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毫火针联合308nm准分子光治疗稳定期白癜风疗效观察

许传勤;相勇;陈体高;罗艳;许彩燕;陈罗娣

关键词:白癜风, 毫火针, 308nm准分子光
摘要:目的 评价毫火针联合308nm准分子光治疗稳定期白癜风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选取2016年6月至2018年1月我院收治的120例稳定期白癜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3组,每组40例,治疗组予毫火针联合308nm准分子光照射治疗;对照组1采用单纯毫火针治疗;对照组2采用单纯308nm准分子光准照射.3组均每周治疗1次,连续治疗6-12周进行临床疗效评价及安全性评价.结果 治疗组的治疗总有效率(92.5%)高于对照组1(70%)与对照组2(6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1与对照组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达到显效时的治疗次数明显少于两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毫火针联合308nm准分子光治疗稳定期白癜风疗效确切,安全性高.
江西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可手术的三阴性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临床特征及预后分析

    目的 探讨可手术的三阴性乳腺浸润性导管癌和非三阴性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差异.方法通过回顾性分析已行乳腺改良根治术及术后辅助治疗的31例三阴性乳腺浸润性导管癌和35例非三阴性乳腺浸润性导管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及随访结果,探讨两组病例临床特征及预后的差异.结果三阴性乳腺癌(TNBC)和非TNBC患者手术时年龄及术后病理标本肿块大小数值无统计学差异(P>0.05);在T分期、N分期及TNM分期中,TNBC和非TNBC无统计学差异(P>0.05);TNBC患者术后复发转移率高于非TNBC患者(0.05>P>0.01);TNBC患者术后DFS和OS均短于非TNBC患者(P<0.05).结论对于可手术的TNBC和非TNBC患者,手术时年龄、术后肿块大小、TNM分期并无差别,但TNBC患者术后无疾病生存期(DFS)和总生存期(OS)更短.

    作者:李鹰飞;邱华平;龙剑;查国华;饶晓军;周慧霞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超声聚焦技术治疗外阴上皮内非瘤样病变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使用超声聚焦技术治疗外阴上皮内非瘤样病变的近期疗效,安全性及可行性.方法 回顾分析2017年9月-2018年1月在我院采用超声聚焦技术治疗病理诊断符合外阴上皮内非瘤样病变的4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全组中除1例治疗过程因局麻效果差,提前结束治疗,其余全部顺利完成治疗,术中无水泡、结节、溃疡等出现,术后无严重并发症出现.1例患者外阴颜色、症状无明显改变;1例患者原色素减少部位颜色正常改变,但周边出现颜色变白并伴有瘙痒;19例患者颜色完全恢复正常,症状消失;21例患者颜色及症状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失访2例.结论 超声聚焦技术治疗外阴上皮内非瘤样病变安全、有效、近期效果良好,远期效果仍需进行进一步的临床研究.

    作者:陶春霞;肖菊花;曾莹;付蓉花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硫化氢改善高糖环境下内皮祖细胞功能活性的机制研究

    目的 探讨外源性硫化氢对高糖环境下内皮祖细胞功能活性的影响及机制研究.方法 采用密度梯度离心法从25-35岁健康志愿者外周血分离出单个核细胞(HPB-MNC),用EGM-2培养基对EPCs进行培养和诱导分化,培养7d后通过用细胞免疫荧光检测EPCs摄取对乙酰化低密度脂蛋白和结合FITC-UEA-I的特性;将EPCs分别于正常葡萄糖培养液(5.5mmol/L)、高糖培养液(33mmol/L)、高糖(33mmol/L)+不同浓度NaHS(25uM、50uM、100uM、200uM)培养液中培养24h,比较EPCs体外增殖、迁移、黏附能力变化;并建立裸鼠颈动脉内膜拉脱损伤模型,观察高糖对EPCs修复裸鼠颈动脉内皮损伤能力的影响,以及NaHS的保护作用;以及检测NaHS抗高糖环境下内皮祖细胞Akt和eNOS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 高糖培养液作用EPCs 24h,增殖、迁移、黏附能力明显下降;而当不同浓度NaHS和高糖同时作用于EPCs时,细胞的增殖、迁移、黏附能力得到明显改善(P<0.01);而且,当高糖作用EPCs进行细胞移植,其再内皮化能力明显下降,而当硫化氢和高糖同时作用于EPCs进行移植,其再内皮化能力明显改善,(P<0.01),EPCs表面的Akt/eNOS信号通路明显上调(P<0.01).结论 NaHS在一定范围内能够明显改善高糖环境下内皮祖细胞的增殖、迁移、黏附能力,并且改善EPCs的血管内皮修复能力,其机制可能与EPCs表面的Akt/eNOS信号通路相关.

    作者:柯娩英;杨治芳;周华华;孙靖;陈芳;吴文辉;刘鸿滨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血浆置换加胆红素吸附治疗慢加急性肝衰竭急性肾损伤疗效观察

    目的 研究血浆置换联合胆红素吸附治疗慢加急性乙肝肝衰竭急性肾损伤的疗效.方法 选择慢加急性乙肝肝衰竭伴有急性肾损伤的患者35例,同时选择慢加急性肝衰竭合并肝肾综合征患者16例.在常规内科药物治疗的基础上,采用血浆置换联合胆红素吸附治疗,收集入院时、人工肝治疗前、人工肝治疗后、治疗后第7d以及出院(或死亡)等时间点的肝肾功能、血常规及凝血酶原时间等指标,并使用改良中国人MDRD-eGFR计算简化公式计算上述时间点的eGFR,分析比较上述指标的变化情况,同时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的疗效和病死率.结果 急性肾损伤组患者经过人工肝治疗,其血清肌酐水平明显降低,eGFR水平明显改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显著(P均<0.05).且肌酐降低和肾功能改善持续存在直至出院;而肝肾综合征组患者,虽然经过人工肝治疗后,其血清肌酐水平及eGFR水平均可改善,治疗前后存在明显差异(P<0.05),但是改善仅短暂存在,随着病程进展,血清肌酐持续升高,肾功能持续恶化.两组患者的病死率相比较存在极其显著差异(P<0.01),而且急性肾损伤组患者在人工肝治疗后仍然进展为肝肾综合征的比例仅有22.85%.结论 血浆置换联合胆红素吸附人工肝治疗慢加急性乙肝肝衰竭急性肾损伤可以降低患者血清肌酐水平,改善肾功能,减少进展至肝肾综合征的风险,由此降低慢加急性肝衰竭急性肾损伤患者的病死率.可以作为一项针对慢加急性肝衰竭急性肾损伤患者的有效治疗方法.

    作者:刘晓妍;程晓宇;张伦理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盐酸副玫瑰苯胺法测定当归药材中二氧化硫残留量的不确定度评定

    目的 建立盐酸副玫瑰苯胺法测定当归药材中二氧化硫残留量的测量不确定度评价方法.方法 通过建立盐酸副玫瑰苯胺法测定含量的数学模型,分析影响其不确定度的因素来源,对各个不确定度因素进行评定,并计算合成不确定度,终给出测量结果在95%置信区间下的扩展不确定度.结果 本次试验的当归药材中残留二氧化硫含量测定结果为(729.34±39.92)μg/g.结论 建立的不确定度评定法适用于盐酸副玫瑰苯胺法测定中药材中二氧化硫残留量的不确定度分析.

    作者:刘玲;陶松;刘立民;张梦颖;张五萍;林婷婷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侧角度照射技术结合三维超声成像在胎儿腭完整显示的应用价值

    目的 评估侧角度照射技术与三维超声成像技术联合应用对完整显示胎儿腭结构的价值.方法 抽选208例到我科进行胎儿超声系统筛查的孕24-28周孕妇,运用双盲法,分为标准组104例(运用常规照射角度,经过三维重建得出的检查结果)与侧角度照射组104例(运用侧角度照射,经过三维重建得出的检查结果)进行胎儿超声系统筛查,统计胎儿腭不同部分的显示率、胎儿腭裂的产前检出率以及各分型的检出率.结果 侧角度照射组原发腭、继发腭大部分(96例,92.3%)均可显示明显优于标准组大部分(89例,85.6%)只显示原发腭,侧角度照射组胎儿腭的结构显示图像质量明显高于标准组P<0.05;侧角度照射胎儿腭裂的检出率为100%明显高于常规照射角度检出率为64.6%(P<0.05),分型结果提示,侧角度照射在继发腭裂、软腭裂、完全性腭裂的检出率均高于常规照射角度组.结论 侧角度照射技术与三维超声成像技术的结合应用,能完整、全面、直观地显示胎儿腭,准确诊断腭裂,提高唇腭裂的分型诊断,进一步明确累及范围.

    作者:方洁莹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离体肾转运器在供肾保护功能评估的临床应用

    目的 探讨离体肾转运器(LifePort)在公民死亡器官捐献(donation after citizen's death,DCD)供肾移植中的临床应用.方法 选择我院2013年1月-2017年12月16例DCD供肾采用LifePort灌注保存,回顾性分析16例采用LifePort灌注保存供肾移植术后第1、7、21d血肌酐水平、移植肾功能恢复延迟(DGF)发生率、急性排斥反应(AR)发生率,受者平均住院时间.结果 LifePort灌注保存与传统静态冷保存法结果比较,供肾移植术后第1、7、21d血肌酐水平下降更明显(P<0.05);移植肾功能恢复延迟(DGF)发生率、急性排斥反应(AR)发生率明显降低(P<0.05);受者平均住院时间明显缩短(P<0.05,见表1).结论 LifePort有助于改善DCD供肾质量,减少术后DGF、AR发生率,缩短患者住院时间,提高DCD肾移植的远期疗效.

    作者:罗文峰;李新长;徐志丹;丁利民;罗来邦;张友福;龙成美;杨华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气流冲击结合持续声门下吸引预防呼吸机相关肺炎的效果研究

    目的 评价气流冲击结合持续声门下吸引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临床价值.方法 将ICU行气管插管、机械通气>48h的患者随机分为气流冲击结合持续声门下吸引组(观察组),持续声门下吸引组(对照组),用VAP临床诊断标准进行VAP评估.记录每日声门下分泌物的吸引量,患者早发及晚发性VAP发生的例数、VAP发生时间等.结果 共有53例患者入选,对照组25例,APACHEⅡ评分为(21.29±4.70),观察组28例,APACHEⅡ评分为(20.78±4.64),MV 5d内,对照组VAP发生率12%与观察组7.1%无明显差异(P>0.05);MV≥5d,对照组VAP发生率40%显著大于观察组14.3%(P<0.05);对照组晚发性VAP发生的中位数时间5.0d,四分位间距1.0d,显著较观察组中位时间7.0d,四分位间距1.5d为早(P<0.05);对照组患者囊上分泌物吸引量(30.40±9.6ml/d)显著低于观察组(37.82±7.8ml/d),(P<0.05).结论 ⑴囊上分泌物吸引量与是否发生VAP有关.⑵气流冲击结合持续声门下吸引可降低晚发性VAP的发生率,延长VAP发生时间.

    作者:蒋光辉;刘素芸;陶文强;周雯;万建国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丹红注射液联合左西孟旦治疗急性心力衰竭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丹红注射液联合左西孟旦治疗急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17年6月-2018年5月在我院治疗急性心力衰竭患者,共98例,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与治疗组,每组各49例.对照组采用左西孟旦治疗,首次静滴剂量为12μg/kg,滴注时间控制在10min,之后按0.1μg/(kg·min)的标准维持剂量静脉泵入;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静脉滴注丹红注射液,30ml溶解于5%葡萄糖溶250ml中,1次/日,连续治疗1周.比较两组治疗效果、 治疗前后左室射血分数(LVEF)、每搏输出量(SV)、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B型利钠肽(BNP)的变化水平.结果 治疗后试验组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9.8%、7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与对照组的BNP明显下降,24h尿量显著增加,且试验组的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与对照组的心率明显下降,呼吸困难明显减轻,且试验组的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左室射血分(LVEF)、每搏输出量(SV)的水平均显著升高,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显著减小,且试验组的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丹红注射液联合左西孟旦治疗急性心力衰竭,通过利用中药丹红注射液抗栓、抗凝、改变血流量等药理作用,再结合左西孟旦的正性肌力作用能够显著改善心脏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查红群;毛娉婷;杨文华;魏玲;沈冬梅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泪道置管联合典必殊眼膏治疗泪道阻塞

    目的 探讨泪道阻塞通过一次性泪道再通管(RS型)联合妥布霉素地塞米松眼膏(典必殊眼膏)泪道注入治疗的方法及效果.方法 研究我院2015年2月-2017年6月随机抽取的120例泪道阻塞患者.A组54例泪道阻塞患者运用泪道置管联合典必殊眼膏泪道注入术,B组66例泪道阻塞患者运用单纯泪道探通置管术,观察两种手术方式术后6个月的患者症状改善情况.结果 A组术后6个月症状改善率为85.2%,B组术后6个月症状改善率为45.5%.A组患者有效率明显较B组高.结论 泪道置管联合典必殊眼膏泪道注入术后有效率明显高于单纯泪道探通置管术,值得推广.

    作者:邓军萍;江威;胡虹;杨青;单人辉;左兴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在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术后心肌损伤的早期检测价值

    目的 研究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在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术中及术后的浓度改变,探索其在术后诊断早期心肌损伤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2007年1月-2018年7月30例行体外循环下心内直视手术患者为实验组,测定5个时间点(CPB前、主动脉开放后30min、3h、12h、24h)血清HFABP、cTnI、CK-MB、浓度,选取30例健康体检人员作为对照组,检测其血清HFABP、cTnI、CK-MB浓度,观察心内直视手术患者围手术期各时间点HFABP、cTnI、CK-MB指标动态变化情况.结果 实验组HFAB浓度检测值在T2、T3、T4时间点浓度检测值高于对照组,实验组cTnI浓度检测值在在T4、T5时间点浓度检测值高于对照组,CK-MB在T3、T4、T5时间点浓度检测值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HFABP的检测峰值浓度水平与cTnI的检测峰值浓度水平、CK-MB的检测峰值浓度水平均呈直线相关,与主动脉阻断时间也呈正相关.结论 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对于体外循环下心脏直视术后早期心肌损伤的诊断、程度判定具有重要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潘朝阳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视频宣教在电子喉镜检查中的初步探讨

    目的 总结检查前视频宣教在电子喉镜检查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2017年9月-10月我科内镜室行电子喉镜检查患者,符合纳入标准患者分成常规组(461例)和联合组(493例),检查结束后分别对患者生理指标进行比较.结果 血压及脉搏联合组较常规组低,两组间血压波动范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检查完成时间联合组短于常规组(P<0.05).结论 采取视频联合常规宣教,能增加患者检查依从性,减少检查不适感,从而提高患者满意度及检查结果准确性.

    作者:刘珍玲;鄢茵;冷芸坤;易华容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毫火针联合308nm准分子光治疗稳定期白癜风疗效观察

    目的 评价毫火针联合308nm准分子光治疗稳定期白癜风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选取2016年6月至2018年1月我院收治的120例稳定期白癜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3组,每组40例,治疗组予毫火针联合308nm准分子光照射治疗;对照组1采用单纯毫火针治疗;对照组2采用单纯308nm准分子光准照射.3组均每周治疗1次,连续治疗6-12周进行临床疗效评价及安全性评价.结果 治疗组的治疗总有效率(92.5%)高于对照组1(70%)与对照组2(6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1与对照组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达到显效时的治疗次数明显少于两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毫火针联合308nm准分子光治疗稳定期白癜风疗效确切,安全性高.

    作者:许传勤;相勇;陈体高;罗艳;许彩燕;陈罗娣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某三甲医院住院患者2017年鲍曼不动杆菌分析

    目的 了解临床住院患者鲍曼不动杆菌的临床分布及耐药性情况,为临床合理选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 搜集到医院住院病人的2017年分离出的鲍曼不动杆菌进行药敏试验,根据CLSI标准进行分析.结果 共检出鲍曼不动杆菌149株,主要分离于痰液(63.76%)、尿液(10.07%)、分泌物(9.40%)三大类标本.对氨基糖苷类阿米卡星、庆大霉素的耐药率分别为67.79%、86.58%;对氨苄西林的耐药率高达100%以上;而青霉素类合并β-内酰胺酶抑制剂复合制剂,氨苄西林/舒巴坦、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的耐药率也高达84.56%;而对碳青霉烯类的美洛培南、亚胺培南的耐药率均为83.89%;对头孢类的耐药率均呈中高度,如头孢噻肟、头孢他啶、头孢唑林、头孢吡肟的耐药分别为:85.23%、84.56%、100%、84.56%;对四环素类的四环素耐药率为85.23%,对环丙沙星、莫西沙星、左旋氧氟沙星的耐药率均为84.56%,对多粘菌素100%敏感;对24种常见抗生素呈泛耐药.结论 亟待长期监测鲍曼不动杆菌的耐药情况及分析变化原因并合理指导临床用药,预防多重耐药菌的产生.

    作者:陈晓宇;肖亮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腹腔镜经腹腔腹膜前入路与传统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成人复发性腹股沟疝的比较

    目的 比较腹腔镜经腹腔腹膜前入路与传统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成人复发性腹股沟疝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2018年8月于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38例成人复发性腹股沟疝患者的资料.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TAPP组患者术中出血量、进食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明显减少,腹部切口长度较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APP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与传统手术比较,腹腔镜TAPP手术治疗成人复发性腹股沟疝,创伤小、安全可靠且具有极为广阔的应用价值.

    作者:陈钊城;李廷坚;翁少涛;王博智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学龄前儿童近视危险因素分析

    目的 探讨学龄前儿童近视危险因素.方法 取我院2016年1月-2017年12月收治学龄前近视患儿100例,纳入观察组.于同期选取我院体检健康的儿童100例,纳入对照组.采用美国伟伦SureSight视力筛查仪、自动电脑验光仪对儿童的屈光状态进行检查.结果 单因素分析发现,父亲与母亲屈光状态不良是影响学龄前儿童近视单因素(P<0.05).龄前儿童近视与出生时是否吸氧、添加辅食时间、睡觉是否开灯(P>0.05),与户外活动时间、近距离用眼时间相关(P<0.05).患儿甜食摄入少、喜食蔬菜、水果、豆类、海产品,则患近视危险性低.学龄前儿童近视与出生时是否吸氧、添加辅食时间、睡觉是否开灯无关(P>0.05)、与户外活动时间及近距离用眼时间相关(P<0.05).多因素分析发现,喜甜食、父亲与母亲屈光不良近距离用眼时间、是学龄前儿童近视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喜食海产品、蛋类、水果、豆类、户外活动时间是学龄前儿童近视保护因素(P<0.05).结论 遗传、饮食习惯摄取量与学龄前儿童近视发生有关,其中喜甜食、父亲与母亲屈光不良是学龄前儿童近视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喜食海产品、蛋类、水果、豆类是学龄前儿童近视保护因素.

    作者:饶晓风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肝移植术后双源CT全肝灌注成像临床研究

    目的 评价双源CT全肝灌注成像技术在评估肝移植术后肝脏血流动力学变化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通过对18例肝移植手术后1个月无并发症患者行双源CT全肝灌注成像,得到肝动脉灌注量(ALP)、门静脉灌注量(PVP)、肝动脉灌注指数(HPI),并与23例正常对照组相应指标进行对比,并统计分析两组数据之间的差异.结果 肝移植病人和正常对照组的肝脏各项灌注参数分别为ALP(14.14±4.23)ml/100ml·min和(10.16±3.10)ml/100ml·min,PVP(47.64±31.56)ml/100ml·min和(33.04±29.10)ml/100ml·min,HPI(32.34±22.96)%和(27.49±12.38)%,对比正常对照组,肝移植病人术后一个月肝动脉血流增加,门静脉血流变化不明显,表现为ALP、HPI指数上升,但PVP变化不明显.结论 CT灌注成像可以反映肝移植术后血流动力学变化情况,但ALP、PVP、HPI个体之间变化差异较大,提示在术后血流动力学进行监测时,必须要缩短定期复查的间隔时间.

    作者:王川红;魏江平;李滋聪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良性前列腺增生合并膀胱结石高龄患者的治疗

    目的 观察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电切术治疗合并膀胱结石的高龄高危前列腺增生症患者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10例采用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电切术治疗的合并膀胱结石的高龄高危前列腺增生症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术中没有水中毒、输血等情况发生,术后无尿失禁及附睾炎发生.结论 对于合并膀胱结石的高危高龄前列腺增生患者,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电切术具有安全、有效、并发症少等优点.

    作者:黄琦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小剂量他克莫司在危重型胸腺瘤并重症肌无力术后的应用

    目的 评估小剂量他克莫司用于危重型胸腺瘤合并重症肌无力术后的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危重型胸腺瘤合并重症肌无力且行手术治疗的患者68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术后使用溴吡斯的明+强的松+小剂量他克莫司(2~3mg),对照组使用溴吡斯的明+强的松,比较两组肌无力评分改善情况、 激素减量及不良反应.结果 第12周以后实验组肌无力MGFA、ADL及MMT评分下降幅度显著,各项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12周、24周、48周实验组强的松服用量分别为(16.23±2.37)mg、(8.53±1.71)mg、(3.99±1.02)mg(P<0.05),而对照组在观察期内减药量较少.24周之内两组患者不良反应率差异不大,但是24-48周,实验组新发不良反应为5例(14.70%),对照组为14例(41.2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于危重型胸腺瘤合并重症肌无力术后患者,加用小剂量他克莫司能够更好改善患者肌无力情况,并能减少激素使用量.

    作者:林庆;柳阳春;徐全;彭雷;章晔;周鑫;吴昊;陈立如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母乳喂养指导路径对母乳喂养的影响

    目的 评价母乳喂养指导路径对母乳泌乳时间、泌乳量、母乳喂养率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7年9月-2018年9月期间我院产科成功分娩的产妇220例,根据分娩顺序分为两组.观察组(n=110)应用母乳喂养指导路径,对照组(n=110)应用传统护理路径,评价及比较两组的泌乳始动时间、泌乳情况、母乳喂养率.结果 观察组的泌乳始动时间(25.91±7.55)h,低于对照组的(58.72±10.16)h;观察组的乳汁充足率52.73%,高于对照组的28.18%;乳汁不足率、缺乳率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的纯母乳喂养率65.45%,高于对照组的39.09%;人工喂养率19.09%,低于对照组的39.0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对产妇应用母乳喂养指导路径,护理优势更大,可促进产妇泌乳,增强其母乳喂养的信念,有益母婴身心健康.

    作者:张家榕;刘琦石;余咏宜;陈秀娟 刊期: 2018年第10期

江西医药杂志

江西医药杂志

主管:江西省卫生厅

主办:江西省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