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伟琼;何莲珠;陆国伟;彭俊云;林锐;陈群芳
目的 研究幽门螺旋杆菌(helicobecter pylori,HP)感染和年龄与血脂异常的关系.方法 用胶乳免疫比浊法检测1042例健康体检者血清幽门螺旋杆菌抗体(阳性用胶体金方法复检)同时用CHOD-PAP底物法检测患者血清总胆固醇(TC)、用GPO-PAP法检测甘油三酯(TG)、用直接法-过氧化氢酶清除法检测高密度脂蛋白(HDL)、用直接法-表面活性剂清除法检测低密度脂蛋白(LDL)水平,并分别以≤30岁,31-60岁,>60岁分三组进行观察各年龄段的感染阳性率及血脂的变化.结果 随着年龄升高,HP感染率逐渐增高,>60岁组的HP感染率高,且TC、TG和LDL均增高,HDL减低.结论 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率随年龄增长而上升,并且血脂异常与HP感染相关.
作者:李琳;张婉红;陈伟才;何金勇;叶敏玲;张双喜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己时小郁子油脐疗对骨折卧床所致患者便秘的影响.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抽取2017年12月-2018年4月在广州中医药大学顺德医院骨科卧床所致患者便秘作为研究对象.按入院前后顺序分为小郁子油脐疗组(A组)、己时小郁子油脐疗组(B组)及常规护理组(C组),各40例.常规护理组(C组)予饮食指导、腹部按摩;己时小郁子油脐疗组(B组)在常规护理组(C组)的基础上,予己时(9:00-11:00)小郁子油脐疗;小郁子油脐疗组(A组)仅予小郁子油脐疗.观察3组患者干预3d后的效果评价.结果 干预后,3组骨科卧床所致患者发生便秘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两比较结果显示,己时小郁子油脐疗组(B组)与小郁子油脐疗组(A组)缓解便秘发生均胜于常规护理组(C组)(P<0.05);己时小郁子油脐疗组(B组)缓解便秘发生的效果优于小郁子油脐疗组(A组)(P<0.05).结论 己时小郁子油脐疗组(B组)对骨折卧床所致患者便秘疗效显著.
作者:梁葵心;廖惠莲;傅秀芳;李淑萍;黄海洋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 观察康惠尔银离子藻酸盐抗菌敷料治疗Ⅲ级糖尿病足伤口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2015年1月-2017年12月在我院内分泌科治疗的Ⅲ级糖尿病足患者100例纳入研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两组均控糖、抗感染、彻底清创,观察组应用康惠尔银离子藻酸盐抗菌敷料换药,对照组采用常规湿性敷料换药,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和伤口修复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肉芽组织生长时间、创面缩小面积、创面愈合时间、换药次数、住院时间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均<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除3例转骨科手术治疗外,其余均显效或有效.观察组总有效率94.00%疗效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76.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康惠尔银离子藻酸盐抗菌敷料给Ⅲ级糖尿病足换药可以明显缩短肉芽组织生长时间,促进创面修复,缩短创面愈合时间和住院时间,减少换药次数,总有效率明显高于传统换药方法,值得推广.
作者:刘静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 研究不同浓度的雌激素用量对于纵膈术后患者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 选取江西省妇幼保健院2014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80例子宫纵膈患者行腹腔镜监视子宫纵隔切除术(TCRS),设为对照组和观察组,观察组术后补充不同浓度雌激素治疗,随机分为四组,每组20例.并对五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观察组患者术后宫腔残余纵膈和宫腔黏连情况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与术后补充激素剂量无明显相关性.术后子宫内膜息肉增生情况随着雌激素用量的增加,患者人数明显增加,P>0.05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在妊娠结局方面,实验组和对照组在自然妊娠率上均较术前显著提高,流产率明显下降,实验组的自然妊娠率高于对照组,流产率降低,两两比较P>0.05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明显,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子宫纵膈术后患者应用雌激素治疗可有效减少术后宫腔黏连的复发,改善患者妊娠结局,但是不同剂量雌激素的补充对于患者术后疗效无明显差异.子宫纵膈切除术后患者应用雌激素治疗是必要的,但应给予患者小有效剂量.
作者:邬欢欢;易迎春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 观察格拉司琼复合利多卡因预注防治罗库溴铵注射痛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120例择期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的患者,随机均分为4组.注射罗库溴铵前2min,分别静脉注射格拉司琼3mg(Ⅰ组)、利多卡因40mg(Ⅱ组)、格拉司琼3mg和利多卡因40mg混合液(Ⅲ组),均用生理盐水稀释至5ml,及单纯生理盐水5ml(Ⅳ组).观察并记录每组患者缩肢反应,术后24h内恶心呕吐、注射部位水泡和红肿等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与Ⅳ组比较,其他3组患者总缩肢反应发生率明显降低(P<0.05).与Ⅰ组、Ⅱ组比较,Ⅲ组缩肢反应发生率明显降低(P<0.05).Ⅰ组、Ⅲ组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明显低于其他两种(P<0.05).四组均无一例注射部位水泡、红肿等不良反应.结论 格拉司琼复合利多卡因预注可有效缓解罗库溴铵注射痛,并且可减少术后恶心呕吐的发生率.
作者:柯炜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 观察三阴性乳腺癌(TNBC)患者肿瘤组织中P53和Ki67的表达情况,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收集2014年1月-2017年12月我院确诊收治的71例三阴性乳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选取同期确诊的71例非三阴性乳腺癌患者.比较P53和Ki67在两组中的表达情况,分析TNBC患者的P53和Ki67表达水平与患者临床病理学特征的关系.结果三阴性乳腺癌组的P53和Ki67表达阳性率均明显高于非三阴性乳腺癌组,差异存在统计意义(P<0.05).TNBC患者的P53表达阳性与肿瘤的直径、组织学分级、脉管内癌浸润以及淋巴结转移情况有关(P<0.05);而Ki67的表达阳性则与肿瘤的组织学分级有关(P<0.05).结论 三阴性乳腺癌患者的 P53 和 Ki67 的表达阳性情况均有所上调.P53 和 Ki67 表达与肿瘤的恶性程度、增殖能力有关,对于患者的病情判断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作者:沈恩超;黄中晶;赵志泓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凶险性前置胎盘临床分级诊疗方法,以减少产后出血量、降低子宫切除率和泌尿系统损伤率.方法 选取2011年1月-2013年12月在我院住院分娩凶险性前置胎盘孕妇130例作为对照组,依据术中所见并结合术后病理学检查分为Ⅰ级、Ⅱ级、Ⅲ级和Ⅳ级,选取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我院住院分娩凶险性前置胎盘孕妇130例作为研究组,术前分级诊断依据彩色超声多普勒检查分为Ⅰ级、Ⅱ级、Ⅲ级和Ⅳ级.术后诊断以术中所见并结合术后病理学检查为准,比较两组术中出血量、子宫切除率和泌尿系统损伤率.结果 ⑴两组孕妇均显示临床诊断分级越高,出血量越多;⑵同一临床分级患者,对照组出血量均多于研究组;⑶对照组总体出血量、子宫切除率及输尿管损伤率显著多于研究组;⑷两组膀胱损伤率无明显差异.结论 术前对凶险性前置胎盘进行规范临床分级诊断,制订规范化治疗方案能有效减少术中出血量,降低子宫切除率和输尿管损伤率.
作者:辛思明;郑九生;贺晓菊;刘凌芝;蔡小凤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DSA3D重建功能在后交通动脉膨大与后交通动脉瘤的对比及分析,明确其在后交通动脉瘤诊断及治疗中的应用.方法 2016年1月-2017年12月收入我科造影检查及治疗的20例疑似动脉瘤病例,通过3D重建功能分析,结合临床,确诊动脉瘤及动脉膨大的分类.结果 采用DSA3D重建确诊动脉瘤12例,膨大8例,诊断率明显提高(P<0.05)尤其是对血管复杂及重叠较多、显影模糊的后交通动脉瘤,在诊断上更具明显优势.结论 DSA3D重建功能可有效、快速区分后交通动脉瘤与后交通动脉膨大的分类,提高了临床检查的准确性,为进一步治疗提供了满意的影像依据,具有明显的诊断优势.
作者:胡小明;赖贤良;罗来树;李梅芳;段居合;夏丹 刊期: 2018年第07期
膀胱癌是我国泌尿外科临床上常见的肿瘤之一,是一种直接威胁患者生存的疾病[1]. 对于肌层浸润性膀胱癌首选根治性膀胱切除术, 原位新膀胱术由于患者不需要腹壁造口, 保持了生活质量和自身形象, 已逐渐被各大医疗中心作为根治性膀胱切除术后尿流改道的主要手术方式之一[1].膀胱全切回肠新膀胱术后出现单一尿漏和肠漏较常见,但出现回肠新膀胱瘘极为少见. 本研究回顾我院 2017 年 1 月收治 1 例膀胱癌患者,结合国内外文献复习,现报告如下.
作者:彭卫华;黎源;张中华;吴亮;刘云;方谦 刊期: 2018年第07期
先天性心脏病室间隔缺损(VSD)经导管介入封堵术创伤小、手术时间短、并发症发生概率低、术后恢复快,因此,经导管介入封堵术可以替代外科手术成为治疗部分膜周部 VSD 的首选方法 [1].VSD 经导管介入封堵术的常见并发症有心律失常、封堵器移位或脱落、腱索断裂、房室瓣关闭不全、主动脉瓣返流、残余分流、溶血、心脏及血管穿孔、神经系统并发症及血栓形成等[2-5]. 其中血栓形成是 VSD 经导管介入封堵术中不常见的危急并发症, 但若不及时发现、 正确处理可能出现严重后果. 现将 1 例 VSD 经导管介入封堵术后 1 周出现股深静脉血栓的病例报道如下.
作者:周云国;段君凯;许飞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应用人文关怀+新型单病种电话随访措施对上尿路结石术后留置双J管的患者进行延续性随访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3月-2018年3月收治例上尿路结石术后留置双J管患者311例,随机分为对照组155例和观察组156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措施及基本人文关怀项目,观察组在其基础上,采取分阶段健康教育代替统一时间健康教育,用单病种电话随访等精准延续护理措施代替统一时间出院电话随访等举措,比较两组患者按期拔管率、患者拔管满意度、对医生的信任度,计数资料采取 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按期拔管率观察组高于对照组,拔管满意度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对医生信任度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人文关怀+单病种电话随访日历进行精准延续随访可提高患者按期拔管率及拔管满意度.
作者:王晶;秦秋霞;屈晓玲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 观察对脓毒症患者早期应用胸腺肽,对患者淋巴细胞凋亡以及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 选取符合要求的2016年5月-2017年6月在我院重症医学科(ICU)住院的62例脓毒症患者,随机分为胸腺肽组(n=32)和常规组(n=30).胸腺肽组在常规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胸腺肽1.6mg,皮下注射/qd,连续给药7d为1个疗程.检测2组患者入院时及治疗第3、7d淋巴细胞亚群水平及淋巴细胞凋亡率,同时计算治疗前后2组患者肝肾功能、APACHEII评分以及ICU住院时间、28d生存情况.结果 ⑴2组患者治疗后各时点淋巴细胞亚群CD4+水平均较治疗前升高,CD8+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治疗3d后比较,胸腺肽组淋巴细胞(CD4+、CD8+)水平与常规组无明显差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7d后胸腺肽组淋巴细胞CD4+水平显著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CD8+水平显著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⑵2组患者治疗后各时点淋巴细胞凋亡率均较治疗前下降,治疗7d后下降明显.治疗3d后2组患者比较,胸腺肽组淋巴细胞凋亡率与常规组无明显差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7d后胸腺肽组淋巴细胞的凋亡率显著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⑶2组患者治疗7d后肝肾功能均较治疗前均有改善,治疗后2组患者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治疗后APACHEII评分比较,胸腺肽组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胸腺肽组ICU住院时间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⑷2组患者28d死亡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胸腺肽可抑制脓毒症患者淋巴细胞凋亡,改善免疫抑制状态,提高临床疗效.
作者:杨蕙文;喻秋平;叶兴文;刘松;赵鑫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 研究三阴性乳腺癌患者的MRI表现.方法 对比38例三阴性乳腺癌与203例非三阴性乳腺癌患者的MR资料,探讨三阴性乳腺癌的MR诊断特点.结果 三阴性乳腺癌ADC值平均0.79±0.16×10-3mm2/s,非三阴性组的0.91±0.16×10-3mm2/s;三阴性乳腺癌边缘光滑42.11%(16/38),非三阴性乳腺癌边缘光滑19.70%(40/203);三阴性乳腺癌环形强化57.89%(22/38),非三阴性乳腺癌环形强化35.96%(73/203);两者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余病变大小、形态、TIC曲线及患者年龄无明显差异.结论 三阴性乳腺癌对比非三阴性乳腺癌多环形强化,边缘光滑,ADC值相对较低.
作者:黄智亮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不孕症女性体重指数(BMI)对IVF/ICSI-ET双胎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2016年12月于江西省妇幼保健院辅助生殖中心行IVF/ICSI-ET治疗后双胎妊娠的妇女3399例,按BMI分为4组:低体质量组(A组,404例),BMI<18.5kg/m2,正常体质量组(B组,2372例),BMI=18.5~23.9kg/m2,超重组(C组,517例),BMI=24.0~27.9kg/m2,肥胖组(D组,106例),BMI≥28kg/m2,回顾性分析其妊娠结局,出生结局及妊娠期并发症情况.结果 ⑴基本情况比较,4组间年龄有显著差异,随着BMI增加,不孕年龄增大.不孕年限有显著差异,随着BMI增加,不孕年限延长.⑵不孕因素比较:输卵管因素,子宫内膜异位症,高泌乳素血症4组间无明显差异,排卵障碍及PCOS4组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随着BMI的增加,排卵障碍和PCOS发生率呈逐渐增长的趋势.组内比较排卵障碍A、B组与C、D组比较有差异,C、D组明显高于A、B组,组内比较PCOS C、D组无差异,其余各组间均有差异.⑶妊娠结局比较:出生孕周4组间无明显差异,组内B、C组与D组有差异,肥胖组出生孕周相对更低,其余无差异;早期流产率无明显差异,晚期流产率4组组间比较有差异,组内A、B组与C、D组比较有差异,随着BMI的升高晚期流产率逐渐升高.⑷出生结局比较:早产发生率各组间组内均无差异,早产<32周各组间组内均无差异,32≤早产<37周各组间组内均无差异;双胎中出生体重1,A组与其余各组比均有显著性差异,A组略低于其余各组,其余各组间无明显差异.低出生体重及极低出生体重四组组间组内均无差异.出生体重2,4组间无明显差异,极低出生体重4组组间组内均无差异,低出生体重,组间无差异,B、C组D组有差异,其余各组无差异.4组间剖宫产率没有明显差异,但剖宫产率都高达80%以上.⑸孕产妇并发症:胆汁淤积综合症、高血压、胎膜早破、前置胎盘、胎膜早剥、产后大出血、先兆子宫破裂、子宫切除、妊娠高血压合并糖尿病、重度子痫前期4组间均无明显差异.结论 排卵障碍及PCOS患者BMI更高,BMI升高不孕年限会随之延长,晚期流产率增加,孕妇双胎分娩孕周与BMI没有直接关系,但肥胖女性分娩孕周有更低趋势,不同BMI组早产发生率并没有显著差异,双胎分娩的新生儿出生体重低体质量组略低于其余各组,但低出生体重及极低出生体重的发生率与BMI指数无明显相关性,孕产妇并发症发生率与BMI指数没有明显相关性,但双胎妊娠的剖宫产率仍居高不下.
作者:许定飞;伍琼芳;苏琼;田莉峰;李游 刊期: 2018年第07期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高速公路、机动车辆的普及,创伤外科患者的患病率、病死率及相关治疗费用在逐年增加. 由于脾脏的解剖位置特殊且组织脆弱、血供丰富,外伤所致的脾破裂则成为创伤外科为常见的急腹症之一, 患者会因此出现腹腔大出血,继而引发休克,若抢救不及时可能导致死亡[1]. 自 1992 年 Delaitre[2]等报道了第一例腹腔镜脾切除以来,经过近二十多年的迅速发展,技术水平得到进步提高,手术适应证不断被扩大,禁忌证不断被改写. 传统观念认为,外伤性脾破裂患者不适合施行腔镜手术, 主要原因是脾破裂患者出血过多,腔镜手术无法在短时间内止住出血,患者可能出现生命危险.2001 年 Ran 等[3]报道 1 例手助腹 腔 镜 脾 切 除 术 (Hand -assisted laparoscopic splenectomy,HALS)治疗外伤性脾破裂,认为该手术可第一时间控制腹腔脏器出血情况, 避免患者出血过多,继而引发失血性休克而危及生命. 本文就手助腹腔镜脾切除术(HALS)治疗外伤性脾破裂的手术适应症和禁忌症、优点和缺点、手术技巧、疗效评价及并发症作一综述.
作者:陈翔;刘承远;李佳伟;廖乐泰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 了解住院精神疾病患者家属病耻感流行现状及影响因素.方法 以2017年3月-9月在精神病院住院的126例患者家属为研究对象,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收集基本信息,贬低-歧视感知自评量表评价病耻感水平.结果 住院精神疾病患者家属73.81%存在病耻感,贬低歧视感知量表平均得分2.72±0.30;病耻感水平脑力劳动者大于体力劳动者;文化程度越高、经济状况越好,其病耻感水平越高(P<0.050);不同的疾病诊断,病耻感水平不同(P<0.050);多因素分析显示,患者家属病耻感与文化程度和疾病诊断密切相关(P<0.050).结论 精神疾病患者家属病耻感水平高,应根据其流行特点和影响因素,采取切实可行的干预措施,降低患者家属病耻感水平.
作者:史奇;颜玮;董永海;喻芳;周蕊芬;徐紫雄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经食道超声心动图(TEE)在侧开胸室间隔缺损封堵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124例侧开胸在经食道超声引导监测下,不同路径室间隔缺损封堵的手术结果,评价室间隔缺损封堵情况.结果 侧开胸其中42例经右房路径室间隔封堵,1例改体外循环下修补,其余成功封堵;82例经右室路径室间隔缺损封堵,5例改体外循环下缺损修补,其余封堵成功.结论 经食道超声心动图在实时评价侧开胸室间隔缺损封堵中具有较高价值,能实时评价缺损大小、封堵器形态、残余分流及瓣膜活动情况,对外科医生判断缺损封堵情况有决定性的作用.
作者:严济泳;陈苏江;刘庆华;赵伟;俞波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高危型HPV检测在宫颈细胞学异常人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103例宫颈细胞学异常患者行高危型HPV检测和电子阴道镜检查的资料,以病理检查结果为诊断金标准,比较HPV阳性组和HPV阴性组的宫颈病变发病率有无统计学差异.结果 ⑴103例宫颈细胞学检查为ASCUS或LSIL的女性,其中88例宫颈细胞学检查结果是ASCUS,15例宫颈细胞学检查结果是LSIL,其中高危型HPV阳性54例,高危型HPV阴性49例,高危型HPV阳性率为52.43%.组织病理学检查发现CINⅠ17例(16.55%),CINⅡ+7例(6.80%).⑵高危型HPV阳性组的宫颈病变发病率(37.04%)高于高危型HPV阴性组的宫颈病变发病率为(8.16%),经 χ2检验,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高危型HPV-DNA检测能有效分流宫颈细胞异常中的高危人群,提高宫颈病变的检出,可以作为宫颈细胞学出现异常后的有益补充.同时,高危型HPV-DNA检测和宫颈细胞学检查可作为高危型HPV阳性而无组织学异常者的随访指标.
作者:邓潇;谢彤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新产程管理在产科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15年1-2月我院实行新产程管理的100例产妇为研究组,并选择2014年1-2月在我院以旧产程标准(Friedman产程标准)管理的100例产妇为对照组,比较2组产妇的分娩方式、产程时间、产科干预及母婴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 两组的阴道分娩率、中转剖宫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产妇因胎儿宫内窘迫行剖宫产术的比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第一产程和总产程时间均明显长于较对照组(P<0.05);两组的第二产程、第三产程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产妇的新生儿出生体重、新生儿窒息及新生儿转NICU治疗的比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产妇产后发热、产后出血、宫颈裂伤的比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产程干预方面:研究组的人工破膜、催产素点滴比例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的分娩镇痛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新产程给予产妇更充裕的时间进行阴道分娩,在分娩过程中减少了产程的干预,减少了催产素的使用,减少了人工破膜术.研究组并未增加产妇及新生儿的风险,降低了剖宫产率.陪伴分娩及新产程管理的产科管理新模式有助于提高产科质量,降低剖宫产率.
作者:戴黎华;蒋冰;李红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3D打印技术在儿童肘内翻手术中应用的可行性及价值.方法 2014年5月至2016年5月在我院治疗肘内翻畸形的患儿中应用3D建模共21例,术前在模型上进行手术设计并应用至实际手术中.结果 本组手术时间35-45mim,平均38min,术中失血量20-35ml,平均29ml,21例均获得随访20-32个月,平均24月.所有患儿截骨部位均获得骨性愈合,肘内翻矫正度25-15°,平均21°,矫形效果满意.综合屈伸功能评价:优16例,良3例,可2例,优良率90.5%.结论采用3D打印技术应用于治疗儿童肘内翻,所制订的手术治疗方案更为安全,便捷,全面;对于患者损伤更小,恢复更快,效果更佳.
作者:邹俊;熊春凤;郭晨;熊斌;吴欣乐;吴志显 刊期: 2018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