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姣;邓芸;赵雁之;元芳秀;刘维锋
目的 观察右美托咪定滴鼻在小儿包皮环切术后的镇痛效果.方法 行包皮环切术小儿3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C组)和右美托咪定组(D组),每组15例.麻醉方法均采用氯胺酮复合舒芬太尼-丙泊酚静脉全麻,两组患儿均以氯胺酮2mg/kg,丙泊酚2-3mg/kg静脉推注及舒芬太尼0.3μg/kg(总剂量小于10μg)静脉推注.D组于氯胺酮、丙泊酚静脉推注入睡后经鼻滴入右美托咪定1μg/kg.C组经鼻滴入等体积生理盐水.记录入睡后(T0)、包皮环切时(T1)、手术结束时(T2)的SDP、SPO2、HR,记录麻醉苏醒时间、苏醒期肢体扭动的发生、苏醒后镇痛评分、镇静评分与术后是否镇痛药物治疗.结果 两组患儿术中SDP、SPO2、HR比较无差异,D组苏醒后疼痛评分、术后镇痛率和苏醒期体动发生率均明显低于C组(P<0.05),D组患儿麻醉苏醒时间较C组延长(P<0.05),D组镇静评分明显高于C组(P<0.05).结论 右美托咪定1ug/kg滴鼻可以明显减轻小儿包皮环切术后的疼痛.
作者:彭夕华;缑海娣;程丽群;胡华琨 刊期: 2018年第10期
目的 探究腹腔镜及胆道镜联合钬激光经胆囊管治疗继发胆总管结石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选取2014年8月-2018年1月我院肝胆外科收治89例继发胆总管结石作为研究对象,对照组(n=40例)常规采用腹腔镜联合胆道镜行胆总管切开取石,实验组二(n=49例)采用腹腔镜及胆道镜联合钬激光经胆囊管取石.观察两组手术指标、临床指标、中转开腹、不良事件及复发.结果 实验组二胆总管切开长度、术后引流量显著低于实验组一(t=7.499,P<0.05),但一期缝合时间显著高于实验组一(t=8.261,P<0.05),对照组手术时间和术后引流量均显著高于实验组一和实验组二(t=3.115、7.894、2.187、8.087,P<0.05),但实验组一和实验组二两组患者在手术时间上并未见显著差异(P>0.05).实验组二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以及住院费用均显著低于实验组一和对照组(t=3.634、5.623、16.118,3.153、8.646、31.852;P<0.05);而实验组一在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上显著低于对照组(t=3.445、18.727,P<0.05).对照组中转开腹上显著高于实验组一和实验组二(χ2=4.755、4.390,P<0.05),但实验组一和实验组二在胆漏上显著差异(χ2=6.553,P<0.05);对照组其他并发症上显著高于实验组二(χ2=5.093,P<0.05).结论 双镜联合钬激光经胆囊管治疗继发性胆总管结石可缩短住院时间、减少住院费用,并有利于患者的恢复,减少胆漏的发生;但是,临床应用腹腔镜及胆道镜联合钬激光经胆囊管取石需要严格掌握手术适应症和娴熟临床操作技术.
作者:王小方;钟福平;聂剑;姜继豪 刊期: 2018年第10期
目的 评估噻托溴铵联合中医定向透化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期患者的治疗价值.方法 选取安远县人民医院及江西省胸科医院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期患者60例,随机均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抗感染+吸入噻托溴铵治疗,透药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中医定向透化治疗.结果 治疗2周后,对照组中PO2、PCO2较治疗前有统计学意义,但FEV1/FVC及6MWT无统计学意义;透药组中PO2、PCO2、FEV1/FVC、6MWT较治疗前均有明显改善(P≤0.05),其中PCO2、6MWT较对照组同期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对照组及治疗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3.3%、93.3%.结论 噻托溴铵联合中医定向透化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患者有较好的疗效.
作者:欧阳潭;左露;肖小灏;李杰 刊期: 2018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介入栓塞术应用于脑血管畸形的治疗中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治疗前、后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脑血管畸形患者106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53例.研究组给予血管内介入栓塞术,对照组给予传统外科手术.使用化学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并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手术前、后血清MMP-2、MMP-9水平(补充MMP-2、MMP-9的检测方法.结果 研究组总有效率(94.34%)明显高于对照组(73.58%)(P<0.05);2组患者术后血清MMP-2、MMP-9水平均明显下降(P<0.05),其中研究组术后(763.15±74.21μg/L、132.49±12.54μg/L)明显低于对照组(820.49±85.37μg/L、235.47±23.49μg/L)(P<0.05).结论 将介入栓塞术应用于脑血管畸形临床疗效显著,能有效降低MMP-2、MMP-9水平.MMP-2、MMP-9检测有助于判断脑血管畸形病情及疗效.
作者:黄旭华;曹杰;何华 刊期: 2018年第10期
目的 用PCR-芯片杂交法验证人类CYP2C9&VKORC1基因多态性检测试剂盒提供的分析性能,保证其检测方法的性能满足临床实验的质量要求.方法 参照ISO15189和CAP的相关要求对上海百傲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人类CYP2C9&VKORC1基因多态性检测试剂盒准确性、特异性、低检测限和抗干扰能力进行验证.结果 20个临床标本使用PCR-芯片杂交法检测的结果与双向测序的结果完全符合;PCR-芯片杂交法检测野生型位点的30例标本与测序结果一致;低检测限为1.56ng/μl;加入干扰物质甘油三酯、 总胆固醇、 总胆红素的标本与对照组的结果完全符合.结论 人类CYP2C9&VKORC1基因多态性检测试剂盒准确性、特异性、低检测限和抗干扰能力与厂商声明的性能参数完全符合,满足临床实验检测的质量要求.
作者:刘志云;范军秀;姚利飞;彭卫;王伟;邓茂林 刊期: 2018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外源性硫化氢对高糖环境下内皮祖细胞功能活性的影响及机制研究.方法 采用密度梯度离心法从25-35岁健康志愿者外周血分离出单个核细胞(HPB-MNC),用EGM-2培养基对EPCs进行培养和诱导分化,培养7d后通过用细胞免疫荧光检测EPCs摄取对乙酰化低密度脂蛋白和结合FITC-UEA-I的特性;将EPCs分别于正常葡萄糖培养液(5.5mmol/L)、高糖培养液(33mmol/L)、高糖(33mmol/L)+不同浓度NaHS(25uM、50uM、100uM、200uM)培养液中培养24h,比较EPCs体外增殖、迁移、黏附能力变化;并建立裸鼠颈动脉内膜拉脱损伤模型,观察高糖对EPCs修复裸鼠颈动脉内皮损伤能力的影响,以及NaHS的保护作用;以及检测NaHS抗高糖环境下内皮祖细胞Akt和eNOS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 高糖培养液作用EPCs 24h,增殖、迁移、黏附能力明显下降;而当不同浓度NaHS和高糖同时作用于EPCs时,细胞的增殖、迁移、黏附能力得到明显改善(P<0.01);而且,当高糖作用EPCs进行细胞移植,其再内皮化能力明显下降,而当硫化氢和高糖同时作用于EPCs进行移植,其再内皮化能力明显改善,(P<0.01),EPCs表面的Akt/eNOS信号通路明显上调(P<0.01).结论 NaHS在一定范围内能够明显改善高糖环境下内皮祖细胞的增殖、迁移、黏附能力,并且改善EPCs的血管内皮修复能力,其机制可能与EPCs表面的Akt/eNOS信号通路相关.
作者:柯娩英;杨治芳;周华华;孙靖;陈芳;吴文辉;刘鸿滨 刊期: 2018年第10期
严重气管狭窄、 原发气管恶性肿瘤或邻近器官恶性肿瘤的侵犯均需行气管切除重建. 当成人气管切除长度超过1/2(婴幼儿气管的1/3)时,端端气管吻合因极大的张力而导致吻合口撕裂等致命并发症[1]. 虽然同种异体气管或异种气管可以作为替代物,但伴随移植气管来源困难、终生免疫抑制治疗等缺点,临床上难以推广. 目前,组织工程已成为解决这一问题的潜在方法. 新的气管构架需要能够被覆纤毛柱状上皮横向刚性但纵向柔韧的管状支撑,同时达到能够自我修复、再血管化以及无免疫排斥等要求. 相关研究目前已有较多报道, 但这些组织工程气管距离临床实际要求仍有一些差距[2,3]. 以下,我们针对构建组织工程气管几个关键因素进行分析.
作者:张文雄;徐建军 刊期: 2018年第10期
目的 评价母乳喂养指导路径对母乳泌乳时间、泌乳量、母乳喂养率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7年9月-2018年9月期间我院产科成功分娩的产妇220例,根据分娩顺序分为两组.观察组(n=110)应用母乳喂养指导路径,对照组(n=110)应用传统护理路径,评价及比较两组的泌乳始动时间、泌乳情况、母乳喂养率.结果 观察组的泌乳始动时间(25.91±7.55)h,低于对照组的(58.72±10.16)h;观察组的乳汁充足率52.73%,高于对照组的28.18%;乳汁不足率、缺乳率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的纯母乳喂养率65.45%,高于对照组的39.09%;人工喂养率19.09%,低于对照组的39.0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对产妇应用母乳喂养指导路径,护理优势更大,可促进产妇泌乳,增强其母乳喂养的信念,有益母婴身心健康.
作者:张家榕;刘琦石;余咏宜;陈秀娟 刊期: 2018年第10期
目的 建立盐酸副玫瑰苯胺法测定当归药材中二氧化硫残留量的测量不确定度评价方法.方法 通过建立盐酸副玫瑰苯胺法测定含量的数学模型,分析影响其不确定度的因素来源,对各个不确定度因素进行评定,并计算合成不确定度,终给出测量结果在95%置信区间下的扩展不确定度.结果 本次试验的当归药材中残留二氧化硫含量测定结果为(729.34±39.92)μg/g.结论 建立的不确定度评定法适用于盐酸副玫瑰苯胺法测定中药材中二氧化硫残留量的不确定度分析.
作者:刘玲;陶松;刘立民;张梦颖;张五萍;林婷婷 刊期: 2018年第10期
目的 评价毫火针联合308nm准分子光治疗稳定期白癜风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选取2016年6月至2018年1月我院收治的120例稳定期白癜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3组,每组40例,治疗组予毫火针联合308nm准分子光照射治疗;对照组1采用单纯毫火针治疗;对照组2采用单纯308nm准分子光准照射.3组均每周治疗1次,连续治疗6-12周进行临床疗效评价及安全性评价.结果 治疗组的治疗总有效率(92.5%)高于对照组1(70%)与对照组2(6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1与对照组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达到显效时的治疗次数明显少于两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毫火针联合308nm准分子光治疗稳定期白癜风疗效确切,安全性高.
作者:许传勤;相勇;陈体高;罗艳;许彩燕;陈罗娣 刊期: 2018年第10期
目的 评估侧角度照射技术与三维超声成像技术联合应用对完整显示胎儿腭结构的价值.方法 抽选208例到我科进行胎儿超声系统筛查的孕24-28周孕妇,运用双盲法,分为标准组104例(运用常规照射角度,经过三维重建得出的检查结果)与侧角度照射组104例(运用侧角度照射,经过三维重建得出的检查结果)进行胎儿超声系统筛查,统计胎儿腭不同部分的显示率、胎儿腭裂的产前检出率以及各分型的检出率.结果 侧角度照射组原发腭、继发腭大部分(96例,92.3%)均可显示明显优于标准组大部分(89例,85.6%)只显示原发腭,侧角度照射组胎儿腭的结构显示图像质量明显高于标准组P<0.05;侧角度照射胎儿腭裂的检出率为100%明显高于常规照射角度检出率为64.6%(P<0.05),分型结果提示,侧角度照射在继发腭裂、软腭裂、完全性腭裂的检出率均高于常规照射角度组.结论 侧角度照射技术与三维超声成像技术的结合应用,能完整、全面、直观地显示胎儿腭,准确诊断腭裂,提高唇腭裂的分型诊断,进一步明确累及范围.
作者:方洁莹 刊期: 2018年第10期
目的 评估小剂量他克莫司用于危重型胸腺瘤合并重症肌无力术后的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危重型胸腺瘤合并重症肌无力且行手术治疗的患者68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术后使用溴吡斯的明+强的松+小剂量他克莫司(2~3mg),对照组使用溴吡斯的明+强的松,比较两组肌无力评分改善情况、 激素减量及不良反应.结果 第12周以后实验组肌无力MGFA、ADL及MMT评分下降幅度显著,各项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12周、24周、48周实验组强的松服用量分别为(16.23±2.37)mg、(8.53±1.71)mg、(3.99±1.02)mg(P<0.05),而对照组在观察期内减药量较少.24周之内两组患者不良反应率差异不大,但是24-48周,实验组新发不良反应为5例(14.70%),对照组为14例(41.2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于危重型胸腺瘤合并重症肌无力术后患者,加用小剂量他克莫司能够更好改善患者肌无力情况,并能减少激素使用量.
作者:林庆;柳阳春;徐全;彭雷;章晔;周鑫;吴昊;陈立如 刊期: 2018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学龄前儿童近视危险因素.方法 取我院2016年1月-2017年12月收治学龄前近视患儿100例,纳入观察组.于同期选取我院体检健康的儿童100例,纳入对照组.采用美国伟伦SureSight视力筛查仪、自动电脑验光仪对儿童的屈光状态进行检查.结果 单因素分析发现,父亲与母亲屈光状态不良是影响学龄前儿童近视单因素(P<0.05).龄前儿童近视与出生时是否吸氧、添加辅食时间、睡觉是否开灯(P>0.05),与户外活动时间、近距离用眼时间相关(P<0.05).患儿甜食摄入少、喜食蔬菜、水果、豆类、海产品,则患近视危险性低.学龄前儿童近视与出生时是否吸氧、添加辅食时间、睡觉是否开灯无关(P>0.05)、与户外活动时间及近距离用眼时间相关(P<0.05).多因素分析发现,喜甜食、父亲与母亲屈光不良近距离用眼时间、是学龄前儿童近视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喜食海产品、蛋类、水果、豆类、户外活动时间是学龄前儿童近视保护因素(P<0.05).结论 遗传、饮食习惯摄取量与学龄前儿童近视发生有关,其中喜甜食、父亲与母亲屈光不良是学龄前儿童近视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喜食海产品、蛋类、水果、豆类是学龄前儿童近视保护因素.
作者:饶晓风 刊期: 2018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血塞通对盆腔炎患者血清CRP、IL-2、TNF-α以及MIP-2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3月-2017年3月收治的慢性盆腔炎患者98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9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头孢呋辛钠联合甲硝唑2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血塞通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CRP、IL-2、TNF-α、MIP-2的表达水平,以及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后,两组CRP、IL-2、TNF-α以及MIP-2水平均明显下降,其中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治疗后,两组中医证候以及局部体征评分均明显下降,其中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均未发生不良反应.结论 将血塞通应用于盆腔炎患者的治疗中,可有效改善患者血清炎性因子表达水平,缓解症状,临床疗效明显,且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肖鸣盛;谌小英;况业妹 刊期: 2018年第10期
目的 评估质子泵抑制剂(PPI)用于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治疗的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2017年6月在我科住院的40例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资料,根据其住院前2周使用PPI情况分为2组,分别检测患者第1d、8d、15d外周血降钙素原和内毒素,分组比较其变化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各自第8d、第15d降钙素原水平与第1d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降钙素原水平随住院时间的延长而逐步降低,呈负相关.两组患者各自第8d、第15d内毒素与第1d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且内毒素检测多数低于检测下限.结论 短疗程PPI用于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治疗是安全的,并不增加用药期间感染的发生率,不促进疾病进展.
作者:赖玲玲;杨丽霞;饶希 刊期: 2018年第10期
目的 研究APPL1(Adaptor protein containing PH domain,PTB domain and leucine zipper motif 1)在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以及其和EGFR(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表皮生长因子受体)的关系.方法 采用Envision免疫组化法,测定APPLl在50例肺癌组织及50例癌旁正常组织的表达,同时测定EGFR在肺癌组织中的表达.结果 ⑴APPLl蛋白在肺癌组和癌旁正常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是70%(35/50)和16%(8/50),APPLl蛋白在两组间的表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0(<0.001)).⑵APPLl蛋白表达与肺癌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APPLl蛋白的表达阳性率与肺癌的组织学类型、性别、年龄、TNM分期无明显相关性(P>0.05).⑶APPL1与EGFR在肺癌中的表达有相关性(P<0.05).结论 ⑴APPLl在肺癌组织中表达明显高于癌旁正常组织,提示APPL1有可能成为肺癌新的免疫标志物,是潜在的治疗靶点.⑵APPL1在肺癌中的表达与患者的组织学类型等无明显相关性.⑶APPL1与EGFR在肺癌中的阳性率有一致性.
作者:朱赞雷;陈碧嬛;王建;张敏;乐永宏;赖庆文 刊期: 2018年第10期
目的 研究白细胞介素23(IL-23)、胃蛋白酶比值(PGR)以及胃泌素17(G-17)在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3月-2018年3月期间内我院接诊的124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定为研究组,对照组选择在我院正常体检的健康人群124例.比较分析对照组和研究组患者中白细胞介素23(IL-23)、胃蛋白酶比值(PGR)以及胃泌素17(G-17)的表达水平.结果 研究组患者的IL-23、PGⅠ、PGR、G-17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GⅡ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明显(P<0.05).随着萎缩程度的加重IL-23、PGⅡ水平逐渐上升,PGⅠ、PGR、G-17水平逐渐下降.且不同萎缩程度间IL-23、PGⅠ、PGⅡ、PGR、G-17水平差异明显(P<0.05).结论 IL-23、PGR及G-17与慢性萎缩性胃炎有一定的关系,其能够帮助临床医师筛选慢性萎缩性胃炎病人,检测IL-23、PGR及G-17水平可作为慢性萎缩性胃炎诊断方法.
作者:朱晓娟;陈玲;汤丽娟;刘政 刊期: 2018年第10期
目的 研究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在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术中及术后的浓度改变,探索其在术后诊断早期心肌损伤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2007年1月-2018年7月30例行体外循环下心内直视手术患者为实验组,测定5个时间点(CPB前、主动脉开放后30min、3h、12h、24h)血清HFABP、cTnI、CK-MB、浓度,选取30例健康体检人员作为对照组,检测其血清HFABP、cTnI、CK-MB浓度,观察心内直视手术患者围手术期各时间点HFABP、cTnI、CK-MB指标动态变化情况.结果 实验组HFAB浓度检测值在T2、T3、T4时间点浓度检测值高于对照组,实验组cTnI浓度检测值在在T4、T5时间点浓度检测值高于对照组,CK-MB在T3、T4、T5时间点浓度检测值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HFABP的检测峰值浓度水平与cTnI的检测峰值浓度水平、CK-MB的检测峰值浓度水平均呈直线相关,与主动脉阻断时间也呈正相关.结论 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对于体外循环下心脏直视术后早期心肌损伤的诊断、程度判定具有重要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潘朝阳 刊期: 2018年第10期
目的 研究血浆置换联合胆红素吸附治疗慢加急性乙肝肝衰竭急性肾损伤的疗效.方法 选择慢加急性乙肝肝衰竭伴有急性肾损伤的患者35例,同时选择慢加急性肝衰竭合并肝肾综合征患者16例.在常规内科药物治疗的基础上,采用血浆置换联合胆红素吸附治疗,收集入院时、人工肝治疗前、人工肝治疗后、治疗后第7d以及出院(或死亡)等时间点的肝肾功能、血常规及凝血酶原时间等指标,并使用改良中国人MDRD-eGFR计算简化公式计算上述时间点的eGFR,分析比较上述指标的变化情况,同时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的疗效和病死率.结果 急性肾损伤组患者经过人工肝治疗,其血清肌酐水平明显降低,eGFR水平明显改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显著(P均<0.05).且肌酐降低和肾功能改善持续存在直至出院;而肝肾综合征组患者,虽然经过人工肝治疗后,其血清肌酐水平及eGFR水平均可改善,治疗前后存在明显差异(P<0.05),但是改善仅短暂存在,随着病程进展,血清肌酐持续升高,肾功能持续恶化.两组患者的病死率相比较存在极其显著差异(P<0.01),而且急性肾损伤组患者在人工肝治疗后仍然进展为肝肾综合征的比例仅有22.85%.结论 血浆置换联合胆红素吸附人工肝治疗慢加急性乙肝肝衰竭急性肾损伤可以降低患者血清肌酐水平,改善肾功能,减少进展至肝肾综合征的风险,由此降低慢加急性肝衰竭急性肾损伤患者的病死率.可以作为一项针对慢加急性肝衰竭急性肾损伤患者的有效治疗方法.
作者:刘晓妍;程晓宇;张伦理 刊期: 2018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miR-27a rs895819与胃癌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方法 收集江西省肿瘤医院行D2根治术后胃癌患者98例(I-Ⅲ期),所有患者均接受奥沙利铂联合氟尿嘧啶类药物术后辅助化疗,分析rs895819遗传变异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生存的相关性.结果 miR-27a rs895819基因多态性与胃癌临床病理特征无相关性.隐性模型中,野生型+杂合型(AA+AG)患者的3年总生存率显著高于突变型(GG),分别为77.22%和33.33%.预后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淋巴结状态(P=0.014,OR=6.940,95%CI 1.478-32.590)和rs895819遗传变异(P=0.004,OR=0.111,95%CI 0.025-0.496)为总生存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 miR-27a rs895819可能与胃癌预后相关,与临床病理特征无关.
作者:刘冬兰;王艳华;廖瑜倩;万以叶 刊期: 2018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