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民政;吴凡;许权;张恒青
目的 了解江西省麻风病受累者的心理状况,分析其存在的心理问题和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患者健康调查问卷-9(PHQ-9)和焦虑自评量表(SAS)对全省麻风村和社会麻风病受累者进行分层随机抽样调查.结果 在被调查的244名麻风病受累者中,56.56%存在心理问题,其中,抑郁、焦虑症状检出率分别为50.82%、26.64%;且均无性别、年龄、职业的差异.影响患者抑郁症状的主要因素为收入水平,影响焦虑症状的主要因素有接受教育时间、发现延迟时间、居住方式和收入水平等.结论 江西省麻风病受累者存在不同程度心理障碍,且收入水平为影响麻风病受累者抑郁症状的主要因素,而收入水平和发现延迟时间为影响患者焦虑症状的主要影响因素.
作者:王腊梅;陈罗娣;曾伟华;张升伟;相勇;徐根保;李晓琴 刊期: 2018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单胚胎移植应用于宫颈锥切术后不孕症患者IVF治疗的临床妊娠结局及意义.方法 选择2016年1-10月在我院行IVF-ET治疗后有胚胎移植的宫颈锥切术后患者,根据移植胚胎个数将患者分为单胚胎移植组(A组,40例)和双胚胎移植组(B组,40例),比较两组的一般情况和临床妊娠结局.结果 A、B两组患者的年龄、不孕年限、体重指数、Gn天数、Gn总量、HCG日E2水平、获卵数等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临床妊娠率、流产率、活产率、早产率、剖宫产率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A组的多胎妊娠率(3.38%)显著低于B组(3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有4例发生极低/低体重儿出生,有1例发生围产儿死亡,有1例发生巨大胎儿出生.A组未发生1例围生期风险.结论 在IVF宫颈锥切术后不孕症患者中行单胚胎移植不仅不降低活产率,而且能有效降低多胎率,进而可能降低患者的妊娠期及围生期风险.
作者:苏琼;伍琼芳 刊期: 2018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临床药师参与临床会诊工作的模式与思路.方法 介绍某院临床药师参与临床会诊的3种运行模式,并结合典型病例进行会诊思路分析.结果 临床药师规范会诊模式,充分利用药学知识,协助医师进行药物治疗,得到医师的认可与采纳.结论 临床药师应找到临床会诊工作的规范化模式,为临床解决实际用药问题并不断提升专业知识,强化临床会诊思维,才能提高会诊质量,促进临床合理用药.
作者:李鹏;李希国;黄曦 刊期: 2018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联合顺铂胸腔灌注对恶性胸腔积液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随机选择于我院2013年1月-2018年1月进行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联合顺铂胸腔灌注治疗恶性胸腔积液患者100例作为观察组,同期随机选择吉西他滨静脉化疗联合顺铂胸腔灌注治疗恶性胸腔积液患者10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肿瘤标记物、毒副反应、细胞免疫功能.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有差异(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CA125、CEA、NSE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CA125、CEA、NSE水平较治疗前下降,其中观察组患者的CA125、CEA、NSE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但观察组患者毒副反应发生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细胞免疫功能指标水平比较无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CD3+、CD4+、CD4/CD8+显著高于对照组,CD8+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联合顺铂胸腔灌注治疗恶性胸腔积液,有良好的临床疗效,对T淋巴细胞有调节作用,值得使用.
作者:凌博凡 刊期: 2018年第12期
目的 系统评价代文联合金水宝胶囊治疗糖尿病肾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120例糖尿病肾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基础治疗,对照组口服代文,1粒/次,1次/d,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服金水宝胶囊,3粒/次,3次/d,两组均持续治疗24周.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糖和血压水平、尿蛋白指标、肾功能相关指标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24周后,两组患者的血糖和血压水平、尿蛋白指标、肾功能相关指标均有所好转(P<0.05),且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且两组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代文联合金水宝胶囊能够更为有效地控制患者血糖、血压水平,改善其肾功能,同时安全性较佳,是治疗糖尿病肾病的较好方案之一.
作者:胡瑛;张勤;邹艺;朱艳;胡玲 刊期: 2018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全结肠型巨结肠的诊治方法及预后.方法 对25例全结肠型先天性巨结肠患儿进行回顾性研究,分析其临床特征、手术方式、并发症及随访情况.结果 25例患儿均因腹胀、便秘、空腔脏器穿孔入院,2例行一期手术治疗,23例先行一期造瘘后二期根治术,其中存活19例76%,死亡6例24%;术后常见的并发症主要是小肠结肠炎、水电解质紊乱、营养不良、便秘、大便失禁、造瘘口脱垂、造瘘口周围皮炎、肛周皮炎、腹壁切口感染、肠疹等.结论 全结肠型巨结肠入院时小肠结肠炎等症状重,抗感染、清洁灌肠效果不佳,绝大多数需要行造瘘术,待患儿一般情况良好后,再二期行根治手术;随访结果提示手术后在短期内并发症多,后期预后良好.
作者:刘智文;陶强;陶俊峰;杨文萍;甘亮;陈快;张守华;徐红艳 刊期: 2018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高频震荡通气(HFOV)联合体外膜氧合(ECMO)对重度烟雾吸入性损伤兔肺功能和肺组织学的影响.方法 将新西兰大白兔40只制成重度烟雾吸入性损伤模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4组:CMV组、CMV+ECMO组、HFOV组、HFOV+ECMO组,每组10只,伤后分别行相应通气治疗8h.于伤前、致伤后即刻及治疗2h、4h、6h、8h分别记录4组兔血气分析指标(pH值、PaO2、PaCO2水平).治疗8h后处死动物,对上述实验兔行肺组织病理学观察及肺损伤程度评分.所得数据行秩和检验、重复测量方差分析、LSD-t检验.结果 ⑴4组兔致伤后即刻PaO2水平与组内伤前值比较均显著下降(P<0.01);4组兔治疗各时相点PaO2水平与组内伤后即刻比较均显著升高(P<0.01);治疗2h、4h、6h、8h,HFOV+ECMO组PaO2水平均高于CMV组、HFOV组和CMV+ECMO组(P<0.05);HFOV组在治疗4h、6h、8h,PaO2水平均高于CMV+ECMO组和CMV组(P<0.05);CMV+ECMO组在治疗4h、6h、8h,其PaO2高于CMV组(P<0.05);治疗2h、4h、6h、8h,HFOV+ECMO组和CMV+ECMO组PaCO2水平均低于相应时相点HFOV组和CMV组(P<0.05);HFOV+ECMO组与CMV+ECMO组之间治疗各时相点PaCO2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组兔各时相点pH值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⑵4组兔肺泡腔内均可见炎性渗出及出血表现,部分肺泡腔囊状扩张或萎陷,细支气管粘膜出现不同程度的变性、坏死,腔内炎性渗出物附着,以CMV组损伤为明显,HFOV+ECMO组损伤明显减轻.⑶CMV组、CMV+ECMO组、HFOV组、HFOV+ECMO组肺组织损伤评分分别为(3.71±0.22)分、(3.38±0.20)分、(2.87±0.31)分、(2.35±0.20)分,组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FOV联合ECMO能明显改善重度烟雾吸入性损伤兔气体交换,减轻肺组织损伤.因此,可以看作治疗重度烟雾吸入性损伤的一种合适选择.
作者:付忠华;熊振芳;廖新成;刘名倬;郭光华 刊期: 2018年第12期
目的 探究64排螺旋CT在结肠癌分期诊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6年1月至2018年6月本院收治的30例结肠癌患者视作研究样本,均予以64排螺旋CT进行结肠癌分期诊断,对比分析扫描结果、手术病理结果.结果 30例结肠癌患者中经CT-T分期诊断,其确诊度为86.67%,T1-2期的准确度为66.67%,T3期的准确度为83.33%,T4期的准确度为90.48%.经CT-N分期诊断,其确诊度为93.33%,N0期的准确度为80.00%;N1期的准确度为57.14%;N2-3期准确率为75.00%.经CT-M分期诊断,其确诊度为93.33%(28/30),M0期的准确度为100.00%;M1期的准确度为91.67%.结论 采用64排螺旋CT对结肠癌患者进行分期诊断,具有很高的确诊率和临床应用价值,值得大力推广.
作者:吴斌;周全;杨莹星 刊期: 2018年第12期
铅主要是通过呼吸道和消化道吸收[1,2]. 铅及其无机铅化合物无法通过完整皮肤及黏膜吸收,四乙基铅却可以通过. 红细胞能与血液中90%以上的铅结合,剩余的铅存在血浆中. 肾脏是铅的主要排出的器官. 铅中毒误诊为肠梗阻少见,现报告1例.
作者:王振文;朱亮;李国华 刊期: 2018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红细胞平均体积(MCV)联合红细胞分布宽度(RDW)在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取2015年1月至2018年9月鹰潭市人民医院确诊贫血患者90例,将其分为A1组30例和A2组60例;于同期另选取6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研究对象纳入对照组.比较分析3组之间MCV与RDW,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评价MCV联合RDW对两种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的诊断价值.结果 A1组、A2组MCV值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1组与A2组MCV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RDW值显著低于A1组、A2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1组RDW值显著低于A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MCV联合RDW对地中海贫血的敏感度、特异度、符合率分别为90.00%、93.33%、92.66%.MCV联合RDW对缺铁性贫血的敏感度、 特异度、 符合率分别为90.00%、85.55%、87.33%.结论 MCV联合RDW鉴别诊断地中海贫血、缺铁性贫血两种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曾员英 刊期: 2018年第12期
目的 研究舍曲林联合曲唑酮治疗焦虑性失眠的临床疗效.方法 42例焦虑性失眠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1例.研究组给予舍曲林联合曲唑酮治疗,对照组使用舍曲林单一治疗,治疗6周.于治疗前及治疗第6周末采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匹茨堡睡眠量表(PSQI)和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临床疗效和药物不良反应.结果 6周末两组HAMA总分和PSQI分显著低于治疗前;研究组HAMA总分、PSQI分低于对照组,研究组的临床治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TESS评分相当,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患者出现性功能障碍的概率较低(P<0.05),而头痛头昏的发生率较高(P<0.05),其它不良反应不具有统计学差异.结论 舍曲林联合曲唑酮对焦虑性失眠的临床疗效比单用舍曲林的效果好,可以显著改善睡眠质量,对性功能影响小.
作者:程晓燕;邓雪华;熊江红;姜淑珍 刊期: 2018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双小腿平行位桥式血管吻合游离皮瓣修复小腿创面的方法与疗效.方法 2012年1月-2016年1月,我院收治8例小腿严重损伤患者,且伴有主干血管损伤或缺损,同侧肢体无可供吻合的主干血管.2例有骨缺损,待创面愈合后二期行取自体髂骨植骨处理;3例于肌肉组织丰富、 肉芽组织新鲜部位行下腹部中厚皮片植皮以减小创面缺损的范围,从而减小皮瓣切取的面积;需皮瓣修复的创面范围20.0cm×6.5cm-25.0cm×10.0cm.双下肢采用外支架于平行位固定;利用健肢主干血管桥式吻合游离股前外侧肌皮瓣移植修复小腿软组织缺损,肌皮瓣切取范围23.0cm×8.0cm-28.0cm×14.0cm.术后21-30d断蒂,平均25d.结果 术后1例发生供区小的植皮坏死,1例发生移植创面轻度感染,经局部换药2周后均愈合,其余6例皮瓣顺利成活,供受区创面Ⅰ期愈合.断蒂后将健肢血管断端与远端重新吻合以重建胫前(后)动脉的连续性.术后随访6-18个月,平均12个月.移植皮瓣成活,创面修复,外形满意,骨折愈合,肢体功能基本恢复,健肢与股部切口Ⅰ期愈合,无明显功能丧失.结论 利用健肢血管供血双小腿平行位桥式血管吻合游离股前外侧肌皮瓣移植可有效修复小腿严重损伤,患者体位耐受性好,便于护理,皮瓣设计自由,手术成功率高.
作者:李虎;邓葵;李伟;黄跟东 刊期: 2018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在3D打印导板引导下的Ilizarov胫骨横向骨搬移技术治疗糖尿病足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5月-2018年7月间我院采用3D打印导板引导的胫骨横向骨搬移技术治疗的糖尿病足患者12例,共15个患肢.结果 所用手术时间45-80min,平均(58.5±11.6)min,12例患者中有11例获得随访,随访时间3-24个月,平均(13.6±3.5)个月,所有患肢创面均愈合良好,愈合时间7-16周,平均(9.6±3.4)周,随访期间无患者因患足(肢)缺血坏死导致截肢,患侧足部及小腿疼痛麻木感均大幅改善.结论 3D打印导板引导的胫骨横向骨搬移术能有效促进糖尿病足创面的愈合,缓解患足疼痛,降低患者截肢率,是一种有效并值得推广的治疗糖尿病足方法.
作者:刘向东;游木荣;甘浩然;董谢平 刊期: 2018年第12期
目的 评价麦默通微创旋切术联合置管冲洗引流术治疗乳腺脓肿的疗效.方法 试验组18例接受麦默通微创旋切术引流脓液并切除脓肿壁,留置负压引流管于术后行对流冲洗及负压吸引;对照组24例接受传统切开引流手术.结果 两组在术中出血量、术后疼痛评分、换药次数、愈合时间、疤痕长度、乳房变形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试验组优于对照组(P<0.05),在手术时间、术后并发症(切口感染、脓肿引流不尽及乳瘘)发生率、半年复发率上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利用麦默通微创旋切术联合置管冲洗引流术有利于有乳腺脓肿患者的康复,美容效果更佳,值得推广.
作者:陈婷;金梅;段菊如;王琳;段思佳 刊期: 2018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胎儿脐血染色体核型结果与脐血穿刺产前诊断各指征之间的关系.方法 对孕26-32周,具有脐血穿刺指征者277例,行脐血穿刺术进行染色体核型分析.结果 277例孕妇脐血培养成功269例,成功率97.11%.发现异常核型59例,异常核型检出率为21.93%,远高于新生儿染色体异常率0.5%.其中无创产前检测(non-invasive prenatal test,NIPT)阳性异常染色体核型检出率高,为78.57%,而B超胎儿异常染色体异常核型检出例数多,检出率为18.29%.结论 胎儿脐血染色体检查是一项重要的产前诊断技术,联合NIPT及孕期B超检查可明显提高胎儿异常染色体核型的检出率.
作者:王欣荣;刘艳秋 刊期: 2018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椎间孔镜TESSYS与小切口髓核摘除术治疗单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将2014年1月至2016年5月间于我院接受手术治疗单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的47例患者纳入研究范围.按照手术方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接受小切口髓核摘除术和椎间孔镜TESSYS.所有患者进行至少6个月随访,评估患者术前、术后及末次随访的疼痛评分(VAS)和JOA评分情况.结果 观察组行椎间孔镜TESSYS的手术时间、出血量、住院时间及切口长度较对照组均具有明显优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疼痛缓解及功能恢复方面,观察组术后短期内VAS缓解具有一定优势,JOA功能恢复无明显差异.经过至少半年随访,两组患者疼痛及功能恢复无明显差异.结论 椎间孔镜TESSYS治疗单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具有创伤小、恢复快、保持腰椎结构稳定和并发症少的特点.
作者:王民政;吴凡;许权;张恒青 刊期: 2018年第12期
目的 分析前列通方联合督脉灸治疗肾气亏虚型前列腺增生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2016年6月至2018年2月我院收治的肾气亏虚型前列腺增生患者90例为研究对象,编号并按随机数表分为A组(n=30)、B组(n=30)和C组(n=30).C组采用非那雄胺5mg/次/d治疗,连续治疗4周.B组采用前列通方煎制口服治疗,100mL/次,2次/d,连续治疗4周.A组在B组治疗的基础上行督脉灸治疗,2次/周,连续治疗4周.对三组疗效、安全性和治疗前后的B超结果及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进行评价比较.并检测比较三组治疗前、治疗2周和治疗4周的血清PSA水平和大尿流率(Qmax)和残留尿量(PVR)等尿流动力学指标变化.结果 A组治疗有效率为96.67%,B组治疗有效率为66.67%,C组治疗有效率为60.00%,A组治疗有效率优于B组和C组(P<0.05),B组治疗有效率亦优于C组但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治疗安全性评级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与治疗前比较,A组和B组治疗2周和治疗4周的Qmax升高,血清PSA水平、I-PSS评分和PVR则均降低(P<0.05);C组治疗4周的Qmax升高,血清PSA水平、I-PSS评分和PVR则均降低(P<0.05).与C组比较,A组和B组治疗2周和治疗4周的Qmax升高,血清PSA水平、I-PSS评分和PVR则均降低(P<0.05);与B组比较,A组治疗2周和治疗4周的Qmax升高,血清PSA水平、I-PSS评分和PVR则均降低(P<0.05).结论 前列通方联合督脉灸治疗肾气亏虚型前列腺增生可有效改善前列腺增生病情和尿流动力学,其疗效和安全性均良好,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张志勇;朱柏林;张婧;易玺;董煌;肖敏 刊期: 2018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改良下肢顺行静脉造影术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在平板数字胃肠机下行下肢静脉造影术的患者32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16例.研究组采取高压注射器法推注造影剂,对照组采取手推注射法推注造影剂.比较2组患者的图像质量、检查时间、造影剂用量、患者累积吸收辐射剂量及造影剂渗漏发生率.结果 研究组图像质量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检查时间、造影剂用量、患者累积吸收辐射剂量、造影剂渗漏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平板数字胃肠机下运用移动式高压注射器行改良下肢静脉造影术效果显著,不仅能有效提高图像质量,还可降低检查时间、造影剂用量、患者累积吸收辐射剂量、造影剂渗漏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周全 刊期: 2018年第12期
目的 了解抚州市布鲁氏菌病流行特征,为制订布病防控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收集传染病报告信息管理系统中抚州市2012-2018年6月布病疫情信息、病例流调资料和141份职业人群血清检测结果,数据整理后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12-2018年6月全市共报告布病35例,2012-2014年均散在发病,2015年以来呈上升趋势,2018年为高.发病有明显的季节性,2月份开始上升,3-5月为发病高峰,5月以后呈下降趋势.发病平均年龄为(41±15)岁,以20-59岁青壮年为主(占77.14%),男女性别比2.18:1.羊是主要传染源,感染途径以直接接触感染为主;141份职业人群血清抗体阳性率为12.76%.结论 近年来抚州市布病疫情上升速度加快,必须迅速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多部门联防联控,加大职业人群干预与健康宣教,控制疫情蔓延.
作者:黄凡卿 刊期: 2018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核酸检测联合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对于无偿献血者HBV、HIV(1型)和HCV病毒检出的必要性.方法 将抚州市中心血站2016年1月至12月无偿献血者两遍血清学检测(HBsAg、抗-HCV、抗-HIV-1/2、抗-TP)及ALT均为阴性的标本采用实时荧光PCR法进行8混样混合项目检测HBV、HCV和HIV(1型)病毒核酸,并将核酸反应性标本送国家卫计委临检中心做比对试验.结果 20763份无偿献血者标本经血清学检测出20426例合格标本经8混样混合后HBV-DNA、HCV-RNA和HIV(1型)-RNA核酸检测出50例核酸阳性标本,阳性率为2.45‰.其中49例为HBV-DNA阳性,1例为HIV(1型)-RNA阳性.将这50例核酸反应性标本送至国家卫计委做比对试验,49例HBV-DNA阳性标本中有45例为阳性,4例为阴性;1例HIV(1型)-RNA阳性样本为阴性.结论 核酸检测技术能有效地降低酶联免疫法漏检造成的输血风险,核酸检测和酶联免疫检测相结合做为血液筛查检测的重要手段,可以大大地提高输血安全.
作者:范彩霞 刊期: 2018年第12期