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志强;董涵之;双跃荣
目的 观察艾迪注射液联合CHOP方案化疗治疗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的疗效、 免疫功能及感染率的不同.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9月-2017年6月经病理证实的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80例且无条件使用利妥昔单抗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给予标准CHOP方案化疗,试验组40例,给予标准CHOP方案联合艾迪注射液治疗.治疗结束后对比两组疗效、免疫指标及化疗期间感染率发生情况.结果实验组免疫指标、感染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但在近期有效率无明显差别.结论艾迪注射液有提高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免疫功能和减少感染风险的作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彭志强;董涵之;双跃荣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 分析产前诊断孕中期的相关诊断指征,并探讨羊水穿刺染色体检查在产前诊断中的意义.方法 选取2016年5月-2018年2月就诊于我院产科门诊具有诊断指征的孕中期孕妇作为研究对象,B超指导下抽取其羊水并离心培养羊水细胞,制片染色后在高倍镜下进行染色体核型分析.结果 ⑴511例孕中期孕妇,检测异常染色体64例,占比12.5%,其中无创显示高风险者41例,其他具有相关诊断指征异常者23例.⑵23例具有相关诊断指征异常染色体包括唐氏高危者异常8例、 高龄孕妇异常染色体9例、B超显示NT增高者异常染色体4例和父母一方染色体异常者查出胎儿染色体异常2例.⑶41例无创产前DNA检测高风险染色体检测异常者,包括23例21三体综合症、5例18三体综合症和13例性染色体异常者.结论 产前诊断中密切关注相关诊断指征,并对具有相关诊断指征的孕妇进行羊水穿刺染色体核型分析十分必要,有助于更好的指导医生诊断孕中胎儿的异常情况,防止不健康患儿的出生.
作者:柯买春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 通过循证医学方法评估同期经皮肾镜联合输尿管软镜治疗复杂肾结石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检索IVIEDLINE,EMbase,The Cochrane Library,CBM、中国知网(CNKI)、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SinoMed)、维普(VIP)及万方数据库(1990年1月至2017年6月),检索有关同期经皮肾镜联合输尿管软镜治疗复杂肾结石的临床试验.纳入文献的筛选、数据提取和方法学质量评价由两位研究员独立完成.提取得到的数据采用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本研究共纳入9篇随机对照试验研究文献,共1011例患者,其中经皮肾镜联合输尿管软镜治疗组(双镜联合组)497例,经皮肾镜组(PCNL组)514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双镜联合组的手术时问[MD=-17.28,95%CI(-22.32,-12.25),P<0.00001]、住院时间[MD=-2.00,95%CI(-2.76,-1.24),P<0.00001]短于PCNL组;双镜联合组的Ⅰ期结石清除率高于经皮肾镜组[RR=1.13,950%CI(1.01,1.26),P=0.003],但Ⅱ期结石清除率两组无明显差异[RR=1.16,950%CI(0.19,1.50),P=0.24];术中出血量两组无明显差异[MD=-11.56,950%CI(-28.02,5.92),P=0.20];双镜联合组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经皮肾镜组[RR=0.25,95%CI(0.17,0.38),P<0.00001].结论 现有证据显示,双镜联合与经皮肾镜治疗复杂性肾结石相比,双镜联合手术的Ⅰ期结石清除率更高,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比经皮肾镜手术更短,同时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更低,但两种手术方式的术中出血量及Ⅱ期结石清除率无明显差异.
作者:李成文;叶韬;张海峰;高加胜;李志坚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自创递进式缝合法在普通减张缝合法难以缝合的高张力创口的应用效果.方法 结合皮肤延展术原理,采取递进式缝合法将切口由远及近逐级缝合,降低切口张力,达到Ⅰ期愈合的效果.结果 本组24例创口皮肤全部存活,愈合良好.结论 该法经济简便,安全有效,为严重的高张力创口提供快速的直接创口愈合,且无需特殊培训或设备即可达到良好效果,并发症少.
作者:肖明根;钟永福;刘绍梅;易加友;李英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颞浅筋膜轴型瓣在颞下颌关节强直外成形术的应用与疗效.方法 对20例(24侧)创伤性颞下颌关节强直患者采用外成形术,术中并用颞浅筋膜轴型瓣与关节盘缝合,术后早期张口训练,术后2年内定期随访.结果 所有患者术后疗效满意,张口度恢复良好,咬合关系没有改变,4例患者4侧术后有额纹不同程度减弱,术后6个月-2年内均恢复,随访期内内侧髁头均无吸收,所有病例均无复发.结论 颞浅筋膜轴型瓣在颞下颌关节强直外成形术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明显,方法可靠.
作者:严俊峰;熊欣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乳腺超声联合乳管纤维内镜检查在乳头溢液疾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择100例乳头溢液患者,进行乳腺超声检查,观察乳腺导管扩张程度、导管内膜及形态、走向、导管内有无肿块等.比较乳管镜、超声辅助乳管镜检查方法对乳头溢液的检出情况,并将检查结果与病理进行对照.结果 100例(100条乳管)中,乳管内乳头状瘤26条、乳管扩张症30条、乳头状瘤病10条、乳腺癌27条、乳管炎7条.超声联合乳管镜检查漏误诊率2.0%(2/100),其漏误诊率显著低于高频超声(15.0%,15/100)、乳管镜(9.0%,9/1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76,P<0.01;χ2=6.36,P<0.05).结论 乳腺超声联合乳管内镜检查能有效提高乳头溢液疾病的诊断符合率,为乳头溢液的病因诊断、临床手术提供了一种新的临床思维模式.为临床医生的诊治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价值.
作者:刘辉;肖德权;刘庆仪;肖泽文;龚衍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 利用多层螺旋CT(MSCT)对胃癌患者进行术前TNM分期,并对照病理结果,探讨其在术前分期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176例胃癌患者,术前行MSCT检查,平扫后进行动态三期增强,检查后阅片行TNM分期,并与病理结果对比分析.结果 多层螺旋CT对胃癌T分期、N分期、M分期的准确度分别为75.00%(132/176)、71.59%(126/176)、94.89%(167/176),对胃癌TNM分期总准确度为71.13%.结论 MSCT能够较准确地进行胃癌术前分期.
作者:曾广正;熊斌;勒世联;罗小平;孙明生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 通过体外实验探讨虎杖白藜芦醇对前列腺癌的防治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分别采用25μmol/L、50μmol/L、100μmol/L不同浓度的虎杖白藜芦醇作用于前列腺癌PC-3细胞,通过MTT法检测细胞抑制率,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Western blot法测定Bcl-2和Survivin蛋白的表达.结果 随着白藜芦醇浓度的增高以及作用时间的延长,PC-3细胞抑制率明显增加(P<0.05);随着白藜芦醇浓度的增加,PC-3细胞凋亡率明显升高,具有明显的剂量依赖关系(P<0.05);随着白藜芦醇浓度的增加,PC-3细胞中Bcl-2和Survivin蛋白的表达均明显下降(P<0.05).结论 白藜芦醇能够抑制前列腺癌细胞生长,其机制可能与白藜芦醇通过抑制Bcl-2和Survivin蛋白的表达而阻断信号通路有关.
作者:胡著云;戈阳华;周琼;夏曙霞;徐庆刚;宫再兴;殷雍 刊期: 2018年第09期
血吸虫病是严重危害人民身体健康、 阻碍社会经济发展的重大人畜共患传染病, 钉螺是其唯一中间宿主[1-3]. 江西省是血吸虫病流行严重地区之一[4],虽然经过60余年积极防治,疫情大幅下降[5],但由于血吸虫病传播环节多,流行因素复杂,钉螺孳生环境未得到彻底改变, 血防工作依然面临着疫情回升和扩散的挑战[6]. 随着社会、经济不断深入发展,人员流动、建设活动加剧,血吸虫病疫情出现向城市蔓延的趋势,在湖南、湖北均曾出现城区血吸虫病疫情,对城区市民健康、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构成威胁[7-10]. 现对江西省发生的首例城区血吸虫病突发疫情—南昌市西湖区滨江公园发现钉螺事件作一报告和探讨.
作者:李宜锋;林丹丹;辜小南;吕尚标;彭国华;刘亦文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IK)后角膜前后表面非球面性(Q值)的变化及其相关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7年1-6月于我院近视激光中心接受LASIK治疗的近视散光患者105例,均选右眼进行研究.分别于术前、术后1周、术后1个月及术后3个月采用Allegro Oculyzer眼前房诊断系统检查患者角膜前后表面在6mm、7mm、8mm、9mm不同直径下的Q值,及测量中央角膜厚度、眼轴长度、手术治疗光区、切削深度和剩余基质厚度.分析术前术后不同范围内角膜Q值的变化规律,及其与其他参数之间的相关性.结果与术前相比,术后1周、1个月和3个月角膜前表面4个直径范围内Q值均往正向变化,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术后1周、1个月和3个月角膜后表面4个直径范围内Q值均增加,除1个月时9mm直径Q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1)外,其余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角膜前表面4个直径范围的Q值与柱镜呈正相关(P<0.05);角膜后表面4个直径范围的Q值与柱镜呈正相关(P<0.05);角膜后表面6mm直径Q值与中央角膜厚度和眼轴呈负相关(P<0.05);角膜后表面7、8mm直径Q值与等效球镜呈正相关(P<0.05);术后角膜前表面△Q与手术治疗光区和剩余基质厚度呈负相关(P<0.05),与切削深度呈正相关(P<0.05),角膜后表面△Q与手术治疗光区、切削深度和剩余基质厚度不相关(P>0.05).结论大部分近视散光青年角膜前后表面是一种从中央到周边逐渐变扁平的非球面形态.LASIK手术会改变角膜前后表面的非球面性,导致角膜Q值增大,而角膜前表面形态变化更显著.
作者:张莉花;刘克政;刘永琰;周琼 刊期: 2018年第09期
随着宫颈癌筛查技术的提高, 宫颈癌总体发病率、死亡率已经明显下降,但是宫颈腺癌的发病率却相对升高,由5%-10%上升至10%-30%,并且年轻化[1-4]. 宫颈腺癌的行为危险因素如多个性伴侣、 性生活过早、 保健意识缺乏等与宫颈鳞癌相似,发病机制却不像宫颈鳞癌那样明确. 现在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HPV感染特别是HPV18、16也与宫颈腺癌密切相关[5-7]. 但是宫颈腺癌治疗效果欠佳,死亡率比同期鳞癌高,所以早期宫颈腺癌及癌前病变的诊断与发现尤为重要.
作者:汪美容;王艺;程玮;舒宽勇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视屏暴露环境与儿童语言发育迟缓的相关性.方法 设计问卷调查语言发育迟缓儿童的视屏暴露信息及家庭环境信息,通过多元线性回归分析视屏暴露因素对儿童语言发育的影响.结果 134例16-48月龄的语言发育迟缓儿童,视屏暴露的起始月龄为(11.57±5.32)月,儿童每日视屏暴露总时长达(118.79±99.89)min.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发现,视屏暴露起始月龄越小(t=3.743,P<0.001),每日视屏暴露总时间越长(t=-3.547,P=0.001),母子间对话时间越短(t=2.877,P=0.005),儿童的语言DQ值越低.结论 过早、过久的视屏暴露及母子间缺乏对话交流,是儿童语言发育迟缓的重要危险因素.减少视屏暴露,并增加亲子对话交流,有助于预防语言发育迟缓的发生.
作者:史晓燕;蔡世忠;巫瑛;张郦君;陈艳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 慢性肾衰竭患者(chronic renal failure,CRF)常合并有正常甲状腺病态综合征(euthyroid sick syndrome,ESS).有研究认为,1型脱碘酶(Type 1 iodothyronine deiodinase DIO-1)在ESS发生机制起重要作用.本研究将探讨CRF合并或不合并ESS患者血清DIO-1的表达水平.方法 入选2015年4月至2017年4月在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肾内科住院的慢性肾衰竭患者120例,按照慢性肾衰竭以及ESS诊断标准(血清FT3浓度<2.3pg/ml)入选,将入选病例分为2组,组1:慢性肾衰竭合并ESS组(n=60);组2:慢性肾衰竭不合并ESS组(n=60).组3:正常对照组(n=60):通过社区体检及医院体检科收集同年龄段各项指标正常的人群.临床资料由二名医师收集,常规生化检查及甲状腺功能由医院检验科检测,血清DIO-1浓度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方法检测.结果 由于CRF患者常伴有贫血、低蛋白血症及高尿酸血症,故CRF组(组1和组2)血红蛋白、白蛋白与正常人(组3)相比降低、尿酸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三组间血压、心率、呼吸频率、血白细胞、FT4以及TSH相比统计学无差异;因入组的CRF患者多为糖尿病肾病患者,故CRF患者(组1和组2)空腹血糖与正常人(组3)相比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组2的DIO-1表达水平与组1及组3相比较显著性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组1的DIO-1表达与组3相比略升高,但其差别无统计学意义(1.31±0.08ng/ml vs 1.27±0.24ng/ml,P=0.976).结论 CRF不合并ESS患者与CRF合并ESS及健康人群相比,血清DIO-1的表达明显升高.
作者:李志红;何琪;冷木东;徐高四;刘俊;盛霞;宁红红;秦淑兰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 观察川崎病(KD)患儿外周血Th17细胞、γδT17细胞及其产生的IL-17A的变化,探讨Th17细胞、γδT17细胞与KD炎症损伤的关系.方法 分离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豆蔻酰佛波醇乙酯刺激后采用流式细胞技术检测Th17细胞、γδT17细胞百分比,同时采用ELISA测定血清IL-17A水平,并比较两组间Th17细胞、γδT17细胞和IL-17A的变化.结果 ⑴相对于健康对照组,病例组患儿外周血γδT细胞和IL-17A均明显增高(P<0.05),Th细胞比例无明显差异;⑵外周血Th17细胞和γδT17细胞在病例组中的细胞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γδT细胞在KD早期高度活化,并且可能通过产生高水平细胞因子IL-17参与KD的早期炎症反应;Th17细胞在KD的早期炎症反应亦起角色作用.
作者:刘志强;彭宇;邹峥;柯江维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良性前列腺增生(BPH)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术后尿管拔除前膀胱灌注生理盐水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将100例TURP术后留置三腔导尿管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50例,实验组采用尿管拔除前膀胱灌注生理盐水200-300ml,至有较强尿意感时拔除尿管;对照组采用传统拔除尿管方法,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拔除尿管后首次排尿等待时间、不同时段尿液白细胞计数、恢复至正常排尿的时间以及血尿、尿潴留的发生率.结果 对照组患者第一次排尿等待时间(34.2±4.3)min,明显长于实验组(4.1±0.4)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第一次及次日晨起第一次中段尿液白细胞计数(4.8±0.2)、(3.9±0.3)/HP,明显低于对照组(7.8±3.6)、(4.8±0.7)/HP,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恢复正常排尿的时间(12.8±1.5)d,明显长于实验组(8.1±1.3)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血尿、尿潴留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TURP术后尿管拔除前膀胱灌注生理盐水,术后首次排尿等待时间明显缩短,降低了血尿、尿潴留的发生率,同时缩短了正常排尿恢复时间,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彭卫华;黎源;罗丹;张中华;艾桂花;吴亮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 探究鼻肠管联合鼻胃管在神经内科重症患者肠内营养中的应用成效.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16年12月入住我院神经内科重症监护室需使用肠内营养的患者90例,随机分成两组,每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鼻胃管进行肠内营养,实验组给予鼻肠管联合鼻胃管进行肠内营养,比较两组患者血清白蛋白及血红蛋白等营养指标以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 14d后,实验组血清白蛋白、血红蛋白、肱三头肌皮褶厚度均高于对照组(P<0.01),胃潴留、误吸、呕吐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 对神经内科重症患者采取鼻肠管联合鼻胃管进行肠内营养较采用传统的鼻胃管进行肠内营养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营养状态,降低肠内营养并发症的发生率,使患者的肠内营养获得较好的疗效.
作者:况红梅;万琴;王丹;谢珍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输液风险防范护理对无陪护新生儿病房静脉输液安全性、不良事件发生率.方法 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2月我院新生儿病房收治的患儿68例作为对照组,将2016年1月-2017年12月我院新生儿病房收治的患儿68例作为研究组.观察组给予输液风险防范护理措施,对照组给予常规静脉输液护理,比较2组输液质量、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首次穿刺成功率92.39%、输液流程完成率92.73%均高于对照组(分别为79.80%、81.4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事件发生率2.94%和住院治疗总时间(3.86±1.32)d均低于对照组[13.24%、(7.64±1.68)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输液风险防范护理应用于无陪护新生儿病房静脉输液安全性好,不良事件发生率低,值得推广.
作者:林丽;谢春莲;曾杰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18F-FDG PET/CT上CT征象及代谢负荷在临床 Ⅰ 期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患者术后预后评估中的价值.方法 收集2014年术前在我中心完成PET/CT检查的临床I期NSCLC患者的临床、影像资料及生存时间,采用Kaplan-Meier法绘制生存曲线,进行术后生存时间单因素分析,利用Cox回归模型进行术后生存时间多因素分析.结果 34例临床I期NSCLC患者进入本研究;1年生存率为100%,2年生存率为52.9%,3年生存率14.7%;单因素分析显示有无脏层胸膜侵犯、SUVmax、SUVavg、TLG对临床I期NSCLC患者术后生存时间的影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多因素分析显示SUVavg、有无脏层胸膜侵犯及病理类型是临床I期NSCLC患者术后生存时间的预测因子.结论 术前18F-FDG PET/CT检查有益于临床I期NSCLC患者术后预后的评估和合理治疗方案的制订.
作者:骆柘璜;金爱芳;彭瑛;廖凤翔;陈小华;邵明岩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 比较皮肾镜碎石术与输尿管软镜碎石术治疗肾下盏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分析我院2015年6月-2018年6月收治的96例肾下盏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不同手术方案分为输尿管软镜碎石术组(47例)和皮肾镜碎石术组(49例),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碎石成功率、手术时间、术后血红蛋白下降量、术后住院时间及期间发生的不良反应等指标.结果 输尿管软镜碎石术组平均手术花费时间较皮肾镜碎石术组更短,术后血红蛋白下降量方面低于皮肾镜碎石术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住院时间短于皮肾镜碎石术组(P<0.05);两组发热、尿漏、肾绞痛、不良反应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对于单发、体积较小的肾下盏结石可选输尿管软镜碎石术.
作者:汪洋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尿中神经丝蛋白AD7c-NTP与阿尔茨海默病的关系.方法 电子检索PubMed-Medline、EMBase、维普数据库、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中有关尿中AD7c-NTP与阿尔茨海默病关系的病例对照研究文献,并依据纳入和剔除标准进行严格筛选.采用Meta分析的方法合并效应量(加权均属差,WMD).Q检验及I2评估研究异质性的大小;漏斗图及Begg检验评估发表性偏倚;敏感性分析评估结果的稳健性.结果 共筛选出相关文献研究13篇,包含阿尔茨海默病患者1036例,对照1501例.采用随机效应模型进行Meta分析,结果显示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尿中AD7c-NTP含量高于对照组,WMD=2.04ng/ml(95%CI:1.58-2.51).结论 尿中高含量的AD7c-NTP是阿尔茨海默病的危险因素.
作者:易国萍;朱小英 刊期: 2018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