平均收缩压分为3组,A组降低大于20%;B组降低5%-20%;C组降低小于5%.分析入院3d平均收缩压、血压变异情况及GCS评分、出血血肿量、吸烟饮酒等相关因素在预后中的作用.结果 发病时,A组相对于B组,预后不佳风险增加1.265倍,95%CI:1.036-2.369(P<0.05),C组相对于B组,预后差风险增加1.385倍,95%CI:1.125-2.487(P<0.05),入院3d平均收缩压控制情况及GCS分评分是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之一.脑出血血肿量是其危险因素而非独立危险因素.受试者特征曲线(ROC)分析结果显示ROC曲线下面积0.808,P<0.001,入院3d平均收缩压控制情况对预后具有一定的预测价值.结论 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入院3d平均收缩压情况进行分析,降低幅度5%-20%可降低继发神经功能损害并改善预后.GCS评分和入院3d平均收缩压可作为患者预后的预测指标.

    作者:万希晨;梁锐;帅其贵;唐尤佳;高翔;吴维蒲;徐文华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细胞DNA倍体分析法在良恶性胸腹水鉴别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 探讨DNA倍体分析方法在良恶性胸腹水中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收集274例患者胸腹水同时进行DNA倍体分析法、常规脱落细胞分析法、染色体分析法三种检查,阳性及可疑阳性病例通过病理诊断进一步证实.结果 DNA倍体分析法、常规脱落细胞学分析法、染色体分析法阳性率分别为23.36%、27.73%、40.88%.DNA倍体分析法与细胞分析法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NA倍体分析法与染色体分析法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染色体分析法准确率较高,达97.44%.DNA倍体分析法特异性为79.20%,敏感性为57.14%;细胞学分析法特异性为83.58%;敏感性为67.86%.结论 DNA倍体分析可作为胸腹水良恶性分析的重要指标,其阳性结果可为以作为临床诊疗依据.

    作者:刘海军;梅金红;王惟佳;徐姗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AEG-1与头颈肿瘤的研究进展

    星形胶质细胞上调基因-1 (Astrocyte elevated gene-1,AEG-1)是肿瘤发展过程中的致癌基因[1],其编码的蛋白质又称异黏蛋白(metadherin, MTHD)和LYRIC,在目前研究的多种肿瘤中过表达.AEG-1基因在肿瘤细胞转化,侵袭,转移,血管生成和化疗耐药方面起着关键作用. 近年来研究也证实,恶性肿瘤组织中AEG-1高度表达与不良预后密切相关, 但在头颈肿瘤中AEG-1 研究较少. 本文对AEG-1结构、致癌信号通路等作一概述,总结了近年来国内外头颈部肿瘤中AEG-1研究进展,为头颈部肿瘤的诊断、监测以及治疗提供新的借鉴.

    作者:熊骋峰;吕云霞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腹腔内灌注贝伐珠单抗和氟尿嘧啶治疗结直肠癌恶性腹水的临床研究

    目的 观察不同剂量贝伐珠单抗联合腹腔化疗治疗结直肠癌恶性腹水患者的近期疗效,探索贝伐珠单抗的佳治疗剂量.方法 将45例结直肠癌恶性腹水患者随机分为三组,每组15例;单纯5-Fu灌注组(对照组),低剂量贝伐珠单抗(3mg/kg)联合5-Fu灌注1组(治疗1组),高剂量贝伐珠单抗(5mg/kg)联合5-Fu灌注2组(治疗2组),三组所有患者均行常规FOLFOX6方案化疗.结果 对照组、治疗1、2组有效率分别为40.0%、80.0%、86.7%,治疗1、2组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2组间有效率无显著差异(P>0.05).三组VEGF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2组下降水平均较对照组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2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5例患者对治疗耐受良好,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 腹腔内灌注贝伐珠单抗联合腹腔化疗优于单纯腹腔化疗,并且低剂量贝伐珠单抗的疗效与高剂量方案相当,成本更低,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论证.

    作者:李翔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超声引导下肋锁间隙锁骨下臂丛神经阻滞在小儿上肢手术中的应用观察

    目的 比较全麻复合超声引导下肋锁间隙臂丛神经阻滞用于小儿上肢手术时的益处和风险.方法 纳入60例5-12岁拟在我院行择期前臂及手部手术的患儿,随机分为两组:肋锁间隙臂丛神经阻滞组(A组,30例),对照组(B组,30例).两组均进行七氟醚全麻并置入对应大小的喉罩,其中A组在全麻诱导后,采用超声探头定位,显示肋锁间隙中腋动脉旁的臂丛神经束,在超声图像引导下到达目标神经干周围,注入对应容量的浓度为0.4%的罗哌卡因.神经阻滞完成后约20min开始手术,术中视需要追加舒芬太尼,并记录追加时间和追加剂量.术后随访,进行疼痛评估,记录术后2h、4h、8h、12h、24h的Wong-Baker疼痛表情评分;记录24h静脉自控镇痛阿片类药物总量;记录苏醒时间,术后24h内恶心呕吐发生情况.结果术中追加舒芬太尼的例数,A组较B组少,两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A组各时间点的疼痛评分及以静脉自控阿片类镇痛药物低于B组,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未出现气胸、刺伤大血管等严重并发症.结论 在超声引导下,肋锁间隙锁骨下臂丛神经阻滞可以安全地应用于小儿上肢手术术中及术后镇痛.

    作者:石小云;宋志平 刊期: 2018年第01期

江西医药杂志

江西医药杂志

主管:江西省卫生厅

主办:江西省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